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61|回复: 1

建商宝鉴-康来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3 22: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文:哥林多前书3:10-15

这段经文讲到「建造」,保罗说他是「聪明的工头」,所以我用「建商」来说他是建筑师或建设公司的代表。他要盖房子,把整个教会建造起来。

耶稣基督作根基

谈到「建造」,根基、基础很重要,几乎不大需要我再来讲。而这重要的根基、基础在教会、每个基督徒身上,当然就是耶稣基督。如果一个教会、基督徒、神的儿女没有把他的一切建立在耶稣基督上面,而建立在其他的事上的话,就一定会垮掉。

相信几乎每个基督徒都会讲这样的话,但当然我们也非常清楚,在教会历史上、基督徒生活里,我们并不常常把主耶稣当作一个坚固的基础。也就是说如果教会(或基督徒个人的生活)是一个建筑物的话,我们可能一开始的基础就没有立得非常好。当然这些都是个比喻的说法,所以不能太死板。所谓的「一开始的基础没有立得很好」,就是请各位想想你自己(还有你所知道的基督徒),信耶稣的时候,对耶稣基督的认识和信靠有多少?我大有怀疑,我觉得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到教会来,受洗了,都被教导,也会讲「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为我们的罪死而复活,祂是我们唯一的根基、基础…」,但可能很多人(甚至可能过半数)成为一个基督徒,是因为喜欢教会的气氛,或被教会的弟兄姊妹感动,或被他的小孩、婆婆、媳妇、爸爸、妈妈、女儿信主后的改变而感动,也愿意来信靠耶稣。

各位自己再想想看你怎么会信耶稣,怎么会成为一个基督徒的?我觉得「是因为我认识了这位耶稣基督,祂成为我整个生命的基础」这样的人不是太多。但我也不觉得这一定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包括有人来教会受洗、信耶稣,可能是为了追女朋友,或应老婆、岳父母的要求。我最近就听到一个例子,有人到教会长期听道但都不能信,后来是一个亲人写了封信给他,让他很受感动,就信了。

我再说,你成为基督徒,跟「主耶稣基督是你生命的基础」有多大的关系?我是觉得恐怕对多数基督徒是没有,可能一辈子也都没有。但比较理想的状况是信了主后,慢慢在培灵会、布道会、读经祷告、教会生活里,发现这位耶稣真是很棒,就越来越认识祂、信靠祂。以前作基督徒可能是因为喜欢教会的气氛,或年记大了(或年记青)无聊,到教会来找同伴,或其他耶稣以外的种种理由,但逐渐逐渐觉得耶稣真是很棒,也许在这情形、过程中,一个人的灵性就越来越好。这是好的状况。不过也有很多人一直信,信到死时,到底对耶稣有多少认识,耶稣是他生命的基础;或一个教会凡事都想到耶稣基督是个基础,恐怕在现实里不是很多。

刚才讲个人,现在讲教会。不知道教会里所有一切活动,有没有想到我们这基础的问题。从这方面来讲,我又觉得保罗现在讲的好像也很合教会历史和一般情形。各位,什么叫做一个建筑物的基础?老实说,我们买这栋教堂的房子,什么时候去查过它的基础?大概从来不管,顶多管管是不是海沙屋。我猜几乎很少人在买房子时考虑到这房子的根基问题,我们没有去想这事情,因为那埋在地底下,跟我没关系。这好像就是很多基督徒跟耶稣的关系:埋在地底下,跟我没关系。

当然保罗在这里讲的话,可能不是很直接对每个基督徒讲的,保罗是对牧师、建造教会的人讲:「你带人到教会来,整个教会最重要的是那基础要好」。但我也又要说,这话也是间接对每个基督徒讲的,虽然我们不在建造教会,也不在维护教会,但我们也是间接(或直接)的在建造、维护教会,是教会的一份子。所以我们还是求神帮助,当然这是圣灵在生活中的工作,就是让我们能够以基督为我们一切的根基。

金银宝石为建材

这个部分,我就讲到这里,因为保罗其实讲的不只是基础的问题,他讲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我们比较容易联想到的。刚才说,我们几乎不去管一个房子的根基如何,但我们管什么?管这房子的建材如何,那就是保罗跟着讲的。先讲根基,根基是耶稣基督,然后再讲建材,是用金、银、宝石,还是草木,禾秸在这根基上建造。几乎不用脑筋想就可以知道,大家都希望教会也好,个人也好,是用金、银、宝石,不是用草木,禾秸来建造。这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但你再想想保罗讲的话合理不合理。

我今天的题目是「建商宝鉴」,但我不相信有一个建商是这样来建房子。你什么时候看过一个建商是用金、银、宝石来建房子?有用金子、银子、宝石来建的吗?没有,都是用钢筋水泥建的,金银宝石可能可以是装饰品,不是做建筑的材料。我这样说的意思就是:当我们在看圣经时,也许可以粗略的看,有看就好,但如果要仔细想这每个字都是圣灵的默示,有什么意思的时候,又发现有一点费解。没有人用金、银、宝石来做建材的,可能有些什么皇帝,或文艺复兴时的教宗等,建得美轮美奂,但我还是说他们所用的那些宝石(或极珍贵的建材)主要还是作装饰。

还有更严重的,如果这建筑物被火烧了,有火要试验个人的工程,那么请问:金银宝石能通过火的考验?我看不能,不知道宝石、金银烧过以后还有什么价值。可能还是有,听说双子星那两栋大厦里有上吨的金子,整个垮了以后还是可以把它找出来还原。但保罗不是在说能不能还原、重新得到那金银宝石,他在说这工程能不能存得住。而我们可以确定,若真用金银宝石来建一个房子,点火烧了以后,绝对这工程是存不住的。我小时候一般房子都是木造的,一旦失火就很惨。那时候人说钢筋水泥的房子就没问题,但现在不都是钢筋水泥,一失火恐怕也还是需要重建,因为家具还是一烧就没有了。

所以保罗讲的这个比方,其实不大好懂。什么叫做「耶稣基督作根基」,什么又是「金银宝石的建材」?不过我们放轻松,应该还是能了解。就是他在讲整个建筑物两个部分,一个是基础,一个是上层的建筑(用马克斯主义的话)。保罗在说要建筑一个教会时,这两个部分都要很牢靠、结实、贵重。保罗之所以用「金银宝石」,而不用「钢筋水泥」,我想是他那时候没有「钢筋水泥」可言。在神的默示、圣灵感动之下,他用了一个我们不用去深深追究大概就能明白的比喻,来讲教会的建造,每个基督徒的成长,要用最好的东西;这就是保罗所讲的。

经得起考验否?

然后他也再讲到,每个基督徒和教会,会受到很严格的考验。这严格的考验是让你失去信仰,还是让你更坚固?当然这里天主教会讨论到有没有「炼狱」的问题,有人说这就是「炼狱」的经文。一个得救的人,但他的工作通不过「炼狱」,一经点火就烧掉,但他还是得救。那火烧就好像「炼狱」一样。这我们倒不去谈,但也可以了解一件事,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信仰会碰到、经过一个很大的考验,之后,你可能还是信耶稣,当然也可能不信耶稣,但不管信不信耶稣,一个常有的状况(也很遗憾的说,可能比较多的人有这状况)就是勉强的得救。好比,我经过一个很大的考验,可能事业失败、婚姻破裂、小孩身体不好,经过这以后,我还是信耶稣,但是信得非常冷淡;你可能还是得救,(虽然我们不知道谁是得救,谁是没得救的),但就慢慢退缩了。

各位,这现象不是在每个教会、基督徒身上都可以看到?你信耶稣,从受洗到今天,若就一栋建筑物来讲,这信仰还存下多少?一开始有多少我也不知道。在一开始就不坚固的情形下,后来经过一些打击,或神有些特别的恩典,让你很坚固;还是一开始很坚固,后来慢慢没有;还是一开始就不坚固,后来更没有了。我想各人有不同的状况,大多数的基督徒大概是在一种不冷不热的状况中,说死,也没有死;活,也活得不大好;说结果子,也没有结什么果子;说就枯萎了,砍下来,又还有一点绿叶子。我看多数的基督徒是这样子。

当然我们会说:「的确是这个现象,这现象不好,我们从今天开始要用金银宝石来建造,要立在根基上。」不过,这我们就又要想想。刚才已经说了,哥林多前书3:10-15,这里讲的就是教会全体或个人的成长、建造,要用最宝贵的材料,要耶稣基督为我们的根基。金银宝石这宝贵的材料,是指在造就信徒、自己时,要用好一点的东西。什么叫做好一点的东西?大概就是读经、祷告、属灵书籍、参加好的聚会,大概就是这些。若教会弟兄姊妹被教得很好,他们的成绩就很好,而且存得住。

但我就想到大陆的教会,这是因为跟我们比较近一点,大家多多少少也知道一点,要想到台湾的教会就不是太贴切,因为台湾的教会比较没有那种「火来试验一下」的事。也就是台湾的教会,起码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日据时代听说有一点)信耶稣好像没有被火来考验。如果一个基督徒(或教会)他的基础是耶稣基督,他的建材也是宝贵的圣经(其实建材和基础都是耶稣基督、圣灵),那么他不但平常会结出果子,在艰难时也可以得胜,那火一样的考验不会把他烧掉,反而会像雅各书和彼得前书说的,把他炼得更精、更美、更好。中国是个明显的例子,那么多宗派、宣教士,建立了那么多教会、大学、福音机构、属灵机构,有多少可以在火中仍然存留,甚至在火中的考验后还更好?

在初代教会里,有哪些人(或教会)在被逼迫了之后,更显得刚强、坚强?若一定要把初代教会分成两大派,有一派是比较以耶稣基督为基础,为建材的,所以在艰难的考验、罗马人逼迫利诱之下,他们站住了。有另外一派,不大以耶稣基督为根基,建材也不是用耶稣基督,是用其他的东西,他们就垮掉了。如果我们把初代教会这样粗分为两大派,一派就是「犹太基督徒」,一派就是「外邦基督徒」。当然一开始都是犹太人的基督徒,所有基督徒都是犹太人。大概到新约写成的时候(还不用说到以后罗马人逼迫时)犹太基督教就没有了,一直到今天都几乎没有,理由可以说是因为他们的基础不好,没有好好把因信称义、耶稣的恩典和权柄当作基础和建材,他们有太多律法主义、道德主义的思想,以致于经不起考验。

在历史上可能还有这样的情形,譬如清教徒。他们当中有很多派系,但越是信仰纯正,越是以耶稣基督为本、为建材的,就越在艰难中站立得住。大陆的教会也可以简单说,虽然这方面的资料文献还没有看到很多,但大概可以确定一件事,就是所有自由派的教会通通垮掉,也垮得最快。但是,我在看很多包括大陆教会被逼迫的资料,也看到有个很稀奇的事。各位想,哪一个教派是最能经过火的考验?大概「聚会所」会认为是他们:「倪柝声的教派最能站得住」,然而倪柝声教派垮得非常的多。理由之一恐怕就在于因为聚会所虽然在表现、各方面都好,包括他们以耶稣基督为基础及建材的这方面,在教会的建造上,可能比我所知道所有的宗派(包括今天在台湾)都要更好。他们也以此自豪:「你们『公会』不冷不热的,算什么!」这些我都承认,聚会所的(尤其在以前)他们那种爱主、对圣经的熟悉、彼此肢体的关怀、对外传福音,都是一般教会望尘莫及的(我可以讲这话),但恐怕他们仍然没有以耶稣基督为基础、建材。而他们以什么为基础和建材?当然,官方的资料都说是耶稣基督和祂钉十字架,但我觉得恐怕他们太多以倪柝声为基础、建材。所以倪柝声一垮(倪柝声是垮了,但我们今天不仔细提这事),就简直是个大悲剧。记得看到这份历史文献时是在一个主日早上,我看了大哭,几乎讲不下道,因为我很敬佩这个人。然后才知道有多少弟兄姊妹在当时就跌倒了。各位,你的信仰除了建立在耶稣基督和祂的十字架上,不可以建立在任何一个圣徒,任何一套神学系统上,不管他有多好。

但在这些逼迫里,我也看到文献讲到说那些有名的人,无一不倒下来。像我们最推崇的王明道先生,也有一段时间倒下来,而后来他悔改,成为一个当代教会的英雄,这我们感谢主。但最伟大的几个基要派领袖,包括贾玉铭、杨绍唐、陈崇桂,这些通通都倒了,而且后来的下场非常悲哀。但这不是我今天要讲的,要讲的是,我看到还有很多很渺小的基督徒都站住了;有些最伟大的基督徒没有站住,但很渺小的站住了。因此我就要说,是什么叫这些伟大的基督徒(或教会)跌倒?恐怕还是没有以耶稣基督和祂的十字架为基础、建材,他们有太多非常高超的灵性、知识、神学,以致于他们多多少少有一点现象,就是骄傲。人一骄傲,一觉得自己站得稳,耶稣基督就不在你生命里了。因此,一个教会、基督徒要能够成长得好,当然需要有好的教导和学习,这是非常重要,但那好的教导和学习,必须是以圣经的教导、圣经的福音为本,集中在耶稣基督和祂钉十字架这件事上,这一点都没有错。

我就检讨一下我自己的大错误:我一直都以此自许,特别是今天看的哥林多前书第3章,我要牢牢的建立在耶稣基督上,要牢牢的以耶稣基督和祂钉十字架为我的建筑材料,所以我就有一个看起来非常正确的方面,不仅要以圣经为本,不仅要常常熟读神的话,而且要学习最好的神学和灵修的东西。所以我读加尔文、奥古斯丁、路德、爱德华滋、清教徒、改革宗的东西,读了很多。我也是个神学博士,也是个牧师、神学院老师,又很追求(虽然我读得不好,但还算喜欢读),而且总要读最好的,我常常就有个期许,人生非常有限,我不要看二流以下的作品。这也是很多世俗的人(包括徐复光、钱穆先生)都这样讲:「不要看二流以下的作品,一流的都没时间看了;要看最好的,不要看那些差劲、流行的书」。所以,最新的某个欧洲神学家的书,我还不一定看,甚至不屑看,因为这些书会被时间淘汰。我不像那些庸俗的人赶时髦,我要看最好的。甚至比这还高级一点,知识叫人自高自大,我不要只看这些高级的神学作品,还要看那最深度的灵修学。所以我在很早的时候就看中世纪天主教那些「超属灵」的人,譬如圣法兰西斯(天主教翻「方济各」)他的子弟撰述他的生平,叫做「灵花」,他真是好属灵、好棒、好动人,各位一定也听过一些他的故事。也就是说我不要做那种神学院的高级知识份子,那种人骄傲,我也看不起。我是那种属灵的人,很会祷告、很有爱主的心。其实圣法兰西斯在灵修方面的还不太多,中世纪这种属灵人的作品,现在开始也在基督教书房里出现,譬如圣依纳爵(或翻罗耀拉,耶稣会的会主)的「神操」,还有几位神秘主义者,包括中世纪的德兰,和廿世纪初的德兰,他们的传记,以及讨论他们祷告进阶的层次,我都去看。譬如有位Catherine of Siena,也是中世纪一位女圣徒,我觉得她好有深度,一般灵恩派的,喊喊叫叫、倒在地上,真没水准,很庸俗,那是草木禾秸的,一烧就没有了。

我在讲的是,我看的神学书是高级的,而且我很意识到只看这些高级神学书可能会骄傲、跟主不够亲近,所以还再看看灵修方面的。然后也要多读经、祷告、默想主,所以我就常常希望找到一些属灵的同伴一起来寻求神,包括通宵祷告、禁食祷告,然后就变成一个非常属灵的菁英份子。在信友堂、神学院,我都在找有没有这样的人,渴慕神、寻求神的。也常常有个感觉就是:没有,我孤掌难鸣,先知在本地不受欢迎,我这种高水准的,一般人都是那么庸俗,现在的教会真是非常堕落,成了中产阶级的教会,对神也不怎么认识,圣经也不熟悉。聚会所的比较爱主,但也没有什么神学,其实很狭窄。就算神秘主义,他们只知道盖恩夫人,其他还有比她更了不起的,他们都不知道。而我知道,但很可惜,其他人都跟不上。各位,我的建材很好了,真的很好,你要说在历史上最好的神学,路德、加尔文、奥古斯丁的,虽然我只看到一点皮毛,但相信已经是最好的了;我相信这些灵修专家的,也是很好了。

但各位还记得,那已经立好的根基是耶稣基督,但耶稣基督倒不只是这样讲的。我们刚才看的只是保罗讲的,哥林多前书第3章有讲,在以弗所书也讲这关于教会、基督徒的根基是耶稣基督,也有讲到使徒、先知等等,但这些都是新约福音书以外的话;都是神的话没有错,但耶稣在讲说一个稳固的根基、盘石,是什么意思?在马太福音第7章讲到,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盘石上,雨淋、水冲、风吹,这里差一个火烧,火烧是保罗讲的,这里耶稣没有讲火烧,我们可以把这些都放在一起了解。「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盘石上。」(太7:25)

其实这里还可以再放一个进去,就是前一阵子很有争议的「三只小猪」。三只小猪也在盖房子,他们的房子没有提到根基,只提到建材。也有提到草木,禾秸,没有提到被火烧,是被大野狼吹、推,所以木造的和稻草的就都经不起考验。可见得包括儿童文学、基督教以外的文学,大概都有想到我们人生有一些考验,这些考验会不会把我们弄垮、烧掉、腐蚀?其实还可以想到很多东西,但建筑是一个例子。

现在耶稣在讲,有人是盖在磐石上。我们马上就会想这磐石就是耶稣基督,若是天主教,就会用其他经文说这是他们,磐石是使徒。也都有道理,不过我看我们都还错过了耶稣要讲的重要的话。聪明的人把房子上,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我们多加几句话:聪明的人用金银宝石或钢筋水泥来盖造,反正就是用贵重的、经得起考验的。愚笨的人,就像三只小猪里的头两只,用简易的材料来盖,比较方便,但最后就经不起考验,雨淋、水冲、风吹或大野狼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太7:27)。三只小猪跟保罗讲的也有点类似,就是三只小猪都没有被狼吃掉。保罗也说如果真的是有耶稣基督,还是可以得救,不过工程通通都没有了,勉强得救。

你(或一般人)说:「所以,那就是耶稣基督跟保罗一致,我们要建立在磐石耶稣基督、圣经上,教会和基督徒的生活要比较严格一点,要看好的书、上好的主日学、参加好的聚会,不要那么肤浅」?但各位,对不起,那不是耶稣说的;这些也许都对,但那不是耶稣说的。

好建材之外,更重生活实践

耶稣说,「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祂既不在讲那磐石是祂自己或使徒,也不在讲那些建材;这些都是对的,但祂不是在讲这些。祂在讲,什么是一个盖得稳固的建筑物?「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

这也就是说,我自己所有的建筑都垮掉了。不敢说都垮掉,但这么多年来我越来越发现我的读经、祷告(是,包括祷告)我是真实的在寻求神,虽然有骄傲、自大、孤僻、洁癖的成分,但也的确有真的想要圣洁、讨主喜悦的成分。我看那么多东西,那么追求祷告,那么希望有深度、广度,却常常在火的试炼,在雨淋、水冲、风吹的情形下垮得很厉害。为什么?因为我没有听见就去行。这恐怕是很多在神学上、灵修上,可能是我们华人文化里的一个大毛病,就是读书(包括读属灵书籍)真的代替了一切,而不太能去实践。

尤其特别过去这十年来(再早期一点的,可以说六四以后),我看许多华人的知识份子被神吸引归向主,大陆有很多很优秀的知识份子信主了,很多时候教会都非常看好他们。我不敢说神会怎么带领他们,更不敢去批评论断他们,但我看到这些知识份子有个气质,这气质我就勉强附会一下(我是不配,我没有那些聪明能干,也没有那种理想主义),就是他们有一种理想主义,他们觉得教会要多么的好,基督徒要多么的圣洁。各位,这都是好的,但当你的理想、知识到一个地步,你觉得自己真是够高超、懂得真是多,看到那些懂得不多的,看到教会里种种的败坏、软弱、无知,就觉得:「这怎么是神的家?」然后天天就忧国忧民:「教会真败坏,今天神学院真差劲,牧师传道人哪里象样,圣经也不懂,神学也不懂,也没有爱心,处处都不对。弟兄姊妹见面就在谈LV、宾士轿车,一点都不属灵,一点都不爱主。你看这种庸俗、世俗化的教会,我不要让我骯脏的手脚被玷污」,就慢慢离开。而跌倒得罪厉害的就往往是这些眼高手低的人。

我希望我一点都没有在批评、论断任何人,因为那样的话我就是眼更高,手更低。但我实在觉得自己是这样的写照。再次说,你看圣经、好的神学、好的灵修书籍(刚才说的那些天主教的灵修书籍,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人都有他的缺点和错误),不管怎么用最好的材料,就算把所有(我曾经也试过这样的事)历史上的名著精华,包括属灵的、神学的都把它一览,然后也好好的去祷告,甚至我也去传福音(发单张、上了计程车就跟司机传福音),但那还不等于你所有的生活。人(教会)要有一个稳固的生命的成长,刚才讲的那些我都觉得是必要条件,好的书、好的知识、好的教导、好的祷告会、好的灵修,但不可以缺少的就是听见主的话就去行,在生活中行,在罪恶的世界中行,在软弱、败坏的教会中行。所以,如果你的知识、高标准,(甚至不要说很高的标准,就是一般的标准;甚至就是你的洁癖或孤僻)让你对教会、世界格格不入的时候,你要小心,你已经垮了一半,甚至可能你已经全垮了,你的信仰是空的。

你说:「我相信使徒信经,相信圣经的话,也相信耶稣基督做我的救主」,但听见主的话不去行,这「行」还是不要只想成是灵修的活动:读经、祷告、看属灵的或神学书籍、上主日学,甚至在教会里唱诗、教主日学,这些我觉得还不等于耶稣讲的最重要的,「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因为刚才讲的那些读经祷告灵修,甚至参与教会的服事、祷告会,在我们生活的一天24小时里,大概也不过占百分之10或5左右,你生活中其他的部分(跟这罪恶污浊的世界,以及跟其他你觉得庸俗、没有水准的基督徒在一起时)呢?

这就是我自己要深深反省的。我因为看了这些属灵的书,常常羡慕、心向往之:「我真的好希望教会的这擘饼聚会、圣餐能够像某某人一样」。记得倪柝声曾经写过他第一次跟王载等人一起擘饼时,他说他觉得天都已经到了他的头上,他从来没有觉得天跟他这么近过;他觉得他在那擘饼时觉得跟上帝非常亲近。各位,这是很好的,我也很羡慕,但羡慕的结果变成一种骄傲:「像我们刚才那种圣餐,算什么,也没有一个人流眼泪、感动,我自己都不感动,我的汗毛都没有竖起来,只是行礼如仪就完了,枯燥无味极了」;或者是教会的祷告会,我也很会讲:「今天一般教会的祷告会,真是死气沉沉,比念国父遗嘱还无聊,千篇一律,不来参加了。」各位,我们都很羡慕将来在天堂里做基督徒,那羡慕是很好的,但有一件不要忘记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在罪恶的世上生活。「听见主的话去行」包括跟最庸俗的人在一起,包括在跟最庸俗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仍然能够有最高的标准,这就是难的地方。当我们对神认识越丰富、越深的时候,你能不能越俯就卑微的人?就是你要走这两个看起来好像是极端的路。越属灵、越懂圣经、越会祷告、越会唱诗、越会讲道、越懂得教会的规矩应该如何、越看到那些属灵的前辈(包括圣经或教会历史上)的伟大时,在看到这个那个庸俗、平庸、差劲的人时,你能不能不降低标准,但是爱他?

教会在降低标准的事上,大家也都做得很好,就像今天在讲道时不按着圣经讲,只是讨人的喜欢;教会很多活动都是用最柔性,甚至不提耶稣的。这些降低标准的事我不要多讲,是很多的牢骚,我不觉得标准可以降低,我们可以有最高的标准,但是,越高的标准、越属灵,必须越有神的生命,去爱、去俯就这些卑微的人。而且我说「去爱、去俯就这些卑微的人」时,也希望弟兄姊妹不要有个高高在上的态度,好像我是在施舍你、在帮助你、在教你的,这样就不好。

我自己是深深觉得今天在教会里,在这不理想,每一个教会恐怕都不理想的时候,神在提醒我一件事:是,我们希望教会是神的新妇,圣洁、没有瑕疵,我说了,标准不能降低,但从圣经创世记到启示录,一直到主再来,你什么时候看到教会的常态是那种非常圣洁、属灵的(人人爱主,教会会友100个人,祷告会有99个人参加(甚至会友100个人,祷告会有105个人,因为孕妇也来了,所以她腹中的胎儿也来了),其他所有聚会都棒得不得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教会多数的情形不在五旬节后的那种状况,也就是不在那种那么圣洁、善良、圣灵大规模工作的情形。可是在这种情形下,难道我们就不在这个世界,也不在教会里了吗?难道我们就不断用「曲高和寡」的态度来保持距离,用我们的洁癖和孤僻来远离这些群众?

我还是马上讲回来,我们亲近人的时候,不要降低了标准,不要就世俗化了,但我们提升到主那边的时候,务必道成肉身,务必俯就卑微,务必记得神的家是在一个罪恶的世界里。

下面我提几处的经文:

出埃及记,以色列跟上帝立约以后,这是很伟大,历史上少有的时刻,神跟以色列人立约,那是非常圣洁的。可是当神讲完十诫,这么高超伟大的经文以后,接下来出埃及记我们就不大想看下去。十诫这个高峰是在出埃及记20章,到21章呢?在讲真是好庸俗的事情。21:2,「你若买希伯来人作奴仆」。什么?在神的家里还有作奴隶的事情?在讲那么高超的十诫之后,马上就在讲怎么对待菲劳、印佣?这种事情很庸俗的。各位,很庸俗的事会告诉你,这庸俗的世界仍然是上帝的世界,你在这罪恶的世界里,是,也有奴隶,乃缦有,都有,但你基督徒可以、应该怎么做?到21:20以后还有讲到,「人若用棍子打奴仆或婢女」。什么?属灵的人哪里有打别人的?哪里还可以打自己家里的佣人?下面看下去,神(不是摩西,因为这是神告诉摩西的)告诉以色列人的生活,并不是我以前常常想到的所谓的金银宝石―读经、祷告、禁食等等。注意,我一点没有轻看这些,我到今天不轻看,我说了,标准不能降低,但是,神也讲到关于保险、赔偿这些很庸俗的事情,如果把人家打伤了要怎么样。还可以继续看下去,出埃及记里面十诫只用了那一点篇幅(虽然是最重要的),其他很多的篇幅却是在讲神儿女其他很多生活上的庸俗事件。

在利未记里,更是在讲圣洁,但也给我们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太无聊,他在讲食物,洁净和不洁净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利未记11章讲到洁净和不洁净的,把它套用在今天就是有机和非有机的,健康食品和非健康食品;哪些吃了好,哪些吃了不好。我说这话有点讽刺,因为我们基督徒今天不是洁不洁净的都吃?所以健康不健康,有机不有机的其实都可以吃。但是,你也可以看到,像我以前一听到人讨论这个,就觉得这很庸俗,圣经里就是很庸俗的东西,却一点都不庸俗。因为神顾念我们生活中的每件事,每件事都是神的事。神的家里没有一件事、一个人不重要。我再次说,希望我们都能像我们的主耶稣一样,以祂为我们的根基、建材、目标,但在这种领受时的生活里却处处看到一些非常庸俗的事,包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你说:耶稣说不要注意这些事情。是,我们不把这些当作神,但耶稣、保罗、我们的神也在吃喝的事上让我们看到,如果你真的是以神的事为念,吃、喝、穿什么也是我们见证主的必要。像刚才领圣餐时说的,你们要在吃喝当中表明主的死,把最通俗、庸俗的,跟最属灵的可以连在一起,而且是完全连在一起。

后来看到圣经里这些摩西生平当中的事情,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事情,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我们觉得的庸俗的事情。而这里面我们看到高贵无比的上帝,也看到人如果听见主的话就去行,(当然是凭着信心、靠着主的恩典去行),会把我们磨练得越来越好,而不是越磨越沮丧。会有很多不好的事把我们磨得很沮丧,摩西也被磨得很沮丧,甚至要求死。感谢主,这一群庸俗、可恶的以色列人,我觉得是把摩西磨得越来越属灵,越来越有主的荣光。

各位,我们今天任何一个时候不能只骂平信徒,也要骂一骂传道人。你说,传道人、神的工人应该有个心,听康牧师刚才讲的,就是你不要希望弟兄姊妹每个人都有个超级属灵的心,(就像清教徒一样;清教徒也有他的弱点),我们不降低标准。但在教会历史上的常态,大家都是很软弱、属肉体、属血气的,你标准不降低,还要继续的爱他们,是难的。所以对神学生、传道应该有个提醒:你到任何一个教会牧会,不要期望他们都非常的好。他们就是非常不好,但你要去爱他们、教导他们,跟他们一起生活等等。但颠倒过来,这话也可以承认,就是我也知道在很多教会里(不是说各位的教会,是说别的教会),你也在容忍那很庸俗、世俗、血气、肉体的传道人。不只是传道人在忍耐会众,会众很多时候也在忍耐传道人,所以就要换教会。我已经听过很多这样的话:「康老师,教会这个样子,我还能去吗?」我的答案当然就是还要去。我不是说你不可以换教会,不管是牧师或弟兄姊妹,可不可以换教会?可以的,有的时候实在太艰难或实在留不下去等等,但这也跟我们的婚姻、工作一样,你要是有那「洁癖―一定要最好的」,那不是要离婚了?只好这样子。(所谓「不是要离婚」是说那不是要大大的得罪神了?)你不会找到一个配偶是够好、够属灵的;你守独身也不行,因为你跟自己也没有办法独处,自己也跟自己过不去。

我不是说不能换教会,不是说不能换传道人,不是说传道人和会众不能改进,更不是说今天讲的到就是大家把标准降低、和稀泥。我一再强调标准不能降低,只能更高,金银宝石只能更纯,而不是更用草木禾秸。但是,在教会历史上,多数信徒身上多半都是草木禾秸,我们不是作那风、火、大野狼的,我们是怎么样让这些草木禾秸在那艰难的状况下能脱胎换骨,变成金银宝石。也许一辈子都办不到,但最起码你不可以骄傲,也不可以自大。

摩西时候的那群以色列人,后来到约书亚、士师的时候,不管是领导者或被领导的,你看多数情形都不是在那种大复兴、大属灵的状况。你看士师记里有几个好士师?整个以色列建国以后,从第一任的国王扫罗,一直到亡国、旧约结束了以后,有多少时候那领导、牧羊者是很优秀,百姓也是很顺服、信靠的?还是多数的时候是平庸、差劲的?重点在:在这平庸、差劲的时候,难道神就停止、不工作?难道神的儿女就要离群索居?不行,我们不能离群索居。

你说:「这是旧约,新约不一样」。对,新约时有圣灵、圣餐,是更宝贝的约,是可靠的,但主耶稣那个时候的会众、祂的家人、祂的同乡好吗?保罗的时候好吗?保罗所建立的教会或他写的书信里的那些教会,有哪一个是完美无缺的?你说:启示录里有两个教会,非拉铁非教会是没有缺点、非常好的,另外,示每拿教会也是非常好,但那好的里面,也有非常多艰难的地方。

我感谢主让我们看到,不管是差劲的传道人、差劲的会众、差劲的教会、或这罪恶的世界,神对我们的吩咐都是我们有最圣洁、最高的标准,最美好的生命,但这最美好的生命是活在罪恶的世界和软弱的教会里面。

当然,要怎么活出来,有很多很多做法和圣经的提醒,我自己想到哥林多教会,这是保罗,仅次于以弗所,花上最多时间、心血在其中的,他们却表现得最叫他伤痛。然而保罗没有,他用各样的方式,包括责备、带着严厉的权柄、宽容、忍耐、眼泪各样方式,在不断的爱他们。当然颠倒过来也是一样,教会也在主的恩典中断的包容、忍耐、教导、提升他们的传道人。让我们一起成长,让大家越来越属灵。

「属灵」必不「属世」,但必「爱人如己」

简单的说,「属灵」就一定不会「属世」,所以如果今天(或任何一个时代)整个教会的趋向说我们基督徒要多从世界里来学习,或是多追求世界的知识、学问,那绝对不对的。如果有人轻看圣经,轻看读经祷告,轻看这些传统里所谓的灵修活动,那是绝对不可能「属灵」;「属灵」一定不会「属世」。

但「属灵」一定会「入世」,因为这个世界是神的世界,神也没有叫我们离开世界,神要我们把福音、爱、公义、圣洁带给这个世界。当然我们同时也从神在其中的东西来学习。「属灵」一定不「属世」,但一定会「入世」。

「属灵」一定不会以人为本(不论是人的理性、感情等等),「属灵」一定是以神、圣经、圣灵、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为本,任何神学或流行的走向若叫我们否认这些,绝对不能接受,那是世俗化。

「属灵」一定不以人为本,但一定是「爱人如己」的。这是主的吩咐,我们一定要爱人。如果我们离群索居,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我们跟人(基督徒、教会、世人)不在一起,因为觉得他们庸俗、落后,或如何而看不起他们,只想看那些最高级的东西(不论是神学或灵修的),只跟最高级的人在一起,那是完全违反了主给我们的教训。我们就是在罪恶的世界,而且常常是在自己庸俗,别人也庸俗当中,靠着上帝给我们的恩典,我们让自己和整个教会被建造起来,这不可能是离群索居、孤僻、洁癖可以办得到的。

祷告:
天父,我们谢谢你丰富的恩典和慈爱,求主帮助你的儿女能够被建造得好;能够被拆毁,也被建造。我们那些邪恶、不讨你喜悦的,求主拆毁,求主用你丰富的恩典、最好的建材将我们建立在耶稣基督上。但主,最好的建材不等于最好的知识,我们有最好的知识,不去实践、不活在这痛苦的世界里、不进入这个世界,只要有一些最高级的品味,只是看不起那些水准不行的人,主,我们知道那样永远不能被建造好,而且是越建越坏,求主怜悯恩待你的教会,怜悯恩待你的儿女。我们谢谢你,你会成就你的工作。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5-5-1 05: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