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93|回复: 0

新与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0 21: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文:路加福音5:36-38
证道:王大鹏 牧师

编者按:生命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基督徒的人生在基督里面更是要一天新似一天。王牧师的本篇讲道告诉我们,我们属灵的生命要更新,否则就是死亡。希望通过本文,让我们警醒起来,更加的追求属灵的长进。

正文
这三节经文很清晰的不断的提到一个主题:新和旧。我们生命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去旧更新的过程,这个去旧更新的工作不但是在我们的生理上体现出来,在每人的心理上也体现出来。对基督徒来说,在灵里面更是体现出现。

生理的去旧更新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如果出了问题的话,身体就危险了,因为我们每个人每天身体里面有许多的细胞死去,又有许多新的细胞出来,死去的旧细胞必须排出去,如果死的旧细胞不出去,新的细胞生长就越来越受局限,这个人就要生病了。整个生理上的新陈代谢就是去旧更新。生命是个过程,而在这过程里,去旧更新的工作是从来不会停止的。

同样心里面也需要去旧更新,一个人如果自以为是或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个自以为是或先入为主的观念都是旧的观念,旧的观念如果不除去的话,很难接受新的东西。比如对一个设计师来说,他要设计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原先的旧的东西就要去掉。如果没有一个新的思想的话就很难有一个新的作为。在现在的改革开放的年代,就是要换脑筋。换脑筋就是换思想,脑袋是不能换,但是脑袋里装的思想要更换掉。当思想被更新后,就有适应发展的新的东西出来了。

我们做基督徒以后,就有神的灵在我们里面,神的灵在我们里面做去旧更新的工作。就像保罗说的:如今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旧事已过都成新的了,这类经文都在讲到新和旧的问题。作为一个基督徒,生命要成长,就要体会到什么是新的,但是新的东西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的,并非是突然间一切都改变了,所有的东西都丢掉了,都变成新的了。对大多数人来说,去旧更新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改变。就像保罗说的:我不是已经完全了,我乃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背后是旧的,面前是新的,所以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去旧更新永远是一个过程,只要活着,每一天,甚至每个意念,每一个心思都在去旧更新,所以这个工作是不停止的。

谈到生命,什么是活的什么是死的?如果一个生命不会再更新了,我们就说这个生命是已经死了的,一个活着的生命一定会去旧更新的。神创造我们的身体,里面有很多的功能,反映出来就是生命,比如我们的眼睛会看见,如果眼睛看不见就变成瞎子了。但是我们也知道,在属灵的里面,主耶稣说:我是世上的光,人若不在光中行就在黑暗中行。等等从这些经文中,我们可以说圣经里充满了一个福音的核心信息,就是去旧更新的信息。

比如我们受洗,受洗代表的是什么呢?受洗代表死了,同时也代表活了。也就是死而复活,死里复活是基督教信仰里面被世人最不容易理解的,也可以说是比较形而上的东西。同时又是个非常实在的东西。对我们基督徒来讲,去旧更新其实就是死里复活。死掉的是旧的,活着的是靠着基督是新的。

今天借着这段经文,我们来看看主耶稣借着设一个比喻来说明新与旧与生命成长的关系到底在哪里,任何的经文都有其背景,而这段经文也不例外,主耶稣为什么提出了去旧更新的观念,因为在圣经里它是一个福音的核心问题。人若在基督里就要成为新造的人,意思就是这个更新的工作即从旧变新的工作必须要在基督里做成的。也就是基督在我里面的时候,我因着基督的缘故,我就去旧更新了。

圣经里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就是神呼召亚伯拉罕的例子。当时亚伯拉罕在吾珥时,他活在一个旧的环境里,他对这个环境很不满一直盼望一个更好的,但是有一天神就呼召了亚伯拉罕,要亚伯拉罕起来离开他的本地本族和父家,到神所要指示他的地方去。本地本族父家都是习惯,对亚伯拉罕来讲都是旧的,这些旧的东西固然给亚伯拉罕一种舒适,旧的东西让他活在旧的状况里面让他肉体感觉舒适,但是他心里不满足,向往更好的更新的。神告诉他什么是更新更好的呢,就是离开,离开你的本地本族和父家。到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意思就是如果本地本族父家旧了,而他如果不离开,他就不能到神所指示他要带领他去的那个新的环境中去。那个新的环境是什么呢?就是神带领亚伯拉罕离开了吾珥而去的迦南美地,迦南就是新的环境。在出埃及记里也看到,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旷野漂流,最后进入神所应许的迦南美地,这也是一个去旧更新的过程。

其实圣经很多道理都在讲明去旧更新是何等的重要,因为生命不去旧更新就是死的,心里如果不去旧更新,就永远死在一种自以为是的观念里面,灵里如果不去旧更新,灵里的生命其实也是死的。

现在我们来看今天的经文,它的背景就是主耶稣先呼召税吏马太来跟随他。税吏当时在以色列的社会中是让人很看不起的一种职业,因为当时是罗马帝国统治的巴勒斯坦,而税吏是替罗马帝国来向自己的百姓征税的,征税的事情本身就让人不喜欢,尤其是帮外国政府来向本国人征税,所以税吏是被当时的以色列社会最看不起的。税吏马太活在世界上,总是让人看不起,因此心里很郁闷,他希望他活着有价值,活着有尊严。可是偏偏他活的没有价值和尊严,他怀疑他的价值和尊严在哪里。有一天,当他心里有这样的想法时,正好主经过,主呼召马太来跟随他,这个马太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跟从了耶稣,这个跟从耶稣的过程就是他离开他原来的环境,也就是去旧更新,马太的生命开始去旧更新了。

这时又有一种人出现了,就是法利赛人和文士。法利赛人和文士始终坚持他们所依靠的律法,认为人就是靠着行律法得救的,所以他们不接受耶稣基督的指引,不接受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他们也不相信神的儿子耶稣基督能够使人更新,所以当这个税吏马太跟随主以后,这些法律赛人就开始指责耶稣说:你怎么可以跟罪人税吏一同吃喝呢?因为在犹太人的观念里,吃喝是代表我接纳你,认同你,所以我才与你吃喝。作为夫子怎么可以跟罪人一起吃喝呢?

接着下面我们就看到一段关于禁食的经文,禁食是在旧约里耶和华给以色列人的一个命令,也是一个规矩。禁食就表示我为我的罪认罪悔改,我心里忧伤因此我就断绝饮食。饮食是身体本能的需要,这个本能的需要常常引诱我们犯罪,所以禁食有一部分的意思是断绝我肉体上的需要,因为我肉体上的需要使我犯罪,所以我断绝我肉体上的需要,使得我能悔改认罪,所以法利赛人将禁食看作是一种敬虔的行为,他们始终认为自己很会禁食因而很敬虔。所以主耶稣在教导禁食时,告诉人禁食时不要将脸弄的很难看,不要想借着禁食让人认为你是属灵的,因为悔改认罪是在神面前要讨神的喜悦,是本身的需要,而不是做给人看的。所以法利赛人的禁食已不是真正的悔改认罪了,真正的悔改认罪是因为得罪了神而需要在神前悔改认罪,不是为了让人看。

可是今天在信仰里,在基督徒生命里面,我们常常会做一些事情故意是让别人看见,那就失去了做这些事情的属灵的意义,所以主耶稣教导我们:你们做善事的时候左手做的不要叫右手知道做的是什么。但是我们左手做的事情右手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可是主耶稣确实讲,左手做的不要叫右手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一个月前你做的事情,比如洗碗吧,到底是左手做的还是右手做的,你一定回答说:谁去记住这样的琐碎的事情呀,因为我天天都在做这事,所以我不需要去记它,记住它毫无用处,不错,做善事就要做到这种程度,不当它是一个什么特别的事情,生命的本能就是做善事,因此也不是做了要给谁看的。所以今天我们的生命,就是在基督里的生命,如果是要做给谁看的时候,那其实我们的生命就不再是基督的生命,不是做在神的面前的生命了。

当税吏马太的生命开始去旧更新的同时,另外一个角色出来了就是法利赛人和文士,他们活在他们旧有的思维里面,他们活在一种自以为是的光景里,他们认为他们能够禁食的,所以他们就是最敬虔的,因为他们敬虔,所以他们不接受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救恩。这两种人摆在一起,一个是接受救恩的,一个是不接受救恩的。接受救恩的因为他需要新的生命,他需要去旧更新。

不接受救恩的,他们认为他们不需要新的生命,不需要去旧更新。所以这两个极端的例子放在一起,主耶稣就设了一个比喻,就在路5:36-38节的这三节经文里,这三节经文原先的背景就是主耶稣要讲的一个新和旧的问题,主耶稣提出新和旧的问题就是根据当时的税吏和法律赛人的两种存在的光景。今天我们每个人灵里的状态也就是马太的状态或是法利赛人的状态。我们如果像税吏马太一样,我们很愿意得到神的救恩,去旧更新的过程就在我们里面开始了,如果我们自己认为我们已经很好了,我们像法律赛人一样,我们已经很敬虔了,那这个时候就算耶稣基督在你面前,你也不会需要的。因为我们会认为,我已经这么好了,我还会需要耶稣吗?所以主耶稣才会说:有病的需要医生,没有病的用不着医生。今天你要是有病,或说你认识到你有病,你到医院去你会去找医生,医生会给你开药,你会照着医生开的药去吃,然后过一段时间后,你就可以得到康复。如果你不认为你有病,你就不会到医院去,如果你认为你的病不重,那医生开的药你也可以决定吃还是不吃,再好的医生开的药如果你不吃,你的病还是好不了。所以真正得病的人死在哪里呢?很多的是死在自以为是的上面。我自以为是,我认为没有那么严重,其实已经很严重了。在属灵的里面,自以为是或先入为主都是很要命的东西。

路5:36耶稣又设一个比喻,对他们说,没有人把新衣服撕下一块来,补在旧衣服上。若是这样,就把新的撕破了,并且所撕下来的那块新的,和旧的也不相称。

这节经文里讲到三件事情,用衣服来做比喻,衣服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穿的,衣服代表我们的身份。所以我们会考虑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穿的合适不合适,跟自己的身份相不相配。比如,我不是警察,而我穿一件警察的衣服,那不但不配而且还犯法,所以所穿的衣服有它的意义在里面。主耶稣用衣服做比喻,前面说没有人,意思是这个比喻实际上是很夸张的,就是没有人会这么做的。不错,今天没有人乱穿衣服,但是在属灵里面,这个比喻是很真实的,看起来夸张,其实天天都在发生,天天在属灵里,都发生这件很荒唐的事情。

衣服讲究相称,什么叫做相称呢?比如冬天穿夏天的衣服就不相称,年长的穿小孩子的衣服就不相称,所以随着年龄身份的不同,衣服应该变换而不同。但在这个比喻中讲新衣服用旧布来补,新衣服每个人都喜欢,旧衣服穿起来舒服,并不意味着不喜欢旧衣服,刚刚到商店里去看到新衣服时要把它买回来,一定是很想穿上,但是家里的旧衣服穿的已经很习惯了。在这个例子里我们看到,新衣服与旧衣服,讲的是买了一件新衣服回来,然后剪掉一块,贴在旧衣服上,因为旧衣服舍不得丢。

旧衣服为什么舍不得丢?因为已经穿的习惯了。这里说明一个人做了基督徒以后,有很多东西都舍不得丢弃,觉得那些东西已经很习惯了。比如原来在旧生命里的骄傲自私等,信了主以后,可以适当的减轻,但是何必要完全丢掉呢?我已经习惯了这些,习惯了在社会上的地位,习惯了自己的一种思维方式,我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信了主以后呢,接受了一种新的东西,对这种新的东西该怎么办呢?因为旧的丢不掉,所以将新的剪一块下来贴上去。而主耶稣告诉我们说,没有人会怎样做,意思就是说,在现实的世界里,没有人会将新衣服剪一块贴在旧衣服上。就经济价值来说,新衣服价值远高于旧衣服,旧衣服能值多少钱呢?恐怕连10元也卖不出去。买个100元的新衣服,剪下一块贴在旧衣服上,这新衣服还能值100元吗?对旧衣服更不适合了,旧衣服上贴着一快新布,而旧衣服本身已经浸过水了,不会缩水了,新衣服没有浸过水,新布会缩水,所以新布补在旧衣服上,下水以后就很不相称而使旧衣服被撕裂。

因此这节经文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基督徒来讲,信了主以后,因为衣服是外面的,也就是说我们有了一个新的生活,新的呈现,而这个新的呈现如果我们认为只是出于行为,那我们会将这方面的行为拿过来贴在我旧有的性情上,比如我原来的形象不是特别好,人家都认为我这个人说话不够诚实,今天我信主了,大家都认为信主好,要说诚实话。所以信主后我就将新的剪一块帖在我旧的衣服上,但其实我根本没有改变,我还是以旧衣服为主体,旧生活为主题,新生活只是一个取过来贴上去的东西。在人前说话的时候尽量注意诚实点,但是生命还是与以前一样。在这节经文里,告诉我们要丢掉的是什么?乃是旧衣服,新衣服是要我们顾惜的,将新衣服剪一块下来帖在旧衣服上,就表明这个旧衣服我舍不得丢掉。所以主耶稣用这段经文要我们去旧更新,因为舍不得丢掉旧的,就一定得不到新的。这个比喻里用两件衣服的对比,其实是告诉我们将新的糟蹋了,旧的也弄坏了,并不是说旧的最好,意思是说这样做就没有衣服穿了。

路5:37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新酒必将皮袋裂开,酒便漏出来,皮袋也就坏了。

上节说的是衣服,衣服是穿在外面的,这节是说酒,酒是装在皮袋里面的。在巴勒斯坦那里,皮袋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用的,是为了装酒、装水之用,出去旅行都要带着皮袋。皮袋有新的有旧的,新旧皮袋最大的差别在于,旧皮袋因为已经用了很久了,所以没有伸缩弹性了。新酒装在旧皮袋里,在里面发酵慢慢就将会将旧皮袋挤坏了,而新皮袋因为是还没有装过酒的,所以将新酒装在新皮袋里,酒在里面发酵的过程中,因为新皮袋有弹性,可以承受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力就不会破裂,所以新酒要装在新皮袋里。

神创造我们人,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人就好象是个容器一样,保罗说有宝贝装在瓦器里,这个瓦器的比喻就好像创世记中讲到,神用尘土造人,尘土造人其实就如同瓦器,因为瓦器就是尘土做的,瓦器本身是不值钱的,但神将自己的生气吹在人里面,就好象神造的人是个容器,容器里有个东西,那个东西就是神的生气,按照新约的说法,就是神的灵,所以说是宝贝放在瓦器里面。

现在再回到新酒装在新皮袋里的经文,我们看到新酒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个新生命,就是神所赐的救恩,神所赐的生命,就放在我们这个皮袋里,而我这个皮袋是什么呢?是个旧皮袋还是新皮袋呢?所以主用这节经文比喻了当时的法律赛人,法律赛人他们坚持律法,在律法下他们认为他们已经很好了,因此他们反过来用律法来指责别人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对别人说三道四,今天在教会里面,我们看到有些人很愿意追求属灵,但是不久后,就不知不觉的就走进了律法主义里面,在律法主义里面,眼睛里只有律法就失去了恩典。

恩典是什么?律法又是什么呢?在罗马书里讲的很清楚,律法的目的是让人知罪,因为如果没有律法,就不知道自己犯罪了,但有了律法就知道自己犯罪了。知道犯罪与罪得赦免是两个概念,知道犯罪后罪如何得到赦免呢?律法不能赦免人的罪,只有恩典才能赦免人的罪,那恩典又是什么呢?真正的恩典是法外之人才叫做恩典。按照律法本来是你该死,但是耶稣基督却为了你的罪,他死在十字架上了,这个就叫做恩典。所以律法和恩典就好像神带领你的两只手一样,在我们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两种都是必须的,都是不可少的。

有律法有恩典,可是法律赛人强调律法,将恩典废掉了。主耶稣有一次在安息日到圣殿里面医治了有一只手枯干的病人,人长两只手是可以做事的,哪只手枯干了,就表明哪只手萎缩了,没有用了,可能只有手的样式但却没有了手的功用。那只手是什么?就是恩典的手,律法的手是发达了,恩典的手却枯干了。所以主耶稣在很多地方都讲到新和旧的问题,旧就代表以色列人在律法下原有的旧的观念,自以为是和自以为义的观念。新的就是神的救恩,耶稣基督的救恩。

路5:37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新酒必将皮袋裂开,酒便漏出来,皮袋也就坏了。

不是说旧皮袋很好,而是装了新酒的旧皮袋比原来更不好,都裂开了。主耶稣也讲过一个比喻,就是房子盖在沙土上,风吹雨打房子就倒塌了,而且倒塌的很大。倒塌与倒塌的很大中间有个差别。如果我盖房子,房子倒塌了,那就是我盖的不好,下次我重新再盖。而倒塌的很大,就是房子倒塌了,而我在房子里面,我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因为房子倒塌了我也被压死了。所以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旧皮袋就裂开了。旧皮袋一旦裂开了就表明新酒没有了,旧皮袋也没有了,就什么也没有了,这是形容一个更不好的光景。

最后一节是主耶稣为他这个比喻做的总结:新酒必须装在新皮袋里。这样才能相称,新的与旧的是不相称的。在清朝末年时,中国有个叫洋务运动,当时满清政府看到中国老是受到西方列强的欺负,西方列强将军舰开来了,军队开来了,就想要像西方那样,所以搞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有个东西就是照搬主义。也就是你有的我全搬过来,比如你有军舰我也要有,且比你更大,所以将军舰完全照搬过来,但怎么去操作却不知道,有的军舰没有油,有的军舰没有炮弹,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配套的,所以新与旧不是学到新的皮毛,而里面还是旧的东西,这终究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同样基督徒的生命,不仅只有外面还要有里面的,如果只有外面有敬虔的样式,而里面还是旧的,实际上仍然是旧生命。而旧的是要死掉的,保罗说,我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所见的是短暂的所不见的是永恒的。我们可以说,所见的是旧的,所不见的才是新的。主耶稣的生命在我们里面,那是新的,所以保罗说,总要心意更新而变化,才能查验神善良可喜悦的旨意。心意更新变化真难,要将心意更新变化,就是我原来自以为是,觉得我的事都是对的,我原来就是这样,可是今天要将思想改变了,这是很难的,所以保罗说总要心意更新而变化,也就是不管怎么样,是非要这样不可的,如果不这样的话,就什么也不是了。所以心意更新变化,就代表心意的去旧更新问题。

今天用这段经文与弟兄姐妹共勉,我们作为基督徒,作为神的儿女,神既然赐给我们一个新的生命,而这个新的生命就好像新酒一样,要装在新皮袋里,有新的容器来盛装新酒,而这个新的容器似乎又好像一件新的衣服一样。所以我们做基督徒以后,我们先有新生命然后我们再有新生活,新生命是基督在我里面,在我里面活着,新生活是什么呢?保罗说:从前与我有益,现在因基督耶稣当做有损了,如果新与旧一直放在一起,最后就变成不新不旧了没有用处,而去旧更新才是生命成长的一个经历,去旧更新说明生命是活着的。

祷告:慈悲的天父,感谢你,在这主日的清晨,主你带领你的孩子们一同在这里敬拜,让我们在你的话语里面一同看见你是世上的光,是世上的粮,也是道路真理生命,求你藉着你自己的话,让我们再一次看见我们生命所存活的状态;求主你藉着圣灵在我们里面,让我们有去旧更新的愿望,指引我们在你的话语里面找到去旧更新的方法;求主你赐给我们能力,让我们在世上活着的时候,我们每一天,我们的每一个意念都在更新的过程里,让我们越来越像你,越来越讨主你的喜悦,主啊,特别将我们的教会、团契和每一位弟兄姐妹仰望交在恩主你的手中,求你保守引领,让我们都得到造就,在你的话语里得到更新,成为你所喜悦的人,并为今天的聚会向你献上感谢,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门!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5-5-1 08: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