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20|回复: 0

宗教改革进展多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7 22: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17年十月三十一日,诸圣节前夕,威登堡大学的教授,奥古斯丁修会的修士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把邀请辩论有关赎罪券功能的"九十五条",钉在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意思是要引起对此事的意见辩论。没有谁参与辩论。但历史从那天起,就不一样了。
  "九十五条"被翻译成许多种欧洲语文,经过新发明的印刷机复制,传遍了基督教世界,大家都觉悟到赎罪券要不得,因而生意大减。教廷顾面子,以不认错为光荣,反要压制反对的声音。到1562年天主教的天特会议(Council of Trent),终止了赎罪券的生意。那是在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四十五年之后,马丁路德冒死宣告的真理,终于得到了胜利。
  大约在十三世纪的教会,本来有教徒犯罪后,向教会付钱的事,意思是罚款和赔赎。原意罪是恶的,虽然认罪后得神的赦免,但犯罪亏欠的人,应该补赎。后来到了教皇西斯都四世(Pope Sixtus IV) 时, 才在1476年宣布,赎罪券的功效,可以延及炼狱中的灵魂。以后,利欧十世(Leo X)的教廷,穷兵黩武,奢侈挥霍,为了兴建圣彼得大教堂,弄得府库空虚,销售赎罪券,成为生财之道。
  马丁路德从罗马书中,得到了"因信称义"的亮光;又见到赎罪券的不合真理,就不能忍而不言。其"九十五条"的中心,是说:"教会的真宝藏是上帝荣耀和恩典的神圣福音。"(第62条) "靠赎罪券得救,是虚空的, 即使教皇的代表,甚或教皇本身,用灵魂作担保,也是如此。"(第52条)"赎罪券照宣讲者所说的,是最大的恩典;其实所谓'最大',不过是指其为最大的牟利工具。实则若与上帝的恩典和人对十字架的虔敬相比,就微不足道了。"(第67,68条) 他更指出,教皇的家族,是弗洛棱斯的Medici豪门,富可敌国,他身为族长,如要兴建甚教堂,自己出钱,是易如反掌(第86条),为何要欺诈搜刮贫穷信徒的钱?
  当时,梵蒂冈教廷以为只是个无聊教士搅起的小风波,未加注意。到1521年,发现局势严重,不能再作容忍,已经势成燎原了。圣灵借着新发明的活字印刷机,把福音信息传开;由一个地方性事件,发展成为震动世界的宗教改革运动,邪恶腐败的巴比伦几乎倾倒。
  教会的主,也是统管宇宙的神,能藉一切事件,成就祂的旨意。
  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则,是反对善功和罗马的传统迷信,揭示:惟独信心(Sola Fide),惟独基督(Sola Christo)惟独恩典,(Sola Gratia),和惟独圣经(Sola Scriptura); 高举基督,确立圣经权威,因信称义和十字架的福音,照亮了黑暗。以后,马丁路德的健笔,继续写了许多阐扬圣道的文字,特别是他所译的德文圣经,对德国语文有长远影响,并开近代圣经译成方言文字之先河。改教运动第二代继起的加尔文(John Calvin),也是文宣健将,与马丁路德同为推进西方现代化的主要人物。宗教改革者的思想,借着文字的辗转流传,成为生命活水,一直到今代;但他们也有更高的源流。
  在教会历史上,影响西方文化最深最远的,应该数奥古斯丁(St. Augustine, 353-430)及耶柔米(St. Jerome, 346-420)。奥古斯丁的著作,一直是教会的主导思想。耶柔米译了拉丁文武加大(Vulgate)圣经,更久经教会使用。这样,教会信仰的根基,就远溯到圣经。
  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受压制的信徒,兴起了现代民族主义思想,更进一步,推进了宣教运动。
  不过,历史是连续进行的。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扩展市场与政治结合起来。国家要征利,私人要征利,市场观念很容易的渗透进教会,几乎是难以设防。
  现代的人,虽然不多建得起圣彼得大教堂,却仍然崇拜建造巴别塔,以至用不堪恭维的方法取得钱财,跟卖赎罪券并无差别;或千方百计,增加数字以夸大,以骄人。明显的,献金数字诱惑最大。只要钱多,就可以多雇人,多作事,也多作报告。痛心的说,福音派教会也难例外。虽然现代人不再相信炼狱等迷信的故事,却陷入另一种"发达福音"的迷信,不过是以献金为善功,可增福发财的观念,发财票代替赎罪券;推销的人,照样可以名利双收,只是使神的名受了羞辱。
  现代知识分子的使徒瑟弗尔 (Francis Schaeffer),在去世前几个月,论到这种作风,写道:
"当基督徒去到天堂,他们说,出了多少钱,作宣道,办学校等。主将要对他们说,宁可少给些钱,而要钱从正路来,那会好得多。"不论为基督教会事工给了多少钱,都不能使损害别人而得的肮脏钱变成清洁;妨害家庭,亏待同工,以至损害自己,所积聚的钱,是不洁净的。(Stacy & Paula Rinehart: Living For What Really Matters, p.102.)
  这种不顾真理,以类似赎罪券的方法聚财,叫人献金贿赂良心。要知道,雄伟的教堂,不能建立在罪恶的聚敛,人民的血泪上。教会首要的标准是清洁。但无可讳言的,有些只为了建造和维持组织,不顾原则的人,是见钱眼开,这跟当年的罗马天主教有何不同?莫怪有人说:"在今天传扬悔改赦罪福音最好的地方,是福音派教会机构的董事会!"这样看来,我们该问:在宗教改革近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到底前进了多少?
  一个救生队的故事:
  在近海的地方,有个救生队,拯救船破漂流的人,每年难以数计。参加的成员,都是曾经获救的人,义务来勇敢服务,绝没有谁计较报酬。他们有个口号:"你不必须回来,但一定要出去!"获救的人和家属,当然对他们感激不尽。后来他们觉得那救生站的建筑实在不够体面,就加以扩建,造得高大辉煌,彩色玻璃窗;再次改建的时候,又把地点搬到大城里。他们也觉得救生员的衣服不够漂亮,给他们定制了镶金绣花的长衣,巍峨的高帽子;还有一套动人的礼仪。他们把越来越多的钱财,花在外观上。地上的人都以为得意,特别是那些跟他们作生意,供应各种货品的人,以为这样作才够专业化。果然不错。只是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救人的记录!
  让我们向主祷告:求主感动教会,注重清洁,爱人的灵魂过于爱人的钱财,教会才会真实的复兴,不是只建造外面的教堂。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5-5-1 19: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