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么形像...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是忌邪的神。 (申五8,9)
美国电视常要出新花样,引人注意。前些日子有冒险求生存的Survivors节目,展示人体力的极限;又选举甚么“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s),以身体和姿态的美为标准,决定谁可以作“偶像”。
当然,这里的“偶像”一词,不是指敬拜,而是羡慕的意思,表明其与众不同,是典型人物。
在古希腊文化中,他们所膜拜的对象,女神美貌,男的英俊,有的还勇武,甚至残忍,诡诈。华人的“神”,大部分是理想化的好人,好到一个程度,就作为膜拜的偶像。所以华人看人也是如此,善恶分明。如果善人有不完全的地方,不肯承认人性如此,而要遮盖,要假冒为善,以维护形象。
忌邪的神不许人拜偶像。因为在主以外另有敬拜对象,是忘记神的恩典。
神吩咐说:“你为耶和华你的神筑坛,不可在坛旁栽甚么树木,作为木偶。”(申一六21)
但人喜欢拜一个看得见的东西,以为那样才够“实际”。于是“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仿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去事奉受造之物,不敬拜造物的主。”(罗一23,25)
如果问:该不该有艺术作品?案:造型艺术品并不都是偶像;依其目的与功能,可分为3-D:
1. 教育性(didactic):有的绘画或雕塑,其目的单纯在于教导,以增加了解的功能,并不是为了敬拜;
2. 装饰性(decorative):以美化建筑物之内外或表面,所表示的没有宗教意义,亦不影响人敬拜的心思;
3. 崇拜性(devotional):有的造型以崇拜为目的,并说:“这就是”,如同亚伦和以色列人所造的牛犊(出三二4,8),意图取代神的地位,是应该严格禁止的。
不过,我们知道,人性的败坏,容易趋向邪恶,虽然在起初并没有敬拜意图的东西,也会被当作敬拜的对象;如:摩西在旷野奉神命令所造的铜蛇,使被火蛇咬的以色列人,可以望而得救,用意本来是最好的,而且不能没有(民二一8,9),有甚可说的?但以色列人向铜蛇烧香,希西家王就勇敢的“打碎摩西所造的铜蛇”(王下一八4),不以其为传统而保留。
那么,可以不可以有耶稣像?圣母和圣徒呢?
耶稣是神的儿子,道成肉身,“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一18)这有至高的教育意义,叫人看见可以信;但是,主耶稣并没有留下画像,那些所谓“耶稣像”者,不过是艺术家幻想的作品。我们不需要藉那些媒介才信主,因为复活的主说:“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二○29)使徒彼得写信给教会说:“你们虽然没有见过祂,却是爱祂;如今虽不得见,却因信祂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前一8)所以眼见不是信的必需条件,倒是要防备误用为敬拜的对象。
至于“圣母”,更正教并没有这样的观念;马利亚虽是敬虔的妇女典型,但不是“神的母亲”,更不可以造像敬拜。圣徒也是一样。但如瑞士日内瓦,有改教领袖的雕像,以更正教的背景,那只有记念和教育的意义,没有谁会去敬拜。
以色列的拯救者基甸,在胜利之后,竟然作出一件出人意表的事:他叫百姓志愿奉献战利品中的金子,“以此制造了一个以弗得,设立在本城俄弗拉。后来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网罗。”(士八27)
以弗得是祭司穿来事奉神的礼服外套,前面有求问神决疑的胸牌。基甸作一个金以弗得,可能在于其能够持久,永志不忘神使用拯救的恩典,并没有说是神,初意未可厚非。但那是违背神旨意的。人竟然会去拜一件没有位格的东西,以为其有灵应,能够显示未来的事。有些作领袖的,虽然少有人有基甸的能力,但不辞受人崇拜,以为有“法宝”,能够求问神,明白前途未来,绝不会出错,就成为网罗。不过,网罗是很危险的东西,陷入其中,就难以脱离,以至于败亡,可为鉴戒。
人民习惯于盲从领袖,崇拜器皿当作神。所以作领袖的,应该谨慎,不可任意误导群众,走上错路。曾看见历史上有多少神用的器皿,到后来竟成为受人崇拜的“偶像”,终至使人背离神,是很可悲的事。
现代人,特别是在西方的人,拜有形偶像的似乎少了。但那不是说就没有崇拜偶像的事。“拜金主义”是最为流行的毛病。人不仅拜以物质造成的偶像,更能以物质为偶像。使徒保罗知道问题的根源所在,一再警告信徒:“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弗五5;西三5)因为人把敬拜的中心从神转移,就是“去事奉那受造之物,不事奉造物的主。”
希西家的复兴,从洁净圣殿中的偶像开始(代下二九)。今天,审判是从神的家起首。我们应该省察,有多少人为的东西应该除去,是否让玛门成为偶像,以财富为依归,代替真理,代替圣灵掌权?要记得:惟有神拯救我们,惟有祂配受敬拜:祂是独一的主,忌邪的神不容忍甚么代替祂;洁净除去偶像,神才可以作敬拜的中心,教会才是真实的复兴。
祷告:求主复兴教会,除去其中的偶像,除去我心中的偶像,让主居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