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09|回复: 9

灵命扎根50天全套课程-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6 12: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41天 犯罪与沮丧

  「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创世记四章6~7节)

  在圣经里,「变了脸色」常用来描述人落入沮丧。沮丧是一种从黑暗面来看事情的倾向。这个问题在现代可说是愈来愈严重了。许多暴力罪犯和杀人犯的犯罪根源都是在此。我们在本章也会看到:正是这种沮丧的心态使得该隐杀害他的弟弟亚伯。

  并非每一个为沮丧所苦的人都会成为杀人犯。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以较不具攻击性、压抑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但是,压抑往往造成人格的损害,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自杀。

  神早已为上述情形提供了解决之道。而由于这个解决之道是如此简单,以至于许多人无法接受。有些人(包括许多心理学家)会说是神拒绝了该隐,因而引起该隐的沮丧,但这是一个相当肤浅的看法。如果神悦纳了该隐的供物,只会让该隐更加地自以为义。神必须拒绝该隐的供物以改变他的错误思想,如此该隐才能得救。

  人通常很难接受他人的拒绝,但是当我们做错事时,拒绝对我们而言就是必要而且有益的。拒绝也可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突破。我们很难在历史上发现有人做了大事,却一生从未受到他人拒绝或遭受严重的挫折。拒绝可能让我们变得更好或更坏——神对该隐所说的话,大致上就是此意。

  如同神对该隐所说的,能让我们脱离沮丧的方法,在于人们愿意以爱心纠正我们的错误,使我们能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无条件地接纳我们的行为。除了药物所造成的沮丧之外,我们感到沮丧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做错事情,或没办法做到自认为对的事。而脱离沮丧的办法,就是如同神对该隐所说的:做正确的事。

  现代的心理学及精神分析学家为了使人脱离沮丧,而抨击一切的道德标准,他们认定这些道德标准都是不切实际,没有人能达到的。这种说法其实是想改变我们的是非观。某种程度上,他们有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宗教人士常常会在神的话语上,额外添加一些毁损人格的律法,但罪就是罪,就算我们说它不是,神在我们心里放置的良心还是会告诉我们:它的确是罪。然而,就如同神对该隐的警告;我们愈想让罪合理化,沮丧在我们生活里所扎的根就愈深。惟一让自己脱离沮丧的办法,就是认罪悔改并且做正确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神并没有叫该隐别再做错事,而只是说要「行得好」。律法主义者禁止人做错误的事,但神却积极地要求人做正确的事。就像耶稣教导我们的,爱神与爱邻舍便能使律法得以完全。如此一来,我们发自爱心做积极的事,自然就会避免做错误的事。例如,我们若爱神,就不会拜偶像;我们若爱邻舍,就不会偷他们的东西,觊觎他们的产业或是谋杀他们。若想脱离沮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凭爱心做正确的事。

  因为沮丧而杀人或自杀的情况,在现代年轻人身上愈来愈常见。有趣的是,这些问题在童工法案制定之前似乎不普遍。在过去的年代,我们保护孩童免于某些虐待确实有其必要,但现在这个法案却引发了另一种极端,对现代的年轻人造成了更严重的问题。童工法案的限制让孩子们在最需要专注、目标与被赋予责任的时期,失去了从学徒制中学会负责及从事有意义的工作的机会。美国有一句俗谚说:「游手好闲乃是万恶之源。」是这些法案迫使年轻人游手好闲,因而使恶者有机可趁。因此,为人父母者必须更加努力地鼓励儿女参与有意义的工作与任务,尤其是在他们青春期的时候。年轻人若能学会「行得好」,那么他们原本最恼人的叛逆期将变成他们最美好的时光。如果年轻人都能从事有意义的工作,沮丧将不得其门而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2: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2天 嫉妒与杀人

  「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创世记四章8节)

  当世上只有一对兄弟的时候,他们却无法和睦相处。看来,如果登记在纽泽西州的车子只有两辆,这两辆车必定会相撞!我们都有与人相处的问题。过犯使人类失去永生之后,很快地也导致人类做出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谋杀。人类自从在伊甸园听了魔鬼的话,便承袭了魔鬼的性情。如同耶稣在约翰福音八章44节对法利赛人的斥责:

  「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它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它心里没有真理。它说谎是出于自己;因它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

  撒但来到世上的目的就是杀害与毁坏,它透过谎言来达到这个目的。约翰一书三章8节告诉我们:「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主借着舍命及彰显真理来除灭谎言及谋杀。祂在约翰福音十七章18节里向父神祈求:「祢怎样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样差他们到世上。」同样地,我们在世上的目的,也是借着行在主的光中、走在生命的道路上,来破坏魔鬼的作为。

  主在马太福章十六章18节应许我们,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主的教会。(注:在希腊文里,「权柄」的原文是「门」。)在基督里的生命胜过死亡的权势;在基督里的真理胜过一切的谎言。生命与真理终将得胜。

  若想了解生命与真理如何得胜,我们必须先了解何为「阴间的门」(参考马太福音十六章18节)。门就是关口或入口,阴间的门是指阴间的权势进入世界、教会甚至是我们生命的入口。阴间的第一道门首先是在伊甸园开启的,魔鬼成功地说服亚当和夏娃,使这两个对世界握有权柄的人相信它的谎言,它因而得以进入这个世界。魔鬼「从起初是杀人的」(约翰福音八章44节),人类一旦听从魔鬼,就注定要变成杀人凶手。魔鬼引诱人犯下谋杀罪的谎言就是嫉妒。

  该隐因为弟弟的供物蒙神悦纳而妒火中烧,以致犯下更重的罪——杀人。在今日的世界中,嫉妒仍是重要的杀人动机。甚至连圣经也告诉我们,耶稣就是遭嫉妒才会被钉在十字架上(参考马太福音廿七章18节、马可福音十五章10);而群众对使徒以及早期教会的迫害,也是出于嫉妒的心态(参考使徒行传五章17节,十三章45节)。

  教会如何才能关上阴间的门,杜绝一切的杀人恶行?首先,如果魔鬼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我们就没有权柄对付别人身上的魔鬼。嫉妒最终除了会引发杀机之外,它也是许多罪恶的根源,这些罪表面上看来较轻微,但同样会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如同我们之前读过的雅各书三章16节,嫉妒与纷争经常紧密相连,它会导致扰乱或分裂,也是「各样坏事」的开端。

  在今日,嫉妒几乎总是导致基督的身体——教会分裂的根源。人往往会以某些借口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但真正的原因往往是出于嫉妒。这种情况在任何人的身上都有可能发生。如果我们犯了这个罪却不悔改,就可能会毁坏基督的工作,或至少对祂造成伤害。话虽如此,教会最后仍会胜过「嫉妒」这道可怕的阴间之门。要如何做呢?靠着——爱是胜过嫉妒的终极真理哥林多前书十三章4~8节告诉我们: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人类的第一对兄弟因为嫉妒而失和,但爱终将会使众人在基督里合而为一,以致恶者不能胜过他们。马太福音十六章18节告诉我们,阴问的门(复数)不能胜过教会(单数)。当教会合一的时候,阴间的门就不能胜过我们;当教会分裂的时候,阴问的门就能得胜。但是爱必然获得最后的胜利,因为在末日来临之前,教会将因着彼此相爱而同心站立。让我们现在就立志,让在我们的心中掌权,而非嫉妒。我们若能做到这点,就能胜过黑暗权势,因为爱永不失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2: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3天 从地受咒诅

  「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耶和华说:『你做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创世记四章9~12节)

  咒诅使邪恶的权势在我们身上发挥作用。由于魔鬼「从起初是杀人的」(约翰福音八章44节),所以少有其他事情如同「流无辜人的血」一般,能释放出魔鬼极大的能力。我们在这段经文中看到,该隐因为杀了自己的弟弟而从这地受咒诅。在今日,许多地方的地土成为人类的咒诅,是因为曾有无辜人的血流于其上。因此在这些地方的人为其先祖所犯的罪认罪悔改之前,神的大能与复兴就不会临到那地。

  为什么下一代的人必须为上一代的罪负责?因为每当罪在地上发生效力时,地土就会因为罪而受损伤,这损伤破坏了当地万物间原本美好和谐的关系。所有的生物系统在伤口复原以前必须先经过消毒与包扎的过程。同样地,想除去犯罪的苦果,就必须经过悔改、与神和好以及恢复这三个过程。在撒母耳记下廿一章1节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大卫年间有饥荒,一连三年,大卫就求问耶和华。耶和华说:『这饥荒是因扫罗和他流人血之家杀死基遍人。』」

  大卫的领地就是因为先祖犯下的罪而发生饥荒。这饥荒并不是为了惩罚大卫,而是因为那地受咒诅。当咒诅显现时,大卫就为扫罗所犯下的罪补偿基遍人,以除去那地的咒诅。我们也在圣经里看到,就连但以理及尼希米这样的义人,也要为他们先祖的罪祈求神的赦免。先祖犯罪的后果临到其后代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惩罚后代,而是为了要挪去咒诅,让他们认罪悔改并得着复兴。神让咒诅临到某个地方,是要提醒义人,那块土地中有一个属灵伤口需要医治。

  大卫活在律法的时代中,因此他只有一个办法能化解扫罗犯罪带来的咒诅,就是让基遍人向扫罗的家族复仇,满足当时「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律法(参考出埃及记廿一章24节)。不过,现在我们已经脱离了律法。我们身上的咒诅已经因为耶稣基督的十字架而被挪除了。

  然而,我们还是要认罪悔改,以使十字架的救恩带出功效。为了进行悔改,我们必需与罪人认同,或显出悔改的确据。以色列前任国王的罪须由一位以色列王来悔改;同样地,只有白人能为白人过去对黑人的压迫赎罪;只有浸信会会友能为以往的浸信会会友认罪;只有灵恩派信徒能为从前的灵恩派信徒认罪。

  近年来,在教会界中兴起的「和好」运动就是做这样的工作。无数的乡村、城市甚至全世界都从中领受到神莫大的恩典。为历史上的社会罪恶和属灵罪恶来认罪悔改,不但是属灵复兴的先决条件,它同时也可能是释出生命和光明的火花。我们为自己的罪悔改能带出这样的果效,对教会而言亦是如此。许多教会没有为过往群体的罪甚至是前任领导者个人的罪悔改,因而受到不必要的咒诅。

  根据创世记的描述,该隐从地受咒诅而在地上流离飘荡。因为人类受造原要栽种土地,土地需要人类来培育。但在人与人的纷争与犯罪而遭致的咒诅消失之前,我们不可能完全安居乐业或与大地和平共处。这也是为什么以巴冲突对世界和平足以构成威胁的原因。一个地区之所以无法脱离贫困,往往可以追溯到他们先祖所犯的罪。但是不论如何,悔改都将成为神在我们生命中释放恩典与帮助的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2: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4天 离开神

  「该隐对耶和华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祢如今赶逐我离开这地,以致不见祢面;我必流离飘荡在地上,凡遇见我的必杀我。』耶和华对他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于是该隐离开耶和华的面,去住在伊甸东边挪得之地。」(创世记四章13~16节)

  当神告诉该隐怎样脱离沮丧的时候,该隐不听祂的话。我们不听从神的劝告时,结果往往就是堕落甚至犯罪,就像该隐一样。该隐若能谦卑自己并且认罪悔改,他可能还有机会得着神的帮助。神警告该隐要他制伏自己的罪,但该隐却一步步地让罪辖制了自己。

  有趣的是,当时的该隐也知道种与收的道理,保罗在加拉太书六章7节中说:「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该隐知道因为他杀了弟弟,所以自己也有被杀的危险。这个道理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明确。因此我们若想得到神的恩典,就必须学会善用每个机会种下「恩典」的种子;我们若想得到神的宽容,我们就必须学会善用每个机会种下「宽容」的种子。我们行善,就能收善果;行恶,就会得恶果。

  我们在看到该隐害怕被杀的时候,可能会想:「谁会杀他?」亚当和夏娃活了将近一千岁,他们生了许多儿女,的确完成了「生养众多,遍满全地」的使命。因此在该隐杀亚伯的时候,地上显然已经有一定的人口。他们显然是该隐的近亲,但该隐还是怕他们。他杀了自己的兄弟,因此他也怕他的兄弟杀他。这种顾虑是很合理的,因为人类实际上都是从同一个家庭(亚当与夏娃)而来,但人类彼此从未停止纷争。

  尽管该隐杀了弟弟,神还是向该隐施怜悯,祂给该隐立了一个保护他的记号。在神与人类相交的历史中,祂总是毫不犹豫地赐给我们不配得的恩典与慈爱。祂的恩典与慈爱甚至足以胜过「种与收」的律。虽然在整本圣经中,有无数的例子证明恶人终将不得善报,但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例子告诉我们,神会迅速而毫不留情地审判那些内心刚硬、在神的恩慈和怜悯之中任意妄为的人。

  该隐谋杀他的兄弟,因而带来最严重的下场,就是「不能见到神的面」教会内的弟兄或是教会与教会之间产生的纷争,通常也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与神隔绝。这也就是仇敌从一开始使用的伎俩之一:使弟兄彼此相争启示录十二章10节说魔鬼「昼夜控告我们弟兄」,因为它用来对付我们的主要武器,就是让我们彼此控告

  该隐可能认为神拒绝他的供物是因为亚伯的缘故。但神不悦纳该隐的理由,和亚伯的供物是什么无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亚伯,而在该隐自己。但是人类从堕落之初,就喜欢为自己的过错怪罪他人,而这就是蒙蔽人、使人远离神恩典的主因之一。这个原因也造成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战争与最可怕的教会冲突。

  首先,仇敌会想尽办法引发我们对别人的嫉妒,然后它再诱使我们为着自己的问题怪罪对方,这便是那些面临严重困境的国家会落入危险的原因。推卸责任、怪罪别人往往比解决自身的问题来得容易,因为我们若能制造出一个共同的假想敌,将所有的过错都归诸于他,群众就会开始聚集,站在我们这边。当教会或群众面临重大的问题时,他们常会变成一群危险份子。当你看到他们开始相互攻击、彼此指责时,就应该离开了。我们不能一直陷在仇敌的圈套中,只用看似容易的方法逃避问题,而不须面对自己的缺点,如此将会对别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甚至带来更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我们无法得见神的面。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2: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5天 求告主名

  「亚当又与妻子同房,她就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塞特,意思说:『神另给我立了一个儿子代替亚伯,因为该隐杀了他。』塞特也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以挪士。那时候,人才求告耶和华的名。」(创世记四章25~26节)

  自从人在伊甸园中犯罪之后,人类的败坏便落人了恶性循环。神创造人时赋予人自由,祂让人选择自己的道路;然而因着无限的怜悯,祂在人堕落之后仍然尽可能祝福并帮助人。神从起初就知道末后的事,祂也从一开始,就为人类预备了救赎与恢复之路,要将人类从罪恶中拯救出来。

  神的道路远高于人的道路,我们穷尽一生也无法完全学尽关于祂的事。祂铺张宇宙穹苍如同布幔,并且安置亿万星辰于其上。祂将地球放进一条极精密的轨道上,如果地球在周长达一百英里的公转过程中,稍微偏栘超过八分之一英吋,我们就有可能被冻死或烧死。神让地轴倾斜以产生季节轮替,两极的冰块因而轮流溶化,不致造成地球运转轨道偏离。祂也将月亮星辰放在定位,靠它们的引力让地球保持稳定。如果上述的任何一项条件有所改变,地球马上就会脱离原有的轨道,所有生命都将消逝。

  科学家们也承认,即使结合全世界所有电脑的力量,也无法估算出让这一切「巧合」意外发生的机率。我们若将维持生命所需的生态平衡也考虑进去的话,就必须承认,神的大能绝不是人类的智慧所能参透的。当我们仰望天空的时候,会发现地球不过是其中的微尘,就像大海里的一粒沙。难怪大卫王会赞叹:

  「我观看祢指头所造的天,并祢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祢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祢竟眷顾他!」(诗篇八篇3~4节)

  神不但顾念人类,甚至道成肉身,住在我们当中。神爱我们,虽然我们难以理解自己有什么值得祂爱的地方。祂如此爱我们,甚至愿意谦卑舍己,降世为人,为我们完成救赎的工作;祂在不违背我们的自由意志的情况下,在我们还不明白祂的爱的时候,祂就为我们弥补过犯、赐福给我们。夏娃虽然曾被蛇欺骗,但她知道塞特是神赐给她的另一个儿子。

  圣经告诉我们,以挪士出生后,人类才开始求告主名。希伯来原文中的「求告」是用「qara」,它的意思不只是呼求而已,原文的意思是指当时的人「颂扬」,「承认」主的名。这是我们回归光明的开始。人若看见井然有序的万物却否认神的存在,这是极大的错误,这样的黑暗如同知识上的黑洞。天文学里的黑洞是一个重力极强大的地方,甚至连光都会被吸入。现代人如同落入了属灵黑洞中,尽管科学证据在显明神确实存在,他们还是不相信祂。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人会呼求祂的名。

  虽然人类可能落入最深的罪恶深渊,但若是有足够的光使他们呼求主的名,他们便能得救。神莫测高深的爱不会拒绝任何回转归向祂的人,就像使徒行传二章21节所说的:「到那时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罗马书十章12~14节更进一步阐释道:

  「因为众人同有一位主;祂也厚待一切求告祂的人。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听见祂,怎能信祂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

  主厚待一切求告祂的人。在神的国度里充满了真正的真理、智慧以及神的道。这段经文也告诉我们,若没有人传道,就没有人会信道。我们怎么可能在领受神丰盛的祝福之后,还不宣扬祂呢?求告主名不只是向神祈祷而已,还包括传扬神的名。如果我们真实地被神的爱摸着了,又如何能够忍住不去分享在真道中的丰盛福分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2: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6天 与神同行

  「雅列生以诺之后,又活了八百年,并且生儿养女……以诺活到六十五岁,生了玛土撒拉。以诺生玛土撒拉之后,与神同行三百年,并且生儿养女。以诺共活了三百六十五岁。以诺与神同行,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创世记五章19、21~24节)

  以诺是圣经中最值得注意并发人深省的人物之一。他亲密地与神同行,使他甚至不须经历死亡,由神直接接他离开人世。我们在希伯来书十一章5节读到:

  「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

  以诺活着的时候亚当也活着,因此以诺很可能曾经跟亚当谈论,人类在堕落以前是怎样与神同行的。这触发了以诺心中的渴望,让他想和以前的亚当一样,和神拥有亲密的关系。于是他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神也回应了他。

  圣经里从来不曾说,这件事情只有以诺能做到。事实上,雅各书四章8节应许我们:「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我们愿意与神多么亲近,就能与神多么亲近。基督的宝血已经除去我们与神的隔阂,我们随时都可以来到祂的面前亲近祂。我们也可以像圣经中的人物一样亲近神,这不是空想,因为圣经里充满了神呼召我们亲近祂的邀请。祂创造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和我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我们想衡量神的救恩在我们生命中动工的程度,最好的参考指标就是我们亲近神的程度。惟一会妨碍我们像以诺那样亲近神的事物,就是我们的私欲

  我们的神是圣洁可畏的。祂就像烈焰一般,当我们亲近祂时,生命中的草木禾秸都会被烧得一干二净。即便如此,我们不用等到完全圣洁时才亲近神,而是要借着亲近神,使我们的生命被改变。希伯来书四章15~16节告诉我们:

  「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

  当我们因为犯罪及堕落而失去神的恩典时,我们必须学习来到神的面前认罪,而不是像亚当、夏娃一样躲避神的面。我们不可能躲避神的面,但神也在整本圣经中明白告诉我们,祂不会强迫我们亲近祂。我们若想寻求神,就必须渴望亲近祂。神在耶利米书廿九章13节应许:「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我们若想要效法以诺那样亲近神,我们对神的渴慕必须足以使我们舍去一切令我们分心的事物。在还有其他事情可以做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选择亲近神而不去做其他的事。

  犹大书第14节里还有一段有关以诺的有趣记载:「亚当的七世孙以诺曾预言这些人说:『看哪,主带着祂的千万圣者降临。』」

  以诺是圣经记载中最早说预言的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预言的真正本质与基础其实很简单——我们必须与神亲近,如同朋友。只有朋友才会分享彼此的计划与目标。因此神在阿摩司书三章7节说:「主耶和华若不将奥秘指示祂的仆人——众先知,就一无所行。」

  神并没有义务把祂想做的事情告诉先知。祂这么做是因为祂想要告诉他们,而祂想要告诉他们是因为祂把这些先知视为朋友。没有任何事情能阻碍我们亲近神;圣经没有说我们无法与神亲密到一个地步,甚至神会直接将我们接回天家,如同对以诺那样。这是否就是关于「被提」的真义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2: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7天 挪亚与伟人

  「当人在世上多起来、又生女儿的时候,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耶和华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还可到一百二十年。』那时候有伟人在地上,后来神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创世记六章1~4节)

  圣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天使能以人的形像出现。因此希伯来书十三章2节告诉我们:「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天使是服役的灵,奉差为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参考希伯来书一章14节)。他们爱神,神也爱他们。我们必须学习善待每一个人,因为天使随时会以人的样式出现——尤其是以基督徒的样式。我们必须了解天使和人类的关系受到什么限制,也要学会分辨谁是堕落的天使;谁是真正坚守岗位、继续事奉神的天使。

  在上述经节中,我们看到有些天使(圣经有时称他们为「神的儿子」)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擅自与女人交合,生出一群神原本没有创造的超级族类——伟人(Nephilim)。许多神学家相信希腊神话和其他古代神话中的「众神」就是源自于此。这些伟人带来的败坏与残暴是地土无法承受的,因此神必须毁灭他们。

  「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耶和华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惟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挪亚的后代记在下面。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挪亚与神同行。」(创世记六章5~9节)

  第9节中的「完全」(blameless)其希伯来原文是「tamiym」,字面意义为:正直、诚实、没有瑕疵,完全、充满、完美、健全、纯洁等。圣经说挪亚是个义人,这是指他的品格而言。但也有人把「在当时的时代是个完全人」翻译成「宗族上是纯正的」,这是指挪亚的家谱。我们可以从圣经对挪亚的记载推测,在他之前的谱系尚未与堕落的天使混杂。因此,「挪亚的后代」是相当重要的字眼。这表示挪亚是个清白的正直人,他的血统里并未掺杂堕落天使的血统。

  神在地上造人有其目的。人受造是要与神建立良好的关系。神是个灵,因此,人类的内心永远怀有属灵的渴望,想要与神相交。这位从起初就知晓末后的神,显然也想透过祂的独生子创造出一群新的子民。新造的生命远胜过旧的生命,因为新造的人被赋予属灵的恩赐与能力。圣经清楚地告诉我们,有些人不但能做耶稣做过的事,还能做更伟大的事,正如我们在约翰福音十四章12~13节所读到的: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并且要做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

  借着圣灵重生的基督徒事实上也算为一种「超级族类」,但不同于挪亚时代由肉体与邪灵交合而生的「伟人」。「上古伟人」是撒但抢先创造的「新人」,但神的原意是要将祂的灵浇灌在有血气的人类身上,因而成就真正的新人。

  当教会完全顺服神的呼召,信徒也将因为自己成就的大事而变成「英武有名的人」,这些大事将会充满公义,而非残暴。人们将本着爱心施行医治并带来恢复,他们必将顺服于圣灵,祂在所做的一切事上尽都圣洁。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2: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8天 审判

  「神就对挪亚说:『凡有血气的人,他的尽头已经来到我面前;因为地上满了他们的强暴,我要把他们和地一并毁灭。你要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看哪,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与儿子儿妇,都要进入方舟。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好在你那里保全生命。』……挪亚就这样行。凡神所吩咐的,他都照样行了。」(创世记六章13~14、17~19、22节)

  神的耐心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在启示录二章20~21节看到,神甚至给耶洗别悔改的机会。事实上,神极大的耐心本身就是一种审判。传道书八章11节说:「因为断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满心作恶。」作恶的人会将神迟来的惩罚解释为神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恶行,因此变得愈来愈堕落。惟有内心真正公义的人才会明白:神的忍耐事实上是一种恩典。

  我们能够悔改,是由于神的忍耐。哥林多前书十一章31节告诉我们:「我们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于受审。」耶稣也在马太福音廿一章44节说:「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掉在石头上跌碎总好过被石头砸得稀烂;谦卑自己并认罪悔改总好过神的审判临到身上。

  神给我们时间悔改及赎罪,免得祂必须亲自惩罚我们。然而,神的忍耐是有限的。到了某个程度时,祂的审判就会迅速临到。我们若总是指望神会宽容,这种心态实在是大错特错,因为神必会审判,我们逃得了一时,却逃不了永远。

  在挪亚时代,神看到当时的世界尽都败坏,就决定要毁灭地上凡有血气的活物,然后再以祂所保存下来的余种重新开始。我们可以在后来的世代,以及圣经中看到类似的例子反复上演。人类领受一个伟大的呼召,就是要与基督同住,而撒但则对这个呼召极尽败坏与扭曲之能,迫使神下手毁灭祂所创造的人类。但是,总会有一些人是撒但没有办法使之变节的,而神就会使用这些人继续朝祂的旨意迈进。

  也曾经有极多的基督徒、家庭、教会与属灵运动原本怀着崇高的呼召,然而他们的呼召同样都受到仇敌的腐化,于是神必须撤除祂对这些人的委任。当中总会有些人能坚持到底,神就会使用这些人作为种子,在另一个时间或地点继续实现祂的旨意。因此,许多对神的国度具有极大贡献的卓越领袖,都出身自过去曾遭受挫败的教会或属灵运动。

  许多人会因为教会的分裂或失败而感到失望,他们放任自己灰心丧志,以至于无法再蒙神使用、为神的国度效力。但是,也有些人会预先盖好方舟,并且进入其中,在审判的洪水来到时,能安渡其上。方舟里的一切活物将会存留,实现神为将来所定的目的。

  前面也曾说过,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都是神所允许的,为要使我们的灵命变得成熟。这些事情可能让我们痛苦,也可能让我们平安。耶稣基督就是这艘方舟,我们进入舟中,这艘方舟就得以帮助我们度过地上任何的处境与艰难。我们若与祂同在,再大的洪水都不能淹没我们。任何的风暴都无法渗透我们在基督里享有的平安。耶稣是避难所,无一仇敌能胜过祂。当我们知道自己已经陷入困境、大难临头之际,我们不要只是逃避问题——我们必须进入方舟里面

  如果我们住在基督里,就是住在圣灵里。圣灵的果子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拉太书五章22~23节) 我们若能完全住在基督里,就没有任何事物能阻止我们结出这些果子;仇敌的攻击不能使我们失去爱心、失去在主里的喜乐或失去对冒犯者的宽容;也不能使我们变得不再良善、恩慈、信实、温柔、节制。仇敌攻击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结不出圣灵的果子,好把我们赶出方舟、被洪水淹没。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2: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9天 立约

  「耶和华闻那馨香之气,就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地,也不再按着我才行的灭各种的活物了。地还存留的时候,稼穑、寒暑、冬夏、昼夜就永不停息了。』……神晓谕挪亚和他的儿子说:『我与你们和你们的后裔立约,并与你们这里的一切活物——就是飞鸟、牲畜、走兽,凡从方舟里出来的活物——立约。我与你们立约,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灭绝,也不再有洪水毁坏地了。』神说:『我与你们并你们这里的各样活物所立的永约是有记号的。我把虹放在云彩中,这就可作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创世记八章21~22节,九章8~13节)

  人心此时已经坏到极处,因此审判是必要的;但神也透过审判赐予大地新生。神虽然时而必须对某些城市、地区或文化施行审判,但祂在这段经文首度与人类立约:祂不再咒诅地,也不再用洪水毁灭全大地。祂还把彩虹放在云彩中作为立约的记号。从此以后,「雨」在圣经里就代表了祝福。

  为什么全能的神要和堕落的人立约?通常立约的时候,双方都要付出一些代价。如果合约对某一方特别有利,那是因为强势的一方掌控了弱势的一方。全能的神不需要人类的任何东西,但祂却不断与人立下对人有利的合约。人有一个最大的信心问题就是,人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人类除了顺服以外不能给神什么,而顺服就是神想要的东西。死亡与罪恶就是因为人类的悖逆而来到这个世界。顺服可以使这个世界得着恢复,正如罗马书五章19节所写的:

  「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

  全能的神不断将祂的话语赐给人,而祂的话语总不落空。神后来又与亚伯拉罕、以色列以及所有相信十字架救恩的人立约。神的话语就是祂的契约,而祂是永远守信的。祂要求我们的回报只有顺服,就连这个回报也是为了我们的好处——为了要救赎我们。

  新约的制定不但要使人类从堕落的地位中被恢复,而且人类的地位还能够透过这约被提升,超越堕落之前。新造的人不但能与神同行,还有神的灵住在他们里面,甚至连天使都难以理解这奥秘。神不但赐永生给顺服祂的人,还接纳他们成为自己的儿女。祂甚至降世为人,住在人类中间。我们除了爱祂、顺服祂外,还能拿什么回报祂?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全心全意地顺服与委身吗?

  保罗在罗马书一章5节及十六章26节里都提到了「信服真道」真正的信心必然伴随着顺服。我们是因为相信耶稣基督的十架救恩,才能进入新约的恩典中。我们靠的不是自己的行为,因为律法已经证明我们不可能靠自己的努力,达到神公义的标准。尽管我们难以靠自己的力量顺服神的律法,但神还是施恩给我们,让我们能顺服祂——这个恩典就是神赐给我们、住在我们心里的圣灵

  神不但在我们无以为报的时候与我们立了新约,还赐给我们丰盛的恩典,使我们能够回应祂的期待。我们如果爱神,而且也愿意顺服祂,祂就会赐给我们顺服的能力。我们若愿意与祂立约,祂就会将祂所有的一切赏赐给我们,使我们成为祂的儿女。世上永远也没有任何契约、协议或机会比这约更好的了!

  让我们顺服从神而来、内住在我们心中的圣灵,藉以表达我们对神的爱与感激。神对我们惟一的要求,就是爱神爱人。我们的神是全世界最为荣耀、慷慨,也是最慈爱的神,我们怎能不爱祂?又怎能不完全献上自己、在一切事上讨祂喜悦?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2: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0天 从巴比伦到亚伯拉罕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做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创世记十一章3~9节)

  神在伊甸园里预言,有二个种子将从人类而出。第一个是蛇的种子。当人类听从蛇的声音并且顺服它的时候,蛇的本性便进入了人的内心。预言也指出,另一个从女人而出的种子将击伤蛇的头,祂就是基督。我们从世上第一对兄弟,就可以看到这两个种子不同的属性。圣经可以说就是一部描述这两个种子如何发展、以及神如何因应的历史。这两个种子一个会生出基督,另一种则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生出敌基督。巴别塔的故事启示了敌基督的根源,它同时也是启示录十七章5节里「奥秘哉!大巴比伦」的典故。

  当我们想到蛇,通常只想到它最邪恶的特质。然而,那棵结出致命果子的树就是分别善恶树。出于这树的「善」正如「恶」一样,会致人于死,而且更容易令人上当。撒但最擅长伪装成「光明的天使」(参考哥林多后书十一章14节),也有人把这句话翻成「真理的使者」。当撒但透过宗教人士来做工时,总是更能成功地扭曲真理。这就是为什么现今许多最著名的宗教人士,正是基督的头号敌人,当这样的宗教人士试图建造自己的巴别塔时,真实本性就从中显露出来。

  这些人想要盖一座通天高塔,目标看似崇高。然而,有两件事情显露了他们的本性:首先是他们盖这座塔的理由,不是为了要亲近神,而是为了显扬自己的名声与聚集群众;第二件使他们露出本性的事便是建塔的方式——靠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来建造。人类总是自认为能凭着自己的力量与智慧进入永恒国度。然而,神在撒迦利亚书四章6节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

  建造巴别塔的人想要寻求的目标,其实就是神要赐给人类的。神希望我们与祂在天国同住,也希望我们彼此聚集,然而,我们不能以自私的动机或自己的力量来达成这个目标。建造巴别塔这件事情看起来很愚蠢,但人类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类似的行为。有多少基督徒所制定的宏伟计划,像是盖大教堂或福音的拓展行动等等,其背后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显扬自己的名声,抑或聚集、号召群众?许多人甚至希望这么做可以靠近神,或被神所接纳。

  服事不是为了要靠近神,因为我们已经借着十字架被神摸着。真正的服事,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让神接纳我们,因为我们乃是藉由十字架被神所接纳。

  神对巴别塔事件的回应是借着变乱口音,让人无法继续建造巴别塔。这个计划的结果和建造的初衷正好相反。身为基督徒,我们努力地制定许多的属灵计划,它们最终会带来什么结果?是不是和巴别塔一样?现在的教会有超过一万个以上的宗派——或是「语言」,无论我们如何奉神的名去做某件事,我们的动机若是出于个人野心或是为了得着主耶稣以外的事物,最终的结果就会带来教会更大的分裂。进入天国或召聚群众的惟一方法,就是与耶稣基督同在。祂坐在天堂的宝座上,这个宝座超越一切的律法与权能。我们只要常在基督里,那里就能成为我们的家。

  在巴别塔之后,紧接着的是亚伯拉罕的故事,他与盖巴别塔的无知百姓正好形成完全的对比。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记十二章「3节)

  借着信心,亚伯拉罕得到了建造巴别塔的人靠自己的力量与智慧所无法得到的。亚伯拉罕得到了一个流传千古的美名,以及神城市中的一块地,有一天万民将再度聚集在此城市。在接下来的希伯来书十一章8~10节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过程:

  「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

  亚伯拉罕当时并不知道要往哪里去,但他知道自己在寻求什么。亚伯拉罕在领受神呼召时就立刻顺服,他的信心便在此显明。亚伯拉罕和巴别塔的建造者不同,他没有为自己建造任何工程。他拥有许多财富,可轻易地盖一座城,但他终生住在帐篷里。他寻求的不是地上的城,而是天上的城。他知道自己只是客旅,因此他不介意住在帐篷里。

  美国有句谚语说:「你可能完全以属天的事为念,以致对世界毫无贡献。」这句话听来有趣,但其实反过来说才是对的。我们若太过以属世的事为念,那么我们不论对天国或对世界都将毫无贡献。亚伯拉罕在地上是寄居的客旅,他一生的志向便是住在神所造的城中,而非人手所造的城中。由于他是专注于神而非专注于人,地上的万族便因他得福。那些同样愿意为永生效力的人将会成就更大更美的事,远胜过其他为今生效力的人。

  约翰福音八章39节里有一段耶稣与法利赛人的有趣辩论。法利赛人回答耶稣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耶稣则对他们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

  使徒保罗也在加拉太书三章6~7节阐明:

  「正如『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所以,你们要知道:那以信为本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我们知道自己必须靠着信心而活,这点还不足以使我们成为亚伯拉罕的子孙;只有真正开始靠着信心而活之后,我们才算为亚伯拉罕的子孙。我们必须先奉献自己,寻求神正在建造的事物,并且牺牲必要的一切,以满足这个工程的所需。

  亚伯拉罕出身贵族之家,并且活在当代最伟大的文明中。当时那里的科技水准远胜过其他地方。当地的迦勒底人拥有许多创新的发明,但亚伯拉罕的心里燃烧着某些事物,促使他去寻求更伟大的事物,远超过一切人手所造的,他因为信而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以及当时最舒适的生活,前往未知之地寻求神的旨意。信心使他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事物。信心就是以心中的眼睛来看万事,并且靠着心眼,而非肉眼所见之事来行走人生路程。

  为什么神如此看重信心?祂为何不直接告诉我们祂对我们的期望呢?因为祂正在寻找愿意与祂的独生爱子连合的儿女。人类因着怀疑神而堕落,也将因着相信神而得着恢复。真正的信心是发自于心,而非理性。

  撒但曾站在神宝座前瞻仰神的荣光,结果还是堕落了。单单看见主并不能拯救我们脱离败坏。我们乃是神的儿女,祂要赐给我们高过撒但原有的权柄。我们如今正藉着信心与顺服,证明我们爱真理、爱神更胜于爱自己的生命。

  虽然我们在瞻仰神的荣光之后,仍可能像撒但一样堕落,但当我们看见祂的荣光时,还是难以不敬拜祂。宇宙万有终将看见:祂的儿女虽然遭受伏在恶者权势之下的世界所逼迫,但仍坚持敬拜祂,持守祂的真理。

  人类在堕落之后,撒但就开始夸耀地说人类即使在完美的世界中,仍会选择悖逆神。撒但以此作为借口,合理化自己的悖逆。但如今,甚至是撒但的执政掌权者也见证了:

  有些人即使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承受了阴间最猛烈的攻击,依然爱神,顺服神,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万物都将见证,这些人配称为神的儿女

  因此我们行事为人要配得起所蒙的呼召。要信靠神,并且顺服神。凡事都要为了福音的缘故而做,并要让基督的爱掌管我们的心。祂配得我们的信靠与顺服。

  「因此,我们常为你们祷告,愿我们的神看你们配得过所蒙的召,又用大能成就你们一切所羡慕的良善和一切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叫我们主耶稣的名在你们身上得荣耀,你们也在祂身上得荣耀,都照着我们的神并主耶稣基督的恩。」(帖撒罗尼迦后书一章11~12节)

  「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众子显出来。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罗马书八章18~25节)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5-5-1 2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