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 08
经文:罗马书6:11-14
我们往往喜欢我行我素,心里只有自己,没有想到造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但是祂却没有忘记我们。祂不但造了我们,还留了一本说明书–圣经给我们,叫我们知道:我们从那里来,将来又要往何处去。
罗马书6:11-14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我们里面的人已经得救了,我们里面的人已经对罪死了,向神活了。那个里面的我已经脱离了罪的辖制,所以那个外面的我,同样的也可以脱离罪的辖制。但是我们有一个难题,就是我们的心思意念仍然受旧习惯支配着。虽然我们里面的人是完全更新了,但是我们的身体还没有死,我们的老习惯还在,所以我们的身体变成了「必争之地」。罪千方百计的想回来作王,它的计俩是策动我们肉体的情欲,让它们来占据我们的心,取代顺从神的意愿,我们的肢体就会被虏去,成为罪的武器。既然看出敌人的奸计,我们是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呢?也许我们一直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策略,来争这「必争之地」,可是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我们很想培养一个新习惯,也许是要多看看圣经,也许是要参加某个小组的聚会,或者尝试在家里说话温柔一点,但是我们很容易又犯了老毛病。到底我们的毛病出在那里?当自己的方法失败了以后,是不是就应该放弃?是不是我们没法达成圣经的道德水平,就反过来说:天父祢太严厉了,祢的要求太高了,我们还是照老方式来生活吧!当然不是、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耶稣复活了以后,叫门徒到加利利去等祂,是有祂的好意。但是,很可能彼得等得不耐烦了,没事干太无聊了,所以彼得要打鱼去,有六个门徒也跟着一起去。结果他们忙了一个晚上,什么也没得着。你是很难叫一个习惯了工作,也喜欢工作的人停下来的。我太太工作了19年后辞职,就很不适应家庭主妇的生活。
我们习惯了一种生活方式,突然要改变是很难的,但是,要怎么样才能改变呢?我们生命里面出了问题,靠自己解决不了,该怎么办?让我们回来看圣经。我们跟罪作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知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保罗在1-10节短短的经文里用了三个层面的知道:6:3
「岂不知(注意到)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么。」6:6「因为知道(亲身体验)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6:9「因为知道(认知)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
」
第一个知道是因为「注意到」而知道的意思,第二个知道是因为「亲身体验」而知道的意思,第三个知道是因为「认知」而知道的意思。我们对付罪的「必谋之略」,首先就是要知道神为我们成就了何等的大作为:我们不是没指望的,衪已经为我们获得了胜利,主耶稣基已经战胜了死亡,衪不会再死,祂已经脱离了罪的辖制。我们里面的人因为受了耶稣生命的「腌浸」,所以我们的旧人也变成了新人。
第二就是我们要会「算」。6:11「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算」自己是死的,向 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算」自己是活的。」和合本经文里「看」这个字,其实翻成「算」是正确一些。「算」是什么意思呢?算是当真、承认有效力,是符合事实的。不算就是不当真。周汝文牧师说过一个例子,有一个无家可归的游民病逝了以后,被人发现他竟然有三百万的现金藏在他的睡袋里,他原来是个富翁,但是他活在一个乞丐的生活里面,为什么?因为他不算自己是富翁,我们有没有算我们有了一个新生命?我们有没有算我们里面的人已经完全的更新了?我们有没有算耶稣的生命已经进来到我们里面?我们有没有算我们自己就是我们里面的新人?我们有没有算自己是向罪死的?我们有没有算自己是向 神活着?当彼得带了其它的门徒去打鱼的时候,他有没有算神会供应他一切所需要的呢?当然没有,如果有他就不会去打鱼了。他们打了一晚鱼,什么也没打着,到天亮的时候,耶稣在湖边问他们有吃的没有,他们说没有。耶稣就叫他们下网在船的右边,结果竟然网了一网鱼。这个情景彼得以前也经验过,就是当耶稣召彼得来追随衪的时候。我想这也许是为什么彼得相信岸上这个人就是耶稣的原因。当他知道主耶稣在岸上叫他们的时候,彼得马上跳到湖里游到岸上,他怎么可以丢下那一网的鱼不管了呢?我想彼得相信岸上的就是耶稣,所以他可以不顾一切的、丢了鱼去找耶稣。如果我们真的算我们是神的儿女,我们也真的算神一定会供应祂儿女一切的需要,那我们可能就会活得不一样了。
第三就是我们要会「拒绝」。如果罪以外来的权势向我们发号施令,绝对不会非常成功,它不直接的对我们发号施令,它间接的勾引我们肉体的私欲。当我们的心被私欲充满了以后,犯罪就是必然的后果。所以神告诉我们:「所以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分辨我们心里的意愿。出于 神的意愿,不一定能满足肉体的欲望,但是结果一定是荣耀 神。出于肉体的私欲,结果一定只是满足肉体的欲望,而不一定荣耀 神。我们会分辨了以后,还不够。我们还得下定决心,向肉体的私欲说「不」。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那些顺服神的意愿,就可以很自由的在我们心里运行。但是如果我们只靠肉体的力量,一定不能持久。这个身体是胜不过罪的,它需要有在它以外的帮助才能够胜过。我们的帮助由何而来呢?感谢神,是由那位创造天地的真神而来。神是借着什么来帮助我们呢?是经过我们的新人。这个新人,定可以胜过罪,因为他是受过耶稣「腌浸」过的,耶稣的生命借着圣灵在他里面。如果我们「知道」了也会「算」这是真的,那我们就有能力对肉体的情欲说「不」,我们就可以有能力「拒绝」它进入我们的了心。
第四就是我们要会「献」。我相信约瑟靠着神的力量可以对罪说不,我相信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也靠着神的力量对罪说不,我相信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也靠着神的力量祷告说:「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第13节:「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武器〕。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 神。并将肢体作义的〔武器〕献给 神。」拒绝罪只是我们在「必争之地」的消极手段,我们还需要有积极的行动,这个行动就是「献」。如果我们并购了一家公司,就有权去支配这家公司所有的资源,这也是我们并购的目的。神要得到我们,为的也是要我们成为衪的儿女,要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求祂的国和衪的义。但是祂又不肯勉强我们,祂唯一的途径就是经过我们的献上。也唯独如此,我们的身体才可能变成义的「武器」。约瑟因为献上,神的荣耀才能在他的身上彰显。因为约瑟的献上,神把他升高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为耶稣的献上,才能完成神的救赎。当彼得跳进水里之前的一剎那,彼得作了一个决定,他不管那些鱼了,他要早一点到主那里去。他用他的身体执行了顺从神的意愿,这个就是献。因为彼得的献上,他才能建立第一个教会。
第五就是我们要愿意「操练」。6:14「罪必不能作你们的主,因你们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我们在恩典之下,所以我们有操练的机会。耶稣的门徒没有听从耶稣的吩咐在加利利耐心的等待耶稣,反而重操旧业,打鱼去了。但是耶稣来的时候并没有责怪他们,即使他们还在顺从肉体的私欲,耶稣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让他们有机会自愿的悔改,重新走上顺服神的道路,重新操练,这是恩典。当我们做错了事,被逮到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律法,而是恩典。想象一下:当我们正在做最不光彩,最不荣耀神的事情的时候,耶稣来了,祂问我们,你还需要什么吗?然后衪满足我们的需要,不责备我们。人人都会犯错,人人都需要爱,这么大的需求量没有人可以满足,只有神自己可以满足,「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8)
我们对付罪的「必谋之略」,首先就是要「知道」神为我们成就了何等的大作为,第二就是要会「算」,真正的相信神所做的一切是事实,第三就是要会「拒绝」,拒绝肉体不顺从神的私欲,第四就是要会「献」愿意把一切暂时归我们管理的都归神使用,第五就是要愿意「操练」。也许我们每一样都做得不好、不完全,但是因为我们活在恩典之下,所以我们可以在有生之年,继续不断的操练,直等到我们见主面的时候。既然活在这么大的恩典下,我们愿意恒心持久的操练顺服神的旨意吗?既然得到了这么浩大的恩典,我们愿意别人也从我们身上得到这样的恩典吗?愿一切荣耀都归于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