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19|回复: 0

宣教的工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4 23: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爱世人...叫一切信祂的”人,显明神的心意,不是只关心部分的人,不是分种族或地区。
  十九世纪末叶,当各宗派的宣教士,涌向中国大陆敞开的门,为了避免工作的重复,各宗派的差会,划定了各自的工场地区,便于集中发展工作。其实,他们在本国的时候,就习惯有教区的划分,各自负责,是最自然的事。这样作,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形成地盘观念的时候,就是错误的。
  
  主在世上的时候,就曾面对着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去收祂的庄稼。”(太一○:2)
  第一世纪的教会,信徒少,作工的人更缺乏,因应的办法是分工合作。保罗随从圣灵的引导,走向彼得脚踪所踏不到的地方。他告诉加拉太教会,这是主不同的引导和托付:“主托我传福音,给那未受割礼的人,正如托彼得传福音给受割礼的人。”(加二:7)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彼得同希腊文化接触的机会较少,在雅典不如在耶路撒冷自然。
  不过,有主的托付是最重要的,否则是越过界限,正如侵入别人的产业一样。
  因此,保罗说,他在哥林多的工作,正是由于神的引导:“只要照神所量给我们的界限,构到你们那里;我们并非过了自己的界限,好像构不到你们那里。”(林后一○:13,14)
  这样听起来,像是在划分势力范围,各人割据,有自己一定的影响圈了。事实并非如此。分工并不是分割。
  要知道,同属神的儿女,在福音事工上,不应该有地盘观念或山头主义。工作是主的,并不属任何个人。在这里,我们且不谈宗派;因为个人思想,就是宗派的成因。
  大卫是个心胸广阔的人。他没有把以色列的首都放在伯利恒老家,也没有只用犹大支派的人;他是为神所膏作全以色列的王。看他所用的行政官吏中,各地,各种的人都有;他的安排发展计划,也是平均分布。这是正确的管理概念。
  神的心意,是为全人类的救恩计划。选召亚伯兰的时候,神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创一二:1,2)终其一生,亚伯拉罕没有看见成为大国,从大卫王立国到现在,也是如此。神当然知道以后以色列国的疆域,实在说不上大;为大在乎心大,叫别人得福,因信作亚伯拉罕的后裔,才成为“大国”。
  
  主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为世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复活以后,主吩咐祂的门徒:“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
  主是全地的主。把福音限于一地,不是祂的战略要求。
  使徒们接受了主的使命;但他们遵行的不快,不够,不彻底。可能有几个拦阻的原因:
  1.满足于安全舒适的小环境。团契相爱自然是好事,但那不是教会存在唯一的目标。同种族同样语言的人,容易组合在一起;大家能够在主内能同心,不分争,不吵闹,自然是好得无比的。但不要忘记主的使命。
  2.把主的命令解释为“耶路撒冷第一”。其实,主的吩咐是要门徒从耶路撒冷到全地,同时作见证;并不是要等耶路撒冷最后一人悔改了,才起步向外走。这也是今天教会不作远方宣道的理由之一:先顾本地。
  3.等待使徒出去。他们彼此观望,要等使徒老大哥彼得来带头先行。但使徒们从管理厨房,到要在本地“以祈祷传道为事”(徒六:4),还没有准备外出。因此,要等到神允许迫害临到,“如鹰搅动巢窝”,门徒才不得不“遭患难四散”。所以初期教会的海外宣道,是非自动的,是非自愿的,是先作了难民,才肯宣道;而且不必谁差而自然去传,并不限于少数宣教士,而是全部信徒宣道(徒一一:19),教会才增长。
  4.狭隘的种族观念。就是四散到了外地,他们仍然抱持着本位文化的观点:“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但内中有居比路人和古利奈人,他们到了安提阿,也向希利尼人传讲主耶稣。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徒一一:19-21)好不容易突破文化的界限。
  几乎在二千年后,现代教会仍然有同样的问题。爬山越海洋,逃难到远方容易;到了远方,跨过一条街,就很困难了。人多么不容易突破自己的小圈圈!你不肯跨过一条街,接触异文化的人,还谈甚直到地极!
  
  据说,许多年前,有一位宣教士,初用广东话讲道。他登上讲台说:“神爱西人”,听众侧目,不知他为何这样讲,却又不敢问,不敢怒,不敢言。他接下去讲出道理来:“因为西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会众就会心微笑,或大笑了。原来他学话还未到家,把“世人”说成“西人”。
  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所以需要“神爱世人”。全世界都需要神的爱,神的救恩;全世界都是我们的宣教工场。我们不论在甚么地方,都应该心存世界,以世界为工场,不可心地狭窄,只看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人。当然,我们不能忽略带领家人归主的使命;但也要有四海一家的抱负,拯救灵魂。
  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 1703-1791)说:“全世界是我的教区!”二百多年后,交通更方便了许多,世界似乎更缩小了。我们的心,是缩小了,或是扩大了?
  
  祷告:求主开阔我们的心,使我们放眼世界,爱人灵魂,知道人心灵的需要,以全世界为我们宣教的对象。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5-5-2 0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