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10|回复: 8

罗锡为牧师案头妙文汇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10: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财务的捆绑和自由

社会愈富裕,债务愈大,欠债的人愈多。美国就是那么一个社会,香港也愈来愈是。只不过中国人还是倾向于积蓄。
「债券」英文叫做bond, 是一种「积蓄」的金融产品,它应许了财务的稳定,却可能是一种「捆绑」。雷曼迷你债券令人欲哭无泪。
在资本主义社会,如果一个人没向银行借过钱,他在银行的「信用」会很低,似乎和中国人的俗语,「有债有还上等人」相合。今天,和银行有来往的客户,经常会收到银行打来,推销借钱的优惠。大学生初进校门,就有信用卡公司提供各种方便,将一种「先买后付钞」(buy now and pay later)的生活成式,贡献给新一代的消费者,造就了一群「欠卡数」的新贵族。
财务公司的广告,争相替受债务压得透不过气的人「松绑」。那其实是有迷惑性的广告,将一个让人误以为可以获得「债务自由」的假福音传给人。没有那回事,只不过把一个债主或几个债主换了另一个债主。钱仍是要归还的,利息一毛钱也要算清楚。
先使未来钱绝对不是追求「财务自由」的正路,财务自由是由尽责的管理和精明的投质而来的。各人对生活的要求不同,收入也不同,价值覌也不同。但都有管好自己的财务的责任。我所说的财务管理,不单是那些投资,赚钱的点子。管收入也管运用,钱是要用的。今生享用不是罪过,但也要想一想,怎样把这些身外之物、用得其所,用得有意义。能与人分享,才是真自由。

一城早晨六点半

有一首我渴慕能经历的诗歌,是《中国的早晨五点钟》︰
”中国的早晨五点钟,传来祈祷声,
求神带来复兴和平,赐下合一得胜,
中国的早晨五点钟,传来敬拜声,
人人都献出真诚的爱,一心一意为中国,
中国的早晨五点钟,传来祈祷声,
飞越了万水千山,融化冰冷的心灵,
再没有捆锁,再没有战争,
为中国祝福扭转了命运,再一个好收成。”
中国教会五点起来祷告,你说是农村教会的生活。但是韩国早晨四点钟就祷告了?在香港,六时半仍还嫌太早,因为我们睡得晚,因为工作太忙,因为挂心的事太多,因为生活有太多难处,因为肉体却软弱了……
可能晨更祷告会,比在床上多耽一个小时,更是解决这些难处的方法。
今早,教会晨更祷告会,六时半人已经到齐,那是我十分兴奋的事。在大城市生活,六时半来到教会先祷告,后上班上学,也不容易。但是,一浸的晨更祷告会可以举行,是因为我们教会是个真正的社区教会,大家都是住在第一城附近的”街坊”(邻居),上教会祷告,没有交通困难。
从前,我参加的教会,有每个礼拜一次的早餐祷告会,七时半举行,很想参加,却不能参加。计算一下时间,八时半在尖沙咀祷告准时完了,要赶在九时前去葵涌上班,坐的士也赶不及。
在都会广场举行就不同了,今天六时零五分出门,从从容容坐火车六时二十五分回到教会。祷告会后还有一个多小时去享受与主同在的”安静时刻”,多蒙福。

菲佣”凑大”的一代

香港特首纾民困的其中一项,是寛免两年的外佣税,受惠的是社会中产家庭。输入外佣任家庭助理,让妇女可以出外工作,增加家庭的收入,令生活更为丰裕。对社会来说,释放了教育水准愈来愈高的妇女的生产,即是提升了香港的经济能力。
沙士那一年,香港政府发明了”外佣税”,目的不点令人捉摸不着。在经济低迷时,要雇主为聘用外佣,每月缴付四百元税,能不能迫使或鼓励家庭改为聘用本地佣工,以增加就业机会呢?绝不能。没有本地人愿意拿外籍家务助理的薪水,去打”住家工”。
外地家务助理对香港最大的贡献,是为”双职”家庭解决了照顾孩子的难题。自七十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始,从菲律宾,泰国及印度尼西亚等经济较落后地区,输入大量外佣以来,她们替香港的家庭带大了两代的小孩。第一代给外佣照顾的婴儿们,今天已为人父母。
西谚有云︰”摇动摇篮的手,塑造明日的世界”。 有没有人做过研究过,由外佣一手「凑大」的一代香港人,他们做人、处事的态度和生存的能力如何?这是个有趣的题目。

读书这回事

书到用时方恨少,那是从前信息未爆炸才会有的事。
传道者所说︰”读书多令人疲倦”这句话,应用在今天,体验更深。
现在是书多成灾。我的办公室就放不下我的书。把我收藏了几十年的中国教会历史书全数送给了一位在神学院教书的弟兄,仍腾不出太多空间,把所有的书放在架上。每次搬家就为「书灾」兴叹。
真的要拥有那么多书?
有一位拿到两个医学博士学位的神学教授,偶尔会应邀到医学院去兼些课。他说,从前,他念医科时,那本教科书只两寸厚,现在增订到五寸厚。从前,读了那么多就可以毕业行医,现在要多读许多许\多。他发出一个问题︰”真的需要读那么多吗?”
我年少时,跑到基督教书室去买书,书架上来来去去只有那些书。现在,每次去参观,都发现有新书出版。书种和数量泛滥起来,应该是看书的人多了,以及看书的人看的书也多了。今天,信徒属灵的知识增加了,灵命的光景是不是比从前的人长进?未必然。
我看的书愈来愈薄,愈来愈浅,对”高言大志”再没兴趣,因为读书多并不保证人会有人生的智慧和属灵的亮光。不要误会,我是读书人,并不反对学问。我的意思是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是属灵操练的方法。读懂一些书,益处比读过许多书还多。
书是要看的。我不能想象我身边无书,也不能不读书。一日不读书就觉言语无味。再久一点没读书,顿觉自己面目也可憎。坐拥书城而不读,或是读而不通,满脑子理论和空想,有知识而没智能,令人生活拖沓,疲倦不堪。
传道者所说的人生智慧,是生活上的体会和反省。

不靠雷曼兄弟可靠谁?

这次,美国次按危机演变成的金融危机,不叫「风暴」,而叫「海啸」。预期其影响的幅度,比从前的「风暴」更大,更猛烈。
香港其实经历过很多场金融风暴,海外信托银行挤提而倒闭,恒生指数从千七点下泻那些都是久远的事,当时我一无所有。现在,我们夫妇有一点点公积金,投放在些什么基金,留作退休的生活费,却遭遇到池鱼之殃。但是,我们的心却坦然。我们都明白,我们有谁可以投靠?当然不是「雷曼兄弟」,他们一百五十年基业泡汤了。雄厚财力如AIG,今天也不能向谁保证什么。
不是老生常谈,每遇经济风潮就搬出那些不要积攒财宝在地上的道理来再说一遍。上帝的儿女必须要明白,真正的稳妥从上帝而来。作财务的好管家是份内事。把「他连得」埋在地下,会有虫子咬贼来挖。把它拿去投质会遇到更高风险。富贵繁华如烟云消散,我们明日的粮,我们的主会供应。
或许,我们都会遭到真接或间接的损失,结算的时候,我们想一想,教我们下半辈子能活得好一点的,是我们属灵的资源或是金融资产?最好是两者兼备,而上帝并没有拒絶过我们如此的祈求。但是,上帝的儿女是无入而不自得的,像保罗所说,无论身处任何环境,也知足。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
回到简朴,以单纯的心,作天父的儿女,最为安全。

你能饶恕吗?

你能饶恕吗?有谁你可以饶恕?有谁永不可饶恕?
一位宣教士在通讯说,她在一个宣教士的退修会中,把她不喜悦的人带到主前,学习寛恕的功课,摆脱憎恨和忿怒的辖制。
我深受感动。
最近,我的思想不住围绕着「饶恕」这个题目在转。早前,有一个机构主办一个以饶恕和医治为主题的研讨会,请我在一个公开聚会中讲这个题目。自从来了一浸,很少很少答应出外「跑江湖」,实在走不开,跑不动。我说,让我祷告后才说。可是,「饶恕」这个题目,不愿意离开我,在我祷告中,很鲜明地摆在我眼前。
事奉了超过三十个年头了,我相信「饶恕」是教会要面对和学习的功课,也是牧养的切入点。「使人复和」与使人与上帝复和,是教会的职事。饶恕己经那么不简单了,复和谈可容易?最近,我们的神学院风风雨雨,教我心里沈了下去。
在神学院里不能饶恕,栽培出来的牧者如何能在教会承担「复和的职事」?而教会里自己不能彼此饶恕,如何能向世界宣布「上帝悦纳人的禧年」?
一位同工和我分享一出韩国电影,内容说有一位母亲,她的孩子给校车绑票,勒索。付了钱竟然撕票。在痛苦中,她寻到信仰,成为基督徒。后来,凶徒给逮到了,原来是校巴司机。她立志要向那位凶手传福音,并饶恕他。她跑到监狱里,找着凶徒,对他说︰「我信了主,愿意饶恕你。」谁料凶徒说,他也信了主,并且上帝早已饶恕了他。那位母亲极为失落,自暴自弃,并且把自己沈溺在罪恶中。
电影曾惹起争议,那是藉电影,针对基督教信仰核心的一场讨论。人需要被饶恕,也需要饶恕人。到底,真正的饶恕是怎样可能的?怎样发生的?「犯罪者」是否需要受「被罪者」饶恕,才可以经历饶恕?或是,「被罪者」是否得到「犯罪者」接受也的饶恕,才可以抚平创伤?无论如何,人人都有被饶恕和饶恕人的需要,无论饶恕是以什么形式表达和接受。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看看电影,作个讨论。
寛恕是摆脱憎恨和忿怒的唯一方法,但必须认清楚憎恨的面貌。憎恨需要敌人,没有敌人就无从憎恨。憎恨让人滋生摧毁敌人的心理。敌人既是一个憎恨,想伤害,或有利益衡突的对象。为什么在教会里,或我们的生活里,我们对他最憎恨和忿怒的人,竟是自己的弟兄,或家里的人?让我们检阅一下名单,有那些「仇人」或对他心存忿恨的人,可以带到上帝面前,并自问能否饶恕?

喂养「机会」,饿死「难题」

不要让有太多难题在面前,而裹足不前。当我们搞通了什么是重要的事,和P/PC平衡,我们的目标已不远矣。
续谈柯维的P/PC Balance前,再说一说「挂心圈」和「影响圈」。柯维的意思不是不理会需要解决的难题,或关心有需要的人。「挂心圈」一个人的责任,有些问题很紧急,不能置之不理,但不要为「解决」这些那些没完没了的问题,消耗所有的精力。柯维的重点是,如果要有成果,就要先知先觉(be proactive),要主动出击,不能老是在响应和反动(reactive),那是捱打。由内而外的(inside-out)的成长和转变,才是通向「成功」的路。
举一个例子。我在早几天写过波海斯牧师的故事。他的柳溪教会既以「迎合慕道友」seeker-friendly而著名,为何波海斯会对来聚会的人那么不够friendly,让有人觉得给待慢了?因为他明白,牧师不能做所有的事。最初,他的教会只有不到一百人,每个礼拜,都忙得应付不了大家的需要,教会也没有增长。于是他停止下来,反省事奉的方向,改变了「迎新」的策略。然后召集愿意同心传福音的会友回来,重张旗鼓。教会的气氛改变了,牧养的观念更新了。柳溪教会变成seeker-friendly,因为每一位会友都是个小牧者,都去欢迎新朋友,栽培初信者、照顾有软弱的肢体。柳溪教会聚会人数增至近二万人。
那么,什么叫做P/PC Balance呢?P是production,即生产。PC是production capacity,即生产能力。柯维说,我会常常只关心「生产」,而不理会「生产能力」。他说,P是「金蛋」,PC是生金蛋的那只鹅。杀鹅取蛋,最大失策。有人「一根蜡烛两头烧」,日以继夜的工作,赚钱比别人多,表现比别人好,却忽略了保健,后果如何不用说。听说华人教会有些牧师永不放假,那不是他们比别人爱主一点,而是对PC的忽略。中国教会的传奇人物宋尚节是个「为主燃尽」的例子。我常有这个思想,如果宋博士能多活几年,对中国教会的贡献会不会更大?有人望子成龙,每天压迫孩子念书写作业,孩子的成绩不一定有进步。可是亲子关系(PC)搞得好了,孩子的成绩不一定突飞猛进,父母的「挂心圈」问题,给「影响圈」吸收了,父母子女互相充能的关系,变成「双赢」局面。
那是与「时间管理」或」「自我管理」必须抓紧的原则。把「重要的事」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能分辨「重要」的事先于「紧急」(却没有那么重要)的事,保持P/PC的平衡。他们不放过每一个机会,并且创造机会。
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他是个基督徒,写过许多有关领导和管理的名著,他说︰「做事有成的人(effective people),都不是着眼于难题的人; 他们都是着眼于机会的人。他们养大机会,饿死难题。」
人生难处实在太多了,不能不面对和应付,但是,不能老是招架。我们要不住成长,out-grow问题。我拿出这些东西来谈,不单是个教我们把事情办好,或作为教会领袖训练参考。我认为这些积极的思想,与圣经里很多的管理、领导的道理很吻合,并且与人生的成长,有启导的作用。

抓紧成功之钥

本主日的栽培主日,尹淑薇姑娘讲道引用了《与成功有约》(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的作者柯维(Stephen R. Covey)的一句很重要的话︰”The main thing is to keep the main thing the main thing”来提醒我们。
那句话值得参考,那是一个解决个人和事业的难题的方法。柯维的书值得一看,不是因为是本畅销书,很多人看过,人看我看,或是它谈的是「成功」,其实不是一般以为的「成就」,而是做人做事能以公正、诚信、诚实、和有尊严的原则完成使命。柯维比起别的谈领导和管理的名家更普及,是他所说的「成功\」之道,在于个人的改变和成长。谁愿意谁都可达到。举例说,从前对「时间管理」的观念,可分有三代。第一代,是「工作单」(checklist),今天的事今天做,把要做的都做好。后来有第二代的看法,是「行事历」,把全年的工作都列出来,比较有前瞻性。第三代更先进,强调分优先次序,那些是重要的,那些是紧急的。有些事紧急,其实不重要。有些事很重要,但不是最紧急。当然很多事都是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成功的人的习惯之一,当然是要「把优先的事放在优先」(put the first thing first)。
学时间管理,都不外上述这三门功课,不过柯维却提出第四代的观念,认为「时间管理」的要诀,尽在「自我管理」。他认为「时间管理」是起错了名字。最不容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已。他说,满足感从那里来,从期望和实现发生作用而来。期望从那里来,从我们「影响圈」(circle of influence)而来。无论做人,或做事。做领袖的,或做管理的,想要「成玏」,就要明白柯维所说的「影响圈」是什么?那是我们能有先见之明(proactive),能执着先机,主动地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能力,去完成使命和目标。所以是极积的力量,影响圈扩大,叫我们愈来愈积极,即所谓「力上加力」。
「影响圈」有别于消极作用的「挂心圈」(circle of concern)。我没看过中译本,不知道中译本怎样翻译这个名词,我把concern译做「挂心」或「担心」。为什么是消极的呢?因为这个「挂心圈」,是由种种我们不能控制的,无法应付的,或永做不完的的需要而做成的,要求我们作响应。为了应付这些「期望」,我们变得被动(reactive),疲于奔命地响应或反应,因而耗尽精力,却不收效。当「挂心圈」不住膨胀时,我们以为自己爱心「爆棚」,是「救火英雄」,事实上是「影响圈」缩水,精力萎颓。结果我们弄得没法把时间管得好,因为事情不受我们控制。「挂心圈」摆布我们的行动,令我们永远没法按着目标、计划去行事。
柯维看透这些问题,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之所在,提出第四代的期望,着眼点不在「时间」和「事情」,而是在「关系」和「结果」。即柯维称为的P/PC Balance。不明白这一点,就不明白柯维。有兴趣的明天再跟我谈。

“Why Don’t You Do This?”
教会,是个不缺乏「意见」的地方,收集意见也不困难。教会有许多为不同年龄、灵程而设的团契、小组,在其中,都可以彼此「沟通」。
牧养教会要学习的,是聆听意见。事奉三十多年,听别人的意见比说自己的意见的机会还多。牧养最要紧的是聆听而不是讲道。说起听意见来,教会里真的不愁没有人提供意见。牧师听的意见最多,因为人人都可以有意见给他。前美国国务卿鲍维尔当军时,为要广开言路,在军中容许有一个“noisy system”,人人都可以发表意见。不过他说,意见说了后,有人作决定,而那个决定要受尊重,否则寸步不能行。
听,是要很有耐心的。鲍维尔是个将军,在军旅中有无上权威。在教会里,人人的意见都很重要,有些人看到一些问题,或以为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向教会或牧师献议︰“Why don’t you do this? Why don’t you do that”(为什么不这样做那样做?)其实不一定行得通。提意见的人必须要明白这一点。而听意见时,要很有耐心,很谦卑。
师母从前在某慈善机构工作时,每年都要筹一笔可观的经费。有一位阔太太,是董事之一,常常献议说︰「你为什么不发信和打电话联络附近油站、超级市场等商户经理?」有用吗?不能说一点用处也没有。油站或超级市场的经理如果手上有一百几十块钱的赠券,会送出去,而获得机构的公开鸣谢。如果是个儿童「活动」,可以换些汽水果汁。可是,筹款的目标是几百万的时候,而人手不足时,就要考虑别些方法。
每个主日,每堂崇拜前后,我都站在门口,与会友打招呼,握握手,很多牧师都会做,但都不一定能做。柳溪教会,既标榜seeker friendly,主任牧师波海斯却不迎宾送客。有一位去了他教会不久的姊妹,约见波海斯,对他说︰「我从前参加的教会,主日早上牧师都和每一位会友握手,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又是一个Why don’t you do this? 你可以说,波海斯的回答很「大口气」,他说︰「你从前的教会只有几十人,我们这里每主日有四堂礼拜,每堂礼拜几千人聚会。原因是人多和人少。」
再说一个自己的小故事。从前在福音传播中心,每年都要为事工经费筹款,那是件很费神的事。有热心的人士,关心机构的需要,献计说︰「你为什么不找城中某位有钱的基督徒商人?」他想得到,我当然也想得到。人人都去找他捐钱,为什么我不去?而且是认识的。既认识,不更容易吗?正是如此,不想为那件事打扰他。我是不是什么也没做?有的。我们收过他捐赠的一套影音制作和剪接器材。
所以,我们给意见之余,Why don’t we do something too?

愈祷告会愈自私?
毕德生(Eungene Peterson) 替一本论祷告的英文书写特刊说︰「今时今日,有多得令人惊讶的美国人给教导一篇祷文,那篇祷文是要人在膝盖上变得比自私更甚。当祷告者站起来去做他们的事时,他们比从前更为自私。」(James Mulhollandraying Like Jesus 封底推介)
读者一看,就知道毕德生批评的是那一篇祷文。那一篇祷文出自圣经,论那一篇祷文的书,曾高踞基督教畅销书榜之首。那本书曾为许多名牧和教会领袖所推许,我却不敢苟同。
信徒可能不明白我为何这样说,那一篇「著名」的祷文明明出自圣经,何以会教人自私?
懂得读经的人,会分别那一篇是个人的祷文,并不是祷告的范本。圣经记载过许多人的祷告,但不都被认为可供上帝的儿女学习。例如诗篇也有许多祷文,包括大卫诅骂敌人的祷辞,流露了大卫的真情,但不都能拿来作别人祷告的「范本」。
在祷告里,我们要学习些什么?操练些什么?怎样祷告才不会愈祷告愈自私?愈祷告愈自大?我敢肯定的说,只有一篇祷文可作「范本」,就是《主祷文》,就是毕德生为之作序的那一本书所论的祷文。
要学习祷告,就要向主耶稣学。主耶稣教门徒的祷告,是向天父降服、遵主而行。主教我们倚赖天父生活,却没有指定要些什么东西?祷告要具体,我们需要什么当然不必犹豫,和盘托出告诉上帝便是。但可不必向上帝发出详细指示,指使上帝替我们作跑腿,如此这般的成就「我们」的旨意。那绝不是属灵和有祷告恩赐的表现。
学祷告,先不要学坏师,否则愈祷告会愈自私。

残奥与「通道无障碍教会」
「残奥」接着京奥,即将举行。
「残奥」,何等难听的一个名字﹗英语的「平行奥运」(Para-Olympics)的说法就进步得多了。不过,在香港,如果有人真的在生活上或功能有障碍的话,而想要像其它人一样工作、活动,确是「障碍重重」,太多不便,给人看在眼里就是碍手碍脚,「残废」了。比起先进国家,我们替有「不便」的人,在设施上的考虑,仍很落后。
说说我们教会。一浸借用来作主日聚会的地方,是个让有「障碍」觉得有很多「挑战」的地方。
昨天,有一位女士打电话给我,请求教会在主日派人到她家里,接她跌伤了的母亲去做礼拜。那位老人家正在疗伤,行动不便,需要坐轮椅出入。她很喜欢上教会,虽然早一天教会迦勒团的团友已探访过她妈妈,她还是很渴望回教会去聚会。
身为一个大型教会的主任牧师,我可以怎样响应她?
如果是我在加拿大牧会的时候,我会亲自开车去接她,或是打个电话,就可以找到个附近的会友去接她。我们可以由她家门口送她直达教会礼堂。可是,在我们这个有一千人聚会的教会,却不能马上回答她行不行。因为不敢肯定在一两天内知道,能否「派」人去接送。我唯一的办法是在电话中,亲自与那位长者谈话,表示关怀,并且约定明天登门探访。
教会能否有一批义工候命,去接送一些行动不便的人,或老人院的长者呢?他们都很愿意上教会,只要有人去接送他们。有一位弟兄说:「一浸会友,有车阶级不少,为什么不派一些人去接那些住在远处的老弱会友?」这都是好意见,但要是考虑过实际的困难,就不是个「你们为什么不这样做」的问题。在香港的生活方式,间中请会友开车去接送会友,是可以安排的。长期就有困难了。因为接送的人要迁就他在主的家庭活动,和其它教会活动,才可以固定的去接送。
而最难搞的问题,是香港的城市和屋邨设计,不容在门口停车,上楼去将轮椅扶下来。即是说,要考虑接送路线中,可停车的位置,如停车场,然后按住址上去,把坐轮椅的人推到停车的地方。其中的转折,会教我们明白,在香港行动不便的独居者,是受到多么的限制。
还有,到了教会,问题还未解决,因为「轮椅通道」是令一件要搞好的事。我们教会不乏自告奋勇的义工,只要有人把轮椅推到教会大门,就有人帮助扶上二楼礼堂。崇拜部曾邀请「回声谷」—一个专门「残障」人士的福音机构,派人来指导我们抬轮椅的正确姿势,让坐轮椅的人安全,扶的人,不会因为要上几十级楼梯级而弄伤了。这关乎香港的「小学」,一般都没有电梯,我们借用的小学是旧式的,「伤残厕」也是个问题。因着这些障碍,让我们不能把住在附近的老人院的长者带到教会。
为行动不便的人上教会的问题想一想,就更能明白圣经记载,那四位朋友把朋友用担架抬去见耶稣,拆下房顶把担架襚下去的苦心。

谁可免疫于困难?

有一次,马友友与乐迷会面谈话,有乐迷问他,有没有遇过困难的日子?马友友说,你们有没有三个小时,听他把踫到的困难说出来。
马友友是当世音乐大师,出道以来,没听过他什么挫折,以为他一生就是一帆风顺、扶摇直上。事实上,没有人会没有难处的。而马友友演奏的音乐,如果缺少了人生的历练,不会有如此深度。我们听马友友,听不到沧桑,并不是他没经过生活的磨励。都升华了。
世界上,有谁会没困难?
最近,有一位慕道朋友,和他谈过几次道。他对信仰和人生有许多疑问,他对我说︰「我快五十岁,一生走过很多冤枉路,在一个异端教派里,浪费了青春的日子。尝尽过给人误会、欺压、剥削、谋算、和迫害。牧师,你试过没有?」我说︰「除了为信仰受迫逼之外,你说的事我都受过。」这位朋友有点不相信。事实确是如此,我没有马友友的口才,可能三个钟头也说不完。
当然,经历过的难处,不用挂在口头,也不必写在脸上。上帝的儿女,因着上帝的恩典,比别人更懂得处困难和逆境。事奉上帝的人,不会免疫于艰难,并且能在其中,得到灵性上的好处。
以赛亚书中,上帝的仆人,「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以赛亚书53:3)。上帝对以色列说︰「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你。」(以赛亚书48:10)。主耶稣对门徒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在我里面有平安。(约翰福音16:33)
上帝所爱,所用的人,不会免疫于困难,更会从试炼中得益。

钟马田的福音讲章

很久没空去基督教书室,有一天为了办些的事,经过基道书楼,顺道上去看看,让我找到钟马田医生的两本「福音讲章」,一本讲旧约,一本讲新约。少有少有。
不是钟马田少讲福音讲章,而是他的福音讲章出版的不多。
钟马田是英国著名的讲道家,医生出身,继英国讲道王子摩根(Champbell Morgan)为伦敦韦斯敏特教堂的牧师。每个礼拜至少讲两篇道,一篇在主日崇拜讲,一篇是晚堂的福音信息。成名后,常常外出领会。
他为什么能讲那么多道?同时写那么多书?大概,他除了讲道和写作外,教会什么也不用他管。而他的写作,主要还是写讲章。
有人以为钟马田不写讲章的,因为他站在台上从不看讲章。从这两福音讲章集的序言,才知道钟马田写过许多讲章。他刚出道时,每篇讲章都一字一句的写。可是,上讲台从来不拿讲章。不是他把讲辞都背熟了,而是按照讲题的大要,圣灵的感动和会众的反应,临场发挥,变成另一篇讲章。不久,他讲台的事奉愈来愈忙,一个礼拜讲几篇道,甚至每天都讲,常常往外面跑。他没时间写讲章了,只能写大纲。他身故之后,有人在他故居的一只箱子里,发现一大摞他的旧讲章,把其中一些出版了,我们才有机会一读他早期的讲章。
钟马田很重视福音讲章,每个礼拜都讲一篇。其实在主日上午的讲章,也必附福音信息。他认为信了主和未信主的人,都应该常听福音信息。今天,有些基督徒以为布道会没带新朋友,自己就不去听。我年轻时,很喜欢听布道会,当然培灵会也喜欢听。无论是什么题目,对我的灵命都有帮助。
钟马田的讲章,意简言赅,结构紧密,遣词掉句,铿锵有声。是讲章的范本。可是,我能想象他站在讲台,灵活发挥,讲解经文,让会众能从他被神话语渗透的生命深处,汲取属灵的智慧。

领导与追随

参加过波海斯牧师来香港主领的「领袖聚会」之后,我更深刻相信,教会最需要的不是别的,是领袖。
教会从来不乏美好的愿景,意见也很多。教会也觉得计划很重要,都喜欢写些增长计划书。可是,如果没有领袖,不会有作为,反而因意见太多而没法向前走。
但是领袖何来?
领袖是训练出来的,或者是自己练就出来的。
华人教会曾有一代领袖,从极恶劣的条件下,闯出个天下,或从宣教士手中接过了「指挥棒」,以为一个人能当领袖之前,不能给他好日子过。或是以为下一梯队的人,各方面的条件,如教育、才干虽然都比自己那一代好,绝不能让他们太快冒出头来。如此,造就了另一代的领袖。
终于,领袖训练这个观念给华人教会接受了。可是,单凭一套训练课程,绝不能制造出一个领袖来。「较低层次」的领袖或可以。领袖需要由领袖去训练的,只有领袖才可以训练领袖。教会必须让领袖从繁忙的事务中腾出空间来,做领袖训练。或让领袖去参加为领袖而设的聚会,让领袖可以开开眼界,从别的领袖身上学习。这是柳溪教会办「领袖峰会」的目的。
还有,有领袖而没有人跟随,即是没有领导。「群龙无首」原本的解释是好现象,没有人争锋竞逐,一片详和之气。但是领导说的是另一回事。教会是全世界声音最多的地方,一个人可以有多过一个意见,教会何去何从?Noisy system,不是坏事,但一定要有人能一锤定音。美国的包维尔将军说,在军队中,他广开进言之路,但他让所有人都明白,意见听了,是否照着办,就由他定夺。
Leadership 和followership是相辅相承的,学领导也同时要学追随,愿意放手让有能者领导。如果人人都要拿主意,不肯让人带头领导,谈领导和领袖训练来做什么?

应该借钱给「教友」吗?

中国人有句话说,「朋友有通财之义」。
而在基督徒的群体里,有时遇到弟兄姊妹借钱,应该不应该借钱给他?这些问题很少公开提及,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应付。
圣经说的借钱,多数是借给贫穷的人。在旧约的律法书中,强调借钱给弟兄姊妹,不能收利息,因为那不是一门生意,而是替有需要的人解困。如出埃及记22章25节说︰「我民中有贫穷人与你同住、你若借钱给他、不可如放债的向他取利。」利未记25:章37节说︰「你借钱给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粮给他、也不可向他多要。」而且,借给弟兄姊妹,是不可讨债的。到了某一个年限,即禧年来到,所有债务都可以宽免。
至于向人借钱的人,不可赖债。出埃及记22章14节说︰「人若向邻舍借甚么、所借的或受伤、或死、本主没有同在一处、借的人总要赔还。」对借贷相方都公道的。不过,圣经还是同情借钱的一方,因为他们是贫穷的,弱势的一群。如箴言19章17节说︰「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
主耶稣同意这种借钱给主内弟兄姊妹的原则。祂说︰「你们若借给人、指望从他收回、有甚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给罪人、要如数收回。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路6:34-35)
所以,在教会里,或别的教会的教友,向你借钱,你应该怎办?你要自问,能否存着「钱借出去不望偿还」的心?借钱给人是否在你能力之内?你要能够把那笔借出去的钱「勾销」了。你是否了解借钱的人的品格和真实的需要?不要存着天真的想法,在教会里踫到面的人都是「好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罪人。教会里会有人常向人借钱,他可能有些嗜好,或坏习惯,或不擅管理财务。其问题不是借钱给他就能解决。在教会里,你要能把钱借出去,就算是给「穷人」的帮助,不望回报,也不要追债。那笔钱既然在你能力之内,没回头也不相干。如果如期偿还,把它当作「花红」。不能抱这种心情,或没有此余力的,不要随便在教会里借钱给人。

虚实荣耀

是萧永方,陈兆龙两位消防员,把氧气罩给在火场中待救的人而殉职的事震撼?还是奥运开幕礼,体操王子李宁腾空奔跑燃点圣火的场面震撼?
同样都震撼﹗他们都为了各自受到托负的「天职」(vocation) — 救火和体育,竭尽所能。他们都值得我们致敬。
不同之处,李宁是一场表演,而萧、陈两位消防员英勇牺牲了。奥运的场面,我们只能做观众,为李宁喝采。而火灾的现场,我们不是消防员,不必身历其境。不过,有万一的机会,危险忽然临到。没有人愿意遇上,但危难比奥运开幕更真实,更接近我们。假如真的发生在我们身上,敢当个舍身成仁的英雄吗?
奥运开幕礼所表扬的中国礼乐道德文化,壮矣哉﹗美矣哉﹗全世界的人都看见了,我们在电视机前为之鼓掌,感动。但是,身为中国人,兴奋之余,冷静下来,想一想,那些金璧辉煌,夺目灿烂的场面,和我们记忆中,所经历过的,有些儿too good to be true的味道!
在屏幕上看到天真美丽的小女孩歌唱祖国,原来幕后有一个没有那么美丽的女孩代唱。每一个间场看到北京市的焰火升空爆发,原来是预先录制的计算机仿真效果……
而在嘉禾大厦的五级大火中,那千度的热力、令人窒息的浓烟,重重阻隔的逃生门路,和救火救人的生死时刻,都是迫近我们的灾难、痛苦和死亡……
我明白了为什么十字架那丑陋的、粗糙的刑具,会是基督徒的荣耀。那荣耀不是「虚荣」,因为用基督的痛苦和死亡而换来的。

"不被需要"的牧师

毕德生(Eugene Peterson) 和他的学生唐慕华(Martha Dawn)合着了一本书,叫”Unnecessary
Pastor”,中译本把主要的术语”unnecessary pastor”译为"多余的牧师",教会更新运动总干事胡志伟牧师指出是"错译",应译为"不被需要的牧师",绝对同意。
我在教会的"每日灵舍"也写过一篇关于unnecesary pastor的文章。因为我觉得毕德生用unnecessary pastor 和busy pastor两个说法表达他的教牧学观念,值得华人教会牧师参考。
上述那本书的译者,把那个毕德生的'牧养观念'译错了,可能是望文生义,以为牧师既"不被需要",就是'多余'。他没有读懂毕德生那本书的意思,其实真的不好懂。那本书谈的是一个别有境界的牧养之道。
怎去解释毕德生的看法呢?即管拿中国的诸子百家的思想作个比方。毕德生管理教会的方法有点'道家',要到达'无为而治'之境界。按他的最重要的牧养学著作《建造生命的牧养真谛》(Working the Angels)说,牧养的'三角'是:祷告、读经和灵性导引。此外都是'不务正业'。
刚好我在下一期的《时代论坛》写了一篇题为《牧师的朋友》的小文章。引用一首外国牧师写的英文打油诗,诗云︰'我在教会里遇到三种人,一个恨我,一个爱我,一个不管我,三个都是我的朋友。'三友各叫牧师有所学习,那个'不管我"的会友,能让牧者明白,他不是那么重要,教会不是没有他不行。
为免误解,不避赘言,再说一句。"不被需要的牧师"的主张,绝对不是说,教会不需要牧师,或会友都不管有没有牧师。或者是牧师应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而被人觉得他的存在是「多余」的。毕德生说,牧师要摆脱「被需要」的渴望,那种「被需要」不是教会的需要,而是牧师的需要,牧师需要被人需要的"需要"。这不单是牧养灵魂的人的陷阱,也是教会里当领袖的、事奉的,还有做家长的,都必须要提防。
牧师和教会的领袖不是为了"被需要"而存在的,他们的价值也不是藉"被需要"而肯定的。

属灵阅读指引

属灵阅读需要指引,像写灵修日记要学习一样,是「属灵导引」(spiritual direction)的范围之内。但不想说得太高深、太难,太多手续,吓走了一些想做一些属灵阅读的人。
不是所有基督教出版的刊物都是「属灵」书刊,也不是凡阅读基督教书刊都是「属灵阅读」。有些标签为「属灵书籍」的书,属灵养份的含量不一定高,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看,所以要寻求指引。有些人读「属灵书籍」读多了,就高言大志起来,看不起读书少的人,这是读得不得其法的后果,害了「属灵骄傲」症状。
以下让我简单说几个读属灵书籍的要点︰
1. 读属灵书籍的人,不会认为自己读得多了,就会比别人属灵,反而会更为谦卑温和。
2. 读经是最基本的属灵阅读。把圣经拿来作神学、文学等学术研究的阅读,不算属灵阅读。你可以在神学院修读圣经科目,却没有灵修。
3. 属灵阅读要用心,而不是头脑。不一定读得多,读得快为之好。
4. 读属灵书籍要从「经典」入手,不拘古今,不限一家之言。我的经典的定义很广,由古老一多马肯培斯的《效法基督》、劳伦斯弟兄的《与主同在》、下至贝利约翰的《私祷日新》、考门夫人的《荒漠甘泉》,和陶恕、慕安德烈的书等。
5. 你的属灵导师或灵友会介绍些好的属灵书籍。与灵友或在小组分享阅读心得,或和他们一起阅读,对灵里长进会有很大帮助。
6. 属灵的阅读可以跟写灵修日记一起做。或可将阅读心得,或触动你心灵的句子,记在记事本上。
7. 选择读一些能改变你生命的书,读的时候要谦卑、宁静、安详、为要寻求与上帝相遇,进入与主同在的境界。
8. 曾让你感动,或有得着的属灵书籍,应该保留,可以一看再看。

属灵的阅读

就算是最小的教会,都设法弄个图书柜,方便弟兄姊妹借阅基督教书籍。教会介绍属灵书籍常有,青少年部的传道人经常为好书写书介。
我是个爱看书的人。在学生团契最初获派的事奉之一是管图书部,近水楼台,让我看过从前很多著名的属灵书籍。
不过,介绍属灵书籍有之,却甚少阅读属灵书籍指引。灵修学者侯士顿(James Houston)写过一篇叫”A Guide to Devotional Reading”,刊于唯真神学院神学丛刊,陈义之高,一般人较难消化。
什么叫读属灵书籍,或叫属灵的阅读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若在教会访问会友看过那一本「属灵书籍」,大多会答《荒漠甘泉》。
答对了,《荒漠甘泉》也是我属灵阅读入门的书。所谓「属灵书籍」,不是凡基督教出版社出版的都叫属灵书籍。属灵书籍是为灵修而写的书,专攻灵性生活的追求和操练。其它以信仰或圣经为题材的书,叫做「基督教书籍」或「宗教书籍」。
属灵的阅读,曾改变生命和历史,因为能扭转一个人甚至一个时代的灵性取向。听过有人说,只有读圣经才算是灵修,读《荒漠甘泉》等属灵书籍不算灵修。那是偏执的说法。不能以读属灵书籍代替读圣经,但属灵的阅读,是操练灵性的好工具、指引、甚至是课程。
属灵的阅读,与我们在学校里所学的吸收信息的阅读不同,不是用头脑的。你会惊奇,从前有些伟大的灵修大师原来没有读几年书。属灵的阅读用心灵去读,敞开心怀,与属灵的作者同游于灵性旅程,体会他们的扎挣,进入与上帝同在的境地中。
我可以肯定的说,上帝的儿女,愿意读属灵书籍的,与上帝的关系必定更亲密。教会能有多些人愿意读些属灵书籍,教会的属灵质素会大为长进。

基督徒管家职

为主日讲题找一首回应,有时很费周章。例如基督徒的管家职。旧诗本《颂主新歌》,在Stewardship或管家主题的诗歌,一共收了十多首圣诗,主要在奉献的分题之下。其实歌词的信息很不错,可是观念上仍以时间、金钱、才干、恩赐的奉献为重点。《世纪颂赞》开了「管家与服侍」的分题,收录了七首,其中大部份都很陌生、教会很少唱。另有几首分类为Stewardship of Possession,属于恩赐和财物奉献。
管家、受托的职事,绝不是新鲜观念。几十年前,中国教会已提倡受托教育,谈了超过半个世纪。起初,是教育中国教会有自立自养的观念,不再依赖西差会的支持。几十年来,由大陆谈到香港和台湾。,香港教会在上个世纪,经济起飞的年代,已经办得到自立自养了。但是,受托的观念不能给金钱和才干的运用的框框限制。
今天,教会受托职事的发挥,仍只限于奉献和在教会事奉,或者是上一个世纪的受托教育做得好。不过,以为受托职事原是为了教会生存而设立的,就差之毫厘了。受况主要也不是谈自立自养,受托是上帝的托付,从上帝的创造和救赎的作为之下,我们所领受的诸般的恩典和责任。
从上帝创造的旨意和托负,我们得以享用大自然的供应,同时受创造主委托,去保育大自然。从基督救赎的恩典和感召,我们以蒙恩得救者的身份,奉差遣向未闻福音者分享救恩信息。
那么,受托的观念,就不止于奉献,而是说明主权的所属,并责任的承担。原来管家,是那么一个崇高的身份,一切都托负他,由他管理,却要对创造主和救赎主问责。近年,圣经和神学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环璄的意识。时代的信徒许我们要在「信徒皆祭司职」外,多戴一顶「信徒皆管家职」帽子。

为什么我不敢告诉你我是谁?

我们有时像只乌龟,缩在龟瞉里,不敢把头伸出来。因为我们觉得在我们的瞉里,比较安全。
《为什么我不敢告诉你我是谁?》是多年前翻译的一本有关心理学的书,主旨是教我们不要再做一只缩头乌龟。那本书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那是一本谈自我形象,谈爱自己,谈与人相处之道的书。
一个人为什么不敢告诉别人他是谁?因为他不能接受自己,他有他的过去,他怕被人拒绝,更怕受伤害。可能他曾受过伤害。
教会,应该是个不怕告诉别人你是谁的地方,因为基督徒都是蒙上帝的爱和怜悯的罪人。在基督里,我们既蒙接纳,我们也当彼此接纳。
但是,不要以为在教会里,就一定人人都能彼此接纳。接纳,是建造在基督里相交的平台之上,在基督耶稣的爱里。在爱里没有惧怕,因为主耶稣的救赎,把我们的生命重建,我们不再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或创伤,而会遭被人轻视或拒绝。
自我形象是从自己接纳自己,和被人接纳而肯定的。我们敢告诉别人我是谁,全因为基督再造之恩,和团契生活里过的彼此立约,互为肢体的生活。

唤醒生命的领导

什么是今天教会最需要的领导?
为要思想教会的领袖训练,也受到Bill Hybels 的感召,我一口气买了一批领导学的书,包括Jim Collins, Peter Drucker, John Maxwell等的书。可是,最叫我大开眼界的,是一位神父所写的书《领导就是唤醒生命—灵性化的生命领导》。看神父谈领导的书?为什么不可?如果可以看Jim Collins,为不什么不能看古伦神父?连周联华牧师也推荐他。
他说,领导不是管理、不是领导的技能,而是唤醒生命。
没错,今天教会最需要的领导,是能唤醒生命的领导。
最近,德国的BMW、BOSCH、SIEMENS等大企业的高层执行人,周末都一窝蜂涌去听古伦神父的「生命力领导课程」。一位不吃人间烟火的神父有什么可以教这一班手下有成千上万员工的领导人?他们想要学些什么最先进的领导观念?
今世教会唯恐落后,不住的向企业管理大师取经之际,企业潮流逆向地从圣经里学习领导。圣经所教的领导是什么?古伦神父说︰「领导是一种灵性的任务,让自己受圣灵所启发和感动,用创意找出问题的方法,并且从他人身上诱发出上帝赐给人们的生命力,让人们可以发展上帝赐给他们的潜力与能力。」我把这一段抄下来,作为教会领导训练计划的「指导性思想」﹗

疗伤的群体

放大假前后,遭逢「大脑塞车」,《每日灵舍》暂时停顿。并不是没有东西想写,而是太多东西挤在一起,脑筋忙得转不过来。愈来愈忙,这不是好现象。决心忙中偷空写点东西,整理思想,才会记起,有主的同在。

放假,回到加拿大饮师母侄子的结婚喜酒、看一看多伦多的小女儿,与老朋友聚一聚,回去自己创办的教会讲了一篇主日信息。离开那个教会十年了,曾回去几次,讲过两篇道。上一次讲的,是「盐和光」。今次,原本预备讲灾难与审判,后来改为安慰的信息。

十年人事几番新,我创立那个教会的原意,是当年「各路英雄」云集,召集他们,一起为上帝的国度,为世界的需要勇闯奋进。今天,坐在台下听道的人的面孔,大部份都认识,从前,曾与他们同行走过一段人生路。他们是一群真实的人,生命里遭遇到真实的伤患。这次回去,听到了他们这些年来的挣扎求存,面对家庭、事业和自我身心灵健康种种问题。我心里受了感动,看到他们要应付的,是自己的需要。我讲了一篇《前面人生更精彩》,告诉他们,在困苦中,主有恩典。

这就是牧养的生涯所要经历的道路,教会力强之时,要刚强壮胆,服侍他人。会友软弱有病(身体和精神的健康问题)时,要医治包裹。教会有它的生命周期,有时攀登高峰,乘风破浪而行。若经过低谷,蒙医治、疗伤之后,会成为一个「医治的群体」,俯就世间卑微软弱者。

这是我放这个大假最大的领会。


上网十诫

「十诫」有几千年历史,至今最古的道德规范之一,在信息科技时代有用吗?互联网不单做成更多犯罪机会,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罪恶。如在银行工作的人可以在网上把客户的钱转到自己名下。又如骇客入侵计算机系统、或传播病毒,为了窃取别人私人数据或只是恶意破坏。令人稀奇的是,十诫竟何等适切合用,对应网络上的不道德或不适当行为。

以下是网上十诫,凡上网的人都应该遵守。

第一诫︰不可以任计算机占据你生活的首位。(除了上帝以外不可有别的上帝)。

第二诫︰不可让科技变成「偶像」。(不可雕刻偶像。)

第三诫︰不可目中没有上帝在网上为所欲为,。 (不可妄称上帝的名。)

第四诫︰不可上网成瘾,要能定时关掉计算机。(当守安息日)

第五诫︰要尊重那些缺乏信息科技知识的上一代。(当孝敬父母)

第六诫︰不可在虚空间强暴别人或对人有不负责任行为。(不可杀人)

第七诫︰不可在网上发放或下载色情物品、或有任何变态的、不当的行为。(不可奸淫)

第八诫︰不可偷窃电子金钱、知识及使用盗版软件。(不可偷盗)

第九诫︰ 不可在网上散播破坏别人名誉或商誉的虚假消息。(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诫︰不要无限制地把你的计算机升级,够用就算。(不可贪恋)


团与契

华里克牧师自1980年开始马鞍峰教会,每个礼拜花一个钟头,亲自教一个「教会会籍课程」。课程有三个关键真理︰第一、教会是上帝的家。第二、上帝期待你成为教会家庭的一员。第三、没有教会家庭的基督徒是……

没有教会家庭的基督徒是什么?华里克牧师说,是个「孤儿」。他的确这样说,说得最坦白、直截。事实也是如此。教会愈大,人愈多,就愈多「孤儿」。既然来了教会,应该有了个属灵的家,怎么说是个孤儿呢?确实有些人虽然来了教会,却没有真正成为「教会家庭」的一份子,没有家庭的生活,仍是个孤儿。

教会家庭的生活是怎样一回事?简言之,就是团契生活。团契生活又是什么?团契、团契,是圣经一个译本,叫《新旧库译本》所铸造的新名词,极富喻象意义,内中有「团」有「契」两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是「团」。

城市人,要求很多个人空间,却在无面目的人群中,失去自我,变得孤寂。心里其实在呼唤着爱。团契是教会里为学习和实践爱的地方。

十七世纪有个清教徒神学家约翰奥云(John Owen),他说,上帝的家庭好像一个检柴枝的人,走到树林里,把周围的树枝收集起来。他发现有些长,有些短;有些粗,有些细;也有的弯,有的直,些不好带回家。于是,他想到一个办法,用一根绳子把柴枝捆起来。约翰奥云说,那就是基督把上帝的儿女带到教会去的方法—用慈绳爱索把我们捆成一「团」,让我们在团契里,彼此服侍、互相包容,把「大诫命」从上帝的家里开始实践。

第二、是「契」。

后现代的人,一切意义都解构了,变得茫然、甚至空白。肩头上,有沉重的生活压力,却寻不着可投身的永恒目标。

群体生活的可能,皆因成员共负责任,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此即谓「契」也。团契是一个约定,彼此守望,投身在教会的使命。「标竿四十」,我们有些人参加过,《标竿人生》,许多人看过,我们是否抓到华里克牧师所说的「标竿」的重点?属程的长进,离不开两个「委身」—把自己献身于基督,并「委身」于教会家庭。参加华里克牧师的教会的人,投身于马鞍峰的肢体生活。来一浸聚会的、就与第一城浸信教会肢体共赴使命。

归家吧﹗上帝的儿女们。教会的团契是为你而设的「家」。

「祂使寂寞的人有家可归。」(诗篇68:6)


贞洁的守约者

昨晚,参加明光社一个讲座,讲员程翠云女士。题目是︰”如何在教会中向青少年人推行性教育”。教会谈性教育,离不开”贞洁”。

分组讨论教会可以用些什么方式推行性教育时,其中一组建议在教会推行”贞洁生活立约”,在教会的公开场合,由青年人戴上戒指,当众宣誓过贞洁的生活。这是教会机构所推动的一个贞洁运动的环节。

我听了眉头一皱。幸好讲员在总结时,加以脚注,我才释然。

我不反对鼓励基督徒过贞洁生活,但”立约”而没有”脚注”,会得反效果。因为立约的仪式并不能保证上帝的儿女免于情欲试探。自我约束固然是好的,但是年青人不能单靠决心,去过圣洁生活。比如洁身自爱、克制情欲等的立誓,只是圣洁生活的一部份。倘若未曾领受上帝的恩典和赦免,贞洁生活会走向”律法主义”。

贞洁的生活,是活在施恩宝座前的。脱离了一个领受了赦罪之恩的群体,立约就没有在生活中的”施力点”,反而可能令立约的人,为在性欲试探之前失脚,而背负着更大的罪疚感,或变成假冒为善的”双面人”,或终于离开教会,沈溺在性欲以麻醉良心。

基督徒的身体从来是属灵争战的战场。撒旦全力进攻人肉体的弱点,以夺取灵魂的操控权。上帝的儿女要警醒,守望。但是,上帝的儿女必须明白,假若跌倒了,怎办?立约的脚注是︰在基督的宝血写成和保证的新约里,永远有恩典和怜悯。纵使我们失败、软弱,只要回转、悔改,主仍爱我们,仍然接纳我们。

其实,我们信主时,已经约与上帝立了约。加尔文说,在浸礼里,上帝已经与我们立了约。每次领主餐,主耶稣提一提我们,祂以宝血所立的新约,仍然有效。我们的身体是上帝用重价买回来做圣灵的殿的。

外国有一个叫"守应许者"(Promise Keeper),要男人为家庭,婚姻、信仰守约。都是有心人,也不是坏事。但是,我不太喜欢这种说法,我不会叫自己做Promise Keeper。不是说我不能也不会守约,而是上帝借着祂的话语曾告诉我,那位「守应许者」是谁?谁是那位守约的人?他是上帝自己。

我不是说要容忍不圣洁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绝不。我是想指出一点,就是教会如果要向成人也好,青年人也好推行性教育,不能忽略,让上帝的儿女能明白上帝有赦罪的恩典,而能从情欲而滋生的罪疚感中蒙拯救。


耶穌哭了

昨晚第一城浸信教会的「幸存者四川祷告会」来了五十人。我们为四川祷告,也为自己祷告。我们与同胞在同一条船上,在哀伤中。

我不能解释,为什么灾难会临到四川,为什么灾情那么严重。此刻,心情沉重。不敢多看现场报导,伤亡画面,我受不了。

有一位弟兄会后问我,对「为什么」,真的不能解释吗?我说,现在我们搬出任何理论,向受灾的同胞说,他们能接受吗?如果我们在现场,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灾民说︰上帝爱你,他们能听得进去吗?苦难根本不跟我们说道理,我们从何跟它理论?

圣经说︰与哀哭的同哀哭。现在是我们与同胞一起哭泣的时候,我们的心灵都同样的痛苦。但我们这些幸存的,向他们伸出援手,或者可能的,去到他们身边,听他们倾诉,与他们共度困境,让他们体验到,上帝的心也碎了。

主耶稣看见祂的好朋友拉撒路死了,圣经记载︰「耶稣哭了」。

我相信上帝正在为四川死难者和遗属忧伤。因为上帝说过︰「尼尼微城里,有十二万个不能分左右手的小孩,和牲畜,我岂能不顾念?」

让我们为四川哭一会。


忽然……教会

「五旨节那一天……忽然……」(使徒行传2:1-2)
那一天发生了什么事?圣灵降临。是一件突发事件吗?
其实不是突发的。那日子是「使徒行传」的教会等候已久,祈求以久的,「得着能力」的日子。「忽然」两字,道出教会被震撼的心情,从那个时候,教会的心态和模式彻底的转变了。
使徒行传二章扭转了教会的局面。如果没有第二章发生的事,使徒行传也不需要写出来。「行传二章教会」,被圣灵充满,说起别国的话来,并且往使命迎上去。
别错读「行传二章教会」,圣灵充满不是提升他们的灵性的一服兴奋剂,方言的恩赐并不是为了叫他们自我感觉更加良好。他们说出「别国的话」,让天下各国来耶路撒冷的人都听得懂他们所传的福音。这是门徒从耶路撒冷分散到各地的前奏和预备。
「行传二章教会」己经因着那一天的事,教会从隐蔽处冒出来,敢于宣讲「基督是主」的福音。教会人数激增,建立了一个新的属灵群体,他们与别不同,受到注视。下一步,他们踏出耶路撒冷,往普天下去屐行差传的使命。
每一间教会都要变成「行传二章教会」,因为那才是教会。我能期望第一城浸信会在下个主日「忽然」改变,变成一个人人关心和投身普世差传事工的教会吗?我想,可能不是明天,但是我祈求,那一天很快来到。不久将来,我们的「多国语言」的差传事工,和敬拜、事奉主的热诚,让我们一浸够资格称为「行传二章教会」。

还你自己一个大人

《还你自己一个大人》这本书的题目很吸引人,封面还有两行字︰「想要作『真正的大人』、10招功夫不可少﹗」
为什么要长大?率直,单纯,开放,善良的童真是好的,但是长不大,或不肯长大,却很可怕。
可怕的是,这种现象有个阴暗的背景。心理学家说,受创的小孩子屈缩在蜗牛壳里,不能长大。亦有一个极端,过份受保护,变成被宠坏了的「金波萝」,也不愿成长。艰苦的环境曾迫着孩子提早成熟,但日趋富裕的社会里,泛滥着「童稚化」的文化,如日本的「Kawaii
文化」,追求「美」。什么算是美?不成熟,幼稚,够cute就美了。香话话有个很贴切的翻译,叫做「得意」。老一辈的日本父亲,如果听见有人赞自己的子女kawaii,会老大不高兴,因为在他那一代,kawaii代表是不长进的意思。但今天人人都kawaii,kawaii就得到人家的呵护。日本最近流行「萝莉控」。字源是俄裔小说家纳博科夫小说的女主角。今天听到有人说Loita,就是说女人衣着的童稚化。这股日本风吹到台湾和香港,忽然时兴穿上少女服饰,扮美少女。香港有自己的本地版本,最典型是Twins。
美国有所谓「小飞侠症候群」(Peter Pan Syndrome),名词出自1983 基尔尼医生(Dr. Dan Kiley)的一本书名,研究为什么有些男人永远长不大。「小飞侠」的征状是不负责任,反叛,易怒、自恋、依赖人和操控别人。其实不能列为「病态」,但小飞侠是很难和人建立长远的,正常关系。
还有一个名词,叫kidult,是kid(小孩子) 和adult(成人)两个英文字合成的,原本用来形容爱小孩子幼稚玩意的中年人,可译作「老顽童」。今天,也拿来泛指一切童稚化的成年人。
现代的世界,愈来愈多这些不肯长大的人,萝莉坦也好、小飞侠也好,老顽童也好、怎样还他们一个「大人」?首先要他们愿意,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把幼稚的心思和想法放下,经历成长的过程,包括承认自己的缺憾,从自己虚假的外壳爬出来,不住练习作大人,并挺起胸腔,负起成人的责任。
基尔尼医生诊出「小飞侠」的问题所在。看到「病征」,找到「病源」都不难,最难的是要叫小飞侠变成个大人。小飞侠的借口是抗议成人世界的虚伪,却把自己遮掩在假面之后。但是,一个人若不长大,他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自己,和享受与造物主的同在。
要说服他,令他愿意从「自我中心」跑出来,走进真实的世界,好像要把乌龟从壳里拔出,很费气力,往往徒劳无功。他自己一定要有决心,要情愿,才会奋力而战。不过,还需要有上帝很多很多的恩典。靠上帝的恩典,他才能给自己一个新的定义。以前,他让罪疚感、恐惧和贫乏来说明自己是谁,以后,他不必再逃避自己了。他可以按造物主的形像来定义自己,以与天父的关系来肯定自己。
做牧师的都希望上帝的儿女,心志上都作大人。或者,我们都要学一学《还你自己一个大人》一书所教的十招功夫。


幸存者四川祷告会

礼拜三晚祷告会,是为四川祷告。
为什么要为四川祷告?
不是上帝赶不上灾情的情报,要我们向祂汇报。也不是上帝不知该怎么办,等我们给祂意见。
而这些祷告,自地震以来,我们每天都做了。
更不是祂不会管,除非我们有很多人肯回来祷告会,向祂陈辞迫切,动摇祂的心。
我们都是「幸存者」。假如我们的心灵都给这一场八级大地震和它向我们的祖国大地和同胞所做成的摧毁,而震碎了、而不能理解、而不能自己,就让我们都回来教会,将我们破碎的心向天父敞开,对主说︰天父,我们和祖国的同胞,此刻同样需要你抚慰的恩手所医治。

替青年人解答信仰问题

上主日,初中级青年主学请我替他们解答有关异端信仰难题。
「信仰问题解答」曾经是我的「看家本领」。
青年时代,最喜欢看的是信仰问题或圣经难题解答的书,看得多,就会替别人解答问题。后来当青年团契导师,遇到一群好问、好学的团友。七十年代,大专院校基督徒团契和福音营流行摆「福音擂台」,经常有机会与当时几位擂台战友连手,与不少高手过招。当年精力充沛,常在福音营里彻夜与问道者或好辩者谈道到天明。从前线退下来久矣,少了正面搏击交锋的机会。脑筋难免生锈,不复当年之勇。
对异端和新兴教派的研究,也是我的「强项」,毕竟也研究了三十年。各种稀奇古怪的异端也与交锋过,为中学生解答些异端问题,对我来说也没有难度。今天,许多新兴教派向青年人,向学生们入手,而青年人的好奇和单纯,也使他们容易堕入异端的圈套。主日学导师一个礼拜前邀请我,刚巧那天主日崇拜的讲道临时有变动,有客座讲员替我讲道,腾出时间,刚好可以在第二堂崇拜溜出来,教一课青年主日学。很久没有机会教青少人主日学了。我是愿意把握每一个机会和青少年人接触的。
青年人问的每一条问题,我都亲笔回复。青少年人受同学或朋友影响,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新兴教派或异端,不够时间逐一在堂上详细论述。我决定把如何判别和应付异端的要点说了,希望青年人都能抓得住。想当年,我和他们年纪差不多大的时候,在学校的基督徒团契里,初次听到的「异端讲座」,讲员所说的,我仍清楚记得。

Oh God!四川地震震碎我的心

香港雅虎新闻头条说︰「我们需要神迹」。那是对上帝的呼求,因为只有祂才能拯救。
四川地震伤亡惨重,电子传媒把「灾难」带到我们眼前,近镜头报导,目不忍睹。看到那满目苍夷,遍地哀鸿,谁也会掉下同情之泪。
还记得十多年前,华东涝灾。温哥华「爱的呼声」,请我上电视,讲述灾情,并呼吁观众捐款救灾。当播出新闻片,但见祖国一片大地,变成泽国,同胞流离失所,我竟差点说不出话来。
飓风Katrina正面吹袭美国新奥尔良时,一位电视新闻主播,看到风暴摧毁的力量的画面时,他只能说了一句:“Oh, God!”
看见像加州大地震、台湾大地震、南亚海啸、新奥尔良风灾、缅甸风灾、和这次四川大地震等等自然灾祸,就算有预警,人只能逃跑,所做成的破瓌和伤害,是人力所没法抵挡的。
四川救灾,有一个镜头,报导救援队正救出了一些灾民时,发现现场会有危险,随时坍方,决定要撤出。一位救援人员不肯离开,他说,拼了命能救多些人就多些人。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祷告,捐款,对受灾的同胞慰问,给救援队打气,有一分力,应出一分力。
我们教会正收集捐款,支持施达基金会在缅甸和四川的救援工作。

与我「一起成长」的長者

在五一劳动节礼贤会九龙堂那个培灵营里,见到一位姊妹,她是教会的执事,从前是「妇女部」的中坚,也是「探候部」部长。她一看见我,就很开心的,绕住我的手臂,说她是和我「一起成长的」。
我想,怎可能?她的大女儿是我青年团契的团友,其中一个小女儿,我当过她导师。她是我的长辈,她这话怎样说?
原来她记得比我清楚,她对我说︰「四十年前,她和我一起去参加教会的查经班。她还记得我下了课,背着书包,就回到教会去,和她一起学习神的话……」我差不多都忘记的,但确是如此。从少年时代起,一直到进入神学院期间,经常参加一些被青年人视为很闷很闷的聚会,包括每个礼拜晚上的「祈祷会」。参加那些查经和祷告聚会,都是一些比较年长的妇女,我是独一无二的青年弟兄。难怪她们不会忘记我。
老实说,我完全记不起在查经班上学习过些什么了,那些查经班是牧师主持和独白。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没有「小组动力」那套观念。真的很闷,我不明白那时我何以能挺住,不打瞌睡。祈祷会也很闷,都是同一群妇女们,由牧师带领,风雨不改的,几十年如是,为教会,为世界祷告。没有噱头,也没有激动场面。可是,教会总是有这些爱主,爱教会的人,特别是姊妹们,一起恒切祷告。
如果在西方,我想这位姊妹会给我一个拥抱,为着我们在人生不同阶段,却因曾一起研读上帝的话,并在祷告的事奉上,一起操练过,而「一起成长」。她那一代的姊妹们,或回天家,或垂垂老矣,而我与这位我看为是主内的长者的姊妹却在多年后相认为「同学」,那一份在主里的亲切,我深深感受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1: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与永死一线差

有些弟兄姊妹收到了我用电邮发出的一篇有关「神慈秀明会」的文章,那是我几年前写的。手头上约有三百五十多个「一浸人」的邮址,都是和我经常有电邮通信的。「神慈秀明会」是与五一劳动节发生的一件交通意外有关的那个教派。
那天早上,我坐火车去粉岭讲培灵会的时候,看到一条电视新闻,说︰有十八个教友,去西贡参加宗教活动,途上遇车祸当场死亡,另有三四十人受重伤。很担心、心情沉重。莫非他们是那一间教会,跟我一样,赴退修会去?
回程的时候,在火车的电视上仍未看到画面。回到家里,师母告诉我,她一直在看现场报导。那个团体不是基督教会,而是「神慈秀明会」。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分不清楚,称之为「教会」。下午,经济日报访问我,我把我所知的一些事情告诉他们。
知道遇难的不是主内的弟兄姊妹,心里释然了一会儿,心情马上回复沉重。转念想到这些人未听闻福音、没有真神、没有永生,死了就永远灭亡了。我当时实在是这样想︰如果是基督徒的话,固然会伤心、难过,倒会对他们「放心」一点,因为知道他们都是上帝的儿女,返回天父的怀里去。如果那一批在西贡途中的「教友」,赴的是福音聚会,她们都是基督教会里的人,她们的「去向」将会有天渊之别。
礼拜五的妇女团契,也谈论到这件惨事。我请团长给我十分钟时间,把这一份心情和感受分享了。
礼拜六,去听波海斯牧师的领袖聚会,我们有一百人参加了。波海斯牧师结尾的信息,呼应了我几天来所思想的。他说,有一次,在某酒店的大堂上,遇到一位素未谋面的美军将领,那位军人喝了几杯红酒后,一定是百感交集,向他吐真情说,有一年在战场上,做了个错误决定,累死了很多同袍,心里很后悔、很难过。波牧师说,他想到自己的职份是牧师。这位军人影响的是「生死的问题」,但我们基督徒,做教会领袖的和当牧师的,我们影响了人的「永生永死」的前途,我们的责任更大。
每日多少灵魂失丧,永远的灭亡,我们关心吗?

两个蒙恩的教会

五月一日,发生了很多事,首先,在一天之内,我参加了两个教会的庆典,对我都极有意义。
上午,应邀在礼贤会九龙堂八十周年堂庆培灵营讲道。礼贤会九龙堂是我成长和学习事奉的教会,有我的前辈、属灵长者、主日学老师、当然有一起成长的团友、也有我的主日学生,及我当过导师的团友和后辈。带我去这个教会的是我中学老师,后来做了我的牧师。
讲题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题目太大,不容易讲。但在母会讲道,心情反而轻松。从来,在那里,就算讲得不好,做得不对,都有很多包容和体谅。我讲得如何?自问不算精彩,不过讲了想讲的和能讲的话。我曾以会中一个「小子」身份,庆祝教会四十周年、五十周年。恭逢八十周年盛会而能在培灵营讲道,是我的荣幸。感谢主哈利路亚﹗
晚上,香港浸信会联会庆祝七十周年,筵开一百席,各地来贺的教会领袖和香港各宗派的领袖,都来了,可说是嘉宾如云。浸信会的大家庭欢聚一堂,我在台下,心里为教会不住感恩。想当年,只有三数教会联合组成一个小小的团体,七十年后的今天,成为香港会员教会最多,会友人数也是最多的教派,一定有主许多恩典和赐福。我没能早一点加入,却可以在这个时刻分享前人努力耕耘的成困。在一个这么蒙福的教会事奉,并贡献我一生事奉主,从主所领受所学到的,觉得自己当个「浸会家人」也是无愧。

一浸的初信栽培课程

近两个礼,《今日灵舍》常有脱期,原因是正在为青少年部写「初信栽培课程」。目标时每个礼拜写一篇,一共写六篇。
压力在于青少年部已经开始使用了,每个礼拜必须交出一课,否则他们就没有课文可用。所以无谓如何,每个礼拜都要赶起一篇。
写这个课程,缘起于在一次青少年部教牧同工会议上,为如何栽培初信主的青年人,讨论使用那一个课程。近来,青少年部初信主的人日多,栽培初信者,有迫切的需要。目前,教会探用两套教牧,是由香港两间青年事工机构出版的,栽培员都必须受过该机构训练,才有资格采用他们出版的材料。青少年部们没办法在短期内,按要求训练足够的栽培员。
由于我是编写宗教教育课程出身的,一看那些现成课程,觉得不太难写,一天可以写一课(当然指专心于编写),并把意见说了出来。于是,给用工拉住这条辫子,加上激将法,真的教我花了一个晚上,把第一课「迫」了出来,以作交待。同工们决定就采用自己写的东西吧。于是,如广东俗语说「洗湿了头」,不能有第一课而没有第二课,就这样写下去。
这个礼拜,由于有公众假期,少了一个工作天,并且要讲道,写牧者心声,和每晚都要开会,变得没法每天都有新鲜出炉的《今日灵舍》。
这些栽培课程,内地最缺,正好让四川交流队,带去和他们分享。这个想法,给我添上写作动力。

愛的聚焦

走天路的人,一生要不住的向主回答这个问题︰「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约翰福音21:15)
不是主信任我们对祂的忠诚,而是我们要不住校正我们所追求、所爱慕的。我们都愿意对主说,「主我爱你」,不过,比起别的事,爱主是否更深?
对主的爱情,应该是一天比一天更深的。主耶稣写信给以弗所教会,要它回想那起初的爱心。那是个「初爱」,既是个「起点」,不是个「高位」。初爱常常是最单纯、热切、刻骨铭心的。上帝的子民离开祂的时候,祂就提起和祂子民的「初爱」,提醒他们,也说明祂的爱。上帝把在旷野里遇上了以色列民,收纳他们,引领他们,比喻作「初爱」(以西结书9:10)。而这也是我们起初蒙恩,信主的境况,那时候,是我们与主最亲密,最快乐的光景。可是,许多信徒,或教会,却从那里坠下来了。
「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并不是责备。主其实知道我们爱祂,如果我们不爱祂,祂不会对我们有这殷切的期待。我们要不住的响应这个问题,要我们撇下那些没有永恒价值的事,聚焦在主的爱里。祂要我们不住的聚焦,像把放大镜放在阳光下,把光和热聚集,直至圣灵的火焰在我们心里重燃,直至有一天,我们能像诗人说︰「除你以外,天上还有谁呢?除你以外,地上也没有所爱慕的。」

打劫一个拥抱

持械入屋抢劫,无非为财,却有这么一个「笨贼」,劫了一个拥抱。
这是我在一个早上,从电台新闻广播听到的。天灾、车祸、政要活动和伦常惨案等诸多事端中,这一段消息,确是个「新闻」。事缘外国有个家庭开派对,宾客云集,兴高采烈之际,疏忽照顾门户,给一个贼人闯进来。他手持着枪,声言打劫,吓得个个慌张。
贼人威胁众人取出身上财物之际,其中有一位客人,拿着一瓶红酒,问贼人要不要也尝一口。贼人喝了一杯,以为好酒,于是全瓶给他送上,让他与众客人畅饮一番。酒意正浓,贼人要求那位请他喝酒的朋友,和他抱个一抱,那是洋人社交礼仪,是对熟悉的人一种亲切的身体接触。不料,他仍觉不够,要主人和宾客们都和他来个拥抱。拥抱完了,贼人打消了劫财的念头,就走了。他劫得的是那个派对里头的朋友们的一个拥抱。当然,那个贼人不是想和人抱个一抱而来的,
他来者不善,看准了那一间房子门户大开,里面衣香鬓影,是谋财的机会。可是那瓶美酒,令他改变主意,不劫财而劫一个拥抱。如不是在枪口胁迫之下,没有人会愿意和这个不速之客拥抱。
但是,一个拥抱,却能令一个空手离开的贼人觉得满载而归。这个故事教训我们,在心灵里,有些事情,比金钱和物质更令人渴求。那么,对我们心爱的人,就不要吝啬一个拥抱了。

多产作家Chuck Swindoll

我很佩服的一位作者,是美国的Charles R. Swindoll。
没听过他吗?如果我告诉你,他从前在加州播道会当牧师,祈戴维牧师和祈但理牧师的主任牧师,不是别人,正是他。我和祈牧师父子「拉关系」,除了一浸之外,就是谈Charles Swindoll。他后来离开加州,搬到达勒斯当神学院的校监。
他从来没改变的,是每天在电台讲道,并把他的讲稿出版。我看过他的书,至少有十本八本。他写过的书,至少几十本。试想一想,每天都要写一篇讲章,差不多什么题目他都写过。
在加拿大居住时,开车时,喜欢打开收音机,听他的讲道,很有属灵亮光、有很多生活化例证。他的书也是灵修佳品,易读,实用。
几十年来,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写作,广播和主日讲道。他有一个替他搜集资料和润饰讲章的团队,最重要是有敏锐的生活触觉,令他可以从不间断,每天在空中分享信息,和每主日站讲台而有新鲜、活泼的信息。每主日教会几堂崇拜挤满了人,都是来听他讲道的。他去了达勒斯,许多人慕名而至,到他教会听他讲道,教会每日主都满座了。
当年,Charles Swindoll的教会能让他别事不管,只管专心写作、广播、讲道,那是一个大教会的胸襟和个托负。几十年来,全世界的人都读他的书,得到从上帝而来对生命的惠泽。那个教会,不单造就了会友几千,而是千万个主的小羊。
我最近读的Charles Swindoll的书,是”Living on the Ragged Edge”,是上一次去美国时在旧书店买的一本老书。初版1985年,再版2004年。不要计较料子是二十年前的,旧是旧了点,信息却常新。

好好生气

「山上宝训讲章」中的「胜过法利赛人的义系列」,其中一讲是「控制情绪」。杀人与情绪失控有关,那么如何控制情绪呢?讲道时间所限,言犹未尽。
天国子民的生活表现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在于能控制情绪、好好生气。主耶稣没说过,基督徒不会生气,不会发怒。一个重生得救的人,有属天生命的人,一样会有情绪给激动起来而对人怀愤怒。主耶稣说,愤怒吗?就「好好生气」,不要让你的怒气酿成仇恨,甚至爆发成为攻击别人、伤害别人的行为。
生别人的气,伤害别人。生自己的气,毒害自己。如何能把要生的「气」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建设性的能量,是许多心理辅导员给求助者的建议。但身处在一个愤怒的、暴力失控的社会,怎样才能做得到?
主耶稣说,天国子民能胜过别人,甚至「修为甚高」的法利赛人,不是因为我们涵养比别人好。原因是我们在一个天国的群体中,经历与上帝的和好及我们彼此的饶恕和接纳。敬拜,是我们实践和好职事的场合。

谁能救我?

江华在「今生无悔」的布道会中,说到劝他的妈妈信主,但不容易让她转变过来。
江华的妈妈像一般信仰传统宗教的中国人,恐怕放弃了拜祖先,就失去把握。她害怕死后,从前拜的祖先,因她不再供奉而不来接她,假如耶稣又不来接她,她就落空了。耶稣基督对她来说,是个「新」的神,信仰的方式截然不同,一时难以接受。
三十多年前,在某中学教书。学校是伊斯兰教办的,我常向同事传福音。有一位同事说,他穆罕默德也信,耶稣也信,观音也信,如果都是真神,死后有各路神明来打救多好。如果只有一个是真的,也有着落。是一种如意算盘的看法。
宋、明以降,中国民间宗教产生一种「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这是中国宗教的兼收并蓄的特征,后来,有些加上耶回两教,演变成「五教合一」,看似是殊途同归,其实很难相融。例如把儒家思想变成孔教,恐非儒学大师所能认同。梁启超说,儒教是教化的教,不是宗教的教。儒家有礼乐、并敬天祭祖思想,却非一般宗教意义。江华曾多年学禅修,明白佛家是一种宇宙人生的哲理,圣经说︰「除了耶稣以外,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可以靠着得救。」
江华承认,他面对自己的健康等问题,走到尽头,自己没有办法,才肯相信耶稣。信了之后,经历了上帝的大能和赦罪的恩典。所以,「人的尽头,神的开始」这句话是有意思的。
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罪的问题,而发出谁能拯救的问题?不能自救时,就会向往并相信一位能救拔他的「救主」。

数过你的头发

我们都有头发,或多或少。
二十年前,在加拿大拍了一张全家福,挂在大厅墙上。几年后,女儿看 看我,又看看照片,说,爸爸从前的头发很多。我不把脱发的原因归咎于温哥华的水质,那是年纪关系,自然现象。
前几天,与几年没见的老朋友在某场合踫面。他第一个反应,是说我的 头发花白了。他呢?头发仍很黑。他说,他是染黑的。我说,我这几年把头发「染白」了。如何把头发染成斑白?暂时未发现有这种染发剂,那是生理使然。
主耶稣说,天父看顾我们无微不至,好像把我们的头发都数过,没有祂准许,一根也不许\脱落。我们的头发就算少得差不多秃了,也没有人能数过自己有多少根头发。但全能的天父就如斯地眷顾,保守。天上麻雀,不种不收,不会饿死。地上百合花,不纺纱不织布,它的荣华比所罗门王过之。主耶稣说,不要指着自己的头起誓,因为没有人能把自己一根头发变白。
每天梳头,让我们想起,头上有一位创造主。我们的人生都在祂手中,祂看我们到底、救我们脱离罪恶,要将永生赐给我们。我们何须挂虑?为何不把我们的头发,健康和人生,交给祂掌管?

度过难处

人生每遇到关口、转折、甚至障碍怎样过渡?
上帝的儿女会读诗篇,与圣经里写诗篇的人一起同行,祷告。他们都是同路人,有时心神耗尽、傍惶无助。他们在深渊中、在网罗里,在道路的尽头处,或在没有道路的荒漠历程,甚至经过心灵的黑夜,向上帝呼求,上帝就必听他们。
祷告会上,一位姊妹分享她面对事业的波折,工作做得不开心时,上帝为她预备出路。那是真的,实在的,当上帝关上一道门时,祂会开另一道门,祂一定会有路让祂的儿女走,并且亲手牵引他们。
在我的生命里,有很多变动。有时在一个情况中,太沉闷,太不愉快,想有个突破,吸一口新鲜空气。有时是环境和人事的障碍,前途无路,不得不变动。我学到一个功课,就是纵然是漫过洪涛,或大海茫茫,最上算是完全的信靠顺服,把一切交托上帝,像游泳时完全放松,深在水流之中,让上帝把你带到祂愿意你去,而你从没有设想过的地方。如果你只顾自己挣扎,拼命的只想向着你心里的方向游,只会筋疲力竭,脚不着地。
有一些日子,不明白神学教育的路走不通,因为那条路是很明显,人人都看得见,是我应该走的。我没有把这件事化作大事,也没有朝着那个方向去硬闯,只想到那个处境可能不适合我,把几年的工夫都放下,似乎一无所有。上帝却把我呼召到加拿大去,那时九七的问题还未迫近,六四还未发生。而在那里,只有我一份微薄的薪水,但上帝养活了我一家四口,并没有缺欠。
十二年后,云柱升起,要再上路了。上帝要我起程,但我并没有确实的去向。上帝藉Thomas
Green在一本灵修书所说的一句话,让我安心浮在水中。你要相信,基督徒的遭遇,没有巧合,都是在上帝计划之中。祂把我所考虑过的门都给我关掉之后,把我们带回香港,去做一些我从未做过的事。上帝并为我们住的地方,师母的工作,都有周详的安排和及时的供应。每一个弯角,看不到有路时,祂就开路,都好像在最后关头才出现,但是回望留下的足迹,就明白上帝早有预备,既有祂与我们同行,何必自己筹算?
六年后,另一个人生的危机出现,健康亮了红嬁,心力交瘁不能再撑下去了,令我不能不面对另一次转变。主对我说,你牧养我的羊吧﹗随着这「心灵」的召唤,我从传播机构,回到「大后方」去。这是上帝给我另一个surprise,just one more surprise, 那是我的经历,也是每一位上帝儿女要经历的。与上帝同行,会有很多SURPRISES,都不是偶然,在想不到的时候发生,要以感恩和信靠的心去接受,就体验到上帝的同在,并丰富的恩典倾倒下来。
想起一首圣诗︰“I Was There to Hear Your Borning Cry” ("你哇哇坠地时我在那儿")
I was there to hear your borning cry,
I’ll be there when you are old.
I rejoiced the day you are baptized,
to see your life unfold.
I was there when you were but a child,
with a faith to suit you well;
I’ll be there in case you wander off
and find where demons dwell.
When you found the wonder of the Word,
I was there to cheer you on;
You were raised to praise the living God,
to whom you now belong.
Should you find someone to share your time
and you join your hearts as one,
I’ll be there to make your verses rhyme
from dusk till rising sun.In the middle ages of your life,
not too old, no longer young,
I’ll be there to guide you through the night,
complete what I’ve begun.
When the evening gently closes in
and you shut your weary eyes,
I’ll be there as I have always been
with just one more surprise.I was there to hear your borning cry,
I’ll be there when you are old.
I rejoiced the day you were baptized,
to see your life unfold.

信仰传统不是个标签

又说:"我是你父亲的上帝,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摩西蒙上脸,因为怕看上帝'(出埃及记三章六节)
犘西第一次”面对面”与上帝相遇时,上帝告诉他,我是”你父亲的神”。不但如此,还可以回溯至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上帝说,祂是以色列”列祖的上帝”。摩西必须确定,上帝和他有何关系?他离开埃及王宫,为了寻根。他自知是希伯来族裔,而他一定会知道,他的民族信仰的,是上帝。不过,他必须弄清楚一件事,上帝不是民族的,传说中的上帝(当时并未有圣经,有关上帝的作为靠口传),也是他”个人”的上帝。
我是第三代基督徒,自小就去教会。家族都是信主的,很容易把信教变成一个家族传统,像在香港出生和成长的人,对”藉贯”的看法一样—不知其所以然的一个标签。小时候,唯一意识到自己是基督教徒的场合,是在学生手册上,填写籍贯和宗教一栏。同样是很遥远的,是上一代传下来的一件事。其实,不是任何学校都要求填写宗教信仰一栏,我自小到大,都是在教会学校读书,才会有那个”题醒”。
像摩西一样,那些出身自基督教家庭或家族的人,不能只做个”挂名”基督徒,都必须有与主面对面的时刻,认出上帝也是他个人的救主。上帝说,祂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上帝要摩西明白,祂不是个笼统的,含糊的”宗族神”。创世记从第十一章开始就记载,上帝和这三位族长个别交往的历史。
希伯来书说,”上帝被称为他们的上帝,并不以为耻”,因为他们都是有信心的人,并且存着信心死的,等候永城,那更美的家乡(希伯来书11:13-16)。我们必须认识上帝是位既崇高,又是那么亲切的上帝。但摩西是个”承先启后”的人物,所以他的信仰必须追溯至亚伯拉罕,和昔日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创12:1-3),他不单是为自己的子孙领受祝福,更要成为”地上的万族”的祝福。所以,主耶稣引用”我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上帝、雅各的上帝”时,祂说,”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太22:32)。
我们必须认识上帝是每个世代,每个个人的上帝。祂在我们每个人生命的过去、现在,甚至将来,就有恩典。在属灵的意义上,不单摩西和亚伯拉罕是个承先启后的人物。以撒和雅各都是。不单是那些族长,属灵伟人是。在主里每个人都是。假如到了以撒,那位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属灵经历的以撒就”失传”了,”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那就没有连续性,就”断缆了”。而那”信”,我们”承”接了,也要”传”给下一代,也要传开去,给地上的万族,因为上帝不单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摩西的上帝,也是我们的上帝。

心香久长

烧香与基督教信仰有冲突吗?以琳团一位团友问。
上帝吩咐摩西建会幕,在施恩座前,设香坛,着亚伦早晚烧用馨香料制的香,作为上帝子民世世代的香。后来的圣殿里,有祭坛,也有香坛。以赛亚在圣殿里看见上帝显现,殿里充满烟云,是祭坛、香坛的烟,都是馨香的气味。直至新约时代,施浸约翰的爸爸撒迦利亚,轮值在圣殿当班,做的事是烧香。他烧香时,百姓就在外面祷告(路1:9-13),而天使在香坛旁出现,向撒迦利亚报告,他求子的祷告蒙应允了。香坛设在施恩座前,是祷告的地方。
香,代表上帝子民的祷告。香炉,也是在天上敬拜的场景中出现。启示录五章描绘在宝座前的敬拜聚会中,四活物和廿四长老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着琴和盛满香的金炉。约翰说︰「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启5:8)第七印揭开时,圣经说︰「另有一天使,拿着金香炉来,站在祭坛旁。有许多香赐给他,要和众圣徒的祈祷,一同献在座前的金坛上。那香的烟和众圣徒的祈祷从天使的手中一同升到上面前。」(启8:3-4)烧香,代表祷告。香,就是圣徒的祷告。圣徒是谁?就是所有上帝的儿女。
以色列亡于巴比伦,圣殿被毁后,上帝的子民分散各地,不能回到圣殿祷告,献祭。他们改为在会堂里祷告,读经和听道。回归后,重建圣殿,圣殿祭礼,断断续续的恢复了约两百年,又给罗马帝国摧毁了。但香坛所代表的圣徒的祷告并未止息。
今天,上帝的子民,仍燃点着「心香」,比一切所能烧的香更久长,而且永不熄灭的香,上陈到天上宝座前。像亚伦在圣殿里早晚烧香祷告,上帝的儿女也不住祷告。我们的身体就是圣灵的殿,我们的祷告是久长而不灭的「心香」,那是在上帝面前可喜悦的「献礼」。而像撒迦利亚一样,在我们的「香坛」前,我们的祷告必蒙垂听,像「青年圣歌」一首我很喜欢唱的诗所说的︰
尚未蒙允?不要说永不蒙允;
你的本分是否为主已尽?当你开始祷告,
祂已动圣工,神的工作必按时候成功;
只要你将心香点得久长,到了时候,
必见救主荣光,到了时候,必见救主荣光。

苦海跨桥

前天一则新闻,一位学成回来的建筑师,为救朋友不果,双双从高处坠下身亡。
想起清明节假期,参加从前教会的「关怀小组」所唱的一首歌。那个聚会的时间为迁就我,让我能出席。
弟弟Henry主领那天的聚会,他选了几首"诗歌",其中一首是Simon & Garfunkel 的“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那不是「圣诗」,却贴合主题。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十分流行的"欧西流行歌曲",我一听就喜欢,成为我其中一首"金曲"。当时,我曾把多首反映现代人心声的流行歌曲,串成一个团契的聚会内容。我甚至译成中文,叫它做"苦海跨桥"。
Paul Simon写的歌词,表达了那个时代美国年青人的迷惘、失望和孤单,越战、西方社会的腐化、价值的失落。他写了一首 ”I Am a Rock, I Am an Island” (我是块顽石,我是个孤岛),也把"苦海跨桥"这首歌给了他那个世代。
“When you’re down and out,
when you’re on the street,
When evening falls so hard,
I will comfort you.
I’ll take your part,Oh!
When darkness comes and pain is all around,
Like a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s,
I will lay me down.”
说的是一个朋友,一个愿意把自己趴下来,做朋友的一道桥,跨过苦水,让他经过。
而我们唱这曾经是流行金曲的"苦海跨桥"时,想到为我们付上生命代价的基督。祂就是我们那道跨桥,给我们跨上,经过汹涌洪涛。

退修中的牧养所思

昨天,全体同工们出外,退修了一天。
早上,在山顶小道绕了一圈。中途,在公园聚会,刘姑娘给了同工们培灵讲道。在步行时,大家都不作声,把自己融入山顶的鸟语,虫鸣之中。
下午,在中环的圣约翰座堂有一小时的默想。同工们可以在礼拜堂内外的地方,「懐缅过去,思想将来」。
散会前,我们在高耸的石十架下齐集,由我做了个短讲。我讲了些坐在圣约翰座堂里的所思。从礼拜堂的历史,陈设,宗教艺术,想到牧养,想到教会对社区的使命和角色。
进入礼拜堂时,在大门两侧,看见了般含和Davis两位英总督的徽号。礼拜堂是香港最古的建筑物之一,有超过一百五十年历史,是殖民地时代重要的地标。早期,在海港也可以看见教堂的塔顶,那是个哥德式建筑。教堂的钟声,为当时中区的居民和工作的人报时。圣约翰座堂是属于英国教会(圣公会)的,将英国教会的属灵传统带来香港。
我们浸信会也带来浸信会的信仰持色,传统不同,习惯各异,但都是敬拜同一位主耶稣基督。进门时,地上铺了唐朝景教十字架的镶嵌画,代表东西基督教文化的相遇。正前方是主耶稣钉十架的彩色玻璃画,十架下左方是马利亚,右方是约翰,背景是耶路撒冷。左方,有一幅耶稣平静风浪的彩色玻璃窗,一侧有一个海员和两艘邮轮,另一侧有两艘中国帆船和一位赤脚的蛋家妇人。记录着维多利亚港从前是个商港和渔港的历史,而主耶稣眷顾着香港人的民生。而圣约翰教堂守望着港口,从教堂那里,牧养和关怀香港的黎民百姓。圣约翰座堂的得名,因为有「主教的座位」,做礼拜时,如果主教在那里,会坐在那个座位上。
我们的教会没有建筑物,就算建了个礼拜堂,也不会有个特别的座位给谁。不过,我们聚会的时候,每一个组成教会的肢体们,在我们心里,都应该留个至高的座位,给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而第一城浸信会既在沙田城门河畔聚会,我们有责任,做第一城及附近社区的灯台,发出真理的明光照耀。

平安是心里有个底

平安,不是没事发生。没事发生,你不需要有”平安”这个感觉。
平安是当你在生命的轨道,被抛了出去,向下跌的时候,在低点,甚至是谷底,你知道有人承托住你。
在抛离平时的轨道,在向下跌的时候,你就不会傍徨,慌乱,失去盼望。因为你知道有人会在那里,接住你。
接住你的那一位就是我们的主,我们的上帝。
而你伸出你的手,让上帝抓住你,拉起你,那就是信心。
小时候,每有马戏团来演出,妈妈都带我看。我最喜欢看的是空中飞人。我佩服空中飞人在吊在帐幕顶的秋千荡来荡去,能在空中翻腾,真是英雄。有一次,空中飞人邀请小孩子在半场时可以跟空中飞人握手,并和他说话,我也站在队中,挨到他面前。我问空中飞人叔叔一个问题︰「为什么你本领那么高,可以在空中飞来飞去?」他说,不是我的本领高,而是我的师傅的本领高。他指住站在他旁边的另一位空中飞人。他不在半空翻腾,他负责接住飞人。空中飞人竖起大姆指,说,「我知道我在空中翻跟斗时,向前伸出膀臂时,他就能把我接住。」
我们的生命中,有高点,有低点。有时好像走到死胡同,有时好像前路迷茫。但是,祂为能我们在沙漠中开道路。祂就是我们那位能接住我们的「师傅」。当我们生活里有什么不能逆料的事,好像给抛离轨离,而没有着落,要落空了,要掉到最深的深渊里的时候,祂就在那里。只要我们信靠祂,向祂伸出求援的手,祂一定会把我们接住。这就是信心,就是依靠。
我们的平安,就来自心里有的这个底。

邀请主

我们的心脏都不能抵受太多突发消息。
有时,只要收到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就会令一个原本是快乐的场合扫兴,甚至把幸福的人生搞垮了。像约翰福音记载,耶稣参加迦拿的婚宴,满堂宾客,酒兴方酣,意尤未尽的时候,管筵席的报告︰「酒用尽了。」
酒用尽了的消息,不会马上公布,公布了,即是把客人都请走。婚筵不够酒奉客,非常失礼。主人家一定会事先安排妥当,只会多预备,不会不够的。犹太人和中国人一样好客,没有人会待慢客人的。但是,酒的确是喝光了。可能出了岔子,来了几个酒量极大的客人,或是酒埕有裂缝,把酒漏掉了。
消息来到主耶稣那里,祂在席上。主耶稣总是乐意接受邀请,参与小区,乡里的聚会。喜事,祂会来,与人一起快乐。丧事,祂一样来。这个喜宴刚好请到耶稣来,而酒用尽的消息也来到祂那里。祂吩咐仆人把清水倒满水缸,搯出来的,是最香、最醇的美酒……
其实耶稣不必彰显这么一个神迹。酒用尽了,不是天塌下来的大事,也不是要救灾救命。把水变酒,只是为那个场合添些欢乐。主却愿意为我们做些事,just for
fun,让人们有个值得记念的场合、可以多享受些人生的理由、有一股迎向明天的冲劲……
所以,我们不单要在不快乐时才想起主耶稣。在快乐的时光里,也要邀请祂一起来。或者,在淡如白开水的生活中,更加要想起主耶稣,让祂为我们平淡的人生,增添些色彩。

解开一个疑团

记得说过,有些大大小小事情,好像是个谜,不能解释,如养在鱼缸里的两只巴西红耳龟,离奇失踪。放在门前晒干的一只海星跑掉了……等等,后来无意之中,发现真相。人生有许多谜团,好像无法解开,可是,答案可能会偶然给你遇上。
「基督日报事件独立调查团」昨天开了一个简报会,详细报告随后公布。我心头的那件事,终于放下了。一个错纵复杂,令人费解的谜团,终于得以「破解」,并不是费多少力量的问题。往往是灵光一闪之间,开了窍。而答案,可能远在天边,却常是近在眼前。
我们生命里,有许多尚未明白的事。保罗说,我们如今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有一天会面对面了。我们是不是有些问题,在那天见主面时,带同一起去见祂,问过究竟?或许不必。到那个时候,觉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今天,有些关系神国度的事,谦卑地求问上帝,圣灵自必会将上帝的心意给祂的子民启迪。真理的亮光愈照愈明。

谁是我的「好街坊」

昨晚为第一城求平安的祷告会,来了十多位街坊,和十七座那个家庭的朋友。
原本不认识的人,围成几个小组,吐吐心事,甚至说到心底的哀伤时,有人掉下泪来。小区里的一宗不幸的事情,让我们真的变成「街坊」了。
有一位朋友说,与那户人家相识多年,曾在他困难的时刻,给他帮助。可是,当他们在困境中,却没有与他们一起度过。这份难过和内疚,我们是明白的。我们的街坊,朋友,如果在他们最困难,和无助时,帮他一把,事情可能不会那样发生……
主耶稣在「好撒马利亚人比喻」问的,其实是︰「谁是我的好街坊。」
那位过路的,it so happened,刚巧在那里,就在那个处境伸出助人之手。他没做些什么伟大的事。Being there and doing what he can. 好街坊不必为人做大事,很小的事,像开个祷告会,让心灵有重担,或有心事的人,可以走进来,和我们一起祷告。
开个祷告会,不是做骚作秀,我们没有大锣大鼓,只是being there 和告诉我们的街坊,we care.
我有一个极大的心愿,就是我们的教会一浸,能成为一城的好街坊。一城的居民,个个都以我们为好街坊。

恕道︰反思卢旺达种族屠杀国际日

4月7日是我的生日,也是个特别的日子。
1994年4月至7月,卢旺达发生震惊世界的种族灭绝纪念日,约有80万至100万人惨遭杀害,其中大部分是图西族人。联合国大会于2003年12月23日宣布,每年4月7日为「反思卢旺达种族屠杀国际日」。
如果要反思的话,不是将种族仇恨加深,而是要饶恕。
《圣经遇见小故事》第34个小故事,题目是「饶恕的功课」。
1999年,屠杀五年后,有一个记者到卢旺达访问,在一个小教堂周围,看见树干上布满大刀砍杀的余痕。教堂里面,铺满被杀者的尸骨,几乎看不见地板。
2003年,记者再访卢旺达,发现当地基督徒正在体验什么是在基督里的饶恕。在一个聚会中,牧师请会众把自己最深的伤痛写在纸上,钉在会场中的十字架上。再把十字架抬到外面,用一把火烧掉,帮助他们从痛苦的记忆中得到释放。
有一位图西族(差不多给灭绝的一族)的女传道,从小就仇恨残害他们的胡图人。在一次聚会中,有一位胡图族的弟兄公开说︰「我代表我的族人站在这里,请你们饶恕。」
当时在场的那位图西族女传道,感到主对她说︰「你心里一直想杀胡图人,你和他不是完全一样吗?」她就流泪,冲回房间,拿出一条新裙子,放在这位胡图族弟兄的脚前,说︰「我是图西族人,我原谅你;同时也请你饶恕我对你族人的仇恨。请将这条裙子放在你浴室,你们全家沐浴出来,用它擦脚,想起我这个常在心里杀胡图族人的妇人,在请你们饶恕。」
这个世界充满伤害和仇恨,不单卢旺达教会要学习悔改和饶恕,所有的人都要。
恕道,许多哲理和宗教都说,但来自加略山十架上神的赦免和饶恕,使我们饶恕人成为可能的。
以上是「小故事」教训我们的「大道理」。

生命结局可改写?

沙田第一城算是个中产的,富裕的社区,但在几个月内,相继有两宗自杀事件。最近一宗,十七座住户,一家三口,疑因财务问题,烧炭死了多日,才给发现。他们这一家人,是我们第一城浸信会的街坊,平时可能和我们在街头,商场里擦身而过。这件不幸的事,令我们心情沉重不安。
刚巧在下礼拜一(明天),拉撒路会举行「重写生命结局篇」的异象分享会,邀请我参加。因为我早前曾在星岛日报”谈天说道”栏写过一些为香港这个城市的人「治病愈伤」的文章,他们想和我分享的同样的异象。拉撒路会主要是服侍伤病的人。他们注意到心灵的病患,比身体的创伤是更难治愈。怎样才能帮助走到生命尽头的人,改写他们生命的结局呢?
假如十七座那家一,在其走投无路,绝望无援之际,有人在他们身边,与他们分忧解困,为他们守望。又或有些地方他们可以去,反省检视他们的生命,而能给他们看见一个希望,一条出路。他们的「生命结局」一定会改写。
生命的结局,是谁替我们写的?我们都是自由人,所以都是由自已写的。可以怎样写?就看看我们的生命里有什么资源了。有的人丰富,有的人缺绌,但是,最丰富的资源,还是从我们的救赎主而来,从我们所属于的蒙救赎的群体而来。那是生命的活水泉源,我们都汲饮了。
而我们对社区的关怀和守望,或许能帮助有些人,改写他们的结局。在这时刻,在昨天的同工会中,我们决定办一个「为一城求平安」的祷告会,下个礼拜三晚举行,并联络区内附近的住户和小学的家长。我希望一浸的兄姊们和一城的街坊,都能发挥做「街坊」所要做的,彼此守望,互相扶持,为住在第一城的人求心灵的平安。

祂看顧

上帝既看顧小麻雀,
也能看顧飛机。
今天早上,有两则新闻抓住了我。第一则发生在第一城,电台新闻报告十七座一家三口烧炭自杀,心有戚戚然。他们可能是曾与我在银城街擦身而过的街坊。第二则在火车上看到,港龙飞机一只引擎故障。画面上看见真实场面。机舱冒白烟。有人以为没命了,有夫妇以为永别。几经危险,飞机回航,安全着陆。
联想起昨天说到薛华说的「信仰」问题。基督徒相信有一位肉眼看不见的上帝,我们和祂说话,祂会替我们启动墙上那停了的钟吗?他在Death In the City也说了一个个人经历。1947年,他一个人坐DC4型号飞机飞欧洲,是他第一次作长途旅行。在太平洋上空,他听到机翼的引击有奇怪的声音,就从座位起来,把外衣从行李箱拿下来,并对空中服务员说,引擎有事。服务员说,没事的。不久,机长报告,一边机翼的引?死火,飞机正向大西洋掉下去,并告诉机上所有的人作最坏的打算。机长打了一个求救电报,美国的电台作了实时的报导。薛华师母和女儿知道他在机上,恳切的祷告。薛华当然也拼命求告上帝。
当飞机快要俯冲到水面,引擎忽然有了动力,开始向上爬。全机的人死里逃生,安抵目的地。着陆后,乘客一一向机长道谢。机长说,其实他们已经死了。通常一架飞机的两只引击死火,是无法再发动的。这次,在最危急关头再试一试,竟然打着了。他没法解释。薛华对机长说,我知道为什么你可以打着引击,因为有人为我们祷告。机长的反应,好像不以为然。他可能不相信神的存在。但是,基督徒相信,上帝看顾祂的儿女。祂既看顾天空的小麻雀,也看顾在天上飛的飛机。大能的上帝能随时介入,改变世界的历史和人的命运。

我们相信吗?

在书架上的书堆找书时,掉下来薛华(Francis Schaeffer)的Death In the City, 初版于1969年。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是1978年。至今三十年了。把它一口气再读一遍。
薛华的书,第一本看的是《理性的规避》,针对「存在主义」写的,那是知识分子对「存在主义」着迷的日子。从此爱读他的书。他的书比较适合知识分子看,不太艰涩,很多已有中译本,记得曾帮忙修订”The God Who Is There”的中译本。”How Shall We Then Live” 翻译中文时,做过哲学部份的「学术顾问」。
在那个信仰受到自由主义冲击得最厉害时,薛华出来,凭深厚的学术根基和对时代的洞见,坚决站在圣经的「命题性」的立场,指出自由神学、唯物主义、人文主义、和现代主义之「致命之处」。他将今天的西方社会和文化,比喻为耶利米先知身处的耶路撒冷,是一个「死亡城」。他说︰「今天只剩的,不单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宗教和教会,而且剩下了一个没有意义的文化。人本身已死了﹗」薛华指出,把人杀死的,是「不信」(unbelief)。不信,把人与上帝割开,把文化与上帝割开,甚至把宗教与上帝割开。
薛华说,上帝的儿女,必须打一场硬仗,像杰里迈亚先知昔日一样,坚守圣经和信仰的立场。他就今天的情境,说了一个哲理故事︰
这个宇宙好比两个人在一个房间里,一个是基督徒,一个是唯物主义者。墙上挂着一个大钟,忽然停了。这两个人彼此相看,说︰「糟了。」唯物主义者说︰「不能就此让钟停了。既然宇宙间只有我们俩,我们其中一个要爬上去启动它。」基督徒说,「等一等,我们可以爬上墙去启动这个钟,不过,我们也可以跟那个创造这宇宙的人谈一谈,他可以启动它。」我们可以想象,唯物主义者会说基督徒发神经,要跟一个看不见的人说话,请他开启一个「物质的钟」。
但是,基督徒相信,当他们向创造宇宙的上帝说话时,上帝会启动那个钟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1: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的领袖

领袖,是为明天的。
中国人的「领」和「袖」,是衣服的一部份,甚至「形象」意义。执起衣领,一件衣服就能贴贴服服给提起来。「袖」,是「出手」之处,不袖手旁观,而参与其事。英文是lead,是带头,走在前面,后面要有人追随,才是「领导」。没有人能跟得上的,不算是「领导人」。
领袖,带领人向前行,所以,没有明天,就不用领袖。教会和这个世界一样,危机在那里?危机是由「领导」(leadership)产生的。
美国柳树溪小区教会的创会牧师Bill Hybels 说,「今天教会不上不下,不汤不水的问题在那里?在领导人。」在为教会思索领袖的接班人时,我必须看见明天,那些能在明天带领教会方向的人。
Brian McLaren说得好,教会是怎样发掘和训练领袖的?是把今天的青年人找来,我们认为明天教会需要怎样的领袖,现在就激励他们,陶造他们的生命,把异象和他们分享,并给他们不住成长、学习和事奉的机会。那么,明天有机会有领袖出现。今天教会的领袖,不是从前有人用过心血所栽培出来的吗?或是曾有空间,或机会给「新血」露头角而冒出来的吗?
明天的领袖,今天要栽培。

见面说

现在很少话是「见面说」的。
「面对面」说话,是上帝与人最重要的方式,如果祂不以为重要,就不必「道」(话语)成肉身来到我们当中了。
很久很久以前,电话还不是每家都有,联络主要靠书信和登门拜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比今天冷漠生疏。
我少年时代起就参加九龙礼贤会,那时教会探候部每个礼拜例行探访会友,并不电话预约。探访不遇,留个卡片。下个礼拜,有周刊刊登探访了那几家,有谁不在家。
今天,信息发达,手提电话差不多人手一部,就算家里没有计算机,上网收发电邮也很易办到,至少比从前发电报容易得多。可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见得密切。
就拿电邮来谈吧。发电邮确是方便,虽然要通过光纤网络输送和服务器收发,但是很快就可以收到,比声称「即达」的速递服务更快。似乎比打电话有效率,不必有人接线就可以把信息传过去,而且同时可以让许多人收到信息。
任职电子传播机构时,电邮还是新鲜事物。曾应邀至机构、教会推介电邮的好处和使用方法。当时,电邮被认为是最简便直截的沟通方法。今天,电邮已是人人不可缺少,而且是用得最多的沟通媒介,可是,办公室沟通的专家却开始说反话。他们不是说不要用电邮,但他们说,靠发电邮来沟通,有它的毛病。
试想一想,与坐在身旁隔?的同事,也要靠电邮来沟通,是什么形式的沟通?我们以为电邮无所不能,但它有总总弱点。我们发出了电邮,就假定收件人一定收到,根本是错误。它未必到达目的地。我们假定,电邮既是一件差不多实时收到的信,就期望马上有响应。未经深思,匆促处理一事,不叫做效率。而且,在一封电邮里说多过一个重点,不要以为对方可以全报「收到」。惹起的误会,可能比能澄清的更多。所以办公室沟通专家说,最有效的沟通,仍然是面对面的说话。
在繁忙的生活里,发一个电邮,打一通电话,寄张心意卡来保持联络,够方便。不过,对亲爱的人,或有重要的话,如若可能,面对面说。
对上帝也是,有话祷告与上帝当面说,谁愿意就行。

「回归」和「痊愈」

一天之内,有两位弟兄,向我分享两个不同的异象。
一位对以色列很有负担者,告诉我,他要创立一个帮助犹太裔「回归」以色列的机构,呼吁教会支持。起初听不明白,以为是向犹太人或以色列宣教的工作。那很容易会得到教会支持。听下去,原来不是。而是一个我认为是「人道组织」,帮助那些贫穷的、没有能力的人,从原居国移民到以色列的工作。他相信,神的心意是要每一个以色列人都「回归」以色列,那是圣经的预言。他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没有人会相信以色列复国。但以色列在1948年复国了。今天没有人相信所有以色列人都会「归回」,但有一天,都要「归回」。
我是佩服他对犹太人的热心,但圣经的根据就牵强一点。犹太裔若在本国受迫害,申办移民,以色列国基于人道理由及立国精神,接受他们是合理的。但是,我找不到教会要帮助所有犹太血统的人都要移民以色列的神学理由。
另一个是扶持伤病临危者的事工,以「拉撒路」为名。负责人是位医生,看过我写的一篇文章「香港需要一个愈花园」,特别请我去参加他们的异象分享会,叫「静水之处」。那不只是一个善终的服务,或床边辅导,而是像我在那篇小文章所说的,建构一个「非药物」治疗的「空间」、让人可以进入一个愈伤的心灵内程。
我做牧师多年来,和不少人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有一天,自己也要走上去。盼望、安慰、力量那里来?老、伤、病把人的生命质素剥夺了,但是仍要生活下去。上帝子民的群体,能怎样把「生活」还给面向死亡的人,扶持他们坦然归向生命的主呢?
主耶稣对那个有病的人说,「你要痊愈吗?」又对门徒说︰「我病了,你来看我。」我们几时去看祂?

一場屬靈爭戰

我的末日意识从未如此强烈,末日的警钟敲得愈来愈响。
天灾人祸,从来就有。若从末世的观点去看,地球正在自我毁灭的轨迹上运行,并且不住加速前进。
有一位弟兄谈到近年发生的世事灾情,他用了个厕纸卷筒的比喻。厕纸卷筒跑到末端,愈转愈快。看电视新闻,一连串发生的天灾人祸,好像快镜头,而且不住加速,冲向世界最后的毁灭。
我是个研究异端和新兴宗教的人,看见今天的异端,比我从前所面对过的更难分辨,更难对付,与圣经所预言的景象更贴近。
记得三十年前,加入突破运动,曾与苏恩佩姊妹分享当时我的心境。我说,我看世界和福音事工,是从”eschatological”(末世论的)观点去看。我看到的是黑夜已深,所以要全力以赴,为主作工。而突破的抗衡文化事工,我看为是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一场彼此的冲击。那并不表示那场仗是由突破自己去打。突破运动站在最前线,作教会的前锋。
离开突破,退到「大后方」牧会,其实教会也是条漫长的福音战线。十八年后重出江湖,再上到最前线,做影音传播。我的负担仍是一样,以大众传播为战略阵地︰「攻破坚固的属灵营垒,将人的心意夺回」。
七年之后,又「回防」教会,而不再看教会为「大后方」了,因为今天我看见,属灵争战最紧张、激烈的前线,不一定在所谓宣教的启创地区。上帝的教会其实是敌基督想最先捣鬼的地方,一定要守住这据点,不容有失。而且,要祝福世界,也要从教会出发。
末世的属灵争战已来临了﹗

你的恩赐在那里?

    恩赐,英文叫gift,与谚语︰「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意思接近,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
  每一个加入上帝的大家庭的人,都会听过「恩赐」这东西,并会有人不住追问他︰「你有什么恩赐?」彷佛要在他身上最底限度找到一两件事他能作的,或作得好的。  没错,创造主给每个人的恩赐不同,只不过我们没发挥,甚或埋没了。教会要做的一样事情,就是帮助天父的儿女发掘他的恩赐,用来事奉上帝。
  Elizabeth O’Connor,就是写那本着名的《内程,外程》(“Journey Inward, Journey
Outward”)的作者,她说过,「你有什么恩赐?」的另一种问法是︰「你的召命是什么?」同样,上帝给每一个祂的儿女都有一个召命,祂将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是一个「呼召」。上帝「呼召」我们为祂做什么,祂会把相关的「恩赐」赐给我们。
  上帝的恩赐不单要我们「做」(do)些什么,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要我们成为(become)怎样的人。在第一城浸信会这个大家庭里,人人都有不同恩赐,我们若回应上帝的呼召,运用恩赐,发挥出来。发生的效果会是︰每一个基督徒会成为(become)上帝要我们成为的人;教会就会成为上帝要它成为的教会。
  或许,我们要填一份恩赐调查表找思賜,或许不必。发掘和运用恩赐的要领,是在上帝的家里,在基督肢体配搭的事奉中。

说天国和人生的故事
主耶稣用许多的比喻教导人许多的事,许多的道理。
人们把许多问题带到主面前,有时,这些问题是主的言行挑起的,如︰
我的兄弟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多少次呢?
我怎样做才能承受天国呢?
为什么你会和税吏,罪人一起吃喝呢?
上帝的国,我们可以用什么比较呢?可用什么比喻表明呢?
主耶稣都会说个故事来作比喻。主不是回避问题,而是指向生活的体验,让我们进入人生的领域里,去找寻人生的意义和天国的道理。天国许多奥妙,这在寻常生活中得到启迪。
这是主耶稣传道说理的方法︰多说故事,少谈抽象的哲理。不是哲理无用,耶稣的比喻里有很多哲理,但是主耶稣能教我们的,不止是把「哲理」告诉我们,而是要我们进入生命的故事里,与他同行,从中找到生命的答案。
而听故事的人,有主的门徒、慕道者、也有敌人。敌人要抓耶稣的错,要攻击祂。他们质问主,或者用诡辩,想把耶稣陷于两难之间,可是,主耶稣总是说个故事来回应。看看「福音书」,说的都是耶稣的故事,他步入凡尘,进到我们的生活中,指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经验,把正在来临的天国的样子展示我们眼前。
说比喻时,除了少数的一、两个,如:撒种的比喻,耶稣都没有明说故事教训我们些什么。而是要我们去揣摩、体会、经历。一个比喻,听到不同人的耳朵里,会有不同的反应。好像种子撒落在不同的土壤或环境中。而这位「说比喻的老师」,用简单的故事,让追随祂的人,可以在复杂的人生处境,和变幻的世局里,展开自己的生命,让比喻解自己的人生,说自己生命的故事,我们的故事是开放的,很大可能性,在乎我们愿意怎样去读自己的故事,说自己的故事。
让我们读天国的比喻时,不单读到天国的道理,也一并藉比喻诉说自己的故事。

兩個出卖主的人

昨晚,教会的受苦节默想会上,我们把主耶稣两个门徒拿出来,反省他们的遭遇。
两个都是出卖过主的人。
「出卖」是一回什么事?为什么有人会出卖别人?
可能是「贪生怕死」吧﹗有时,是求一时之快。
「出卖」,是把别人的「价值」许锁了,把他当作对象,或工具,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换取自己的方便。
当然,我们没有权这样做,也不应该这样做,因为在伦理关系中,我们有各种的义务和责任,其中包括信任和依赖。
我们把这些最有价值的东西都给「卖掉」了,无论换来多少别的「价值」,如名誉,地位,或偷生的机会,都叫做「出卖」。
兑算出来的结果,是出卖者连自己的信用、人格、尊严、和上帝赐他的形像都践踏了。那盘账结下来,至终是对自己的一种「出卖」。
出卖者终于会面对这个结算,会后悔,因为那是最大的损失。他们会后悔,想回头。
两个出卖主的人,一个名犹大,一个叫彼得,都有悔意,但只有一个能翻身,遇见复活的主。为什么?

崇拜要变成”Talk Show”吗?

福音教会作为话语的教会(Church of the Word),老病可能是聚会中太多「说话」—人的说话。我们只懂用人的发音去表达上帝的「道」。
在崇拜中,或教会的聚会、活动都需要有人在台上不停的说话。若有片刻「无言」,简直好像电台在广播中突然”dead air”(没声音),被视为「节目故障」。于是,在台上对着米高锋的人,就叭叭叭叭说个没完没了。于是,聚会从头到末了,充塞着「说话」。
幸好还有些教会,到了奉献的时段,会停止言语。只有音乐。否则,直至在散会前,才容许「默祷片刻」。
以我的经验,在每日崇拜里,会众能够在那完场前的剎那间「安静」的人,很少很少,因为不能片刻之间,谁能真个安静下来。会后,通常还有各种教会的,私人的节目给排满了。如果能让头脑空白一片,不想别的事,已是「功力」深厚了。那个默祷项目,只是聊备一格而已。
不好去追究那些「宗教改革教会」,曾因咽废食把宗教艺术,音乐和礼仪摒弃。发展到今天,几乎什么事,都要在台上用「说话」去报告、交代、解画……
例如在教堂举行的婚礼,应该是一个敬拜聚会—证婚的礼文、婚盟,交换戒指,签订婚书,祝福等仪节己说明一切。可是,在程序上,往往加插了不少节目,弄出了个主席或是个新娘闺中好友,站上台上细说从头。上帝被请来作陪客,一切光荣归给恋爱成熟的新人。然后,己经步出礼堂的新郎新娘回头跑到台上,又是一番向关心他们的亲友的「衷心之言」。
有一次牧师授职礼,每一个有机会站在台上的有关人士,都不放过「语重心长」的机会,或向受职者劝勉,或向他致敬。无人能控制话语的时间。奇怪的是教会中人都有这般能耐,两个小时不停的sound bites(话音)「轰炸」都抵受得住。
我几乎可以拿一个定论,若不容许说话,福音派教会可能不懂得怎样崇拜了。

八福自省

八福说的是天国子民在品格上有八种不同的表现,古往今来,以八福为主题的属灵书籍,写过很多很多。在受苦节和复活节假期间,我建议各位以下述的文章作「自省」。文章改篇自一本绝版老书「坛火」。
八福描写一个『快乐的』人生。在我们看来,这山上宝训所提出的『快乐』也许有点奇怪,贫穷的、谦卑的和温柔的人,是快乐的,那些不满于自己现状而要上进的人,和饥渴慕义的人,亦是快乐的。专心壹志,不专注意自己,而更为关心上帝和他人的人们,那些不断到处尝试为人和解,在意念上、言语上、行为上时存怜悯仁慈之心,代人担当患难悲苦并甘心乐意为自己的信仰忍受苦难的人们,全是快乐有福的。这八福中每一福份,都表示『基督徒生活方式』成份之一,是属于基督的人们所应具有的。这就是我们应在此时此地,在困难阻碍重重环绕之中所实行的生活 — 可是无碍于其成为『快乐』的生活。
虚心的人有福了 : 这就是指那些有锻炼、超然世俗、柔和顺服的人们说的。我是否固守物质、习惯、或人事 ? 我是否常常强要别人与我有同样的主张 ?
是否愿意放弃我自己的见解(在不涉到一个真正的原则时) ? 我是否发现自己要『陶冶』别人 — 儿童、朋友、徒弟、学生 ? 我在与人往还时有占有欲么 ?
我是否总是要为自己『获得』些甚么而不肯『给与』别人甚么 ? 我是否慷慨地运用我的天赋才能,丝毫不想得到任何称赞或承认 ?
哀恸的人有福了 : 我是否为了使上帝忧伤而真正哀恸 ? 或祇是对自己稍感失望呢 ? 我是真的关心别人的受苦和忧伤呢 ?
我是否在尝试对那些需要谅解及实际同情的同事们表示谅解和实际的同情 ?
温柔的人有福了 : 我是否要作温柔的人 ? 我是否以为温柔的意义是缺乏精神,懦弱、和冷淡 ? 我需要效法基督的温柔 : 祂的勇敢,祂在控告祂的人们面前那种自制的缄默,祂接受父的旨意到人类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 — 在这里我们见到真正『温柔』所要求的是甚么 : 袪除喜好自作主张、私以自我作中心,而运用我们的全部精力去服事上帝服事人 ……我是否作到这种意义的温柔呢 ? 或是痛恨人们的忽视我呢 ? 我渴望人家注意我么 ? 我是否芥蒂于人们对我们讲过的话 ? 我准许自己为了人家给与我真实或幻想的损失而怀恨不置么 ? 我有时候态度顽强而缺乏感谢的表示么 ? 我在必需作『让步』时,是否很大方得体地让步 ? 还是一味为了遭受『挫折』,『长才无施展之地』,『他人罪愆、过失』而出怨言呢 ? 我在言语和仪表上是温柔么 ?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 : 这种饥渴是什么 ? 它是追求单纯为善的愿望 — 要戒除任何专顾私利的想法及行为而永不再犯的那种愿望,这样的愿望,实在就是寻求上帝的愿望,我是在这样情形下寻求上帝么 ? 我要在这种深切的愿望中尽我所能,与上帝同工合作,纠正一切错误么 ?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 : 意思是说『倘若我们要作真正的基督徒,那末,世界就是我们的家庭,全体人类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喜欢过这样的生活么 ? 我是否愿意对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 无论他们属何种族、属何肤色、信何宗教,或不信宗教,无论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我对他们是否都肯敞开我的心门 ? 我对于一切被社会放逐的人们、犯罪的人们、失丧的人们、贫穷需助的人们,是否有恭敬的怜悯心 ? 我是否求我们主把祂自己爱心和怜悯的精神赐一些给我 ?
清心的人有福了 : 这就是指那些赤诚专一的人们,祇寻求上帝和祂旨意的人们。他们享受宁静,因为完全不想到自己。我要成为赤诚专一的人么 ? 我是否愿意这样渴慕上帝 ? 世上还有何事能比赤诚更为宁静呢 ?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 我在我家中造成和睦么 ? 在我工作的场所造成和睦么 ? 在我作社会和宗教的服务期间,我造成和睦么 ? 我是一个『难与相处』的人么 ? 人们是否因为我的『不愿合作』而对我避之若浼 ? 我在能够使别人和睦以前,必须自己心中先有平安,基督就是我们的平安。在圣餐礼中,祂把祂自己赐与我们,为了要我们能获得祂的平安,然后转而使世界有平安,有和睦。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 我见了讥笑便畏缩么 ? 我怕人家的议论,尤其是关于信仰或有关做人原则的议论么 ? 我愿意因为我拥护基督教信仰而被人们视为『心胸偏窄』么 ? 我是否尽我的力量,在我被指定工作的场合忠心勇敢为主作见证 ?

儆醒片时

今天晚上教会有逾越节晚餐,有些教会有「立圣餐日崇拜」。
明天是受苦节了,再过两天就是复活节了。
对很多弟兄姊妹来说,好像来得很快,心灵离开「各各他」还有很远的路程。
逾越节晚餐后,门徒与主到客西马尼园去祷告。打了渴睡的门徒会听到主对他们说,为什么不能同我儆醒片时么?这话说了不久,门徒还没摸清楚主的话的意思,他们的眼皮仍然沉重,捉拿主的人,带着刀持着棒就来了。
教会有一个属灵操练的传统,在受苦节前四十天,开始预备心灵,并且开步,与主同行,走十架的路。有人禁食,有人默想祷告,有人阅读圣经或属灵书藉,心灵一步一步的朝向十字架走。
我们的生活其实并不比从前忙碌,从前的人也要干活、做家务、只是今天的生活比从前世俗化,我们的心灵的空间,给计算机、电视、各种的信息所充塞着,让我们受了「迷惑」,竟不能与主一同「儆醒片时」。
我们的心离开各各他的道路有多远?不是用「日程」计算的。是因为我们都有一个「软弱的肉体」,阻碍了,绊住了。其实,「片时」的儆醒,或已足够。

卑微至极的形像

在今年受难日前一个礼拜,几天之内,四位「性工作者」,每天一个,给杀害了。
我们在她们身上,看到个什么形象?最卑贱的形象。
「性工作者」是谁?是个新名词,有人听来不习惯。她们从前不是叫************吗?有时,她们叫做「凤姐」(一楼一凤)。对她们可怜身世还有点同情的人,可以叫她们做「火坑莲」。叫她们做「性工作者」是有人尝试给她们多一些「尊严」。毕竟,卖淫是最老的「行业」之一。如果是个行业,它是最危险,最没保障,最见不得光的,更是最「下流」的一门。在今天的社会中,她们的地位一点也没有提高,从来是最低的一层。谁付得起钱,就可以「买」她们的肉体,用作发泄性欲的工具。她们是用来给人糟蹋的,没有人会看得起他们。
这几个受害妇女,不幸地给人糟蹋完,残杀了,再掠夺,谁会同情她们?本来,她们已经是最不幸的人了,试问有谁自甘落到她们的田地呢?有没有想过,主耶稣是她们的朋友。当年,主耶稣就是与「税吏和************同席」而遭受批评。但是,主耶稣就是愿意降到最卑微之境,与社会中被人排挤的、被遗弃的、被践踏,最卑贱的人在一起,还他们对生命有个希望和价值。祂不单能体恤和俯就,并且背起十架,走到各各地。在那里,跑进生命处境的「谷底」,祂给钉死在十架上,祂取了这些最没地位,最没价值的人的位置,祂承担了罪孽深重的人应有的刑罚。祂给无情地践踏,弃绝、残杀。
那几位************却像压伤的芦苇给折断了。
主在十架上,呼喊说︰「上帝啊,上帝啊,为什么离弃我﹗」就气绝了。上帝的儿子祂为何愿意?

人的时价

有一年夏天,与一个冷气工程的老板闲谈。他说,天气热了,很难找到工人开工。他说,工人为了每月多赚二、三千元工资,宁愿打短期工,不当长工。从前的宾主情长,今天不复有。各行各业如是。打工的,不能期望对公司躹躬尽萃,就能保得住饭碗,做到退休。君不见很多大公司,专向高层,长期服务的雇员开刀。美其名为革新、换血,其实是请来年资低的新人,减轻皮费。有些老板为省免长期服务金,借故辞退员工。有些计较强积金,强迫工人以自雇的身份继续替他効力。
经验、忠诚、信任和工作表现,不再受到重视。工作变成一种功能性的交换,你今天付我粮饷,我就替你卖力。明天你炒我或我炒你,各不相欠,己经是对得住天地良心。
人的市场价值时价不同,昨天社工抢手,今天会计吃香。以前有个说法,叫人浮于事,即找工作的人多,空缺少。那是供求的问题,但不一定。人力市场的浮动会做成有工作没人做,有人没工作做的现象。因为世界在变,有些工作会跑掉,如工厂会搬到别的地方去,某些工种会被淘汰。而人人都进修,增值,增强本身的功能,否则就会给人踏在你头上向上爬,自己给踹下去,甚至沉到底。
有如吃海鲜,菜牌上会写明「时价」,天天不同。个世界按每个人的功能和市场需求而定一个会浮动的标价。我们都愿意自己的行情看涨,但是,我们要接受一个事实,世界会变的。圣经中的智者叫这个事实做「虚空」。
身处于一个现实而虚空的处境,我们或者要接受那智者,叫做「传道者」的劝勉,接受自己的「分」(本份)。人人都有自己的「分」,不是认命或退缩,而是明白到世间里,人的价值为何?生活为何?并能享劳碌所得的,就安于本「分」了。

观众不会原谅你

Pavarotti 说︰「就算歌者全场演出超卓,单是唱破一个高音,观众就不会原谅你。」
Pavarotti 谈的是临场表现,表演技巧的发挥。艺术家不容有失,那怕只是一个唱得不够准确,不够高的音符。我们买价钱贵得惊人的门票去听Pavarotti ,就是为了他的「高音」。
这个道理用在传道人身上也合适,只不过求诸传道人的不是他的神学或技巧,(当然他的神学要够根柢,讲道要有演说技巧),而是他属灵的权威和道德品格。即是说,就算传道人一生事奉都有很好的「表现」(performance),人缘也好,也有「恩赐」(charisma,世俗人说魅力),可是在品行上有个污点,或晚节不保,就前功尽费。不单是自废了「武功」,也把自己一生所建立的事奉和羊群都毁掉了。
在事奉的路上奔走的同工们,要加倍小心。撒但如咆哮狮子,遍地游行,不只是寻找我们的小羊去吞吃,牧人也是牠的猎物。你以为那条古蛇不懂得牧人若受打击,羊群就被赶散的道理吗?「观众」不会原谅你,那怕只是在情欲上的一个缺点,因为你是群羊的榜样。

孤独老人

有一年,我在加拿大沙省大学附属神学院任教,有时与同事到大学教授专用餐厅。每次到那里吃饭,或早或晚,总看见一位长者,全身笔挺西服,打「煲呔」,坐在近窗口的桌子,永远看着窗外,谁进来,谁离开都不理会,也不跟人打招呼。
出于好奇,借问同事那位先生是谁?原来是某学院退休院长,而且在学术界甚具名气。退休后,他每天一早返回校园,坐在那个固定的位置发呆,直至餐厅关门。我追问他为什么他老是独个儿坐在那里。答曰,此君人缘欠佳,没有人愿意和他同枱吃饭。
在公园或商场里,常见有老人家坐在长椅上打发时光,街坊邻舍都会聊聊天。比起那位在社会上大有成就的教授,日子不难打发。今天社会里,有很多老人与世界隔离,是受到物质条件限制。但是,听说,那位老教授晚年的日子,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从前只顾事业,把老婆儿女冷落了,从事业退下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他事业上,学术上的成就是有的,不过,以前从不给下属和学生好日子过,自己的日子也不会好过。退休时,人家「烧炮仗」(放鞭炮)送他走也来不及,再没有利害关系,谁会与他打交道?在位时己没有推心置腹的人,不在位时,朋友一个也没有。我猜想他的心情,可能与他最过不去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武侠小说中有「孤独岛岛主」、遗世独立,这种生活,会有人羡慕吗?有谁希望退休后做个孤独老人?如果不想,就要趁早下点工夫,让自己的心灵丰富起来。要与人打好关系,必先与自己和好、与自己和好,才能与别人和好。否则不能与任何人相处。年轻时还容易打发日子,到老了,晚境凄凉,不是缺少退休金,或锦衣美食,而是,当你觉得全世界都不妥当,全人类都和你过不去时,独坐空房子里,漫长的日子怎样捱得过?

没时间祷告吗?

没时间祷告吗?忙不是借口。
生活够忙了,在教会有事奉的人更忙。忙也总得找到时间祷告。
忙,莫过于教区主教,教会有很多重要的事在他身上,日理万机。
有一年,那位主教按立了十多位年轻的牧师,他关心这一群年轻的牧者在教区的事奉,于是请了他们去见他,和他们退修一天。
主教心里觉得,应该提醒他们多祷告。于是在教区的退修会上,对他们说︰「我明白大家都很忙,不过不能忽略祷告。」他又说︰「像我一样,我每一天的工作,排得满满的,但是,我不会忘记祷告,总是一边工作一边祷告。」
怎知道有三个牧师「不识好歹」,居然没有接受主教的劝勉。其中有一个跑上前来,对主教说,主教阁下,你搞错了。又有一个说主教令他失望了。他们认为,一边工作一边祷告是不够的,那不是一心向着主的祷告。这三个新任的牧师,不单向主教抗议,而且建议主教每天把固定的时间分别出来,别的事不作,专心祷告……他们支持主教这样做,常常跑到主教那里,和他一起祷告,并且写信鼓励他。
那位主教说,他的事奉和与主耶稣基督的关系因而改变了。他大清早起床,把每一天的头一个小时,用来亲近上帝。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那位忙主教,是芝加哥大主教约瑟本纳定 (Joseph Bernardin)。
每一个事奉上帝的人,都应该把祷告列为每一天第一件要作的事,而且把愈多愈好的时间放在与主相交,享受与神同在的亲密。从古往今来的属灵伟人的标样,最忙的人都一定有时间祷告,问题有没有把时间分别出来。
那是属灵操练的第一课。

公道在天

我为什么相信上帝?
因为人间有种种不公平的事,要有一位上帝,在永恒中,赏善罚恶,主持公道。伟大的哲学家康德也是那么主张。
要等到末日来世才有审判,未免太迟吧?
有许多不公的事似乎在今世没法「拨乱反正」。仗势欺人的恶人,似乎仍招摇得意。我们会看得见「现眼报」吗?
如果不信天上有个主宰,我们根本不会对公道有任何期望,也我们不会把心里的忿忿不平,向上帝申诉,并迫切的等候祂把我们从「困境」中释放。
昨天,在慕道班上,话题扯到「上帝的审判」。
人间的种种冤屈和不平,到何时才可以得到申诉?上帝会审判,我们都相信。但是,是等到死后,等到来生吗?是否太遥远呢?今天,我们迫切期待上帝彰显祂的公义,而如果不能看见的话,人会疑怀,到那个时候就会昭雪吗?
设想你是约瑟,在波提乏家中,他做对了事,却给老板娘诬告,身陷「天牢」,有理说不清。谁会听他的辩解?有谁可以帮助他?坐牢的滋味不好受,「冤案」比惩罚所带来的痛苦更难咽下去。在那个处境中,约瑟是清白的,但他什么也不能做,他也没有做什么,默默接受那加诸他身上的苦难。约瑟坐牢去了,上帝没有救他脱离牢笼,却与他同去。在监牢里,上帝加给他恩典,把那个地方变成一个令他高升的台阶。有一天,他从牢狱出去,升做埃及的宰相。
在我们有时落难、或遭陷害,令我们难堪,受到极大的亏损,那个境况是别人不能明白的,连至会误解我们。但是,属于主的人心里明白,人情冷暖,是非黑白,主会知道。有一天,在上帝的审判台前,一切隐情,都会显露。
不过,在今天,似乎是邪恶的权势肆虐,行正途上的反而吃了亏,弱小孤苦的给人欺凌,应得的利益或机会给人夺去,清白的人被人误会,帮助别人却给他反过来咬了一口……你可以填上空白,把一切的不平、怨愤、乌气都写上去。都填上去后,想一想,你能作什么?你可以争取到底,或许能争回一些。也可以交给上帝,让祂替你作及时的辩护。
约伯相信,「现今,在天有我的见证,在上有我的中保。」约伯记16:19

不要浪费生命﹗

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生命:或译灵魂;下同)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若赚得全世界,却丧了自己,赔上自己,有甚么益处呢?」(路9:23-25)
主耶稣这句话,是为青少人说的,也为成年人说的。跟随主耶稣的呼召,包括了一个很重要的考虑︰「生命不容浪费。」主耶稣说,宁「丧掉」生命,也不要也生命浪费了。
这个问题,我不是为别人考虑,固然我是个传道人,有责任按上帝的旨意去提醒人。这是我在少年时代的考虑,也是在我人生这个阶段的考虑。
温德(Ralph Winter)说︰「美国人的文化是救自己的文化。」我想,进步、富裕,安定的社会都是如此。现代化的国家,花了不少资源,去发展延长性命的医学,改善生活的质素,本身都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活着,继续活下去,延迟了死亡,活得很久,很久,生活也安定,舒适,但是,活着,是为了什么?
如果我们活着,没有一个崇高的目的,并为这目的而把生命投上去,简直浪费了生命。主耶稣说,宁可为一个尚高的呼唤而「丧掉」生命,不要把生命「浪费」了。约翰韦斯利有一次写信给弟弟查理说︰「你和我的事业都是拯救灵魂。我们接受圣职时,更接纳了这个托负作为我们惟一的事业。如果有一天,我没有从事这工作,我便觉得浪费了那一天,我的生命只有在这救人的工作中,得以圆满。」
有一首圣诗叫做「为主烧尽」,是我年青时代喜爱的诗歌。诗日︰「愿我一生为你烧尽,烧尽成灰为主,别让一生生锈腐蚀,空手失败见天父。」也是提醒我们,不要浪费生命。世间最傻的事,是把保存生命作为人生的目的,那是最大的浪费。
我们听到那个「来跟随」我的呼召吗?那个呼召是为每一个不想浪费生命的人。

接上普世差传的轨道

廿一世纪是个面向世界的时代,华人教会的差传事工也是。
当然,我们支持的宣教机构和宣教士,己经把我们的宣教关怀,带到欧、亚、非许多地方。2007年,有非洲内地会的宣教士,来我们的祷告会中分享非洲的异象。但是,基督的名尚未传扬过的地方仍有很多,而且在世界各地。一浸弟兄姊妹的宣教体验,暂时只能去到内地,最远不会远过亚洲,希望有一天,一浸的弟兄姊妹因为基督的爱的感动,推动我们向世界进发。
2007年,我们的国内交流事工,比从前跑得更多地方。我们的交流团到过广东省、四川、甘肃、湖北、河南各地。资助或参与的工作,也多样化起来,包括在学校英语交流、培训班、神学生助学金、传道人进修、和社会服务同工进修。我自己也到过番禺。也到过禹州、武汉和隋州。也接待过从武汉、四川等各地来的教牧同工。
我总是希望一浸的弟兄姊妹对差传事工多投入一点,多学习差传,并投身宣教士事业。差传教育必须做得好一点,那是最基本的。2007年,我们的差传教育的反应不太理想,不够积极。差传主日学好像是聊备一格的课程,弟兄姊妹不太热心。很可能弟兄姊妹们以为,不是差传部成员,也没有打算做宣教士,就不用学「差传」。满以为后来的「差传龙门阵」的主题「属灵争战」会吸引多些听众,但出现的人令从美国远道而来的温以诺博士也有点失望。
「差关」也可以做多一点些,通常会多点人有兴趣。我们现在经常和宣教士联系,把他们的消息和代祷事项,用电邮传开去,并登在家书。那是不够的,希望在崇拜周刊辟一栏「差传短讯」,定期把代祷事项刊出来,目的是要让差传工场和教会的距离拉近一点。
2007年,差传部完成了「差传手册」,有了办事的守则,差传部的工作将会上轨道。2008年,我己放下差传部的责任,交给比我年轻的同工接手。由主任牧师负责差传部,不能专心去做。
我们要求主,在接近我们的地区开启周末交流的门路,也要求主带领教会,我们接上普世差传的轨,对普世的差传事工,有更多认识和参与。世界上,尚有许多人,从未听闻福音。华人教会,领受到差传呼声多年了,廿一世纪,不能落后于韩国教会,向普世进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2: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异端决疑

判断异端那是一个很慎重和牵涉很广泛的问题。
有什么原则和根据?自古以来,教会以「信经」、「信条」或「信仰告白」表明自己正统的信仰,并判断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为「异端」。
牧养是判断异端的原因。异端的本质是分裂教会,脱离教会的道统。这个道统称之为「使徒传统」。当有异端疑案,把守第一关的,是普世教会的团契。异端教派过不了大公教会的「三大信经」这一关,即《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福音会议的「信约」,或正统教会的信仰宣言,也过不了。
而亚他拿修是《尼西亚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的作者,他固然是位神学家,但也是个牧者。他以教会的会议为辩明真理的场合。他的出发点,是不要让人受了错误教导的迷惑,脱离了基督的身体,招至灭亡。
《尼西亚信经》标示了教会的四种本质︰独一的、神圣的、大公的、和使徒的。而在这个普世生的团契里,才能判断异端。如果有异端疑案出现,我们应先问这个问题︰「这个被指为非正统的教派,是否与正统教会有团契?」
很多基督徒看过《达文西密码》才知道教会有个「尼西亚会议」,而《达文西密码》书中的「尼西亚会议」许多都是作者穿凿附会的。尼西亚会议(公元325年),是第一次普世大公会议。在会议中,它应对了亚流派,解决了基督与上帝是「同质」抑或「类似」的教义问题,订定了第一份正式的教会信仰宣言。目的是维护教会的合一,避免了一场分裂。
教会的正统性不能自居,必须在正统教会的团契里确定。非传统教会最主要的特征,从
它与正统教会有无团契而看出来。它会有以下一些表现︰
1 它自居唯一正确的教会。
2 它自称对真理有独特的启示或见解。
3 它不能同意正统教会的信仰(如信经)。
4 它不会参加正统教会任何联盟组织,也不能被接纳。
5 它自命是唯一「得救」的群体,在上帝的旨意和计划中有特别的地位。
对于那些脱离基督身体,背弃使徒教训的教派,教会对它说︰「可咒诅的」(anathema)﹗。

异端与教牧关怀

倘有异端出现,应该由谁去应付?
教会历史中,解决异端问题犯过的最大的错误,无过于罗马天主教会的「异端裁判所」﹗
教会若要与异端,法庭并不是最合适的场合。教会对异端的痛心疾首,是因为异端把人引人远离基督的福音,堕入灵魂灭亡的歧途。牧者的责任是把他们领回羊圈,归回基督。那是出自牧者的关怀。
在教会历史的长河里,异端的争辩从未止息。争论的原因,是牧养关怀。奥古斯丁是基督教教义的集大成者,他一生都离不开与摩尼教(异教)、伯拉纠派,和多纳徒派的争论。他的做法不是画地为界,把异端推出界外,踢进地狱里。他以牧者的身份,(他不单是个神学家,他是位主教),费尽气力,把多纳徒派拉回大公教会里面。伦敦神学院院长德里克蒂德博尔(Derek
Tidball)评论奥古斯丁的与异端的争论,虽然「以辩论为方式,但出发点始终都是牧养性的。」(氏着《灵巧好牧人》页186)。他又引F. van der Meer着的”Augustine the Bishop”的话︰「他这位灵魂的牧者给后世的主要教导是,视那些信仰异端的人为迷路的羊,而不是令人讨厌的带菌者。身为真教会的主教,他对迷路的羊也负有责任……」
我十分佩服奥古斯丁的牧者心肠。多年来研究旁门和非传统教派,并和他们争辩,是颇费精神气力的事,为了什么?我的对异端的关注,不由于学术的兴趣,或是生性好辩,而是希望能帮助有些受到迷感的人,能找到真理。从初次帮助受异端迷惑的弟兄姊妹时,就明白到这是一场灵魂的争夺战。与守望台的传道员或摩门教的传教士交手时,我明白到以证据证明他们有错,并不能折服他们,因为他们确实的给蒙蔽了。若他们能被挽回,是福音的明光照耀,并让他们体会到,有人关怀他们的永生前途。
我认为,对异端和非传统教派的关注,必须出自这份爱人灵魂的牧者心。否则,都是无益的辩论。

假如派错乐谱

与师母听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是半年前的事。选了礼拜一晩上,也是最后一场。以为礼拜一会空闲一点,谁知道为了办一件事,从大清早八时开会,直到晚上七时,连午饭也没吃,足足十一小时。其实仍未开完会,只为要听音乐会先溜了。
上半场间中会不能集中精神,脑袋跑回去开会的地方,想着那些难搞的问题。幸好纽约爱乐演出精彩,下半场已能进入状态,听Brahms的第四交响曲。
三首曲目中间,换乐师,移位或小休时,发现有人专门替指挥放乐谱,另一位替乐师换乐谱的。从前听交响乐演奏很少留意有此工作岗位,通常都是乐师自携乐谱出场。我对师母说,此乃优差。看看乐团成员,管理乐谱的人名列其中,并且有「首席」(principal)之职。原来不是等闲之辈能当之。
一个大型交响乐团演奏,可能用上一百件不同乐器,各有「分谱」。小提琴有小提琴的谱,圆号有圆号的谱。想一想,如果派错谱,把「双簧管」的谱子放在「单簧管」的谱架上,演奏立即开始,吹双簧管觉得谱子不对,可否跟着单簧管的谱子照奏?当然,他可能把乐谱早已记熟。
人生如果有如乐章,千万不要怪别人把乐谱弄错,令你跟不上指挥,与别人不咬弦,不合拍。要自己看清楚,弹对了谱子没有?在教会里,基督的肢体,各有功能,各施各职,配搭事奉,有如交响乐团。领导的人,也要弄清楚,没有人给分错了岗位。

别错过主日学

我们教会有所谓「一浸十点」,即第一城浸信会信徒成长指标,其中一点是「人人主日学」。
自返教会以来,就与主日学分不开。或是做主日学生,或是做主日学老师,后来做青年级主任。喜欢读主日学,也喜欢教主日学。或教或学,我吸收了充份的属灵知识,和获得意想不到的果实……
我想不到有别的方法,能代替主日学,能够按不同年龄阶段,在教会施行宗教教育,那是最方便的时间和场合。起初当主日学老师时,教的是小学生。那时还是个中学生,拿着教员本备课,开始了解儿童心理。向一位老师请教教主日学之道,她提醒我儿童的注意力不持久,要活用教学法,运用教材、教具去把孩子的心留在教室里。
为了教主日学,觉得对全本圣经不够熟悉,买了本《圣经综览》来看,由创世记看到启示录,介绍圣经背景和书卷大纲,竟不觉闷。由于教主日学,自己更努力读圣经和看属灵书籍。备课,比授课一样享受。每教完一课,我对上帝的话语又掌握多一些。在主日学里,教主日学虽然要付上一两个晚上,写教案和为学生代祷,但是,最大的得益者是自己。费那么多时间,值得吗?当然值得。
在我成长阶段,上帝带领我参加一间颇有规模的教会。有儿童级、青年级、后来有成人级,我都有参与。我是个「好」主日学老师,也是个「好」主日学生。好的意思是︰不教主日学时,就读主日学。当时,出版社编印的中文教材,很多只供应幼稚级至中学,到中五就完。高中以上的,或者有些教材,但是编写得不够水平。当时,教会的青年主日学班级很多,教会就自己编排些科目,找些书本作教科书。我初次听到教会历史的教父名字,如「俄利根」、「爱任纽」等,就是在主日学读教会历史。仍记得当时用《教会史略》(即《芥种一粒》)。
有些教会只有儿童主日学,但是主日学不是为「护幼」,把孩子们给主日学老师照管一会儿,让成人们可专心做礼拜。主日课是人人都需要的宗教教育,为天国培育人才。有一次,我成长的教会办的中学结业礼,请我讲道,校监是教会长老,他的夫人也是校董,到场当主礼嘉宾。讲完道,校监夫人问我可否借用我讲章的例证,在她教的查经班上引用。当然可以,然后聊起来,我告诉他们,在我少年时代,长老那时未当长老,是我的主日学老师,是他教我教会历史。今天,他的主日学生当了牧师。
主日学老师们,有没有想过,在你教的主日学生中,可能会教出一个牧师来?
又有一次,在一个密集的神学培训班上,与神学院两位教援分担不同科目。教圣经神学的,是位圣经学者,旧约专家。他很有学问,也有教导恩赐,见解精辟,掌握要点的工夫到家,神学生们都很投入听课。他劝勉学生们要对上帝的话认真追求时,竟说出几十年前的往事,就是当年他是我的主日学学生,曾读过我教的「罗马书」。他觉得我教得很好,能帮助他明白罗马书的信息,并热切追求上帝的道。之后,他努力读上帝的话,并且读神学,拿到神学博士,成为神学教授。现在他除了在神学院教书外,还担任编写一套圣经教导课程的旧约部份。
我听了这一个见证,又感动又惭愧。当时年轻,不知天高地厚,以俗语来形容是「心口写个勇字」就敢去教罗马书,没想过会「水平有限」会误人子弟。我配不上,上帝却使用这个瓦器。实在感动,我的「主日学生」中出了位圣经学者。
无论读或教,主日学是个蒙福的时刻,人人都上主日学,而你不上,是你错过了。

方舟停于那座山上?

由于世界三个大宗教的信徒对方舟都有兴趣,方舟之所在对旅游业在说,有极大的市场价值。一如以色列国,奉犹太教,对教会的差传事工不予方便,却大力支持「圣地」旅游。英美的大电视台,都曾拍摄过寻找方舟的纪录片。各地往土耳其的探险队,络绎不绝。

由于本人对方舟的兴趣,把所知的写了一篇《方舟传说有讹》,贴在教会的网站,引起杨永祥先生的响应。我说,回教徒不信方舟在亚拉腊山上,杨先生认为我的理论奇怪。我却见怪不怪。这篇文章即不算是回应,而是再谈一谈「方舟传说」对基督教,回教和犹大教都有不同的传说。犹太人也相信方舟在亚拉猎山,因为他们的创世记和基督教相同。

回教徒相信方舟在另一座山上这奇怪的理论,是从《古兰经》来的。《国语古兰经》说方舟泊于「朱定山」(Cudi Mountain,或译朱迭山)。注︰「朱定,山名在阿美尼亚南部与美索不达米亚分界。」(页332)三十多年前任教伊斯兰中学时,听杨教长说过。今天伊斯兰教立场没变,上「伊斯兰之光」网站看看便知道。(http://www.islam.org.hk/PowerPoi ... 1.1.files/frame.htm)
杨永祥先生说我错了,他曾到亚拉腊山拍摄影片,当地的人都说方舟就在亚拉腊山上。本人没到过那里,不敢置评。

不过,回教的「方舟山」停于亚拉腊山三百多里外,接近巴比伦的洪水传说的发源地尼尼微,既有「可兰经」的记载,为什么亚拉腊山附近的回教徒也向游客指向亚拉腊山?因为亚拉腊山确有比朱迭山更热门的寻船胜景,那里曾是是天主教对神圣「遗迹」及「遗物」礼拜的地方。自古以来,在山上找到刻有十字架记号的方舟石锚碎片,各式各样,不知凡几,有古藉和今文报导。

这不是说,朱迭山就没有遗迹。自1900年以来,在朱迭山上也设立了「方舟修道院」,供三教人士去膜拜。亦有古老的基督教传说和现代的考古学家认为朱迭山才是真正的方舟山。(参http://www.ancientworldfoundation.org/reasonsforcudi.htm)

而登山队导游和住在附近的人,会继续带领游客和探险队上山捡拾十字记号石块,和方舟的木结构化石。回教徒肯定不会到那里遗下和拾取那些有「十字架记号」的基督教记念品,而他们如果去「朝圣」的话,多会依教规去朱选山。

其实方舟「化石」,不是第一回给人「发现」,无论登山队登的是亚拉腊还是朱迭,导游总不会让远方客人空手而回的。


方舟迷踪

写了两篇文章,澄清一个说法︰回教徒和基督徒都相信方舟就泊在亚拉腊山上。事实上,圣经和古兰经有分歧。古兰经说是朱迭山,与亚拉腊山相距三百里。回教徒的洪水故事有很多不同,如洪水不是普世灭绝的灾难,挪亚其中一个儿子不相信挪亚也淹死了。大水没淹没全地,船里的牲口是供食用,而不是为生物留种。

那么,如果从亚拉腊山上找到方舟化石,不是可以证明圣经的记载可信?

找方舟的人,都应该先找出方舟的年代。些相信「年轻地球说」的人最想找到方舟作为一些理论的证据。英国圣公会鸟彻尔主教(Bishop James Ussher)曾计算圣经年代,推算世界是主前4004年创造的。今天,除了司可福圣经仍沿用这个年代计算表外,都很少人接受了。不过,如照家谱推算上去,洪水的年代并不久远,四千多年而已。

圣经记载,方舟没迷航,它搁浅在亚拉腊山。大水退却,天上现出彩虹,人畜平安「登陆」,说明天气稳定下来。木造的方舟就暴露于旱地上,大自然在它变成化石之,己经把它「吃」(腐化)掉了。除非位于雪线以上,为冰川所盖住,冰雪的重量会压碎木材,但木质会封存,并不会化石。

几年前有登山队说在山上找到方舟化石,连主张地球年轻说的代表人物,「创造研究学会」(Institute for Creation Research) 会长John Morris也认为妄言。因为反对派永远会说,一块木头化石不可能证明是方舟。那块「化石」也拿去「炭十四测试」,但是,你要那块化石属于那个年份?那个年份是不是洪水的时代?

从亚拉腊山和朱迭山两座相距三百里的山上,常有探险者探得「化石」的传闻,甚至考古学的报告,是否方舟化石,到现在仍未能证实。

「方舟化石」又有发现?姑妄听之,却不要太过煞有介事。


「照样」差传

差传是什么?

开宗明义,是教会的「差」与「传」的使命。

教会为什么要「差传」?那是教会的「使命」。那么,教会的使命是什么?是「上帝的使命」。上帝的使命,用英文说,是Mission of God, 源于拉丁文Missio Dei。不会英文或拉丁文的,不要给这些外文唬住。不必高深的神学定义。

Missio=差遣或使命
Dei=上帝
Missio Dei=上帝的差遣/使命

上帝差遣的时,把自己也差遣了。上帝不光是差别人去,祂先是自己去了。我们可以说,差传的本质是上帝进入世界,救赎世界,更新世界。所以,要弄清楚上帝差了谁?上帝差遣「自己」。全能上帝固然有很多人,有很多天使可以差使。祂也差派使者或天使。祂也差派教会。但我们要看见发生差传的根源,是上帝的差遣。我们信仰和事奉的上帝是一位差遣的上帝。祂的差派是祂自己出发的,祂的差派里若不是包括了把自己也差出去,恐怕接受差派的人会不情愿。但是,从旧约到新约都记戴着,上帝如何亲自来到这个世界,来到祂的子民之中,来到列国万邦。

我们翻开神的话语,求圣灵光照,看见圣经是本一书关于「上帝的差遣」的书。看见天父怎样差遣了主耶稣和圣灵,我们才会明白,差传到底是什么一回事。主耶稣是父差来的,主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三位一体中的一位。上帝差遣主耶稣,即是差了自己,祂差了圣灵,也是差了自己,祂差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亲身完成救赎和圣化使命。

主耶稣对天父说︰「你怎样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样差他们到世上。」(约翰福音17:18)

主又对教会说︰「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约翰福音20:21)

照样,教会延伸了基督所受的差遣,向世界传上帝恩惠的福音。

照样,第一城浸信会受差派,因为上帝差派了自己,差派了教会,包括第一城浸信会。我们教会在尚未立会,尚未购堂址,我们已经开始差传。后来,设立植堂时,把基址—教会唯一的物业赠送给自立的福音堂。这是教会存在的理由—把自己差出去,分给人。差传,不是人有我有,照别人的样子做这些事工。差传,是照主耶稣的样,受「差」去「传」。

我们照样差传,继续差传,直至主来。


上帝的微声

上帝通常不放大嗓门对我们说话,祂要我们学习专注于祂。祂以微声告诉我们祂的心意,和对我们的眷顾。如果周遭太吵闹,或心灵烦燥,可能听不到祂说话了。所以,懂得灵修的人会教导我们,必须「入静」,才听到上帝的声音。

有人说,他不懂得祷告,因为不懂得说话,尤其对上帝说些什么话。如果真有人不懂说话,那么,就让他在祷告时听好了。他可以听上帝向我们说些什么。

向上帝说话和听上帝说话,其实一样需要学习,操练,甚至养成习惯。说,是嘴唇的操练,听,是耳朵的训练。无论是说或是听,都要用「心」,用心才能静下来。

虽然操练自己听神说话比向神说话较为不容易,但是我不认为「静」的功夫玄妙,静就是放下自己,倒空自己,凑近主前。当他松弛了身心紧张状态,不再自作主张,无依无靠的心向着上帝,活在主的慈爱中,主一定有话跟他说。就算是狂风暴雨,也会得到宁静安稳。

鲁益师(C.S.Lewis)说,苦难是上帝的扩音筒。如果要上帝用扩音筒向我们说话,那可能是个****,我们的处境极为不妙。有些人许受不了。

让我们都听到上帝的微小声音。


网上情欲「源头」

青少年人用什么去洁净他的心思行为呢?

艺人网上不雅照片这件事不单对青少年人,对社会风气影响甚大。我在本会的网站「今日灵舍」栏,和主日周刊,陆续写了几篇的文章,警惕「世风之日下」。陈冠希承认了错误,声称了「版权」,矛头转向查办「源头」—上载照片的人。

当艺人网上不雅照片的风波快要「平息」之际,港大又出现了一个「陈冠希」和「奇拿」。有人偷了同学的USB,把他和女朋友的「情欲短片」放在大学网上的讨论区。故事如出一辙。

要青少年人提防网上的********和淫亵信息,并不是「艺人不雅照片」上网后才说的,已经说到烂了。今天,我们要注意和谨慎的,是谁也可以做那些不良信息的「提供者」?谁也可以当那些不良信息的「内容」。今天很简单,很「就手」,用手提电话,就可以自拍,自制「节目」,传送出去,并且上载到网络上。青少年人成长于信息科技时代,人人都有自己的Blog,自己的Facebook,很多都能自制网页。于是,都不单是信息的「接收者」,而是「提供者」。不单是「受害者」,而且是「害己」和「害人」的源头。

主耶稣说,从口入的东西,至终掉在茅厕,不会叫人污秽。从心里发出来的东西,才叫人受污染。原来,谁都可以是「陈冠希」,谁都可以是「奇拿」。

神的儿女,要保守自己的心,保守自己的身体﹗

没腿可以「走」天路吗?

上个礼拜六晚回到家里,看到明珠台大电影「阿甘正传」的下半场。「阿甘正传」看过不知多少次,仍有兴趣重看一些片段……
阿甘和丹中尉在纽约重逢,一起过圣诞节。电视新闻传播纽约时代广场庆祝圣诞节的现况。丹中尉问阿甘信不信耶稣。阿甘说,相信。丹中尉说,在伤兵医院时,常有牧师来传福音,对他说,如果他相信耶稣,他就会有永生,主耶稣会在他旁边,与他同行,走进上帝的国里。
丹中尉说到这里,很激动的,重复的说︰「耶稣与我同行,走进上帝的国里。」从他的语气,和声调,就晓得他不能接受这个福音。为什么?因为他在越战受伤,终身残废,失去双腿,要坐轮椅度日。
传福音的人或许不体会到听者个人的处境,那位向他布道的牧师不是有心挖苦他。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一句「耶稣在你身旁,与你同行走进天国」,会令人一个不能走路的人,觉得天国不是为他而设的地方。
没腿的人怎样「走」进天国?我们都明白,坐轮椅的也可以与主同「行」,天路不是靠我们两条肉身的腿跑的。失明的人怎样「看见」上帝的国度?用的是比肉体的眼睛「看」得更清楚的「心眼」。
丹中尉未免自卑感大重了,不过,传信息时侯也要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让未信的人,因我们某些无心的言语,拦阻他们进天国。有否留意,我们唱的诗歌,说的感恩之言,有时会令有些不幸的人难堪?
香港有一个服侍伤健朋友的机构,叫做「回声谷」,常呼吁教会要为坐轮椅人士着想,让他们来到教会,不会觉得到有障碍。那是建筑和设计方面的考虑,许多教会不容易办到,像我们教会一样。我们借同吕小的校舍,没有电梯,不良于行的人,如果没有人帮助,不能直达二楼礼堂。
硬件倒不是最重要的障碍,而是我们在信息的表达上,必须敏感于有些特别的人的感受。他们在行动上,生活上要应付更多障碍,从前他们统称为「伤残人士」。
我们常不自觉地庆幸,因为我们没有某些生活上的障碍,所以比他们幸运或蒙恩。当然,我们需要为我们生活上有够用恩典而感恩,但那些不是「必然」的遭遇或障碍仍未临到我们身上,其实是一个责任,让我们去体恤,扶持。
求主给我们敏锐的心灵,对于身旁那些比我们不幸,或有多身体上的障碍的人,有更多的身同感受,不至于成为他们进上帝国度的障碍。

主耶稣是个无家者

上主日林国彬牧师讲道时,说到无家者的需要。
有一位弟兄问我,教会可以怎样帮助他们?
他们都是穷人,否则他们不会露宿。但是,教会关怀无家者,重点却不在济贫。如果他们需要综援的话,他们会找到申请的门路。若没有,政府的外展社工也会找到他们。教会可以提供临时宿舍给有需要的人暂住,或者帮助他们些应急钱。但是,物质周济之外,他们需要的是找回个「家」。

其实,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不一定没有家。他们或者原本也有个家,只因与家人合不来,被赶出去,或自己出走,在街头露宿。有些是收入微薄,付不起房租,却不愿接受综援,宁过风餐露宿的生活。他们都有一个辛酸的故事可以诉说。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些这类的人。
我在东京也见过那里的无家者,在公园旁搭营幕栖身,在附近排队,等候工头来召募打散工的人。我在温哥华也服务过一些无家者,有些是外地来找工作的异乡者,也有失业的,孤苦的。教会轮流去送饭菜给他们。温哥华市内有一间教会,变成那些无家者暂时的家。他们晚上睡在教会的长椅上。去过河南禹州市磨河村学校交流的,曾探访过村外住在窑洞的一个家庭。他们都是社会的边缘人。他们贫穷,但是他们能从教会得到最大的帮助,不是物质的援助,或暂时给他们一块「遮头瓦片」,而是让他们藉教会,与小区再次连接起来。
无家者失去家,也没有朋友。他们都是一个一个孤独的人。有没有想过,基督的形象也是个「无家者」?祂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无枕首的地方。」祂离了天上的「家」,来到世上,成为我们的一分子。祂对孤苦无依的人认同,赐赦罪的恩典,把他们拯救、释放、再造,让他们重拾尊严、生机、和盼望,把他们送回去亲人、小区和天父的爱里。祂降世的目的,是为人找回个「家」。
家不是一个睡觉的地方。没有接纳和关怀,家不成家。服侍无家者,就是接纳他们,关怀他们。

「偷步」与神同行

看到一本书的题目︰《Forty Days to a Closer Walk With God》,是谈「正心祷告」(Centering Prayer)的。不假思索就买下来。
以前,会在受苦节前四十天,作默想的工夫。这四十天,称为「预苦期」,根据古教会的灵修传统,这是信徒操练灵性的日子,像以色列人走了四十年旷野路,主耶稣在旷野禁食祷告四十天。福音派教会很多把「教会年历」丢了,只记得有受苦节而忘记了预苦期。华里克牧师借用了这个意念,推动四十天的「标竿人生运动」。
我打算今年预苦期,费点工夫行这四十天属灵的路程。正心祷告是我要重拾的一项操练。
《Forty Days to a Closer Walk With God》(四十天与上帝更紧紧的同行)的作者 J. David Muyskens 是位改革宗教的牧师,分享他操练「无言的祷告」的心得。正心祷告带领祷告的人,经历与上帝的同在,与主交通,不必用说话。
有关正心祷告的书,看过几本了。只欠了像Muyskens牧师一样,用四十天时间去学习和操练。我拿起这本书,是因为愈来愈忙,太多事要处理,祷告随而变得多言多语,太多事情要向上帝「禀告」,连祷告本身也「忙」起来。
于是我不待预苦期来到,就「偷步」,开始看这本新买的书。而与主同行,先要停下来。Be Still!才知道祂是上帝。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2: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兴教派与门训

自六十年代,「门徒训练」这个名词,开始流行于教会。牧者都拥抱「门训」,那是教会在质和量增长的钥匙。那一个教会,那一位牧者若不谈谈门训,若不采用一套门训课程,会被视为追不上形势,或着牧养缺乏计划。

研究新兴教派的人,对「门训」特别警觉。自六十年代以后,在城市和校园里,那些发展极速的新兴教派,都是靠「门训」(discipling)起家,都具「操控性」的特征,都替正统教会,家长,甚至社会惹起麻烦或争议。

门训怎会与新兴教派放在一起谈?让我们从高尔文的《布道大计》谈起。书的主旨是︰主耶稣留下的布道方法,是一对一,一代传一代的门徒训练方法︰

1. 「得门徒」是基督徒首要任务。
2. 要进到世界去得门徒、施浸、和教导。
3. 初信者跟随一位「师傅」,向他学习和顺服他。

1967年,美国「十字路教会」的牧师Chuck Lucas拿着这一套,开始校园布道,极速发展为火热的校园传道运动。后来的故事,读过教会增长学的人,都知道有「波士顿运动」。若不,也听过「国际基督教会」(International Church of Christ)的shepherding 和 discipling。

同一年代,韩国兴起了University Bible Fellowship(大学生研经宣教会),藉一对一的shepherding 和 discipling法,迅速扩展成为世界性的宣教运动,加入「世界福音派联盟」,后来被指控为操控性教派,2004年被逐出让联盟。

香港的锡安教会,用的是「一带一」的门训方法。创教者是「师傅」的宗师,一代一代门训下去,每一个教友可以追溯到自己是第几代门训弟子。门徒福音会备受注意,除了是某些教义要尚待澄清外,他所用的「门训」方法,也值得研究。

不是门训宗师高尔文的门训方法有问题,他以公开澄清他的立场,与操控性教派的说法不同。可,当有人在这个「师徒」的观念上加上一项︰必须对该教会及教会的领导人绝对委身,「操控性」教派的色彩马上现出来了。


谁是宣教士?

趁温以诺博士来一浸主领差传主日,请教了一些有关差传的新趋势。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今天的教会必须能回答的,就是︰「谁是宣教士?」

我们的心里都有个宣教士的形象,那是几十年来,以至百多年来,自马礼逊、戴德生来等来华所形成的。但是,当我们要差派宣教士的时候,就今天的处境,我们会发现「宣教士」可能有不同形象。否则,局限了教会的差传事工。

我们教会在2007年拟就的差传手册,已写明「宣教士」的资格和选派的过程。那是按照传统的形象所描绘的轮廓。放眼世界,差传的形势翻了两翻。像祁戴维牧师夫妇那一代的宣教士,形像鲜明,却已过去了。祁牧师一站出来,就认得出是一位到异邦去传福音的传道人。今天,在宣教的最前线,仍需要像祁牧师夫妇去把建立教会。但是,如果把差传限制为植堂,布道,很多「宣教士」就派不出去了。因为他们会被拒诸门外。,

差传从来都不容易。例如,清朝的时候,宣教士来华传福音,要面对工场极多限制、危险、和障碍。很多时候,必须藉殉道,撒下福音的种子。但是,今天出现了「另类」宣教士。他们在差传禾场上,以专业的身份去做工,或做生意,或参与人道、开发工作。他们算不算是宣教士?

从前,有个名词叫「带职宣教士」(vocational missionary),是指那些有心传福音的人,藉其专业才能,进入到那些需要福音的地区,一面干活,一面向身边的人传福音。这些人的专业,都是当地渴求的,他们的薪金,能支持他们的生活。他们不是差会差派的,他们是自发,志愿的去做。

但是,那些是教会机构差派去的,受过专门的训练,托付他们做扶贪、教育、农林、水利,医疗和小区发展。他们把青春、活力、才干和心都为他们服侍的人奉献了。他们不容许植堂,开布道会,但是他们在那些地方天天为主作见证。他们算得上是宣教士吗?

温以诺博士说,他们都是宣教士。


游戏作为盛载福音的隐喻

主题公园可否用来做福音的「盛器」(vehicle)?

苏颖智牧师与我分享他的异象,要在中国建设一个以「圣经为蓝本」的主题公园,我实时的反应是︰可行。圣经的故事从一个「乐园」说起,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藉主题公园去说圣经的故事。只要制作认真、有创意,令到入场的人觉得「好玩」就行。

迪斯尼乐园和环球片场己经进入4D, 5D时代,卖点除了那些虚构的电影角色外,就是高科技。那是一项很大的投资。试想一想,我们可以采用平面艺术、雕塑艺术、表演艺术、数字科技、多媒体,虚拟映像和亲历的体验、表达圣经的信息,把游客送进时光隧道,与圣经的人物同行、重演圣经的事件……

基督徒反正都会游览主题公园,而有一个寓学习圣经于旅游和娱乐的历程的好去处。对于未信主的人说,则是个寓旅游和娱乐于慕道和学道的「玩意儿」。在内地,同胞们没有基督教背景,对圣经一无所知,给他们一个身历其境的经验,胜过千言万语。其实,有时「游戏」有比一本正经的「说教」更收布道之效。

罗马天主教圣经学者John Dominic Crossan曾建议转移神学模式(paradigm),用「游戏」(a game)代替「战争」(a battle),较容易邀请人参与探讨信仰。我觉得这个想法有道理,战争不是人人都经历过,而今天许多人所遭遇过的战争,是电子游戏战争。他又说,把但以理三友的「洪炉历炼」拿来表达信仰,未必能对应今日的神学问题,反之,「救生筏」会是更佳的隐喻,人人都是这条船上的乘客。我认为「方舟」会比「救生筏」更贴切,同是一条救生船,把所有动物都放在里面,不过重点可能要由逃难避刧,转移到同舟共济。最近已经有一部荷李活电影用了这个题材了。

这些新观念,可以借来震荡一下我们的脑袋。借为这个主题公园构思的机会,为中国教会做些神学功课。


不存在的债务

收到一个做推销的电话,是家财务公司的代理。

我说,没向你们借钱,也没有为谁做个保证人。

他说,要给我一个贷款的优惠。常有这些从银行或财务公司打过来的电话,说要把最优惠的条件给我,以备不时之需,目的是要我借钱。我通常都不接受这些优惠,因为不希望负债。

人人都有债务在身。我不是没有债务,我住的地方,是向银行贷款才卖到的。

常见到有广告,介绍替人解决债务的方法。其实是把债务从一个债主换了另一个债主。债务转移了,其实仍未还债。

或者没有财务问题要处理,但是,很多人都给另一种债务缠着,就是忧虑。

忧虑是香港人的风土病。俗语说,人生不满百,常怀百岁忧。可见是古往今来,人的通病。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要承受的压力大,要忧虑的事更多。

担忧是人的天性。不过,担心解决不了问题,不会把难处变好,只会把事情弄糟了。例如为自己身体的健康担心,于是情绪紧张,疑神疑鬼,晚上失眠,没病也弄出个精神病或忧郁症来。如果问题可以解决得了,用不着担心。如果不能解决,担心也没用。

有心理学家分析,人所忧虑的事情,占了一半是杞人忧天,根本不会发生的,有百分之三十是既定事实;百份之二十是无关重要的琐事。只有百分之十是实际的困难。所以忧虑其实像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债务。你以为欠了债,其实没有。可是,人却先要支付利息,而且利息昂贵。愚蠢莫过于此。

可是正因为这项债务根本不存在,而心理却负担着,像有人追债一样。解决这债务并不容易,除非能求得看透生命的本质的智慧,把为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活得多长久的忧虑,转化为对生命的抱负和承担。如神学家尼布尔的「沉着祷文」说︰「上帝求你使我能沉着,能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事,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和有智慧去分辨何者能改变,何者不能改变。」

达到这心境,忧虑自然消除。


异端地图—追寻新兴教派真相

在多元化(pluralistic)的社会,研究异端和新兴教派是一件具挑战性的事。常有人把我当做「异端询问处」,问我一些他们说不出正确名称的教会是不是异端。有些能说出个教会名字,我也没法光凭教会的名称,判别是否异端。本地,外地、内地,新兴教派滋生,很难有一本收录齐全的「非传统教派名录」。

从前,看过几本有关异端的书,就可以写一本,变成「异端专家」。今天,问题变得十分复杂,不能再这样做了。各宗各派的名称很容易混淆,基本工夫做得不够,很容易张冠李戴,误中副车。或者给人一张「老地图」去找新地方。很多新兴教派起初产生时,缺乏数据,只能凭一些现象,片断数据及一般印象去观察,不容易定断其核心价值和信仰,是否能为正统教会所接纳。

在这篇文章在《时代论坛》刊出时,《基督日报》事件独立调查团己经运作了。调查团尝试在世界各地搜集人证、物证,替这个「疑团」找真相。在一、两个月内将会有报告,对事件有个客观的看法。不是一个人的见解,而是集多人的见识和属灵的洞察力而作出一个结论。

二十多年前,「天父的儿女」曾在港澳地区活跃,并且亮相与电视节目。外国的评论,认为是「邪教」(cult),但也有人曾经与他们接触,认为不是异端。后来,因有一天主教青年加入过「天父的儿女」(Children of God),脱离之后公开的在一个「剖析异端邪教研讨会」上亲述经历,并请来外国专家演讲,引起香港教会和社会关注。基督教协进会成立了一个临时的「关注邪教委员会」,跟进事件。当时我有份参与,并建议把委员会易名为「关注新兴宗教委员会」。该委员会与天主教会共同研讨应付新兴宗教的对策,曾考虑过建议政府立例禁止邪教等问题。

另一次是「锡安教会双氧水事件」,北区教会的牧者针对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当时身在加拿大,看报纸才知道有这回事。相信当时的牧者,己审视过有关资料和证据,明白事件真相,而作出的响应。而那时教牧的及时响应,发挥了极大的牧养的效果,对社会也有警惕作用。及后,陆续有传媒探访,并有该教派的教友脱教,向传媒讲述经历,令外界对这个非传统的基督教教派的内部问题,有较清楚。

我接受邀请柯广辉律师邀请,参加《基督日报》事件的独立调查团的原因,是《基督日报》招来各地那么多是非和传闻,希望能藉亲身参与调查,找到事件真相。我正在写作一本有关「异端与新兴教派」的书,基督日报事件的发生,带我我很多困扰和思想,令我这本书写不下去。所以,我也想快些见到真相,让教会安心。


「超属灵」与「低EQ」

属灵和EQ的高低,有关系吗?

今天,投考香港警队,除了「验身」之外,也要「验脑」(心理测验)。报读神学,为什么只考中文、英文、圣经和常识,而不需要做「心理测验」呢?警员况且需要心理健康,教牧更需要,因为健康的教会必定是有EQ的教会。

史卡吉罗与柏华伦合着的《建立高EQ的教会》(The Emotionally Healthy Church)吸引我,并不是它提供了又一套教会增长之道。这本书说的是︰建立心理健康的人,就能建立心理健康的教会。而能建立心理健康的人的牧者,自身必须是心理健康的。

我翻阅那本书钉前面几页,就决定买这本书,不是因为头几页印了牧者的佳评,而是作序的傅礼敦(Leighton Ford)说,作者史卡吉罗曾经在婚变边缘。他在危机之中,从新认识自己和召命、在婚姻中更深入的爱,然后在教会事工中,对门徒有更全面的理解、建立了一个更健康,更有活力的教会。

史卡吉罗揭开自己的肚皮,说自己的失败。他竭尽所能,建立教会,人数不住增加,看似成功。但是,如果不是他的师母忍受不了,下堂求去,自以为热爱教会和圣工的他,慒然不明白自己不懂得爱,他的「情感商数」不合格,他的人生濒临崩溃。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教牧为了事奉,公尔忘私,牺牲家庭,为主耗尽叫做属灵。有些门徒训练,严格地要求基督徒「变成属灵的生物」,而轻看人感情上的健康和成熟。为什么有些「属灵人」会造成有别人的痛苦?那是超属灵和低EQ之过。

史卡吉罗的「门徒训练新模式」是把灵性成熟和情感商数列在同一张清单去衡量门徒的质素。他没有推销什么教会增长必胜法,只是那一张合乎圣经也合乎人性的清单。


花园与新城市

有一个时期,香港的屋苑作兴用什么「花园」,或是什么「城」来命名。如我们教会就位于「第一城」。你知道吗?花园和城市充满圣经里的喻象。圣经是从一个花园—「伊甸园」开始,以一个城市的来临—「新城耶路撒冷」结束。

花园与城市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圣经里用来说明上帝的创造和救赎的「隐喻」。救恩的历史,以伊甸园为开始,作为时空世界的起点。历史,将圆满于历史以外的未来,一个超越历史时空正在降临的新天新地。

乐园或许已经败坏,堕落已不能逆转,但历史继续推进,面向一个将临的新城,标示着文化的进程。因此,基督徒都不能脱离这个世界的参与,而能理解上帝的救赎。
旧约圣经中,先知针对时弊的言述、智慧人处世的睿哲,律法藉使命的群体承传等圣经主要的信息,都落实于现实人生之中。把「圣」与「俗」强行划分,新约圣经所说的道成肉身,上帝进入凡尘的事件,将变成不可理解。

甚至启示文学,把末世的善恶二元冲突描绘极致,指向世界终局的审判,宇宙性的抗争,和至终上帝永恒国度的降临。那是非常时期的信息,上帝的子民要承受极大的灾难、试验。上帝的子民只能选择站在上帝或撒但的一方,并不能撤出世界以置身道外。不过,上帝必眷顾、保守,并奖赏持守信仰的人。

圣经从其上帝拯救的历史观,贯彻地说明这个世界是上帝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上帝所创造,并救赎的。拯教的对象是祂的子民,救恩历史的叙述,回溯到上帝所创造的一个「花园」,而展望一个新「城市」降临为永恒的场景。那个城市不是「天空之城」,而是一个「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里来到人间。(启21:1-5)世界的历史,是从那个花园去到那个城市的进程。在花园里,人要耕作,让泥土弄脏双手,劳动和生活是神圣的,因为那是神给人的召命。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新的世界以城市的规模来临,表明上帝虽然审判文明的狂傲,却肯定了上帝在文化之中,经济、社会、文化史的进程。

文明的历程是指向城市的建造,并没有违背上帝的旨意,只不过祂建构的「永远之城」,并非人手所规划和建造,而由天而降,表明了上帝与历史的参与及介入,以成为人类愿望所归之处。让我们都祷告︰「愿你的国度降临。」


天国的「标准普尔」

礼拜天是联合崇拜,每年借邱金元中学崇拜,好像是全年最冷的礼拜天。我讲「山上宝训」的序言,和八福的第一福 —「虚心有福」。

会后有人说,不太明白我说的「虚心」是什么?「虚心」如果不是谦虚,是什么?

耶稣把世人对「修养」和「灵性」的看法推倒重来。祂说的是灵里的贫穷﹗

我用「标准普尔」做例子。尽管每晚看新闻,都有财经报道「标准普尔」、「杜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恒生指数」……有些人不明白这些数字是什么东西。简言之,都是股票、证券、金融、期货等的交投、评级、趋势的「指数」。Standard & Poor's是国际性的指数,中文叫「标准普尔」。虽然叫做「普尔」(poor),却是许多人用来衡量自己「财富」的标准。我借用了这个「普尔」的标准,语带相关的,说天国子民的贫穷都有个标准—我们「灵里贫穷」的标准是主耶稣自己。祂为我们而变成一无所有,在人群中服事,和舍弃生命来拯救罪人。而跟随主的人,要撇下一切跟从主。主耶稣山上宝训教我们不要像他们一样生活,不要像他们一样思想、不要像他们有一样的价值观。

天国的「标准普尔」(poor),就是像主一样 —「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这才是真正的虚心之道。


恩典的操练

神的儿女,清早起来,应该有的第一个思想,就是神的同在。

守晨更是基督徒要养成的习惯。每晨,来到神的面前,灵修祷告。这是灵性的操练。

有一位基督徒说,他每天一定要灵修过,才出门上班。因为若不先读经祷告,那一天做事就不顺利,因为没有先得到上帝的赐福……噢﹗这样说不对啊﹗那种是功德的思想,把灵修当做赚取上帝的福气的方法。

上帝的恩典不是因为我们热心不热心而赏给我们的。可是,这种思想却牢牢的控制着许多上帝儿女的心态。我若不做礼拜、若不传福音、若不做这个做那个,上帝就不爱我们,福气就不会临到我们。我们必须要胜过这种想法,那是律法主义,不是福音。上帝的恩典,不是论表现而行赏的。恩典的操练是无依无凭的来到主的跟前,仰望祂、倚靠祂、相信祂。因着主耶稣,我们已得蒙上帝的喜悦。

上帝怎样看待我们?把我们看作祂儿子耶稣基督一样,我们在恩典的地位,享受祂的爱。操练的方法︰放下「功德」的恩想包袱,一有这种的想法就马上忘记它,把自己倒空,进到上帝的眷顾中,确定我们在基督里,确是蒙怜恤了。


正心

这个礼拜我讲「清心之福」的时候,我讲到「正心」。

「正心」是一种祷告的操练,叫做CENTERING PRAYER,在主日崇拜的讲道时间之内,是不容易三言两语说得完全。但是「正心祷告」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学习和操练正心祷告,一言以敝之,就是把全副心思意念专注在上帝的同在之中。就是那么简单。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要「学习」正心祷告,必须要把从前学过的一些祷告方法或概念放下来(unlearn),从新再学。我们都习惯祷告的时间,就想到如何要引起上帝对自己的关注。我们用了太多的心思和说话,希望上帝能关心我们的感受和处境。我们一开口就告诉主,我们如何如何、并请求帮助。

那是祈求的祷告,那是见到「自己」的祷告,但是「清心的人有福了,他们必得见上帝。」正心祷告的目的是把焦点调校在上帝身上,那是以上帝为中心的祷告。正心的祷告,穿越我们的「自我中心」,集中在上帝自己,是一种「非我惟主」的境界。

所以,我们必须每天学习,用经文、思想、静默、环境、甚至肢体动作,帮助自己投在上帝的爱里。不为求什么,不用言语也可以,只求与主的心贴近,享受祂的同在。

在受难节快要来到的日子,可以试一试,在安静中,默想十架,聆听主对我们说话。


差情「信」

各位弟兄姊妹︰

既然有人用了「差情寻」作为差传刊物的标题,我用「差情信」作这篇分章小文章的主题,不会惹人误会吧。

在别的文章己说过我的「差传情」从那里开始,而我的「差传情」是靠三十多年来的「差情信」维系的。所谓「差情信」,就是和世界各地的宣教士的通讯。

与宣教士在公事上的通讯不算在内,那么多年来,我与在日本、中亚、波斯湾、非洲、南美、印度、中国的宣教士、藉书信来往,不住的给我对差传的热诚保温加热。从前靠邮差联系那千万里的阻隔,现在电邮彷佛把我们放在相邻的牧区中事奉,当然其中有文化,种族、宗教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有一次,一位在非洲的宣教士的手提电脑给人偷走,他所失去了财物更重要的,是计算机里面的最新的通讯簿。他必须从很旧的记录里,找到一些电邮邮址,把下一封的代祷信寄出去。我收到了,很快就回信。

他说,收到我的回音,令他相信,他的信息的确己送出去了。因为他打开信箱,满是「打回头」的电邮,都是邮址已「死」了的。但我的回音让他知道,有些邮址仍「活」着﹗

如果你是个身在异邦的宣教士,你才会明白,在远方有人收到你的信,记念着你的重要。你就不会觉得那么孤单,你的事奉就会更得力,因为有人藉祷告、守望与你同工。

我们开始了一浸的「差关情」(Mission Short Messages),定时出版,那是一道桥,把你带到各处的宣教工场上,不止是给你开开眼界,而是要在你心里,点起一个关怀差传的小火花。

简讯送出了,等待你回应。

罗锡为牧师谨上
2008年3月1日


异端调整

当一个新兴的教派出现,挑战传统教会的正确性和合宜性,而教会发现,它所照管的羊群会被引入灵性的歧途时,教会就要自我调整,迎向威胁和挑战,并判别那些是危险的,那些是可以接受的。

其实,教会的「异端钟摆」,是对应当时社会生态和神学氛围而作的调整。有的偏离了正统教会的轨道。谁能说服对建制教会不满的信徒,及用有效的传教方法,吸引非信徒入教,谁可创立一个「新兴教派」。如耶稣基督圣徒末期教会(摩尔门教),衍生自当时美国的「复原运动」(Restoration Movement)。各宗派彼此争论谁最正确的时候,便有人主张教会应该复原为与主耶稣创立时一样。摩尔门教的创教者斯密约瑟称声所有教会都错了。他走得太远了,以「经外经典」如《摩尔门经》和其它经典确定它的「合法性」,于是,很容易就被分类为基督教的「旁门」。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受到米勒尔的复临运动所影响。米勒尔派幅射所及,认为主再来的日子已经计算出来,只欠谁算得最准,一时举起复临主义旗号的教派多不胜数。另一个追随者众多的旁门是守望台。守望台给亚流主义借尸还魂,愈走愈远。反之,安息日会不住修正其神学轨迹,复临的日子变得不重要了。于是,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步一步靠近主流教会,复归正统。

再有一例,与安息日会、守望台和摩门教在神学上有「亲缘关系」的「宇宙神教会」(Worldwide Church of Christ)。创办人Herbert Armstrong 1986年去世。他的指定继任人老Joseph W. Tkach就不动声色地把教义逐一更正。Tkach 的儿子小Joseph Tkach继位后,在1995年公开宣布Armstrong 的教导不合圣经,认同正统教会信仰,并加入美国「全国福音派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

同是在美国兴起的教派。这边厢,摩尔门教和守望台自命为唯一正确的教会,偏离了正统信仰和教会团契,愈走愈远,不肯回头。那边厢,安息日会和宇宙神教会,虽然仍有教会因他们的过去,而不肯与之相交,他们却己经作了自我整调,与正统教会复和,互通团契。可是,也有新兴教派如大学生研经宣教会,曾为「世界福音派联盟」会员,却因对会员的思想与生活的操控愈来愈强,在2004年因被判定为操控性教派,开除会籍。

可见,异端教派本身是不住在调整中,而我们对他们的观点,也需要不住调整。


一生儿女债

师母有一天问我,生儿育女有何好处?

我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时代过去了,「生养众多遍布全地」的任务已经达到了,我想,做父母唯一的好处是可以稍稍明白天父的心肠。

儿女长大了,就要飞。飞了,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父母会牵挂。不愿飞的、腻在父母身边,更担心他们。俗语说,一生儿女债。那是一生一世的托付。有时会羡慕那些没儿女的朋友,二人世界,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喜欢去那里就去那里。他们不用还儿女债,省下的钱,足以让他们提早退休,优哉悠哉的过日子。不生儿女多好﹗可是,若不是有儿女,我们就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愿意将自己最好的,甚至是性命,也为「别人」付上。

儿女不都尽是孝顺,不一定懂得讨好父母,也不必考虑父母的意愿和处境,他们带给父母快乐,也附带着许多担心和痛苦。可是,做父母的仍是那么爱着自己的儿女。我们是天父的儿女,何尝懂得体贴天父的心?我们说爱主,时常是嘴唇上的。在平常,所谓「顺风顺水」的日子里,甚至忘记了主,直至急难来临,有事不能解决,才想起回到天父的身边,向祂恳求帮助。而天父不会因为我们常常「承欢于膝下」而不理睬我们。我们向他求饼,不会给石头。求鱼,不会送我们蝎子,总是把最好的赏赐给我们。

天父渴望我们常亲近祂,不是因祂「老人家」寂寞,而是祂爱护我们,牵念着我们。我们却只顾念自己,忘掉了祂的大爱。终于,我们相信,还是有儿女好。


我对异端的研究

最近两个月,在《时代论坛》一口气写了几篇有关异端的文章。这是因应近来香港教会对某新兴教派的关注,而「重出江湖」。上一次,我谈论异端,是教会举行大型布道会时,有「东方闪电」的教友,在门外派发书刊,作了公开响应。

我从何时开始对「异端」开始发生兴趣呢?早在我有机会与「异端」面对面接触之前。当时,身为学校基督徒团契图书部馆理员,在书柜里找到几本论「左道」与「旁门」的小书,都是翻译的。后来,建议在学校团契周会,办几个专题讲座,谈谈异端。仍记得当时的讲员是李非吾牧师。同班有一位同学,是吴恩溥牧师的女儿。从她那里,借得几本吴牧师批判异端的书。及后,也读了吴明节牧师写的《认识摩门教》。读了这些牧者的书之后,对异端的兴趣更浓。

当年,还是中学时代,已经与摩门教的传教士,和守望台的传道员辩论了。靠我看了些埃及历史和文化的书,把摩门教的经典《无价珍珠》与埃及神话不符的地方指出来,令摩门教传教士不能作答。因为与他们的辩论,开始阅读和收集基督教旁门的经典和传教书刊,如《守望台》,那是出于「卫道精神」。那时,我发现和那些旁门辩论的「益处」,是帮助自己把信仰基础打得更稳固。

后来当了教会团契的导师,有团友接触到一些异端,问我他们是谁?我觉得有需要帮助他们分别正统信仰和异端,于是,在团契或主日学开始讲些异端问题。有别的教会听说我懂得讲如何分辨异端,也请我去分享一下。想不到如此这般,后来就变成「专家」。

环保、灵性与新纪元

基督教是生态危机的祸根吗?
   环保,原本是基督徒应身体力行的,现在好像是拱手让新纪元运动的人包办了,甚至基督教被认为是生态危机的祸根。汤恩比(Arnold Toynbee : "The Religious Background of the Present Enviromental Crisis" (Ecology & Religion in Histroy)和连怀特
(Lynn White Jr.,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 Crisis (Western Man & Enviromental Ethics)都认为,创世记所载,人类要「管理大地」(Dominium Terrae)的指令,建立人类主宰世界的合法性,造成以后自然资源给滥用的后果。又,在「千禧年前派的末世思想」影响之下,基督徒以为这个世界只会愈来愈坏,生态危机是千年王国来临前的先兆,就不会做环保了。
生态危机其实是灵性问题
   其实,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后遗症,也是西方世界「世俗化」和科技文明的危机的恶果。基督教原本有抗衡文化的功能,可是与西方文化挂钩已久,对西方文化的资本主义和世俗化潮流的批判乏力。于是新纪元思想一出,与环保思想共冶一炉,将基督教的「环保讲台」抢过来。因此,有些神学家,如莫特曼都说,生态学危机不单是「道德问题」,而且是「灵性(或宗教)问题」。新纪元思想引入印度教和禅宗的思想和修炼方法,抑制「主宰欲」,与古希腊的「大地」(gaia,母性的观念)结合,成为「物我齐一」,「人神合一」的思想。新纪元思想的问题是,它一方面藉灵修、素食等修炼方法,抑制人的「欲念」,对抗破坏自然、滥用资源的行为;但同时又增强人自我澎胀,成为上帝的欲望。最根本的「骄傲」这个灵性问题,尚未解决。
基督徒与环保
    其实圣经已明示了环保的原则。出自骄傲,人才会以为自己有权主宰世界。创 世 记 所 说 的 「 管 理 」 , 应 视 为 「 受 托 」 的 「 管 家 之 道 」 , 而 不 是 巧 取 豪 夺 的 藉 口 。 人 神 之 别 和 人 物 之 别 确 立 , 人 类 受 命 善 用 资 源 , 保 育 大 地 , 作 世 界 的 好 管 家 。 这 不 单 是 基 督 徒 的 责 任 , 而 是 全 人 类 的 责 任 。 堕 落 的 人 类 , 受 罪 和 情 欲 支 配 , 当 然 无 法 实 行 这 个 责 任 。 蒙 救 赎 的 上 帝 儿 女 , 责 无 旁 贷 , 环 保 的 任 务 , 就 在 仔 肩 。 而 「 上 帝 的 约 」 , 是 与 人 类 及 一 切 活 物 而 立 的 ( 创 9:9-10) , 使 「 我 们 」 ( 所 有 受 造 ) 成 为 「 伙 伴 」 , 同 为 「 受 造 的 团 契 」 ( 罗 8:22) , 唇 亡 齿 寒 。 创 造 的 最 高 峰 不 是 人 的 被 造 , 而 是 上 帝 的 安 息 。 第 七 日 是 安 息 日 , 是 创 造 的 节 庆 , 庆 祝 创 造 的 完 成 。 祂 的 安 息 , 带 来 人 间 的 平 安 和 喜 乐 。
    环保,是今日教会和基督徒的责任,在社会应多一点声音和行动,这是对世界最具体而有力的见证。


老矣,飞不起来

”想飞传播”起飞,那是主要为职青及尚未步入中年的成年人的大众传播事工。我写了一篇感言,分享过我的负担。我为这个事工敲边鼓,喝彩,打气。一年后,”想飞传播”己在空中遨翔了,也是我从董事会退下来的时候。
退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像从前那样,能跑在传播的前线,再向前展望。
实在赶不上形势。晚上,有时有空,坐在电视机,看见一些面孔,问师母那位是谁?那个叫什么名字?师母总是”嘲笑”一番,说︰”那些当时得令的司仪,红人,你不知是谁,怎当传媒事工。”她说得对,我不但赶不上,而且远远落后。
教会有时办布道会,想请些艺人来讲见证,因为我从前是做基督教大众传播的,要我帮忙联络。所提出些名字,或是初信主的艺人,或新进的歌手,我都不认识。俗语说︰”十年人事几番新。”艺人这个圈子,变化更快。
我明白了,原来老矣,飞不起来。所以决定不要占着位置,让对传媒有锐利触觉的人上阵。而我找到自己的角色了。像最近的艺人情欲照片事件,写几篇文章响应。我飞不起来,但年青人一定要起飞。我仍愿意为所有愿勇闯蓝天的青年人,或不太年青的年青人,继续打气。我更愿一浸比我年轻的一代,快快飞起来﹗


浸信会的宗教教育传统

浸信教会有一优良传统,就是重视「宗教教育」。宗教教育的场所,不限于教会,亦实施在家庭和学校里。为什么浸信会办的学校,都受到社会和家长信任?原因也在浸信会提供的宗教教育。

有人以为宗教教育,等于教导圣经,或是限于德育,如教学生做个好人。这是误会了,宗教教育不是那么简单。浸信教会办学的目的也不是止于灌输圣经知识,而是把基督教的教育理想,圣经的世界观,贯通于各学校课内课外的各种学习活动。

宗教教育是个着重全人成长的教育理想,请看圣经怎样描述主耶稣基督在世时成长的过程︰「耶稣的智慧和身量,以及神和人对他的喜爱,都不断增长。」(路加福音2:52)
家长都愿望子弟们,老师都愿望学生们,能像主耶稣一样,全人成长。

今天,香港的教育界都谈起全人教育来,彷佛是新鲜事物,其实教会早就以为信念。浸信会吕明才小学廿五年来,一直凭着这个理想办学,并且持守下去。所以说,实践宗教教育,才是真正的全人教育,优质的教育。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2: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假的伦理教训

在过去两年,香港发生了两宗对青少年人的性道德观念有极大的影响的事件。第一宗是中大学生报情色版事件,第二宗是艺人情欲照。这两宗事件都惹起社会的讨论,其结果最似乎维持了社会对所谓「不雅」的标准。可是,每一件事之后,在讨论事件的过程中,都把社会的道德标准从根本摇动了一下。香港艺人情欲照事件,可能让人学到两个「假」,于是,不知不觉地,道德标准给推到愈来愈模糊的地带。

第一、天真无知就可以放纵。

「天真」拿来作婚前性行为和情欲失控的借口,而令许多天真的青少年人信以为真,而「天真」下去。

第二、没有人知道就没问题。

性放纵对人做成的伤害,只会才事件遭揭露出来,才会被承认,或到那个地步才会做成伤害。

第三、扮纯情比放荡受鄙视。

在网上,有一位网民对其中一位牵连在内的青年人偶像留言说︰「大家鄙视的不是你的放荡,而是你的虚伪。」是不是放肆的****就可以接受?

事件爆出来后,我在「今日灵舍」写过两篇文章,把我的感想写下来。有一位朋友,不是我们教会的上网看见了,给我回应的内容大意说,在我们的教会中,也可能有不少青少年人有婚前性行为。从这些社会事件,我们学了些什么教训?当我们批判社会之前,基督徒必须自省。审判从神的家开始。

在这样一个世代,神的儿女应如何自守,过圣洁生活,并以上帝的话语,教育下一代?面对这么一个道德正在崩溃的社会,教会应如何作明灯照耀?


不要给筛出来

今早,教会与明道社合办的精读团契开始时,请我祈祷和说几句话。

他们读了诗篇第一篇,用「新广东话译本」读出。从前我也有一本广东话译本,相信是旧译本的。广东话可俗可雅。雅起来,保留了许多古语,古音和文言文的词汇和语法。俗起来,「都几传神下。」

新广东话译本嫌它太雅了。用最地道的广东话读诗篇第一篇,可以这样读︰「成日惗住神话语唔会癐。」其实不单「唔会癐」,而且愈读愈「醒神」。因为神话语令我们充满力量。另一句说到恶人在义人的会中的光景,像縠壳被风吹散,可以这样读︰「恶人埋唔到义人堆,就算入到去一定会筛出来。」

筛是淘汰。从前香港金字塔式教育,读不上的,或品行不佳的,会给学校「筛」出来。恶人在义人的会中,被筛出来,也是同样意思。这是上帝话语的作用,令恶人站不住脚。可是也有另外的人,另一种作用,要把我们筛出去,那就是撒但。路加福音22:31主耶稣对彼得︰「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如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上帝用祂的话语把恶人筛出义人的会,但魔鬼用百般的试探和折磨,要把上帝的儿女离开真道,从义人的会中筛出去。一给筛出去,就擒住我们,后果如何?可想而之。


求仁得仁,慕义得义

《论语 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求仁得仁」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宿愿已尝,就没有抱怨了。但山上宝训所说的「慕义」呢?主耶稣说的「饥渴慕义」,是上帝国度的子民对「义」的追求心态与行动。也是慕义得义。

正如山上宝训开头四福所说︰灵里贫乏、哀痛、谦和、慕义,都说了上帝的子民知道自己所缺乏的。我们生命里,对义的渴求,像饥渴的人想填满肚子的人一样。山上宝训,最有趣的地方,是主耶稣把︰「法利赛人的义」拿出来,和上帝儿女的义比较。祂说,「要胜过法利赛人和文士的义」,可见我们的「义」不只是自己的义、个人的义、宗教所要求的礼仪上的义,乃是「上帝的国和祂的义」。

上帝的儿女,是那些将上帝的旨意和上帝的美善,实践于生活的人,包括了个人的正直、社会的公义和宗教的义务。那么,「慕义」就不能停在一个知道自己不足与缺乏的地步,我们对义如饥如渴的心,必使我们把慕义变成「行动」。我们要全心全意的追求义,向着要使它完全彰显于世上的目标迈进,而上帝自己必完成它。


给陈冠希一个机会?

陈冠希的「艺人淫照事件」这个故事教训了我们些什么?

首先,如果不明白这件事对社会的遗害,绝不能学到功课。陈冠希的老板林建岳和他的父亲都先后出来,请人给陈冠希一个机会。这件事给揭露出来,受到警方和社会那么注视,其作用不是要青少年人学习仁厚,体谅和饶恕。要陈冠希学到个「教训」,给他一个从新开始的机会,已经是太迟了。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些事情不是再有没有机会的问题,而是回头已经无路。

当然,陈冠希若真心向上帝悔罪,信主耶稣,主必赦免他一切的过犯。可是,仍然不能抹去他做过的错事,对自己,对别人和对社会做成的后果,他仍要自已承担和面对。陈冠希自己也曾道歉过,他已经没有选择,不能不道歉。而青少年人太容易能原谅他们的偶像,他们也认为年少无知,天真无邪,是可以不顾后果地去放纵和犯错的借口。

如果要青少年人跟偶像们学,「阿娇」让他们学了「天真」不是放纵的本钱。陈冠希如果想得到「受害者」,包括社会大众,对他的原谅之前,他必须承担后果。而他能得到的「第二个机会」,是在社会大众前面,以诚意和行动,表示他的悔意,和对他所做成的破坏,作出补偿。这个机会,已经给了他。


谁谋杀了天真?

「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太18:3)

一位牵涉在泄露出来的「淫照」的青少年偶像,向公众交代,读出别人替她写的稿子说︰「从前太天真了。」

一句「太天真了」﹗可能马上获得她那些「天真」的拥虿盲目的同情和支持,但并不能开脱所犯的大错特错。错不在丑事被揭露出来,而是那以「天真」为饰辞的性滥交行为,以为天真就可以胡乱跟人乱搞性关系。错在那些虚伪的假装,以为若不被人知道,就仍然可以「天真」下去。丢人现眼,就借「太天真」来道歉。在如果那些背乎负道德的,性滥交行为是由于「天真」的话,那么,若她不再「天真」,将会是怎样的一回事?想起来不禁不寒而慓。看来,「天真」倒真的是己经从今日的世界彻底失落,甚至死了。

谋杀「天真」的元凶,不是淫照外泄。贴在网上的淫照,是展露了天真「死相」。天真早己给传媒和假扮天真的艺人扼杀了。先说传媒,每个晚上的黄金时段,电视莹幕,把「成人的世界」展现在一家大小的眼前,剥夺了小孩子的童年。这己经是许多社会学家所警告过的。而那些以市场为导向,藉桃色新闻,淫贱的传闻和照片促销的报纸、杂志、把孩子的思想一早就污染了。

而传媒焦点之所在的那几位青少年偶像的滥交淫行,只是证实天真真的己死,并在在僵硬了的「天真」的尸体上,再插一刀。


宣教再出发

「大使命中心」于2007年11月在香港举行宣教研讨会。

大使命中心副会长陈惠文博士挂长途电话给我,请我为研讨会主题给些意见,迎合香港教会的兴趣和需要。

我建议「宣教再出发」这个主题。有感而发。

这个「再」次,不单是用于华人教会,也用于普世教会。重点不在差传史上「出发」过多少次。重点在,面对今天普世差传的形势,华人教会踏上宣教路的时候,要清楚神要差我们到那里去。

从前,很喜欢用「再思」这个词儿,思想来反省去,不得要领,时光却虚度了。「再思」下去,会愈来愈自我中心,一步也踏不出去。

而所谓「再出发」,是要承接西方教会差传的经验和成果,继续向前走几十年。甚至当国家内忧外患的时期,华人宣教士已经在路上走了。今天常常提起的「传回耶路撒冷运动」,是上个世纪前,是圣灵藉那些「无名的传道者」所发起的,并没有外国差会支持。除了边云波之外,我们记不起他们的名字。当年政局容许的话,已经「回」到耶路撒冷了。今天的「传回耶路撒冷运动」其实是一次再出发。

事实上,华人教会已经出发了。郑果牧师配称为当代华人教会差传之父,他当年在菲律宾惠灵堂所发动的差传运动。他写的书,差派宣教士等工作,像一颗小石投在平静无事的华人教会中,激荡了一波一波向着普世出发的普世差传事工。

多讲无谓,今天香港教会一片升平热闹,可听到差传的号角吹起?


怎样预备过圣诞节?


商场比教会更早预备迎接圣诞节来临。对很多做生意的人来说,一年的生意额要看圣诞了。

商场提早在十一月中已换上圣诞的装饰,播出圣诞诗。商机催促着圣诞的气氛,教会似乎反应较慢。我们浸信会一般较不重视教会年历。或者应该这样说,在教会年节期日,只着重受苦节、复活节和圣诞节。其它的节期,如预苦期(或称大斋节)、圣灵降临节,升天节,将临节等都很少提及。

君不见有些教会机构出版的月历,有母亲节、父亲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和国庆,甚至情人节也有。惟独找不到「将临节」和其它重要的教会节日。将临节是教会「新年」,怎可以忽略?

师母和大女儿在旺角一间小商店买到一个「将临节月历」,挂在墙上。这样启动了我们一家人对圣诞来临的期待。「将临节」是什么?那是圣诞之前四个主日,通常在十二月第一个主日。那一天,教会庆祝新年,正如中国人庆祝农历年初一。那是教会的年历,一个循环的开始。

我们教会十二月份的主餐诗选了《以马内利来临歌》,那是一首应节的圣诗。领主餐唱这首诗,很有意思。因为我们领主餐是等待主的再临,在天国里参加羔羊婚筵,和主「喝新的」。将临节的重要,不单是「提早」记念基督救主降生。基督降生固然是大日子,但一样重要的是祂要再来。在将临期间,我们要预备自己,迎见再来的主。主耶稣踏上十字架的苦路而进入荣耀,升天坐在宝座上。祂将要以君主的身份再临,审判世界。走天路的教会,要慎防世俗乘机宣传的、充满物欲,贪婪的圣诞气氛所蒙敝。以布包裹,以马槽为床,睡在贫寒简陋的马棚里的婴孩耶稣才是我们的主。

另一方面。以圣诞为主题的歌曲,调子有时太sentimental 了,叫我们回望过去,眷恋那些温馨的场合。我爱听这种情调的圣诞乐曲,但是,如果没有将临期指出祂是再来之主,荣耀之君,就不能解释博士献礼的末世性意义。将临节是一个向前看,向着未来和永恒的日子,这也是令我们有所「期待」的原因。愿我们都赶快调校心灵,进入将临期的状态之中。


我的「肺」为何「躁」?

何事「烦躁」?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我还要称赞他。他是我脸上的光荣(原文是帮助),是我的神。」诗篇42:11

放了一个礼拜大假。放假比平时更忙,睡得更少。

我的经验是,放大假如不出门旅行,会比不放假更忙。

道照讲,有事一定要你,电话要听,有问题要解决……

而且,多了些外面的事情。平时可以说要「上班」,走不开而推辞。放假没借口。而那些都是重要的事,甚至是大事,或者是老朋友找你去帮忙。

天气转变,原本早上有几声咳嗽,上个礼拜严重了,声音也沙哑了。不是伤风感冒,但愈来愈不适。礼拜六青崇讲道前看中医,说是「肺躁」,喝了一剂苦茶。上台讲道时,仍未完全进入状态,但已经好了很多。

「肺躁」,我不是第一次。中医师一说,我就明白了。早在葛福临布道会前两个礼拜,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找上我门来,我里面开始「躁」了。

因为我很快就发现,那是我从未遇见过那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我没有能力应付,虽然我被人认为是那方面的「专家」。我手头掌握了很多数据,比较有经验和能力去处理这些问题。

可是,我心里明白,非我能力所及。那不是可以用「学术研究」的方法去判定是非。如果可以,早就了结。

那些是是非非,对教会,对福音事工和一些弟兄姊妹会造成很大伤害。有甚么对策可以减低伤害呢?都没用。连传媒也把那些教内的传言报导了,把问题弄得更混乱。

我害了「肺躁」。

我心为何烦躁?

我需要一服清心润肺的解药,那是安静在神的临在中,得到属灵的洞悉力。


不要计较

抱怨和不快乐的生活,源于与别人比较。

我们总是看见别人拥有的,而自己没有的。比来比去,生出许多不平和痛苦。有一篇文章,写人们喜欢怎样比较︰

1岁到4岁,比可爱;
5岁到7岁,比聪明(幼儿园)。
8岁到12岁,比成绩(小学);
12岁到15岁,比谁敢(大胆)(初中)。
16岁到18岁,比相貌(高中);
19岁到22岁,比男女朋友(大学)。
23岁到26岁,比学历(工作)。
27岁到28岁,比公司(立业);
33岁到35岁,比孩子、比车子;
36岁到40岁,比房子、比妻子。
41岁到50岁,比事业;
51岁到55岁,比钞票。
56岁到60岁,比媳妇;
61岁到65岁,比声望。
66岁到70岁,比健康;
75岁以后,比谁老。

广东俗语说得好︰「人比人比死人」。和比自己条件差的人比较,会自觉优越。别人的情况比自己好,又会觉自卑。而自卑比懮越的可能性来得大,因为世界上总是有人比你更好、更强、更有名。老是比较,注定活得不快乐。

保罗说,他随时随在,学会「知足」。知足是为自己所拥有的感谢上帝,因为都是上帝所赐的。有些东西,别人有,我没有。身处的环境,比别人差,但都不强求,不计较,不去问上帝为什么我没有这些东西?为什么这般际遇会临到我。只求上帝给够用的恩典,每天的供应,好去过日子。其实上帝已经将最宝贵的东西给了我们,就是主耶稣。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见不得人好,自己不好。

最好不要比较,也不计较,生活会好过一些,这是我几十年岁月累积的心得。


开开心心活下去


罗锡为牧师

当牧师那么多年,丧礼参加很多。曾为过胎死腹中的婴儿,以至百龄人瑞主持丧礼。有些丧礼是自己的亲人、朋友和他们的家人。在第一城浸信会参加的丧礼特别多,有些是要当主礼的,有些不用负责,有空也会参加,慰问。教会的人虽然愈来愈多,但仍有家一样亲切。

丧礼参加得多会麻木吗?我不会。我把每次安息礼拜,都看作是死亡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人生、人死带给我心灵的震撼,每一篇安息礼拜的劝慰都是从心里涌现的信息。我聴过一位老牧师在一个公开的讲座说,两篇讲章就足以应付所有丧礼了。我不能够,我愿意为每一位离世的人写一篇。有些讲章写得好一点,因为感触大一点。无论如何,都会有感触。尤其是躺在棺木里的是年轻的人,而且是也曾相识的朋友,甚至是自己的亲人。

如果他们是高寿而终,自己比较容易受安慰,和能安慰人。香港人的寿命愈来愈长,平均活到七、八十岁。最近一、两年,频频参加和我同辈,甚至年轻一辈的亲友的丧礼。有师母的大学同学、有我替他证婚的,有在突破杂志编辑组一起当义工,和突破机构旧日同工。有些是与癌病作战了一段日子,有的是心脏病突发,去得突然,并无迹象,遗言也不及留下。

不能说他们「英年早逝」,他们己经做过很多事。很多人退休之后,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但是,他们有些或者比我年纪稍长几年,有些年轻得多,都先我而去了。


于是,我开始想到,生命的长短既不可以预测,死亡随时来临,并不会预早宣告,那么,余下尚有多少光阴,就应该把握每一天,去做些要紧的事,和心里愿意做的事。

把握今天,是很多人都能说的话。不过,若真正要把「今天」握住,就必须「心里有数」,要让自己一生过得无悔、无憾,而且快乐。上个礼拜六,参加文保罗的安息礼拜,他是沙田宣道会任敏儿牧师的夫君,他们都是突破旧友。在灵堂上挂了一幅祭幛,「开开心心活下去,快快乐乐回天家」。书法仓劲,想是他妹夫关湛机手笔。

能自己开心快乐不容易,让身边的人也开心快乐更不简单。把握今天不一定要做伟大的事,能教自己开心,别人快乐,就是要旨。


改变你自己

继续谈谈QBQ。

我们都听过著名的Serenity Prayer,是说面对环境之道。祷文说: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这只是祷文的上半部。中译如下︰

「上帝求你使我能沉着,能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事,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和有智慧去分辨何者能改变,何者不能改变。」

「沉着祷文」是尼布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写的,面对的是恶劣环境。QBQ针对公司、机构和个人成长来说,要人面对自己。这篇求沉着的祷文可以改写如下︰

「上帝求你使我能沉着,能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人,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人,和有智慧去分辨,那个我能改变的人,就是自己。」

要改变环境,先改变自己。说是轻松,做起来不容易,真的要求上帝赐力量。

John G. Miller 举了个例。有一次他讲完一场讲座,题目是︰「我只能改变自己。」散场后,有一位做中层管理的人上前,做上司的,遇到一个新来的下属,和他共事很有困难,很难驾驭。后来他调职,才松了一口气。几年后。她升调到另一部门,刚巧又踫着那位难以应付的旧同事,仍归她指挥。她发现这次相处容易得多了,大家可以沟通、合作做计划。于是问自己,他几时改变了?后来发现,对方没改变过,只是自己改变了。John G. Miller 问她,改变了什么?她说,我不再想改变他了。

人人都想改变别人,不会觉得自己需要改变,那是大忌。要改变自己,并且凡事不要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无论在职场上,在家里,在教会里都要有这个打算。

改变自己不是放弃立场和原则,而是自我成长和更新的门坎,若不跨越它,我们永不能进步。


QBQ!

问题在那里?


在人生里,或工作间,总是有很不事情看不对眼,也不满意。常会抱怨,为什么会如此?我们都想找出问题。

正本清源,一定要追到QBQ那里。

QBQ是什么?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是一本书的书名。师母把这本书拿回家,我一看见就抢了过来,很快就读了一遍。她的「老板」给机构里高级的职员每人送一本QBQ,我看过了,也认为是本好书,胜在简精,「句句到肉」。

原来QBQ这三个英文字母,已给John G. Miller 登记作了公司招牌,成为「商标」,专门教人把QBQ找出来。他那本书很薄,也很贵,却是十分畅销。其实QBQ不是John G. Miller或某人专利,人人都应该追究「问题背后的问题」,那都是一些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

可是,就是如此荒谬,那些最简单的问题,却不是人人懂得去问,外国很多公司、机构要重金礼聘专家如John Miller去替他们找问题,问题一说出来,原来如此,就那那么简单。

「问题背后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你自己,你要为自己的人生和工作负责—personal
accountability。你自己就是问题的一部份,若解决这个问题,你就成为解决问题的一部份。

我很同意John Miller 的意见,解决问题要反求诸己。圣经不就早己把QBQ如此说明了吗?如果从开始,亚当不以为都是夏娃惹的祸,人类的问题或许不会愈弄愈糟。
发表于 2011-8-2 22: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中国圣诗大师苏佐扬

苏佐扬牧师被主接回天家,享年九十一岁。

我是唱苏佐扬牧师的「天人短歌」长大的。他一生作了五百多首短歌,三百首圣诗。我可以随口唱出来的,有几十首,如︰

「迷路的羊,迷路的羊,回转吧,回转吧,耶稣救主今天寻找你……」

「耶稣,耶稣,是我至好朋友,耶稣,耶稣,时常帮助保佑……」

「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主的慈爱永不离开你。」

「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

「主爱我必爱到底。」

还有许多许多经文短歌,当年在主日学唱,在小学的早祷会唱,在夏令会唱。有些作品已编入教会的诗本。如《世纪颂赞》380首《祢知道我爱祢》,是他作曲的。在我们教会崇拜,曾选了《主的妙爱》做回应诗,也是他的作品。这些都是我爱唱的诗,还有一首《你爱主吗?》,歌词说︰「你说你己经相信耶稣,为何你对他信不真?」自年青时代代就提醒我要爱主。上述三首都是我的「金曲」。

多产的圣诗作者,英国有卫斯理兄弟、美国有失明的Fanny Crossby (记得她的《有福的确据》吗?)、中国要数苏佐扬了。没有别的中国人作圣诗比他更多,更流行全世界的华人教会。

苏牧师的圣诗为什么能摸着我的心?因为他的圣诗都很易唱,很容易上口。经文短歌,帮助我把神的话语常放在心间。他主要用中国调谱曲,有些是改编中国调子,有些是创作的,具本土特色,即所谓「本色化」。最重要的,他的词有深刻的属灵内涵,人称他为「布道家」,因为他的短诗是布道的上佳材料。唱他的诗,会得着安慰、激励、教人内省、默想。苏牧师的诗歌,与内地会编的《颂主圣诗》(证道出版社出版),和倪柝声等主编的《小羣诗歌》,曾陶造了一代中国基督徒的属灵气质。

我希望教会能举办一个苏佐扬牧师圣诗分享会,不单是为怀旧,为了追念一位刚被主接去的主的老仆人。我相信,来一起唱的人,都会得到灵性的激励。


宣教士那么近

在过去不长不短的日子中,和世界各地的宣教士扯上了点关系。

从前是靠书信报消息,现在有了电邮,宣教士的近况很快就收到了,他们虽然在天涯海角那么遥远的地方,但是电邮一会儿就有来有回,好像和他们很接近。与教会差传部有关系的不说,和我经常有联系的宣教士,散布天下,包括中国、中亚、日本、中东、非洲,印度、南美洲。有些原本是认识的,其中有的是朋友,同学,也有从前的学生。有些宣教士是在不同场合遇上而认识,一直能保持着联络的,都已成为他们的「祷伴」。他们路过时,或会见见面,或只能通个电话,谈起来很亲切,都很熟悉。全因为他们的代祷信上,事工例行要报告,但是都会提及他们的家庭和心情,所以对他们的生活,可能比近在身边的同事、朋友了解更多。

宣教士在禾场上,或者有别的宣教同工,或本地教牧同工一起事奉,可是心情仍是孤单。不谈要完成传福音的任务有多么的艰巨,光是在异邦生活,就要适应很多事情。有人记念他们,为他们守望,就成为他们得力的来源。我读他们的信,开启他们发的电邮,为他们代祷,就成为了他们的「支持网络」,而这个网络的建立,全凭一本「地址薄」。

今天,收到非洲来的电邮,一封长长的代祷信缕述了他们全家,和差会遭遇的各种事情。我简短的回了信。半小时内,收到回复。宣教士说,大半年前他的手提电脑给人偷了,失去了里面很多珍贵的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电邮邮寄名单,那是非常痛苦的事。他说,那封信是怎样发出去的?是翻寻了很旧的档案找出来的。发出去后有二百封打回头,因为邮址失效。住宅或办公室搬了,邮差会有本领把信送到新的地址,但电邮却没有这个功能。他说,我的回信令他多么的兴奋,让他知道不是孤军作战。他的电邮不是全都石沉大海,至少有一个人给了他鼓励,并表示他说故事,能对远方的一个牧者有回响。收到代祷信写个回复,对发信的人原来有那么大的鼓舞,尤其是个宣教士。

他们是那么近,也是那么远。


一本「回头」的圣经注译

整理书架,有一大批书清理。红色书皮的英文版《圣经新译》(New Bible Commentart)又出现眼前。翻开书扉,印有最早期的藏书章,日期一九七二年一月。那是购入的时间,在我入神学院之前。

这本书原本已经是discarded, 「报销」了。三十年前,借给九龙礼贤会一位青少年团契的团友。当时我是团契的导师,那位弟兄很有追求的心,热衷研究读圣经,我把那本书给他。没打算要他还。

后来移民加拿大,又回来香港。今年(2006年)中,回到九龙礼贤会讲道,那位弟兄把书带回来,还给我。我当时不想收回来,但他坚持书是我的,应该还给我。

今天,再从书架把书捡出来,抚著书皮,我就想起年青时代的旧事。

那是我第二本「圣经新译」。第一本是福音证主协会的翻译本,根据第一版翻译。记忆中好像分四册出版。最初发现有那套书,很兴奋。那时是个中学生,惟有「节衣缩食」,一分一毫的存下来,把这本大部头释经书买回家。

那本书的好处是从创世记到启示录,都由不同圣经学者作注译,而且参考了最近的学术见解。我渴求一本这样的「工具书」,因为读经时,不再满足于一点一滴的「个人感受」。希望对上帝的话语读得深入一点和全面一点。而且,教主日学和领小组查经时,需要些解经上的帮助。那本书是我当时知道的中文书中最好的注译书。

当时,认识一些思想极为「保守」的神学生,他们对学术研究存疑,善意的提醒我,《圣经新释》太「新」(派)了,把我吓了一跳。不过,我小心的看,没看出有什么新派,如「不承认耶稣是神的儿子」,「不信圣经是神所默示的」,「不相信神迹」等新派说法。我反问那些神学生,他们何以会认为《圣经新释》新派。他们说,听他们的老师认说的,所以他们都不敢看。我奇怪,神学生不看《圣经新释》,看什么书?

后来,《圣经新释》修订版出来了,那时是1970年。由几位著名的福音派圣经学者主编。我忍不住手,把它买下来,把它带着进神学院。很快,发现靠它不够应付神学院的水平,于是,给我冷落了。

其实,因为书太多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必须丢弃一些书。中学时代的书,进入大学就都丢了。有一次搬家,把读神学前的基督教书籍,和在神学院的教科书,都送给一些初入神学院的神学生。在加拿大回港前,把一些「牧会学」和神学巨著,留在加拿大或送给别的牧师。那些留在加拿大的神学书,有一位年青人,视为宝藏。他从前是个浑沌少年,今日已非吴下阿蒙,在大学主修宗哲,并计划攻读硕士。现在,鲁益师的书,他看得比我多了。

说回那本红皮《圣经新释》,那位弟兄把它替我保存了二十多年。二十年间,这位我当年的主日学生,今天已经是教会的领袖。阔别多年,他把书归还给我,我收回来。今天,《圣经新释》已出版了廿一世纪版,我却决定保存着这一九七零年的修订版。我的书多得堆起来像个山,可是,我发觉明天最需要的,或者是一两本简洁而全面的圣经工具书,可以带着在身旁。下半生,随时候命,为主奔跑。云柱一升起来,就能轻身上路。

反而那些连篇巨著,神学伟论,可以丢了。


圣诞老人不坏

圣诞老人不坏。虽然我在圣诞节讲道时,愤愤不平的指出,人们数典忘宗,圣诞节聚以他做主角,冷落了主耶稣。骂的不是他,而是那些「摸错」的人。

今日,人们把「圣诞老人」「封」做偶像,因为他放在鹿车上的那个红布袋,愈来愈有料了。没错,那个布袋所装载的东西,己经重得不能背在肩上。我们要什么就有什么。今年,他为香港人带来了个「肥年」,人人盘满砵满。据说,今年是回归以来,最热闹,人们最肯花钱的圣诞节。市道繁荣,那才有圣诞气氛嘛。

生活过得好一点,快乐一点,没罪。基督教并不反对社会富裕繁荣。我们要提醒人,不要「拜金」,「拜物」,要知道谁是上帝。祂曾来到这个世界,与卑微的,贫穷的人一起生活。

与我们渴慕过的所谓欢乐圣诞相比,第一个圣诞节,有点凄清,寒酸,甚至伤感。上帝的儿子降生,用布包着,没有床,要睡马槽。客店也没有祂容身的地方。要记住,今天教会所扮演或装置的圣景太热闹了。那一晚,三博士并不在场,他其实摸错地方,去了希律旳王宫,后来才寻到伯利恒。牧羊人来看个究竟,但他们穷得没有圣诞礼物带来。

当然,没有圣诞老人在马棚里派礼物给牧羊人。小小的主耶稣就是那份礼物—万物的救恩。

我不骂「圣诞老人」,他老人家是给人抬出来做猴子戏的,而他只是上一个世纪美国人想出来促销的主意。圣诞老人,原本是小亚细亚的主教,他牧养的地区,人民生活穷困,于是他常出来周济有需要的人。圣画上,手里或拿着三块金圆,或四块面包,戴着主教冠,穿主教袍的那一位老者就是圣诞老人的原型。他是属于东方教会的人,所以俄罗斯教会很尊重他。而他也是荷兰的基督徒所尊敬的教会伟人,他的故事,随着荷兰移民,传到美国。一去美国,他渐渐「胖了」,也发达了,变为个大胖子,并且搬到鸟有之乡去住。

我在温哥华生活时,带女儿去附近一个叫「本拿比村博物馆」参观。那里有一个原装造型的「圣古拉斯」(Santa Claus 是St. Nicholas 的昵称,竟没有人把他能认出来。也好,因为商业化的圣诞老人己变质了,不再是那位慈善为怀的古教会领袖。

其实,圣诞老人没作坏事,他叫孩子乖,叫生意兴隆(「做旺个市」),在商业社会,不能避免。不过,我们应该看看教会历史,看一看尼古拉斯主教为什么会名留青史。

以下是从网上找回来的文章,把两者的分别列出来。

Santa Claus belongs to childhood;
St. Nicholas models for all of life.

Santa Claus, as we know him, developed to boost Christmas sales—the commercial Christmas message;
St. Nicholas told the story of Christ and peace, goodwill toward all—the hope-filled Christmas message.

Santa Claus encourages consumption;
St. Nicholas encourages compassion.

Santa Claus appears each year to be seen and heard for a short time;
St. Nicholas is part of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surrounding us always with prayer and example.

Santa Claus flies through the air—from the North Pole;
St. Nicholas walked the earth—caring for those in need.

Santa Claus, for some, replaces the Babe of Bethlehem;
St. Nicholas, for all, points to the Babe of Bethlehem.

Santa Claus isn't bad;
St. Nicholas is just better.


我的五本属灵好书

2006年《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 选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一百本基督教名著。《时代论坛》也找到几位香港教会领袖,各自选出他们的五本好书,合共二三十本。有些书是重复的,他们英雄所见略同,如潘霍华的《追随基督》和傅士德的《属灵操练礼赞》都是热门书。《今日基督教》的一百本和香港 《时代论坛》的好书书目中,很多是我看过的。我同意那些都是影响福音派教会的重要的基督教著作。

我也想一想,那些属灵著作对我影响至深。于是,我也选出我的五本好书。按阅读的先后次序列出来,其中也可以寻出自己灵命成长的路径︰

第一本,是陶恕的《渴慕神》,是本经典的灵修书,初中时看的那段日子,追求灵性的长进,看喜欢看书,那时书种不多。团契图书柜里的书,差不多都看过。陶恕好看在那里?他以深刻的属灵睿见,直截指出在基督里的生命的什么一回事。他以福音派中人,指出福音派教会和信徒的伪善。他的文笔铿锵有力,句句都是属灵隽语,可以细味,默想。这本书可以列入属修经典著作。

第二本、是倪析声的《正常基督徒生活》。不说不知,这原来是英文的讲道纪录,讲罗马书的,后来翻成中文。译笔流畅,用的是小群教会习用的词汇、述语,给人觉得很「属灵」的味道。「小群」的书、倪柝声的书,教会神学路线是「弟兄会的」,神学路线的「时代论」色彩甚浓。但这本书不谈那些,只谈救恩,说得很清楚,叫人很受用。年青时代的我,靠这本书弄清楚得救的问题。并且明白到「得胜的生活」,是「正常」的基督徒生活。

第三本,是《追随基督》(Cost of Discipleship)。「门徒=信徒+十字架」这条方程式,是潘霍华提出来的。他在纳綷德国,牧养「地下教会」,训练传道人,写了很多精彩的神学和灵修书,如《狱中书简》、《团契生活》等。但以这本书最著名。他说︰「基督呼召一个人来跟随它、是跟随祂去死。」这是背十架的意义。十架是个天枰,把「廉价福音」和「重价恩典」分别出。而潘霍华身体力行,顽抗「纳綷主义」,而步上刑台—他的十字架。香港教会开始讲comnmitment,这本书影响至大。

第四本,是司徒德的《信仰的寻索》(Basic Christianity)。我看这本书时,书名是《基督教是否可信?》。先入为主,书名新不如旧。对一个爱看文史哲,将要面对理性冲击的年青人,这本书帮助我良多,打好了我对基督教信仰的理性基础。这本书解答了许多信仰问题,如耶稣是神的儿子吗?祂有没有复活等。直至今天,我个人谈道和「打擂台」(辩道会,当时盛行于大专院校)的「功架」,主要是靠这本书的指点练就的。

第五本、是《基督徒问答》(Luther’s Small Catechism),是最古的书,写成于宗教改革运动,五百年前。一本薄薄的小书,堪称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神学和灵修著作。我没有看过第二本写给给初信者和学道者的书,写得比这本书好。它简要的说明基督教要义,论基督徒的信仰(论「使徒信经」),伦理(论十诫),和灵修(论主祷文)。马丁路德简单握要解释了主圣餐是什么?浸礼是什么?路德没有用过高深的神学术语,就最易懂的说话,说明福音的内容,神学的网领,和灵性生活的重点。我可以说,这是影响我神学思想最深的一本书。

我的五本基督教好书,都是归根究柢,back to the basic 的书。我的灵性塑造,受这几本书影响最深。后来看过很多好书,但不能把这五本书挤开,而进入我的五大,因为都没能像几本书,在我属命基础上作过那么深刻的工夫。


黄金时代的期待

中国正在打造「和谐社会」。这不是新鲜事物。

古今中外,曾谈过大同世界、理想国、鸟托邦、国际社会主义天堂、和黄金时代。

在马克斯埋头建构他的理想社会时,西方社会对「黄金时代」已期待多年。圣诞歌曲有一首叫颇为流行的《夜半歌声》,是当时的的心声︰

人群进化,难若登山。步步辛苦万分﹗
当知所望黄金时代,不久便要来临,
崎岖道上,请息片时,静听天使歌 声。

这首歌面世后一百五十年后,美国的法兰西福山(Francis Fukuyama)写《历史终结与最后一人》,他说,人类的历史终结于美国的民主社会,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了。Tnomas L. Friedman以新闻记者的眼光,走访世间,回来对美国人说,「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所预言的,而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只要美国能在「凌志汔车与橄榄树」之间,取得平衡,就是理想社会的楷模。

有人不相信这两个美国人的说法。美国人也不是全部相信。美国愈来愈多穷人,环保份子直指美国的消费主义污染了世界。

荒谬的是美国和中国正在谈和谐和进步的两个大国,在「凌志汔车」那部门,做得有声有色了,「橄榄树」差不多砍伐净尽。「凌志」代表科技,西方的物质主义文明。「橄榄树」是自然,心灵。

香港有人开始像外国一样,抗议折卸天星码头和维多利亚港填海工程。这都是阻碍香港社会的繁荣进步的行为。我们记得世贸会议期间,韩国农民的示威。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带来一部比灾难片《明日之后》更振撼的纪录片,日本宫崎骏的《天空之城》等寓意丰富,影像鲜明的影片,在在都提醒我们,天人合一,是黄金时代和谐的社会真正的基础。

Edward Wilson算是殿堂级的生物学家,最近出版一本叫《创造》(The Creation)的书,他说,科学与宗教并非格格不入,互相排斥的。世界万物,唇齿相依,互相有连锁反应。他说,人类保护自然的一草一木,固然是求自保,正如环保人士所主张。但是,他提出有造物主奥妙的安排,我们必须以宗教的情怀去尊重它,爱护它。

这也是「圣诞节」受人忽略的一个主题︰「和平国度」,在一些圣诞卡的画面上,也是圣经所说︰

豺狼必与绵羊同住,豹子要与山羊同卧,
牛犊,幼狮和肥畜必同群;
小孩子要牵引牠们。
牛必与母熊一同吃食,牛犊必与小熊一起躺卧,
狮子就像牛一般吃草。
吃奶的婴儿必在虺蛇的洞口玩耍,
断奶的孩子必放他的手在毒蛇的穴上。
在我整个圣山上面,这一切都不行伤害或毁灭之事……

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和谐社会。


凌志汽车与榄橄枝

Thomas Friedman(华盛顿邮报著名的记者及专栏作者),曾用「凌志和橄榄树」作为他一本论全球化的书(2001年出版)的题目。有中文译本,台湾联经出版。把副题变为书名,叫做「了解全球化」。我宁取原名,因为凌志和橄榄树是用得极好的隐喻。

皇冠牌名车「凌志」是个「快世界」,效率、精致、卓越、高科技,是全球化的表现。橄榄树是个「慢世界」(slow world),个人的、社群的、文化的、关系的。说起橄榄枝,使人联想起齐豫那首「橄榄树」,那个地方很遥远,好像消逝了,只存在记忆中。

「凌志」的世界正在迅速把橄榄树的世界卷进它的旋涡里。有些国家或民族在顽强地抗拒,如回教国家。有些则飞身投进去,像我们的祖国,在过程中,会制造多端矛盾和冲突,并衍生社会、生态和文化的问题。但是,根据Friedman 所言,两者并不一定是互相排斥或抗衡的。 

 Friedman 的书说︰「一个国家引入了麦当劳餐厅以后,从未与另一个有麦当劳餐厅的国家开过仗。」他不是「麦当劳的拥护者,他只说出一个事实,原来吃美国忖餐连锁店卖的汉堡包可以化解赫庭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如此简单,信不信由你。他又说,冷战之后,争霸的本钱己经不再是谁的飞弹杀伤力大,而是谁拥有的计算机(信息科技)够快。于是信息战会代替核子战,令到发生另一场世界大战的机会大大减低。

说到速度,凌志的高速也很可怕,常在快线奔驰,会使人失去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于是,橄榄树又会长出来,除非我们把它砍掉,以为它会阻碍我们经济发达。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也有一部凌志,也有一棵橄榄树。前者送我们到未来的世界,后者会带我们回到心灵的故乡,千祈不要把它砍伐净尽。  

Lexus 是这个世代的大趋势,但每个人心里都有橄榄树的要求。或者可以叫它做葡萄树,无花果树、麦子、生命、灵性都可以。凌志是建造的,榄橄树是栽种的,而不是建造的。栽种,因为它是有生命的。它的成长,要等候。等候它的季节,开花,结果,连媷杂草也不急不来(麦田稗子的比喻)。

Friedman 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麦当劳餐厅是一例。他说,这个世界明天有去路,如何取得凌志与榄橄树之间的平衡。他认为美国己经做得到,并且成为世界的指路明灯。

你认为呢?
发表于 2011-8-2 22: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差传—出发﹗

差传,不是一项事工,虽然我们习惯说「教会的差传事工」。

差传是一个从上帝来的异象。教会看不见自己是什么,也看不见它要做些什么,根本没有差传。没有这些「看见」,教会会做很多事,甚至做一点「差传事工」,但教会仍没有「差」,也没有「传」。

差传既然是从历史时空那个定点—主耶稣的空坟墓出发,那个与复活主相遇而改变了我们生命的经历,教会就不会上路去。使徒离开空坟墓之在所耶路撒冷,去加利利见主,受差遣,再回到耶路撒冷,等候圣灵降临,然后向世界出发。

如果他们没有这些经历,初期的教会就不会出发。如果教会不出发,我们也听不到福音。不是牧者的大声疾呼能赶一个神的儿女上路。生命若不更新变化,就不懂传福音,更不懂如何使万民作门徒,因为必须要摸到主的心意,看见主所看见的,才有差传。差传是从祂的心意出发。没有这些经历,我们不会肯踏出这一步。

我们要踏出我们的框框、小圈子、不恋栈「我们在这里真好」的感受,向未得之地,未得之民出发,把他们带进主的国度里。如果我们受了感动、仍不动心、动手和动身、主有时会驱赶我们,把我们从「舒适地带」赶出去。

那未得之地,可能远在天边,也可能近在眼前,但我们必须看见,才会出发。

那未得之民,或许是异族,也许是同胞,但我们必须看见,才能关怀。

让我们踏出这一步—邀请未信主的朋友参加我们的小组、团契、主日学、和主日崇拜。你说,我们的小组已经有十多人,容不下新朋友。你们可以分为两组,便有空间了。你说,崇拜都满座了。第一堂和第三堂崇拜还有些空位,还可以增加几排椅子在大厅。


马利锺斯的圣经

上个礼拜五晚,在联合圣经公会晚上的异象分享会中,再一次听到马利锺斯的故事。这个故事,我很小很小时候,就在主日学或什么地方听过了。而我认为,牧师都应该把这个动人故事给会友都说一遍。

那是一个小女孩名流千古的故事,没有她,就没有「联合圣经公会」了。

二百多年前,韦尔斯有个小女孩,名叫马利锺斯。她每主日上礼拜堂,很喜欢听道,很喜欢上帝的话语。她最大的心愿是自己有一本圣经。可是,当时买一本圣经很贵,也不容易买得到。一个小女孩想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圣经是奢望。可是她没放弃。后来,十岁了,她上学了,课余替邻居做些小差事,赚点零钱,都存了起来。六年后,她够钱卖圣经了。1800年,十六岁的马利独自上路,攀山越岭,跑了一天路程,到巴拉镇去。那里有个教会可以买到圣经。可是,她来迟一步,最后一本圣经都给人订购了。马利急得哭了起来。那个教会的牧师叫查尔斯,听到她的心愿,并被她想有一本圣经的真情感动,把那本给人预订了的圣经先让给了马利。

马利锺斯爱读圣经,想有一本圣经的心事,让查尔斯牧师有了个负担,要为人们多印些圣经,让圣经广为流传。四年后,即1840年3月7日,第一家圣经公会成立了,称为「英国圣经公会」(British & Foreign Bible Society)。二百年前,马礼逊牧师由成立不久的英国圣经公会差遣,来到中国,翻译圣经。今年(2007)年,香港教会记念马利逊来华二百年,那光荣当然要归给上帝,但是马利锺斯也有份儿。

马礼逊翻译圣经后,有多种其它译本面世。一百年前,联合圣经公会的前身,和各差会的代表,在香港举行会议,要翻译一本白话本圣经和各教会共享的圣经,这是「和合本」圣经的由来。这本圣经在华人教会用了九十多年了。

今天,我们读圣经时,可会想起那个小女孩马利锺斯?我们家里可能有几本圣经,可会像她那么渴望要读上帝的话语?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女孩子的故事,主使用她,她的见证竟然是教会历史中重要的一页。


信仰临界

基道出版社送来古斌的新作「信仰临界—消费社会的信仰新想象」。基道出版社专门出版一些具学术性和思考性的书。古斌是时代论坛的作者之一,这本书结集了曾刊载过的文章。

认识古斌,是在「时代论坛」举办的某些聚会中,当然,我也是他的读者。他找我为他的大作写序,当然荣幸之至。为古斌的书作序不容易,要考验自己是否读得懂他要说的东西。替他的书写序的还有张吴国仪师母、梁家麟院长、骆颖佳教授。比起他们的序言,我写的篇幅最短。不是我和他不够朋友,只因为我的墨汁有限,写文章愈来愈短,而我在序言要说的,只有一点︰就是他的文章其实不难理解,不一定要配一对「后现代眼镜」才读得明白。只要用平常心去揣摩,并理解他为什么会站在大时代和教会的边缘,对其meta-narrative作他的神学和文化批判。

可以把这本书归类为比较容易读的「文化批判」的入门读本。古斌批判的,包括教会的流行文化。在信仰临界的线和面上,让他把今天的种种「符号」替我们解读,然后,从他所运用的丰富的隐喻中,看见上帝跃然临在我们当中,就在他瞬间捕捉的一个身体语言和情境。我把这本书推荐给有想象力和愿意思考的人。


祷告=向神「落订单」?

祷告=向神「落订单」?

「衰鬼上帝」(Bruce Almighty)片中,占基利当了上帝的替工,发觉耳根不清净。原来每天有无数人不住向上帝祈祷,于是他坐在计算机前,利用计算机程序,一次过回复那些请求,一律「允准」。做成天下大乱的后果,可想而知。

那只是「笑片」(喜剧)的桥段,可不是反映了世人对祈祷的想法,基督徒也不例外。祈祷是向神「落订单」。私祷,为自己和所关心的人「落订单」,公祷或祷告会,为教会和更多的事情,向上帝要求这些,要那些。然后期待神在我们指定的时间和方式送货。我们的祷告事项,好像一份长长的「购物清单」。

很多人说不懂祷告。其实人人天生就懂得祷告,所谓人穷呼天。那是天性里「购物单式」的祷告。但是主耶稣为什么要教我们祷告?为什么我们要向一些属灵的人学习祷告?因为祷告是一样要学习和操练的属灵功课。天性的祷告只是个开端,天父要我们从祷告的开端起步,进入灵里的祷告。

祷告是怎样开端的?是当我们发现有些很难办的事,自己办不来,请上帝帮忙。那没有错,我们向天父表示对祂的倚靠,祂是喜悦的。那些难办的事让我们明白,我们需要神。但是,不光是为那些事缠着天父。有时,我们的那份「祷告事项」列得太详细、太具体、太明确。好像上帝需要根据我们的步骤和指示,才能把我们交给祂的事办得好。我们心目中,对事物都有个最圆满的解决方法,每件要求的物品都有个「型号」附上去,要求照单付货。有时,那些请求,会蒙应允,但是,久而久之,我们会把上帝当做「圣诞老人」来使唤了。

我们要跟谁学祷告?主耶稣。主耶稣教导我们祷告,是要我们改变,变成主的形像(change into His likeness)。我们学习主的样式,从「功利式」的祷告,进深一层,进入与主同在的宁静中,放下自己,与主相交。在主的面光中,去体会祂的心意。然后上帝的儿女就会明白,原来祷告不是要说服上帝,改变祂的旨意,而是改变自己,使我们更像祂。

祷告就是在主的恩典之中,向上帝承认,我们需要祂自己。祂自己是我们所「求」的。在灵里的祷告,不是要改变上帝,改变环境来便利自己,叫自己舒服一点。而是要改变自己,变成主要我们成为的人(to become the person God wants us to be),讨主的喜悦。


灵力共振「葛福临」

我们希望在一个全城布道会的现场里,感受到什么「震撼力」?

如果只是因为「人多势众」,气氛热烈,很多音乐会的「粉丝」制造出来的效果也很「震撼」。

布道会有什么不同?要预先亲身体验一下,乃可参加为布道会举行的联合祈祷会。1014大球场的动员日祈祷会没能去。但参加了两次沙田区联合祈祷会。十月在我们一浸举行,昨晚在沙浸。由于祈祷会的形式限制,把祷告「斩件」为种种琐碎的事项,我觉得我们的祷告仍未进入状态。或者我要求太高,其实已经有很多人来了,而且恳切祷告了。我觉得还缺少了的那一点,仍是我们在祷告会中经历些什么?

这不是「葛福临布道会」的问题,乃是全教会的问题。我们如何祷告,反映我们如何事奉。我们如何事奉,反映我们与主的关系,并对主的认识。使徒行传里,我们看见那一群极之「无能」的使徒,曾发出极之有效的祷告,得着了圣灵。在五旬节那一天,举行了历史上第一场大型露天布道大会。五千人决志、受浸加入教会。事件震撼了耶路撒冷。他们的祷告会中,只有一「祈祷事项」—求圣灵浇灌他们,好使他们能为主作见证。他们只求告了一件事,主答应了他们。其余一切,不必筹备会议,就一件接一件事发生。这些没有受教育、缺点短处多的是的使徒,因着有主耶稣所应许的圣灵替他们「充能」之后,他们就把教会建立起来,把布道和差传事工办起来。神的儿女都有从上而来的能力,一切关乎上帝国度,抢救灵魂的事都好办。

所以,我为讲员和一切布道会的筹备和流程祷告,也要为自己先复兴,得着能力祷告。我盼望在布道会中,人不单看见一位会讲道,和有能力的人站在讲台上,或是一些有办事能力的,把聚会办得好。我总是希望,参加聚会的各界人士,体验到身边是一羣上帝的大能子民。因为这些「有能力的人」的「灵力共振」,他们的生命震撼了。


转变,需要一场仪式

「转变,需要一场仪式」是一本书名,谈怎样去应付人生的每一个改变。

人生的阶段如季节,有春、夏、秋、冬。季节是气候的转变,人生也有转变。自出生以来,我们经历各种改变、生、老、病、死,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
从前,有很多「礼」要行。孩子入学时,家里的长辈会要他行个「入学礼」。古时,有「及冠礼」,表示孩子成年了。教会的浸礼,标示一人个人的生命的成长。有些教会给年青的会友行坚信礼。学校有开学礼、散学礼、毕业礼。结婚要行婚礼、生孩子弥月设姜酌,搬家摆「入伙酒」,请牧师去祝福祷告。每作一次这些仪式,表示我们的人生列车到达一个站。这些仪式,给我们的转变赋与意义。人生的列车不能老是停在一个站,它必须开出。一个阶段结束,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如成年了,就不再是小孩。

有些转变,会带来损失,或关系的破裂,我们不免迷惘、甚至不能接受。可是为转换环境而求变,或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出路,到头来却发现只是原地踏步,甚至重蹈覆辙。问题出在那里?因为我们需要为一切外在的改变,或人生的经历,找寻意义。而我们必须以新的心志,去面对一个新阶段。假如换了一个环境,但心灵没更新,没有向前迈了一步,没有找到新的意义,其实没有转变过。

那些生命转变的仪式,就是让我们在转变中,为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义,定立新的目标,从而获得内在的力量,和学习到新的处事做人之道,去面对新的开始。没错,无论遇到什么改变,是好是坏、是祸是福,全凭那内在力量。那个力量的源头,是从上面(信仰)来的,是从心灵里发出的。这是属灵生命塑造的过程。我记得读神学时,大病一场,休学半年。康复后,在港九培灵研经大会的奋兴会,再一次应讲员呼召,跑到台前,把自己再一次奉献给主,一个月后,回到神学院去。

每当转变时,你有没有为自己举行心灵转变的仪式,为你和上帝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


人生的谜

在人生里,有许多费解的事,好像个谜。有些事没关重要,不会费工夫去找答案。有些事,就算穷一生去追寻一个答案,也看不出端倪。有时,「谜底」会在某一个时机忽然跑出来,就会恍然大悟。

小事如多年前,一家人到加拿大小岛度假。潮退时,在海边捡了些海星,回到度假屋,放在阳台上晒干。第二天,发现少了一两只海星,遍寻不获。难道是给差不多晒干了的海星会爬回海里?几年后,我家的「美曲」小狗小钮扣,偷吃放在壁炉边的干海星,有一角仍衔在嘴角,我们才明白当年那失踪的海星原来跑进牠的肚子里。

又有一次,水族箱里的红耳龟,原本有两只,不见了一只。不会是「被提」了吧?也是找不着它。几个月后,在房子一个角落看见了它,仍活着。没法解释牠怎样爬出水族箱,掉到地上。不过,终于把牠找回来,了结了另一件失踪悬案。

在生命里,看到很多人和事,有些与自己有切身关系的,却猜不透,那些事件为何会发生?真相如何?日子久了,好像放下了,不再追究,或淡忘了,但是沈淀在心底,变成潜意识中一些「未了的事」(unfinished business)。偶尔会浮现出来,仍要把它压下去。当人生的智慧和阅历丰富起来的时候,那些封尘的卷宗,又会展开,当然要有澄明的,平静的心境去看,仿佛自己是局外人,再看那件事的前因后果。眼前一亮,都了悟了。回头一看,顿时体会「传道者」所说︰「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传3:1)。然后明白,上帝如此带领我们经过那些日子,那些不解之谜,是上帝所定下的时机,让我们跨过那些门坎,或越过那些幽谷,得着圆融的生活智慧。

「传道者」参透了这人生道理,说出以下剔透的哲理︰

「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时候和定理。各样事务成就都有时候和定理,因为人的苦难重压在他身上。他不知道将来的事,因为将来如何,谁能告诉他呢?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这一切我都见过、也专心查考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有时这人管辖那人,令人受害。」(传8:5-9)

在我们生命里,或打过许多场大小战役、或受过无理的人所管辖,或遭遇到生死时刻,或受无常的际遭所折磨。过去的事,尚且无法一一明了,将来的事,也不能掌握。那么,我们任遭何时,都要豁然开朗,以平常的心,信靠主的心,仰望着日光之上的主,走日光之下的人生路。跟主而行。到那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三章所说的,「面对面的时候」,一切的谜底都打开,而谁是谁非?是功是过?都不重要了。因为,只有爱是能超越时间的山岭,和死河,直至永恒。主的爱,就是每天活下去,向前走的动力。爱是开解一切人生之谜的线索,主容让那些事,在我们身上发生,是主美意。在主爱里,不会有疑惧,因为主必保守看顾。


传道者的质素

从苏佐扬牧师的圣诗,说到赵君影牧师,说到上一代的传道人。那一个时代仍在世上的,硕果仅存的不多了。我们只能从认识他们的人的追忆和他们的著作去学习他们的榜样。最好的材料是他们写作的「诗」,比理论著作,更能触摸我们的心灵。写诗,是一种感动和体会,从右脑,从心里发出来的。所以,边云波写了一本薄薄的《献给无名的传道者》,是一首叙事诗。这首诗就能召唤了无数的青年,跟着他走上十字架的道路。倪柝声写了一本《主工人的性格》,但给后世事奉主的人的影响,反而不及他作的一首圣诗《让我爱而不受感戴》。
赵君影写的圣诗,最能说出一个传道者内心的挣扎,如性格的模造。例如这一首《主啊我心爱你》,是他在四川教神学时作的圣诗,曲是苏佐扬谱的。从前的圣诗都是先写词后作曲。

1. 我眼流泪,我心破碎,主啊,我心爱你!
或遭敌对,或遇误会,主啊,我心爱你!

2. 衣不蔽体,食不充饥,主啊,我心爱你!
无处可栖,无势可依,主啊,我心爱你!

3. 家人离弃,朋友嘲讥,主啊,我心爱你!
吞声忍气,默默受欺,主啊,我心爱你!
副歌:主啊!我心爱你,现在爱你,永远爱你;
   任凭海枯石烂,主啊!我心爱你(爱你)!

这是对主倾诉,对祂说,no matter what, 我也爱你。我年少时,教会有些聚会还有人会唱这首诗。今天,时代不同了,这首圣诗很少唱了,差不多给遗忘了,因为其中的处境好像不会发生的,唱起来会被认为是自怜自爱。可是,一代神的仆人的生命,就在那些境遇中操练、磨励出来。

今天,走天路的人,不一定贫穷到「无处可栖」,但仍是「无势可依」。事主爱主要流泪吗、会心碎吗?会遭敌对吗?会遇误会吗?会受欺而默默忍受吗?而那并不是逆来顺受的懦弱性格,而是一种坚持、在最恶劣的环境下肩负使命的耐力。是在山上宝训所说,天国子民的属灵质素。颠覆世界的,正是这些生命的质素。主说︰「飞鸟有窝,狐狸有洞,人子却无枕首之处」。

难道我们为祂而活的人,就可以比我们所事奉的主好过一些?


一颗对主贴服的心

年青时代,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会读神学?为什么要当牧师?

我所说的那个时代,并不遥远。不过,那个时候,要踏上神学院的路,是要有一番挣扎的。再比起早一、两辈,更不是人人愿意走上的路。因为,那不是一条有出色的路,当然也不易走。

挑起我回想这些事的,是苏佐扬牧师和赵君影牧师两位的圣诗。苏佐扬牧师,是上一代巡回布道家最后一位。听到他返回天家的消息,把他的天人圣诗和天人短歌拿出来再唱一唱。有几首也是我爱唱的,是和赵君影牧师合作的,例如《主若是》、《尽忠为主》、《主啊我心爱你》。赵君影牧师也是现代中国教会代表性的人物,他是「全国基督徒大学生联合会」的发起人,时维1945年。可是,传道是他曾轻视的「行业」。他年轻的时候,和其它有志气、有才华的青年一样,都不愿意当牧师。他说︰:「三十六行,敲锣卖糖,行行都行,就是牧师不当。」宗教只是他生活的点缀,直至1930年,在计志文牧师的布道会中决志,四年后奉献。他写的《主若是》,是我爱唱的。教我声乐的陈之霞老师,也爱唱,时时在班上独唱这首圣诗,以作示范。歌词感性动人,谱上的曲也很优美。诗云︰
           
1.主若是玫瑰一朵,我就是绿叶一片,             
主与我心心相印,紧紧的以爱结连。             
任凭是风狂雨暴,同甘苦朝夕相见,
主若是玫瑰一朵,我就是绿叶一片。

2.主若是一首诗词,我就是爱的音乐,
跳跃着高声欢唱,像一只晨鸟清歌。
主与我此唱彼和,心灵间默契配合,
主若是一首诗词,我就是爱的音乐。

3.我若是冷若冰霜,主就是冬日太阳,
祂热情十架大爱,感动我铁石心肠。
但愿我溶为溪水,直流到主爱海洋,
我若是冷若冰霜,主就是冬日太阳。

4.我若是一块荒地,主就是及时甘霖,
祂的恩沛然下降,滋润我干渴的心。
我不再白占土地,开花结果扎根深,
我若是一块荒地,主就是及时甘霖。

  诗歌反响了一位神的仆人与主的关系,唱的时候,字里行间倾露了对主何等的爱慕,对主的心是那么贴贴服服,好像一首「雅歌」。而诗歌的作者,是一位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大时代里,顶着风云变色的政治局势,带领成千上万的中国大学生信主,并踏上宣教路的属灵领袖。
一位为主冲锋陷阵神的仆人,里面原来有这么一颗对主「贴服」的心。也要那么一颗贴服的心,才会回应主的呼召。

谁有这么一颗对主贴服的心?


谁是老板?

我在真证传播事奉时,有一天,有人打电话给我,请我准许他在他经营的餐厅播放我们拍的影片。我当然乐意免费让他播放。为了传福音,我向电视台「买时段」播映福音节目也愿意呢。

那家餐厅叫「谁是老板」。很特别的名字。有一本书的题目叫《谁是老板》,那本书应该看一看,特别是做「老板」的、做上司的要看。餐厅老板选了这个「宝号」,灵感可能从那本书来,我没有问他。

每逢经过「谁是老板」,我都会进去吃个午餐或茶餐。如果老板不太忙的话,会跟他聊一聊。「老板」当然是基督徒,他说,初开业时,客人会问他「谁是老板」是什么意思。那是个不硬销的传福音方法。

昨天,在主日崇拜和下午的圣经讲座,请来鲍维均牧师,信息的主题,也是与「谁是老板」有关。上午主日崇拜,他以扫罗和戴维比较,要我们在圣诞将临时思想︰「谁是我们的王?」下午,他从圣经神学的观点提醒我们,我们要作个「非常」感恩的基督徒,不是因为上帝给我们什么好处而要感恩,而是因为「基督」是主,我们要常常谢主隆恩。

鲍牧师说,「拜偶像」的意思是什么?拜黄大仙固然是拜偶像,但从扫罗失败的经历,指出向上帝祈祷和献祭,表面上合符圣经,也可以是「拜偶像」。他说,如果这些本来是「属灵」的行为,如果光是为自己「利益」而作的,无讑是藉祈祷或献祭,「利用」上帝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在圣经的亮光中,都是「拜偶像」。

合神心意的祈祷和敬拜,是以上帝为中心的。我们敬拜、事奉及向祂祷告和感谢,不为别的,只因祂是「主」、祂是「王」。人间没有「完全」的人。扫罗做了许多错事,失败了,上帝不喜悦。戴维也做了错事,他做错的事,有的比扫罗更严重,如奸淫、谋杀等。他们两位都向上帝认罪。先知指出戴维犯罪,他真心的,谦卑的认罪,悔改。他留下许多有深刻反省的悔罪诗。扫罗也向塞缪尔承认有罪,表示要悔改。但只是个表面的行为,目的是要巩固自己在百姓面前的权位。于是,戴维被上帝使用。历代志上记载戴维不单治国,也「建造」圣殿。殿宇,要到所罗门王时才施工建筑,但历代志的作者,把日后的圣殿敬拜、礼乐和规模,都归功于戴维,把他视为带领百姓敬拜上帝的「宗教伟人」。他是个合神心意的王,因为他以上帝为他的王,并敬拜、事奉他。同是以色列的王,一个属肉体,不蒙上帝喜悦。一个属灵、被上帝使用。分别就在他们其中一个知道谁是真正的王。

今天,「皇帝」和我们没有什么切身关系,皇帝也管不了我们些什么。但是「老板」没有人不会不明白吧。一个基督徒明白「谁是老板」,他过的生活,作的事,都会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必须搞清楚,我们的老板是谁,否则我们就糟透了。


魔鬼的试探用尽了

上个礼拜六,在青崇听刘姑娘讲道。她讲魔鬼试探主耶稣。主题是出自路加福音4:1-12。

这是我很熟悉的一段经文。从前牧养的教会,规定讲道的经题,叫做「三代经题」。三年一循环将圣经主要内容读完一遍。「对观福音」(马太、马可、路加)都记载了耶稣受试探,所以每年都有机会在主日崇拜讲道讲这个题目。讲了十多年。神之儿女需要不住提醒,谨防魔鬼的试探。这个题目永说不完,因为牠诱惑人的点子,曾出不穷。记忆中,每一年讲这个题目都写新讲章。可能,快十年没再讲这个题目了,在青崇听道时,路加福音第四章好像很新鲜。忽然,第十二节好像从圣经中跳出来,直扑我的眼睛。

路加福音说︰「魔鬼用完了各样的试探,就暂时离开耶稣。」

魔鬼有诸般试探可用,但牠的试探有穷尽吗?新译本把「用完」译为「用尽」,意思是一样的。在四十画夜,魔鬼把牠用来引诱主耶稣离开上帝的办法都使了出来。这一节经文,只有路加记载。马大和马可两本福音都没有。马太和路加都说了「三个试探」,但是,那狡猾奸险的恶者,不只三度板斧。人们通常说耶稣在旷野受了魔鬼「三个试探」,其实不止于三个。三个试探,按路加说,是变石头为食物充饥,拜魔鬼换取万国荣华,和在圣殿顶跳下证明上帝的保护。我们读圣经的时候,以为放在最后的那个试探最严峻。
路加和马太福音都先说把石头变为饼。但第二、三个试探的次序不同。马太福音把从圣殿顶跳下的试探放在万国荣华之前。为什么会有次序不同?有圣经学者说,路加和马太按自己的「神学观点」和写作主题,把材料作不同编排。是不是路加认为对主耶稣来说,比从圣殿顶跳下是比万国荣华是个更高层次的挑战呢?

可能如此。未必全对。

佛教,道教和民间宗教的「修行故事」,都有仙佛或圣人得道之先,经历重重魔障,一个比一个难以应付,证明他们的道行一步一步提升。罗马天主教会的灵修传统,也有圣人修练灵性,像登上一层又一层境界。像李小龙电影「死亡游戏」,登上塔顶,要杀低每一层的高手,愈往上去,对手敌人的实力愈强。试探就是试探,每一个都一样凶险,要置我们于死地。不少灵程高深,或曾被主重用的人跌倒,都是一时软弱,掉进一些最明显不过的陷阱里,犯的罪都是很低层次的。所以,能应付「万国荣华」的引诱,需要运用的「功力」不一定比抗拒变石头为饼为高。三个试探,只是魔鬼各样试探的样本。魔鬼其实不介意人信上帝,只要人指使上帝用来替自己服务,或者将一些肉身或虚荣的欲求,当作上帝,他就达到目的。神的儿女或许曾为主放下一切,摆上自己,并且胜过魔鬼的试探。魔鬼诡计不能逞,或许会「暂时」离开我们。但牠会回来,牠不会只用那两三度板斧,而会用各样试探。

诸般试探,万变不离其宗,不外乎物质、名利、权力,情欲、骄傲等。而抗拒之法则一,靠近上帝的心灵。


爱与权

今天,我们的生活出了什么问题?

权与爱失衡。 差不多所有问题都出来这里。

Tony Campolo (美国著名传道人 社会学家)写一本书,书名直译为《权力的幻像—严肃呼吁接受耶稣对权力的做法》(The Power Delusion︰A Serious Call to Consider Jesus” Approach to Power)。这本书在上一个世纪末出版。他以牧者和社会学家锐利眼光观察世情,在书本开章明义的说︰二十世纪人类所彰显的罪的核心,就是我们都神经质地要一切受我们控制(our neutrotic need for control)。进入廿一世纪,世情也不两样。

于是,在我们生活处处,都有一场「权力游戏」(power game),在家庭、社会、世界政局、甚至在教会里。例如在家庭里,就有十分复杂和激烈的权力运用。丈夫要控制妻子,妻子要管住丈夫。父母想儿女接受指令和安排,儿女却不想受控制,因为他们自己想作主。

美国有一位作家Willard Waller,最近,人们发现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写的书对婚姻、家庭有很多体会。他自己来自破碎家庭,他的婚姻生活也不快乐,离婚收场。于是研究别人的家庭为什么美满?他的结论,婚姻破裂也是权力欲害的。人性潜在着对权力的渴望,做成人生的不幸,婚姻的失败。他看见,人们想要控制自己的伴侣(有权)时,就会把爱收起来。结果,「谁最有权,谁爱得最少。谁爱得最多,谁的权力最少。」Waller 称之为「最少利益定律」(the principle of least interest)。 无权的人不一定有爱。有爱的人,必定会为爱的缘故,愿意放下自己的权利。

基督耶稣降世,放下上帝的尊荣,谦虚自己,生在马棚里降生,死在十字架上。他选择了一个人看来是软弱无能至极的位置,却成为得着并改变我们的上帝的大能。
发表于 2011-8-2 22: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翻身?有办法﹗

在昨晚启发课程介绍会上,Oasis航空公司总裁Steve Miller分享他如何「洗底」和「翻身」的信仰历程。
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爱主的基督徒,但他不信主。来了香港二十多年,在几间航空公司担任过很高职位,有过成功的日子。可是,他离开了父母所信的神。
他从前认为基督徒都是弱者、怪人。他替公司招聘人材时,求职者自报家门是基督徒的话,就算资格,经验和才干都最好,他也不要请。害怕请了个「宗教狂热份子」。
他以为自己很成功,自以为是,却不懂得去爱,教他身边至亲爱的人伤害了,生活得一榻胡涂。后来,参加了「启发课程」,认识了主耶稣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信了主。他的人生扭转了,心情也改变了。后来,加入了Oasis航空公司,以基督教的原则去经营这盘生意。终于,他回到父母的基督教信仰,回到父神的身边。他信了主,学到自制,学到爱,并且对神的救赎恩典有深刻的体会。
Steve Miller 从他的经历中,举了一个例子来形容。他说,在他人生最低沉的日子,欠了一大笔债项,无力偿还。于是债主向法庭申请,要他「破产」。他记得到中环Receiver General 办事处办破产手续时,执达吏看到他手腕戴了一只手表,问他是什么牌子?他说是「劳力士」。执达吏叫他把手表除了下来,给没收了。一切贵重的东西,都要变卖,偿还债项。一个人破产,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偿还部份债项,就可以「翻身」,不过仍保留曾经破产的记录。另一个选择是偿还全部债项。还清了,就能「洗底」,即不会保留任何曾破产的记录。他选择后者。终于,他把债务都解决了。他写信去Receiver General,追查自己破产的记录。他在现场,把回信拿了出来,当众向我们在座的会众读出来。政府的公函说︰「经查,Steve Miller在香港并无任何破产记录。」
人的「罪债」— 对良心、对上帝的亏欠,人无力偿还。但基督耶稣取代人的位置,在十架上死了。神自己替人填了那一笔罪债,把一切不利于我们的记录都用主耶稣的宝血涂抺了。想要「翻身」,「洗底」,是有办法的,就是凭信心来到十字架前,靠主耶稣基督的宝血洗干净。Steve Miller 有好见证。

灵命回糖

「回糖」是个广东俗语,有些人不了解它的原意。
回糖是说蔗糖长到某一个时间,汁液的糖份就会变得甜起来。如果不趁它最甜的时候收割,会渐失去糖份,就不甜了。老宣教士张智理牧师在第一城浸信会廿三周年感恩崇拜语重心长的说︰「今天,西方社会,只差一代,就倒退到基督教之前的时代。」他是感叹西方社会中,基督教信仰的成份愈来愈稀薄,只差一个世代,就会完全离开教会,完全脱离了福音的影响。现在到了最危急的地步。西方教会无论曾如何辉煌过,若不复兴,将会成为历史陈迹。
上一个世纪五十年代,有一位华人宣教士,从中国受差派到印度尼西亚一个岛上传福音。当地土人拜假神,没有文化,过着原始生活,不穿衣服,没有婚姻制度。几十年后,他们都信主。他们都衣冠端正,人人上教会,奉行一夫一妻制度。有人听到这个故事,感叹说︰这才是真正的「进化」,西方却不住退化(回糖),从有衣冠而赤露,把基督教传统的一男一女一夫一妻婚姻制度拆毁……
今天,华人教会,我们的教会,若不把信仰代代相传,把福音传下去,传开去,也一样「回糖」。而承传这福音使命,上帝的儿女要勤读神的话语,浸淫在主的道里,让生活里的「含圣(圣经)量」不住上升,属灵的生命质素不住提升。那样,才不会「回糖」。上帝的儿女若失去作世上的盐和光和勇气,社会上的基督教影响力就会「回糖」,上帝的儿女在生活和社会责任上,要坚持基督徒的价值观。遇到不平不公不义事,我们要发热发光,向贫穷人伸援手,为受压制的人请命,为保育生态环境而出力,为不公义的事抗议。除了有使命感,有神的道,和勇气之外,还必须回到「起初的爱心」。那是基督徒生命和使命的起点?是否失落了?是否回糖了?
我们也需要复兴,延续交付给我们的信仰和使命。

为何复兴跚跚来迟?

今天的教会宁相信「方法」而不相信祷告。这是教会复兴迟迟未来到的原因。
有一本书叫《复兴为何跚跚来迟》(“Why Revival Tarries”),1959年出版,它说︰「今天教会的灰姑娘是祈祷会。这个主的使女并没有人爱慕和追求,因为她并不炫耀知识,不标榜哲理,也没有心理学作她吸引人的亮点。她只是个使女,她只穿戴朴拙的诚恳和谦卑,并不害怕下跪。」五十年后,这番话仍然是切中教会要害的。
比这本书更早,属于上一个世纪初的经典属灵书籍《祈祷出来的能力》(“Power Through Prayer”),作者邦戡兹说,上帝不是寻找事工方法,祂使用的是人,祈祷的人。这本书由滕近辉牧师翻成中文,都几十年了,也再刷过几次,看过的人不少。可是,我们彷佛仍未摸索到得力的途径。我们羡慕韩国教会的复兴,组团去取经,上祈祷山观光,回来后,依然故我,仍未学会祷告。福音事工模式的「新型号」层出不穷,教会忙于试用新款的,有些教会确实是比前「热闹」了,可是,我们渴慕的复兴,仍未来临。祈祷并不是讲求「效率」,祈祷并不一定会叫我们的脑筋转得更快,做事更有成果。当然,祈祷也不是叫我们躱懒,不去工作。「祈祷会」不是「能力」的售卖机,我们投了几枚硬币,它就会「吐」出能力。
什么祈祷最有力量?什么时候我们的祈祷最恳切?就是来到危急关头,例如有重病,或考试,或生死攸关的事,不抓住上帝,就没有别的方法。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祷告?要像那本书说的那个「灰姑娘」,踏踏实实,谦谦卑卑的跪下来,迫切地、情急地、渴慕地,并以孤注一掷的心情,求主让教会经历祂的同在。我们不满足于属灵的花巧,也不给伟大的事工所分心,我们只求得着主,彷佛没有了主,我们就不能活下去。直至我们的生命得着更新,充满圣灵的能力。
那时,复兴就来临了。

不传有祸

「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林前9:16)。
如果基督徒都把传福音看成责任,看得像保罗所看的那么重要,福音早已经传遍天下了。今天,尚有许多人未闻福音,反映神家的荒凉,神的儿女未尽本份。把福音传到地极,不是教会可有可无的一个选择,而是神已经托付了的责任。这个责任,我们要向神交代。温德博士说︰「祂要我们完成的使命清楚又简单,就是要看见基督在每一个民族中受敬拜和跟随。这是重要的宣教任务,是我们必须最专注和尽心去做,直至完成为止」。
既然是别无选择,也不能推给别人的一个责任,神的儿女就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务必把基督十架的大爱,与凡未听过的人分享。这个任务完成了没有,神的儿女有一天要向祂交代。不能交代,我们就有祸了。祸在那里?我们愧见主面。普天之下,期待福音的人,却因我们的怠慢、懒惰、拖误,未及听闻救恩,就沉沦灭亡了。将来在审判台前,怨恨我们,我们将何以答辩?未闻福音的人灭亡,是他们的祸。得闻福音而不把福音传开去的,也有祸。那是极为严厉的警告,因为关乎人的永生永死,岂能无视责任?
为了这个责任,宣教士万水千山,离乡背井,去传福音。来华宣教士戴德生说︰「若有千条性命,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若有千镑金元,不留下一块不为中国用」。赴非洲的宣教士Willis R. Hotchkiss在日记上说︰「在非洲四年,患病三十次,被狮子咬了三次,被犀牛围攻多次,然而由衷的说,只要我再有机会在这黑暗大陆举起救主名号,乐意重蹈那满布荆棘的路」。都为什么?正如保罗一样,也曾为福音天天冒死,他说︰「我若甘心做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托付我了」(林前9:17)。
不一定像戴德生和Hotchkiss梯山航海,深入不毛,但愿我们都像他们一样,甘心情愿地把我们的生命,投放在福音事工上,从我们的耶路撒冷开始,直到地极。

一个Wonderful的追思礼拜

你参加过一个可以称为wonderful的追思礼拜吗?追思礼拜可以形容为wonderful吗?

昨晚,在祁大卫牧师的追思礼拜上,祁牧师的公子祁但理,他也是牧师,播出祁牧师生平照片时,对会众说︰「今晚是个wonderful的场合。」我站在他身边传译,给他这话卡住,不知应该怎样翻译wonderful?在追思礼拜上,一切用语都要很小心,恐怕自己听错了,翻译错了。

不过,在场的人,在追思礼拜结束时,都会承认,那确是一次称得上wonderful 的追思会。这个追思会超时了半个小时,因为挡不住要上前来讲述祁大卫牧师夫妇如何影响了他们生命的弟兄姊妹,我也不打算挡住他们。这正不是我起初要替祁牧师办这个追思礼拜的原意吗?分享中,有泪水、有笑声,都因为一位神的仆人,触摸了人的生命,藉他的言行,改变了人,让人认识主,爱主更深,把自己学祁牧师一样,献上生命,为主而活,传扬福音。那不是很奇妙吗?
我们都来了追思礼拜,为了什么?为了安慰祁师母和祁牧师的遗嘱吗?我想不是。那不是办追思礼拜的原因,而是我们要想念一位从前引导过我们,传神之道给我们的人,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来13:7)这是我在追思礼拜选读的经文。祁牧师老成凋谢,功成身退,我们都为失了一位老朋友、好牧者而伤怀。奇妙的是,无论是唱诗,缅怀和信息,都弥漫着一种比伤感更强烈的气氛。我们都在那里,为这一位神赐给我们的属灵导师和朋友而感谢上帝,为他结果累累的一生而赞美神。
昨晚,我们参加了一次「奇妙」的追思礼拜,人人都同意。

开平之子祁大卫

美国人祁大卫牧师而为「开平之子」,美国人,他的一生,善哉﹗美哉﹗
第一次与祁牧师见面,是两年前。他与师母带领从美国来的朋友,访问河南。为此,我身为差传部负责同工,与当时负责内地交流的周志华牧师,和几位有负担的弟兄姊妹,一起筹备。初次会面,就给他身上的两样东西所吸引——
他孩子脸的笑容,亲切而开朗。他那爱中国的心,热力直扑过来。在筹备会上,我用以赛亚书一段话,说将来有人远自「秦国」来到锡安。我说,有些圣经学者和中国的「中西交通史家」考证,可能是指中国时,我看到他眼里发出光芒。他和我们中国人一样,甚愿同胞在上帝救赎计划中给题名。
他的确是开平之子,生于香港,在开平度过童年。父亲是来华宣教士,至国内局势不许可,随父返美。长大后,献身宣教。虽然他被派往的禾场并不是中国,但心里常牵挂着地图上那片海棠叶上十亿未闻福音的灵魂。从他的宣教工场退休,就受差会之命,帮助一些以香港为基地的工作,为期一年。谁知来了,就舍不得离开,而且加入了我们第一城浸信会为会友。他回开平寻根,那里的父老,一看见他就从他那永远的孩子脸,认出他就是当年那个洋人小伙子,好像认出乡亲一样。地方官员热烈欢迎这位「开平之子」回到故乡,而这位「开平老乡」。这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乡,像许多落叶归根的老华侨,为乡里尽力做点事,如:修路、引进水电设施。并且讨回祈牧师双亲于一九二零年代所建立的教堂。第一城浸信会的国内交流事工,也是随祁牧师「回乡探亲」而开始的。
最令我感动的,是八十高龄的祁牧师,身患重病,仍决意回中国一行,把他最后一分力,用在中国人身上。可能,是这次旅途的劳顿,让他的病加重了。在香港停留的日子,原本约了他在主日崇拜分享。可是,就在那个主日前的几天,也发现患处有痛楚,听医生嘱咐,马上返美治疗。那一次,是我最后与祁牧师见面。再见要在天家了。
情之所系,心之所牵。这份被基督的爱所激励的爱中国的心,我们若不被感动,岂非鐡石心肠。

葛福临布道会制造33间「一浸」

葛福临布道会四天聚会,总共有340,000人入场,33,0000人(最新统计)决志信主。那是一个纪录。
33,000人到底有多少人?我们教会第一城浸信会有1000人聚会,即是说,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几天时间,香港忽然多了那么多初信主的基督徒。光是容纳他们,就需要有33间像我们第一城浸信会大小的教会。亦即是说,过了上个主日,葛福临布道会后,香港一时间多了33间「第一城浸信会」。初信主的人数超过平时教会主日崇拜平均人数的十分之一,在某一个教会中,每十个会友,就有一两个新朋友来参加。你能想象那个情况吗?教会可以作些什么?
当然,那33,000位决志者,并不是从没去过礼拜堂的。有的是亲子聚会中,基督徒父母带去听医生叔叔而决志的。刚过去的礼拜天,有一位刚来教会聚会几次的慕道朋友告诉我,她在前一个晚上决志了,想参加慕道班和小组聚会。扣除这些已经在教会慕道的,或者有些决志后反悔的,新朋友人数仍然可观。
这个数目,令我们兴奋之余,应该要好好想一想,我们怎样应付这个问题?其实这是个「好」问题,教会最好能常常要应付。
使徒行传记载,教会刚成立不久,就要面对「得救人数天天增加」的问题。五旬节圣灵降临那一天,就有三千人加入教会。设想一下耶路撒冷教会有多大?就可知那是个大问题了。他们当时并没有「教堂」,都在家里聚会,而且天天都有聚会。忽然来了三千个新朋友,教他们怎么办?当然,三千人之中,有部份是上耶路撒冷过节的旅客,不久就会回家去,但是教会要不要打铁趁热,赶快栽培他们?把家庭奉献出来让教会聚会的家庭,恐怕也要把一些家具丢掉,腾出地方,接待新朋友。每天有那么多新人出入来往,生活的规律也搞乱了。今天香港的教会能忍受吗?
葛福临布道会之后,留下这些问题给我们思想。这些决志的人,关我们的事吗?下个主日,教会回复「正常」,照常办事(business as usual)。
我们费了接近二千万,办这几场布道会是为了热闹热闹吗?没错,很久没办那么大型的聚会了。但是,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吗?
我请各位和我恳切的祷告,不要叫那「33间第一城浸信会」那么多的初信者,几个礼拜就在人间蒸发,原来只是「泡沫布道」罢了。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有责任,去接待、关心、栽培这些初信主的人。
为那33000个决志者,除了感谢神外,也要求主给我们智慧,和勇气去面对。

我们所需要的复兴

我们听过很多复兴的故事。从书里看的、听牧师讲道说的、或听过弟兄姊妹亲身经历的见证。对许多神的儿女来说,复兴太遥远了。它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或是久远的事。可否想过或期待过复兴也临到自己身上,和教会之中?
如果我曾经历过一个复兴,那该是三十多年前的一个青年夏令会中。我们老远从菲律宾请来郑果牧师当主题讲员,主题是「异象与使命」。「异象与使命」是第一届世界华福的主题,我们不是抄袭它。这个夏令会较第一届华福还要早几年。参加过那一届夏令会的老营友,忆述那一年的经历,都认为是青年人的一次大复兴。那一个夏天,那一群青年人经历过些甚么?我们经历到「祷告的权柄」。当年的夏令会的职员和导师,在营里的祷告特别迫切。我们都感受到大会的浓厚的属灵气氛,是参加过那么多次夏令会和各样聚会都没有的。我们特别鼓励营友参加祷告会,一起为夏令会守望,求圣灵动工,扭转青年人的属灵生命。
起初,青年人颇不能接受讲员带来的信息,以为太emotional了。有些人对大会的安排有些不满。后来,参加祷告会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一起经验到一场属灵争战。很多人说,在夏令会听了那几篇很有力量的道,日子久了,或许会忘记讲道内容。但在夏令会里的祷告会操练过信心的人,不会忘记祈祷出来的能力。
复兴必与「对付罪」挂钩。圣灵来,是要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很多营友听了叫他们扎心的道,看见自己的罪,受圣灵责备,找组长、导师和讲员,承认自己的罪。在见证会上,他们一个一个的站起来认罪。生命的改变,必须要与「老我」决裂,从旧性情摆脱出来,全靠主耶稣的宝血和圣灵的大能。复兴的作用,不是增进属灵的气氛,甚至经验到浓厚的「属灵的气氛」,也不算是复兴,除非能催迫神的儿女踏上献身和差传的路。
那一年,郑果牧师在讲台上,呼召了很多人献身事主,人数破了历年纪录。当年蒙召的,现在都当了牧师和宣教师,散布世界各地,作主的仆人。教会人多,若没有会友愿意踏上奉献的路,算不上兴旺。教会有钱,会友却没有爱人灵魂和传福音的心,可以罢了。那年我亲历过的复兴,让我也无悔地,背起十字架,走主要我走的奉献的路。复兴的结果,不是人人感觉良好,情绪高昂,而是在来到祭坛前的一个立志,并在那里,朝着十架一往无前。


等候神

「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候神;我的救恩是从他而来。惟独他是我的盘石,我的拯救;他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很动摇。」(诗62:1-2)
为什么神需要我们「等候」?尤其是在急难之中,难道衪自己总是跚跚来迟吗?自年青的时候,就有长者告诉我,凡事要等候神。叫一个「急性子」的人等候,是件难事。他要把事情做好,并且马上办好,往往不耐烦,为什么不早点出手,把合祂心意的事玉成,不合祂心意的事挪开?有些关乎神国度的事,别人看不见其重要和急切,但神应该知道,既然我的「先见之明」是从神那里领受的,何以祂不帮忙,把事情完成?有时,在难处当中,饱受煎熬,迫切向神祷告,向神叫苦,祂要我们等到何时,好日子才会来到呢?抱打不平的人,更会对世上发生很多不公义的事着急,催促神快快出手,拨乱反正,把环境改善……
可是,一个属神的人,要学习安静、专心等候神。等候神,不是要练耐性。等候神根本上不是缓慢的问题,而是对神的投靠、顺服、和事奉的学习。为主作工的人,为什么会走在神的前头,要神追上来?等候神是事奉神的一种姿势。弄清楚谁是主人,谁是仆人。仆人永远走在主人后面,听祂召唤和差役。马大和马利亚都是服侍主耶稣,各有不同岗位。马大在忙乱中,不耐烦别人不帮忙,也对主埋怨起来,对主说,你看不见我在忙吗?祢看不见有人在闲着吗?祢为什么不做一点事?许多时候,我们像马大,服侍主的事候,要把别人,甚至主自己变成自己的仆人,替自己效命。等候神的人,言语会少起来。他心里不会烦燥,不批评别人,也不向神唠叨,因为他心里有了个底,就是他的帮助、救恩、和拯救从神而来。荣辱得失全在乎神,不在乎自己。
等候神,就是对神的「在乎」,和对自己的「不在乎」,把自己放在候命,服事,和投靠的心情中。诗篇说,等候神的人,立在神设立的一个「高台」上,受到屏障和保护。而在那个「高处」,站得高看得远,对神的计划和心意,就看得通透了。


广阔的心

一个人的胸襟,是天生的,还是从交游,历练而来的。在上帝的国度来说,我相信那是上帝所赐的。那是一个事奉的人所要追求的属灵质量。
当然,一个人要开过眼界,要面对过诸色人等,不容易相处,很难合作的人,可会把一个人的胸襟扩阔。我们读保罗书信,读到提摩太后书,就看到一个容得下别人的属灵人。
上个礼拜天晚上,参加了大使命中心王永信牧师荣休及陈惠文博士就任会长的感恩晚宴。下午有差传研讨会及交棒礼,因开执委会错过了。在宴会上,有余达心牧师,罗曼华博士及林来慰牧师致辞,说出对王永信牧师及陈惠文博士对教会的贡献。王永信牧师曾在我们教会讲培灵会,对这位八十二岁的教会老前辈多少都有些印象。
那么多年来,王牧师令我最佩服的地方,是他那广阔的心,没有这个容得下别人的胸襟,他跟本不能成为「华福之父」,联络全世界各地各宗各派的华人教会一起,为广传福音而努力。而他并没有私心,日后创办大使命中心,在前苏联、南太平洋群岛、波斯湾等地,开辟了差传的新前线。而工场开展后,却一一交给别的教会或差会去接手,并不据为己有。那是一个属灵的眼光和国度的胸怀,是从上帝领受的。不是建立自己的王国,为上帝的国度献上一切,为自己无所求,是一个上帝仆人的典范。
可是,他那广阔的决心会与「异端」和「不信派」(王明道的说法)委协。他早年写的「真道手册」,是当时少数针对给扭曲了的信仰而写的书,让上帝的儿女能提防那些导人入迷的教训。他又不会容忍有人传那些不必经十架的路就可得救的「假福音」。这算是「狭窄」吗?对「别的福音」的不容忍,叫做「狭窄」吧。保罗把那些破坏真道的人交给撒但。主耶稣说过,进天国的门和路是「窄」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位有那么大气魄的教会领袖,虽然从大使命中心会长的岗位荣休,但他是个停不下来,永不言休的人,他会继续带领教会向前进。我们都为他祷告。


轻身走天路

要记住,我们都是「天路客」。
走天路的人,脚是踏在「地上」上的。地上的路程,比作以色列人的旷野生活,是个旅程,终站是永恒的家乡。
随身没太多东西,其实是件好事。去旅行,谁会把家当都带在路上?我们宁愿轻身上路。以色列人在旷野走了四十年的路,衣服没有穿破,脚也没有肿(申8:4)。每天,上帝从天赐下吗哪,不会饿着肚子。吗哪,可以如何烹调?无从稽考,味道肯定不会好。营养价值呢?肯定不会差到那里去。
主祷文中求天父︰「日用饮食今日赐我。」是及时的,份量足够的,定期的供应。主耶稣差派十二门徒去传道时,这样吩咐︰「行路的时候,不要带拐杖和口袋,不要带食物和银子,也不要带两件褂子……」(路9:3)到站借宿,没有人接待就继续上路。受差遣要过信心的生活,每天仰望主的供应。
过了三十多年事奉主,拾吗哪的日子,回顾所走过的路,不尽是坦途,有很多转变,转折,但是有主引导。生活所需,主也没有亏负过我,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主恩够用。我不羡慕别人有些什么是我没有的,我只渴望抓住我不能没有的东西,就是主的应许和同在。
两袖清风走天路,不是为了潇洒。潇洒所抉择的方式,可能不必要承担。上帝的儿女也有潇洒的,但是如果他没有忘记自己是天路客的身份,身在路上,原来是响应着一个天上来的呼召。他就要有所放下,有所摆上,有所肩负。为了这个属天的托负,天路客随身太多东西,妨碍他走信心的道路,所以,主呼召我们,差遣我们轻身上路。


领袖的陷阱—财、色、权

  神职人员犯了性恋态罪行,倘若被揭发,一定是报纸的头条新闻。
  不是太多人能明白「牧师也是人」这个道理。「神职」人员不是「圣人」,管他是那个宗教的都一样,都是凡人,有七情六欲,都会做错事。凡有宗教的领袖犯了奸淫,会特别轰动,社会舆论绝不会留情,对他的批判会比普通人更苛刻,罪加一等﹗
  似乎不公平,因为犯了错的牧师也是人。但是牧师的职务,在社会人士心目中是清高的工作,神圣的托付,得到人们额外的信任。一旦有人借用职份,做出乖僻的、淫乱的罪行,就是破坏了别人的信任、辜负了别人的期望,别人不会轻易原谅他,放过他。试想一想,那位有性变态行为的牧师,受过法律制裁和教会纪律处分之后,表示悔改,能不能恢复原职呢?恢复了,人们会不会再信任他作灵性和生活的导师?
  没错,牧师也是人,也会犯错。但是他受托负成为教会的领袖,因而得到教会内外人士对他的信任和尊重,这个「高超」的地位,竟然教他比别人更容易堕入一些「领袖的陷阱」之中。而他若有什么差池闪失,遗害会有多大。
  所以,领袖的个人操守至为重要。圣经论领袖的风范行为多的是。旧约圣经提及将要立国的以色列人,设立国王要小心。《申命记》里一段有关立王的指示,提醒选领袖的人和当领袖的人,都要当心领袖的三个陷阱︰财、色、权。(申命记1714-20)领袖干得好,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好。假如他在这三个骨节眼里胡作非为,老百姓就苦了。这三个陷阱其实适用于宗教领袖和在任何团体当领袖的,都要警剔。
  马可斯夫妇敛财而下台,尼克松谋权而有「水门事件」,还有许多事例。财与权,尚可以藉制度去制约和监察。唯有「色欲」一门,属私生活的范围,不能靠职责条文所规限。而神职人员因工作性质,令他有更多机会受到试探,如果对自己的内在生活不能管理得好,很容易会在「色」字上栽跟头,跌落了陷阱,在情欲中沉溺而不能自拔。
  既然如此,在宗教团体当领袖的人员也会犯罪跌倒。为什么不会,因为领袖也是人?但是,绝不能以人性原来如此,或一时胡涂作借口来开脱罪名,而且他比谁更明白做错事的后果,也因为破坏了公众的信任而应受更重刑罚。
  世风日下,当领袖的人,小心陷阱。


根与翅膀

「我们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是根和翅膀。」
这是我家雪柜门上,一张磁石标贴的警句。当然配上一幅美丽的图画,有一棵大树,有一个鸟巢,有一只小鸟学飞。
几前年,大女儿开始交男朋友,我觉得有点不放心,找做机会跟她谈谈男女关系的问题。她对我说︰「爸爸,你信不过自己多年对我做的工夫吗?」
我们夫妇就希望女儿从小就对做人的原则有基础,长大了就有分寸。希望她们能像我们一样,认识创造主,札根于永恒,把价值观建在稳固的基础上。这是「根」的问题。在儿女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下工夫去栽培,身教言教并重,怎能期望他们成长后会有根有基呢?女儿如果没有「根」,说甚么也于事无补。女儿反问我的那句话,教我反躬自问,有没有把「根」给了女儿?
两年前,大女儿到加拿大升学,离家去了。我们夫妇又放心不下。几个月后,收到女儿一封信,说她十八岁了,离开父母到外面生活,要学习自立了。而她对我们说,我们也要学习「放手」(let go)。十八年来,我们把她带到这个地步,能做的己经做了。之后,我们要让她独立,自主,相信她能做合适的判断和决定。做父母的常常觉得,儿女是长不大的。不过,我们不能永远把小鸟留在巢里,我们要训练他展翅高飞。这是「翅膀」的问题。当儿女的翅膀长成时,父母有千般舍不得也要让他们展开翅膀。而我们发现,女儿能起飞,是因为在家里得到安全感和自信心。
妻子对我说,她不怕让女儿飞到外面去,她可能会闯祸、会受伤,这都不能避免。最要紧的是她闯了祸、受了伤,可以回到老家来。回到家里,无论怎样,我们都会爱她,接受她,因为她永远是我们的女儿。让我想起了上帝的爱。上帝是我们的天父,祂以永远的慈爱爱祂的儿女。我庆幸相信了耶稣基督,得到做上帝儿女的名份,让我可以有「家」可归。


吸纳「生客」

去年,教会的长远发展小组,请了叶松茂博士来和我们做了个策略研究。他第一个问我们的问题是︰「教会的新人经什么途径来的?」
即是说,如果水塘要有引水道,把雨水引到水库去,那么,教会吸纳新人用什么途径。
答案是︰崇拜﹗
这是大部份教会的情况,主日崇拜是新人来访的主要场合。布道会也有些新朋友,但教会不能靠一年两三次布道去传福音。对我们教会来说,有些生客是自己摸上门来的,有的是亲友介绍或陪同来的。为了使新朋友宾至如归,把他们留住,有些教会主张采用seekers friendly worship,或尽量令崇拜的内容较易为非基督徒所接受。如我们从前在奉献时常说︰「奉献乃为基督徒而设,非基督徒或不明白奉献意义者,可不参与。」听惯了,可能不觉得是什么一回事,但对我很剌耳。这个声明,表面善意,其实是与他们划清界线,并不友善。
令客人宾至如归,最要紧的还是让他初进入教会时,有人接待他,向他表示欢迎。如果他是单独来的话,有会友坐在他旁边,替他翻圣经,和解释一下教会的习惯。对生客「友善」,不一定需要「冲淡」那些我们以为会冒犯人的项目。传道人和会友对来宾的亲善态度,热情的接待,才是一个「对生客友善的崇拜」的要素。
还有,接下来,是邀请他们加入牧区、小组。那才是留住他们最好的方法,为他织做一个关系网,投入教会的团契生活。在主日崇拜里,接待新人变成「迎新大使」的专摃,但在小组里,人人都有责任,去让新朋友熟络,并在小组去传福音,栽培初信,带领他们加入教会。
现在的方法,是由崇拜把新朋友分流,编入小组,其吸纳新人,特别是向未信主的人传福音来说,效果不太大。如果每个小组、团契都成为向外伸展及传福音并吸纳新人的导管,那么,就会形成百川汇流。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小组、团契变成外向的,新人加入教会的第一道门,得救人数才可以「天天」增加,改变了礼拜天才欢迎新人的景象。
那才是教会兴旺的现象。


守望葛福临布道大会

葛福临布道大会在倒数中。
这是香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布道会。费了一千八百万,用一年时间筹备,全香港教会都参与。
神的教会必须看见,这不只是一场「盛会」、更是一场激烈的属灵争战。
昨晚,在教会的祷告会上,我为着这一个多礼拜来,发生了一些「突发事件」,教会的注意给引开了,某些筹备的事工节外生枝,大会办事处的同工忙得头晕转向,提醒教牧同工和弟兄姊妹们,切切为香港和葛福临布道会守望。
领祷时,心里有些感动,有些负担,就为那些事祷告了。我请求弟兄姊妹和我一起同心,在这大会迫近的时刻,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
一、求主给牧者有属灵的「带领」
求主让我们,及全港的教牧同工,不要分心,把别的事放下,那怕是很要紧的事或什么大事,都暂且放下。在葛福临布道会来临前,把精力,焦点都放在一件事︰带领教会为布道会祷告、动员信徒领人赴会、
二、求主保守布道会的「路」畅通
事务多、人流大。无论是筹备工作的流程,安排,或是布道会当天通向主会场的交通,都是通向布道会的「路」,都会在「瓶颈」给堵住。Murphy’s Law,说︰「各样能坏的事,都会坏。」这是办事定理,尽力做好可避免。但有另一类「拦阻」,圣经说过有个叫「波斯国的魔君」的,挡住那去帮助但以理的天使的路二十一天。米迦勒来援,「路」才畅通了。(但以理书10:13)我们需要这属天的援手。
三、求主差天军守住会场的「门」
布道会的场地的门要为凡未得救的人打开,求主让他们都来。但不能让异端趁人多混进来,散布假福音和「抢羊」。这事不能单靠司事员和维持秩序的义工,凭外貌怎能分办?只能靠主差天军为我们把守,挡住任何破坏布道的人不让进来。
请你们,无论是否打算入场听布道会的,或有没有当大会义工的,或身不在香港、澳门、都与我一起站在守望台上,在这个紧急的时刻,守望香港。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4-5-18 16: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