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50|回复: 0

超越死亡的人生 (A Life Above Death)- 陈佐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3 10: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文︰约翰福音11:1-16、33-44

引言︰耶稣叫拉撒路复活不是耶稣唯一使人从死里复活的神迹, 耶稣曾经叫拿因城寡妇的独生子复活(路加7:11-17, 马太,马可,约翰), 另外又叫睚鲁的独生女儿复活(路加8:49-56,马太10:23-26,马可6:35-43)。但是耶稣叫拉撒路复活却是在耶稣所行的所有神迹中, 特别是使死人复活的神迹中, 具有独特的地位。不单是因为约翰福音用了整整一章(共57节)的经文来记述与描写此事, 而且这神迹是在约翰福音中耶稣受死之前最后一个公开的神迹。显而易见, 在约翰福音中, 拉撒路复活的神迹是指向耶稣自己的复活, 就是耶稣一生所行最大的神迹。正如其它神迹一样, 拉撒路复活的神迹故然是椿惊人的神迹, 但我们不应只注重其“神迹性”, 更需注意其“神学性”, 就是整件事件的意义。这亦是为什么约翰福音一贯地称呼主行的神迹为「记号」, 因为记号的作用乃是指向表达意义。让我们一起思想拉撒路复活的神迹与意义。

1.拉撒路之死而复生
主耶稣一听见拉撒路病了, 便说“这病不至于死”(11:4), 然后“在所居之地, 仍住了两天”(11:6), 后来当耶稣到了伯大尼时, 拉撒路已经死了四天(v.17), 伯大尼距耶路撒冷约有2英哩, 马大与马利亚, 拉撒路的姊姊, 在此与耶稣相会。主耶稣于是对她们说, “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信我的人, 虽然死了, 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v.25-26), 接着约翰福音便记载说, “耶稣哭了”(v.35, 中文圣经最短之经节)。当耶稣来到坟墓前, 便叫人把挡着坟墓的石头挪开, 然后向天举目祈祷之后, 耶稣“就大声呼叫说, 拉撒路出来”(v.43), 于是“那死人就出来了, 手脚裹着布, 脸上包着手巾, 耶稣对他们说, 解开, 叫他走”(v.44)。
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的神迹十分引人入胜, 一方面是因为事件本身之传奇性, 另一方面是因着约翰福音的生动描述。在故事的开始, 当耶稣听见拉撒路病了, 便说“这病不至于死, 乃是为上帝的荣耀, 叫上帝的儿子因此得荣耀”(11:4), 正如耶稣在医好生来瞎眼的人(见本书9章)所说的话一样, 耶稣不是以因果关系来解释人的生老病死, 但他却强调上帝的恩典与大能作为会解决人的困境, 由此显出上帝的荣耀。耶稣一开始所说的话, “这病不至于死”成为了一条主线, 贯穿整个事件的开端。究竟什么是“这病不至于死”? 难道拉撒路没有死吗? 不, 他的确是因着生病而死亡, 但为何耶稣却说“这病不至于死”? 而且他接着还说, “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 我去叫醒他”(v.11)。甚至连门徒也大惑不解: “门徒说, 主阿, 他若睡了, 就必好了。耶稣这话是指着他死说的, 他们却以为是说照常睡了”(v.12-13)。
究竟拉撒路是否真的死了? 答案当然是绝对的肯定。这是本段经文中屡次申明的事实。当耶稣抵达拉撒路居住的城市伯大尼时, “就知道拉撒路在坟墓里, 已经四天了”(v.17)。 后来耶稣来到拉撒路的坟前, 马大再次对他说, “主阿, 他现在必是发臭了, 因为他死了已经四天了”(v.39)。 事实上, 经文一开始便清楚指出此事实: “耶稣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 拉撒路死了”(v.14)。

2."这病不至于死"
但“这病不至于死”又有何意义? 明显地, 这是指拉撒路虽然生病死了, 但至终主耶稣却会叫他从死里复活, 所以“不至于死”是指耶稣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但问题是究竟拉撒路是否生病死了? 如果是的话, 那拉撒路始终是生了致死的病, 而非“这病不至于死”。究竟拉撒路有没有病死? 如果是的话, 那耶稣所说的话又应作何解? 首先, 拉撒路生了病; 其次, 他病死了; 第三, 耶稣叫他从死里复活。所以, 拉撒路一方面是生病致死, 但另一方面, 他却被耶稣复活, 结果没有死。所以拉撒路可以说是生病而死, 但至终却又没有死亡。这就是耶稣说“这病不至于死”的意义, 而其重点是病而非死。
对于我们而言, “这病不至于死”具有双重的意义。首先, 人的境况就好像拉撒路般, 一方面患了致死之病, 但却又不至于死。这就是我们每天生活中所经历的焦虑, 忧心, 恐惧与不安, 而在现代思潮中, 最能表达此种现代文化生活中阴暗面的便是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 特别是被誉为存在哲学之父的齐克果 (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 国内译为“基尔克果”), 他便曾以耶稣的这一句话来作为他的一本着作之书名︰《致死的疾病》(The Sickness Unto Death)。齐克果说人人都患了致死之病, 而这就是人对于自己, 世界与永恒的绝望, 相信凡真正寻求人生意义的人, 必对此番话感同身受。
其次, “这病不至于死”是指人不是因病而死, 那死是如何临到人与世界? 上帝的话告诉我们: "死又是从罪来的, 于是死就临到众人, 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马书5:12)。所以人是因罪而死, 甚至可以说人是因死而死。所以疾病只是死亡的缘由(cause), 但死亡的真正原因(reason)却是因为人的罪。这就如艾滋病人不是因着人类先天免疫缺损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而死, HIV的病毒首先破坏与瓦解人的先天免疫机能系统, 然后病人便因着各样的并发症与综合症而致死。
所以对于人类的死亡, 上帝的话指向了最深层的意义, 人的死亡是因着罪, 罪就如王权笼罩着所有人, 罗马书说: “就如罪作王叫人死, 照样恩典也借着义作王, 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 (罗马书5:21)。另外, 人因罪而死, 同样人也因基督的恩典而复活。“死既是因一人而来, 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哥林多前书15:21), 由死亡进入复活, 便是主耶稣所成就的救恩。

3.死亡、盼望与复活
耶稣对马大与马利亚说, “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信我的人, 虽然死了, 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v.25-26), 接着便记, “耶稣哭了”(v.35)。耶稣的哭故然是如在场的犹太人说, “你看他爱这人是何等恳切”(约11:36)。但更加真确的是, 主耶稣在走向拉撒路的坟墓时, 他不单是想念拉撒路, 他更想起所有被死亡权势辖制的人, 就是每一个活生生却面向死亡的人, 就是你与我。主耶稣想起了那位因怀孕而导致家族癌症遗传复发的母亲, 主耶稣想起了在我幼年便猝然离世的父亲, 主耶稣想起了你念念不忘的离世亲人, 主耶稣想起了每一位患了“不至于死之病”的人, 但最终却被死吞灭的人。但是, 感谢主, 因为衪就是复活, 就是生命, 因着主耶稣自己胜过死亡, 使我们不再受罪与绝望所困, 并且得着永远的生命。主耶稣就是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复活, 感谢主。(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4-6-17 04: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