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28|回复: 0

心理学有多可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6 17: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04 20
    已有 0 条评论
  • 文章分类: 信仰装备长短文


心理学理论有多可信?
网络上有一位基督徒心理学家表示﹕「有很多人以心理学的理论是统一性的……其实心理学五花百门,许多是对立的……其实许多以前影响深远的心理学理论,现在也再没有人提及了。网络上另有一位名为Gilbert的人,发表了一篇文章,在陈述心理学的很多学派,如精神分析治疗法、存在主义治疗法、个人中心治疗法之后,他表示很多辅导者都是「折衷」派,「意即对各理论间假设的冲突性以及技术上的多元化予以包容。
就是说,这些理论和技术不但不同,而且互相矛盾冲突,随着时代、随着专家变迁。那么,哪一个理论可信?哪一派心理学得着真理?
名心理学家Carl Rogers说,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理论已经落伍了好久,只是一般人还没有察觉,他说﹕「佛洛伊德心理学理论的基础又没有证据、又强词夺理,我想人家慢慢就不耐烦了。如果心理学的两个大头头的意见不同,其它心理学家呢?请看下面的一些例子﹕
理论矛盾、任君选择
(一)潜意识和无意识
现代人,基督徒与否,大概都会认为人有潜意识和无意识,似乎这是一个真理,一个事实。
可是,一位名心理学家Rollo May却不同意,他说﹕「现在的人常常用无意识来辩解人的行为,简直是可恶之极」,以至人逃避自己的真正面目,无意识不过是「一个方便的借口,可以用来解释任何因果关系,或者是一个储存库,你可以从其中找到任何行为上的解释。Rogers也说﹕「无论我同意佛洛伊德的无意识观念与否,这个观念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义。TIME》报导,最新心理学派Cognitive Therapy的奠基人,心理医生Aaron Beck也认为佛洛伊德的潜意识观念没有科学证据,弃之如敝屣。
(二)孩子什么时候定型?
《家庭会伤人》是一本非常流行的现代心理学书,它的作者说﹕「在生命最初的十五个月里」,人需要别人的照顾,他就从这一段时间的经历来认识自己。
「一些心理学家说,人的情绪模式是在两岁时就成型了。
林牧师说﹕「小孩子要好好的教,愈小开始教,愈容易教,中国人说,『三岁定终生』。这句话有相当多的研究根据,有人说三岁有人说六岁,都是说最早几年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会持续一生。
某心理学家说﹕「孩子到了六岁,一切定型,六岁以前仍有希望改变。
博士说﹕「在青少年及青年期,我们进入了一个寻找自己的过程……若没有意外的改变,这一过程的结果常会决定我们将来的一切。
近来有一期《Newsweek》专题讨论孩子成长的问题,其中一篇说﹕「虽然有很多证据证明早年的重要性,一些研究人员争论说,成年后的经历和孩童时期一样重要。他们说,同辈比父母的影响更重要」。
Newsweek》又说﹕「任何父母都知道,孩子的性格不是渐渐发展成的,反之,似乎在出生的时候已经看得出的」。该文指出43%的父母觉得孩子大部分的性格是遗传的,但是该文的重心不是说教养不重要,而是说遗传和教养都重要。
心理学家Judith Harris有两个女儿,一个亲生,一个收养,Harris从来用一样的方法去教两个女儿,但是两个女儿的品格却完全异样,一个是模范学生,一个中学没有毕业,终于她写了一本叫做《Nurture Assumption》的书,她说,一旦父母献出精子和卵子中的DNA之后,就没有什么作为的了。她在书中列举了750篇文章,用以支持她的理论。换言之,她认为,人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
(三)离婚对孩子的影响
「许多实证(Empirical)研究,尤其是学术界研究子女离婚适应之泰斗——华勒丝汀(Wallerstein)博士,根据三十年的追踪研究,清楚地指出离婚的确会对子女身心发展带来影响深远的伤害。
然而婚姻学界还有另外一些学者,也提出证据,认为离婚并不一定会给子女身心带来永久性的伤害。例如,哈瑟林顿(Hetherington)博士研究了将近二千五百名的离婚子女,虽然她并没有像华勒丝汀博士那样花了那么多的时间与离婚子女面谈…但是哈博士研究样本的""却远远超过华博士。
两位研究者的着眼点不太一样,而她们研究出来的结果也大相径庭。」于是,报导这两个完全相反的研究的黄博士说﹕「以上这些研究,各有其道理,很难说谁对谁错。
(四)同性 恋
同性 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说明心理学理论因时代改变,心理医生Satinover报导说,早在1963年,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简称APA)认为同性 恋的是疾病,同性 恋者是情绪受困扰的人,但是因为政治原因,1971年,APA投票决定以同性恋为正常,没有反对票数,所以修改《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以反映这个决议。1994年,APA进一步表示,他们不赞同任何专业人士帮助同性 恋者去改变生活方式。[
    既然心理学家们在很多事情上都不能一致,以后在教堂内听到心理学理论的时候,请你不必马上相信,因为大有可能另有反对的意见。
质疑者众

心理学理论随着时间和专家而变迁,显然并不是可信的真理。事实上,大有世俗学者和基督徒学者批评心理学,请看下面例子﹕

a)非基督徒学者的批评
心理医生Fuller Torrey在他的书《The Mind Game》中说﹕「大部分西方心理医生所使用的技术,和巫医技术的科学化程度差不多,只有少许例外。[xviii]
Robyn Dawes是一位心理学教授,他写了一本批评心理学的书,因为他觉得良心有愧,他说,现在有很多研究指出,这些专业人士不能帮助人,他们的意见亦不可靠。更令人触目的是,作者承认现在的流行心理学就是「新纪元心理学」,其中「自信/自尊」是他抨击的主要对象,此外,「内心幼童」(童年伤害)也在抨击之列。[xix]环视今天中国教会内的心理学,这两个题目岂非主题!
San Jose Mercury News》有一次一连三天刊登有关心理治疗行业的问题,转述了几位专家的意见,其中一个说﹕「寻找心理治疗的人没有受到保障」,另一个说﹕「这个行业中有些治疗者是有精神病的。[xx]
b)不是科学
现在很多基督徒心理学家都表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所以基督徒应该接受。可是,行内人都明白,心理学不能算为科学。
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是否一门连贯的科学?为了解决这问题,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请了科克(Sigmund Koch)来主持了一次研究,并由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xxi]这次的研究动员了八十位著名的学者,同来衡量心理学的事实、理论和方法。然后将这样广博的研究发表在一共七册的《心理学﹕科学研究》,科克研究过结果之后,结论是,「到目前为止,我想,很清楚,心理学很显然不是一门连贯的科学。[xxii]
(请参见﹕?真理?上帝示?
c)敌基督教
基督徒心理学家也同意,心理学的基本前设是敌基督教的。
基督教出版社出版的《Baker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表示,影响了整个心理行业结构的假设包括(1)自然论(Naturalism)(2)唯物论(Materialism)(3)还原主义[2]Reductionism)(4)决定论(Determinism)(5)进化论(Evolution)(6)经验主义(Empiricism)(7)相对论(Relativism)(8)人本主义(Humanism)和(9)日益增加的秘术(Occultism)。即使是一般大学学生都能看出这些假设是和基督教是对立的。[xxiii]
d)基督教学者的批评
如果心理学不是科学,其前设与基督教敌对,专家们的理论互相矛盾冲突,那么,请看一些基督徒学者怎样说﹕
美国教会中批判心理学的权威Bobgan夫妇有一本名著叫做《Psychoheresy》,顾名思义,他们认为心理学是一个异端,因为「它背离了圣经的基本真理。[xxiv]
William Kilpatrick认为心理学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是一个伪冒基督教的假货,因为它的外表有一点像基督教,而实质却不是。[xxv]
Paul Vitz有一本名著叫做《Psychology as Religion: The Cult of Self-worship》,书名就老早把内容揭露了,Vitz认为心理学是一个异端,是一个自我崇拜的宗教,封底介绍说﹕「现代心理学…已经变成宗教…它是现代生活的问题,不是解答。[xxvi]
学者CS Lewis说佛洛伊德和Carl Jung的哲理与基督教的道理是完全相反的。[xxvii]
基督徒历史学家Jim Owen说心理学视罪恶为疾病、否认圣经的完备性、损害信徒对神的信赖。[xxviii]
结论

奇怪的是,很多中国基督徒却对心理学毫不批判,默然接受,我想原因是﹕一般基督徒以为讲台上讲的就是真理,是基督教信仰的一部分。所以从今开始,请各位弟兄姐妹留意,更请那些在讲台上教导人的牧者们留意,小心分辨,那些是圣经真理,那些是随着时代和专家变迁、可信性不高、不能算为科学、前设与基督教敌对的心理学理论。


****************************************


继续矛盾、继续质疑
《心理学不合圣经》和《心理学偏离真道》出版后一两年的今天,笔者仍然看见心理学理论不断地转变,也继续看见世俗人士,甚至心理学家质疑心理学。请见下面几个例子﹕
(一)什么影响我们——「研究员花了很多时间,试图确定是什事物影响我们,使我们成为我们这个样子……他们起先说,是我们的父母,尤其是我们的母亲;然后,是我们的遗传基因;接着是我们的同辈……研究者所得到的答案,仍然和问题一样多……现在愈来愈多的科学家指出,这个影响人的力量,就是我们的成长家庭中的兄弟姊妹。[xxix]
(二)独子——「那些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长大后,是否都被宠坏、性格内向和孤僻、没有社交技巧?我们从前都是这样想。但是,当研究员继续研究……他们愈来愈发现,这样的假想是不准确的……独子一样长得不错——大部分如此。[xxx]
(三)一个世俗心理学网站说﹕「心理治疗与算命到底有什么不同?……到目前为止,人的心理仍是一个谜,个人认为心理学在这方面的了解,有可能远少于佛教的认识……有位某私立大学心理相关科系的教授曾批评,临床工作者的工作只是在对
一群他们完全不了解的人做一些自己也不了解的事……」[xxxi]
(四)婴儿失忆——成年人是不可能记得二岁或四岁以前的事情,心理学家称之为婴儿失忆(Infant Amnesia)。为什么?心理学家们有很多不同的解释。[xxxii]大部分人认为这是大脑成熟的程度,正如人的语言、智力、运动技能(Motor Skill)等都需要时间成熟。脑科医生说婴儿脑部的髓鞘(Myelin sheath)未完全发育,根本未有储存记忆的地方。其它人认为,两岁以下的婴儿记忆力甚低,即使有,也很快就忘记,而且婴儿对事物的概念,和成人回然不同。[xxxiii]
只有佛洛伊德的解释最特别,他认为婴儿把他的记忆压抑到潜意识去,所以在正常意识中没有回忆。[xxxiv]
佛洛伊德的概念就成为今天的「精神创伤搜寻疗法」(Repressed Memory Therapy)和「内在医治」(Inner Healing)的概念基础。
(五)NLP是否有证据和有效?——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陈天祥说﹕「有些信徒甚至是牧者却轻信一些没有经过考证而类似心理学的方法。这些类似的方法,既没有理论基础,其有效性亦没有被验证,我们应提高警觉……包括九型性格及NLP,都是正统的心理治疗所不会接受的。[xxxv]
换言之,NLP是没有证据,没有效用的。心自宽辅导中心的叶万寿先生却说﹕「数学及计算机学生Richard Bandler……模仿Fritz Perls的谈吐风格……深得大学语言教授John Grinder赏识……两人继续研究及模仿家庭治疗大师Virginia Satir及催眠治疗宗师Miltion Erickson的治疗与语言技巧……〔两人〕将其研究正式命名为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身心或神经语言程序……对于讲求效率的工商界,也趋之若鹜地参与学习……」[xxxvi]换言之,叶万寿说,NLP是专家们研究的结果,而且非常有效。
(六)哪一类记忆比较影响人——黄维仁博士说﹕「在一个人的生命中,记不得的事在日后所造成的影响,往往要比记得的事来得更重大、深远。[xxxvii]
意思即是说,那些深藏在人的潜意识中的记忆,比较那些在正常意识中的记忆,对人的影响更大。但是,另一份心理学研究却说﹕「很多证据显示,只有少数的心理治疗病人是被那些已经不记得的受虐待历史所困扰。」即是说,被「不记得的事所影响」是少有的。
所以,版主仍然继续说﹕「以后在教堂内听到心理学理论的时候,请你不必马上相信。

「愚蒙人是话都信。」(箴十四15




[1]附带澄清一点﹕「三岁定八十」这一句中国俗语是说人的性格从小已经可以看得出来,而且一生难得改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之意,并非说三岁前的经历可以决定一生。心理学家们引用中国俗语和引用圣经同样巧妙!
[2]还原主义——认为可从物理学上和化学上完全说明生命现象。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5-5-2 16: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