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55|回复: 0

怜悯的宗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1 14: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太25:31-46

有一位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Akutagawa Liunosuke,1892-1927)写了一篇发人深省的故事叫「蜘蛛之丝」。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心灵非常敏锐、很有热情、也很有灵性的小说家。这一篇小说探讨人类心灵及宗教上深遂的问题。他用故事的方式来质问佛教的拯救观念。现在请你好好的靠在椅背上,放轻鬆一点,用你的想像力来听这 个故事吧!故事这样说:

一、令人深省的故事

有一天早上,释迦默尼在极乐世界一个池塘旁边散步。池塘里开著许多白色的莲花,香味弥满在空气中,令人喜悦。

释迦停下来看池塘的莲花时,从莲花叶的空隙中,看到地底下阴间(地狱)的世界。他看到一个人名叫 Kandata,跟其他的罪人一样在地狱中受苦、尖叫、痛哭。Kandata 还在世上时,是一个无恶不作的人,杀人、放火、抢劫,侮辱妇女,没有一样恶事没有作过。但他一生中也有作过一件好事,那就是,有一天在森林中走路时,看到一隻小小的蜘蛛,他想用脚大力把它踩死;但他想:虽然它是一隻小小的虫,但它也有生命,所以他的脚跨过去,没有把它踩死。(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是佛教「戒杀生」的观念。)

所以,释迦想:Kandata 虽然是一个无恶不作的人,但他有作过一件好事,而且他在阴间受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释迦生出怜悯之心,开始想怎样把 Kandata 从地狱中救上来。当他正在思考用什麼方法来救 Kandata 时,释迦突然看到莲花叶上有一条细细的蜘蛛之丝,他高兴极了,就把这一条蜘蛛之丝垂下去,要把Kandata救上来。

但地狱里黑暗无光,血流满地,到处都是尖锐的针,人们在那里受尽难於忍受的痛苦。所以,Kandata 无法看到垂下来的蜘袾之丝。释迦在天上大声唤叫,叫 Kandata 往上面看他所垂下来的蜘蛛之丝。但阴间跟极乐世界相矩非常遥远,Kandata 根本无法听到释迦默尼的声音。

当Kandata 在那里挣扎喊叫时,偶然抬头,忽然看到一条银白色的蜘蛛之丝。他心里想,若果我跳上去捉住这一条小丝,拼命地往上爬,就可以离开这个痛苦的地方。所以,他大力一跳,捉住了蜘蛛之丝,拼命地往上爬,一直往上爬…。但是要到天上是那麼遥远的距离,Kandata 再怎麼努力爬,爬到中间就累了。他在半空中休息。

他在半空中,心想至少已经离开了地狱,感到非常高兴。可是当他回头看地狱时,看到蜘蛛之丝的下端,无数的人像蚂蚁一样多,也在爬这一条蜘蛛之丝。看到这个情形,Kandata 非常恐慌。他想这个蜘蛛之丝,这麼脆弱,连他一个人的重量都承担不起,何况这麼多人在爬,它一定会断掉。那麼,他也会跟这些人一样会再次掉到地狱里去。所以他大声喊著说:「嘿,你们这些罪人,滚下去,不要爬,这一条蜘蛛之丝是我的。」释迦默尼在上面听,真不敢相信他的耳朵所听到的话。蜘蛛之丝明明是我把它垂下去的,怎麼 Kandata 说蜘蛛之丝是他的呢?

Kandata 刚说完那些话之后,那一条蜘蛛之丝,就在 Kandata 的上面,咚的一声就断了。Kandata 跟所有的人全部都掉到地狱里去。 释迦默尼看到这一切情形,就不断摇头嘆息,很失望的离开那里。

二、我们能自我拯救吗?

你是否已经感受到这个故事深奥的意义?每一次读这一个故事时,我总是对作者芥川龙之介怀有无限的敬意,因為他用很简单、很短的故事,就能把佛教跟基督教最深奥的差别,说明的清清楚楚。故事实在是传达真理最有力的工具,难怪耶穌非常喜欢用比喻、故事来讲解有关上帝国的奥祕。

「蜘蛛之丝」主要是探讨佛教跟基督教在拯救观念上最根本的差异。佛教强调人要靠自已修身养性,来解脱痛苦,要靠自已的努力,得到拯救。当释迦默尼看到人无法爬上来,解脱痛苦的世界,无法靠自力拯救自已时,就摇头嘆息,哀嘆人没有认真按照他的教训去行,就失望的离开他们。

但我们的上帝,看到人无法自救时,并没有像释迦一样离开罪人。在创世记第六章这样说:「上主看见人类个个邪恶,始终心怀恶念,就后悔自已在地上造了人。」(创世纪6:5-6)。虽然如此,上帝并没有离开人类,不再理会人类!他通 过挪亚使人类重新再出发;通过毁灭巴别塔使人类重新分散到世界各地去发展;通过不少先知来劝告、指示人类走正直的道路;但人类还是不改本性,继续犯罪。所以,上帝最后就派了他的独生子耶穌基督来到这个世界,跟人类住在一起,教导人追求得生之道。最后,承担人类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使世人得到拯救。上帝在耶穌基督身上所表现的,就是:不仅 没有离开罪人,反而跳进人类世界,来拯救世人。这是佛教的教主释迦默跟耶穌基督根本上的差异。

另外一个主要的差异,就是佛教主张人要靠修身养性来除灭所有的慾念,努力达到「无我」的状态,就是心灵没有一点「自我」的慾念。他们认為一个人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达到「成佛」的境界,已经脱离了「轮迴」的辖制,脱离了人生的苦海,进到「涅盘」的境界,就是极乐世界,是得到拯救了。

但芥川龙之介对这样的拯救观念深表质疑。他并不否认一个人有可能靠修身养性达到「无我」的境界,就像故事中的Kandata 一样,突然发现到一条蜘蛛之丝,佛教说这是达到悟觉的现象,而后靠著自已的力量,努力往上爬,就可以离开苦海了。但芥川龙之介质问这样的努力本身很有问题:修身养性---靠自已的努力,所要追求的就是自已的得救,是自已的好处。这样的努力,基本上就是「自我」慾望的追求,而不是真正的「无我」的追求与努力。芥川龙之介认為这根本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现在台湾的慈济功德会的拯救观念含有浓厚的「自私」因素」,他们行善的目的就是為了要积功德,积自已的功德,将来就可以得到好报。换一句话,行善目的就是為了要得到神明的祝福,完全是為了自已的好处著想。这只不过是一种自私的行為,是跟神明作买卖、交昜的行為。

三、完全无私的行善

基督教拒绝这样的拯救观念。圣经一再的强调:我们得到拯救完全是由於上帝的恩惠 ,而不是靠著我们行善、行道德、為别人牺牲赢得自已的拯救。我们行善,為别人牺牲,完全是出於对上帝的感恩而发。看到别人的痛苦就好像是自已的痛苦,出於怜悯之心,伸出援手去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难,想减轻他们的痛苦,让他们好过些。

这就是耶穌基督在马太二十五章31节到49节的教训的重点。在这个比喻里,耶穌向那些在他右边的人说:「你们可以进到我所预备的天国里面去,因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住我;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

这些人回答说:「我们什麼时候作这些事在你身上呢?」耶穌回答说:「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你看,这些义人行这些事时,完全不知道是為了主而行的,也没有一点想法说,我行这些善事会得到上帝的祝福,会得到好报,会得到自已的荣耀,会得到拯救,会进到天国里。事后,他们才知道他们所行的事是為主而作的,是上帝所喜悦的。

这就是基督教所说的完全无私的行善。若果你行善时,有想到会得到报酬,得到好处,会进到天国,那你跟佛教徒或慈济功德会并没有两样。

有时候我们基督徒也有行善得报酬的想法。有一个笑话暗示这样的想法。这个笑话说:一位大教会的牧师和一位计程车司机同时死了,现在两个人出现在天国的门前。彼得守著门,向前面第一个人说:「请报名道姓,以及你的职业。」

第一个人说:「我叫张达仁(借用你的名字一下),在纽约市开计程车。」彼得查了生命册,发现了他的名字以及他在世的事跡,就给他穿上丝绸的衣服,一根金枴杖,一把金錀匙,并且指给他看一个非常豪华的大房子说:「那是你的房子,好好享受吧!」

现在轮到牧师了。他想纽约市一个开计程车司机就能得到华丽的衣服、金枴杖、金錀匙,以及那麼大的房子;我是一位大教会的牧师,一定会得到比他更好的报酬。

彼得问他:「请报名道姓及职业。」这一位牧师故意大声说,要让其他的人的人听到:「我叫张明佑(借用你的名字一下),是Louisville 最大的教会的牧师,而且牧会四十年了!」

彼得查看他的薄子之后,给他穿上粗糙的麻製衣服,木头枴杖,以及一把铜錀匙,并且指著一个小小的芧草屋说:「那是你的房子,进去住吧!」张牧师听了,怒气填胸,很生气的说:「你有没有搞错?那个人只是一个计程车司机,就可以得到大房子;我是一个大教会的牧师,忠心耿耿地服事主四十年,怎麼只得到一个小小的芧草屋呢?」 彼得就说:「我们都是按照薄子所写的来论功行赏。你看看,薄子写得很清楚:那一位计程车司机,每一次在纽约开车时,他的乘客一定会祷告;但你每一次讲道,你的会友都打瞌睡。」

我们是不是像这个笑话一样,认為应该得到上帝更多的祝福,因為我们比别人行更多的善事?但上帝不会接受那样的想法,因為那根本上是一种自私的想法与作法,是跟上帝作买卖,讨价返价,利益输送而已。

结语

我认為在这个时代,我们必须把真正的福音传给别人。福音的核心是什麼?就是耶穌所说的,「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的,必丧掉生命;凡為我和我的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33-35节) 。这就是基督教的独特性,是跟佛教或其他宗教不一样的地方。

我常常说过:只有基督的教会,没有其他的宗教,是教导人牺牲自已的生命。只有真正的基督教,教导人要牺牲、要服事、要付出,要失去自已的利益,失去一切。我们只有遵照这样的教训,才能成為基督真正的门徒。

我们当中可能有人会质问:谁要听这样的福音呢?你有没有想过:大部份的人在他人生的某一个阶段,理想得到实现,想要的东西都已经到手。但大部份的人得到所想要的一切之后,还是想要得到更多、更大、更好的东西,人的慾望永无止境。所以不少的人穷一生之力去追求物质,还是不能满足;有的人得到他所想要的一切之后,反而感到人生空虚、枯燥,没有意义。那些没有那麼幸运,理想未实现,也未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的人,感到非常挫折、失望、不满,开始自暴自弃、吸毒、自杀…。

所以,一个人有得到所想要的东西也好,没有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也好,人总是会感到空虚,没有意义。為什麼?因為他们一直往「要拥有」(to have) 的方向奔跑,到头来不会满足。耶穌告诉我们一个很不一样的人生方向,那就是要往有意义的人生方向,就是「要成為」(to be )。你能不能看出这两个差别?「要拥有」很容昜理解,但「要成為」是什麼意思?那就是要成為什麼样的人,是要塑造有永恆价值的灵魂的事情。这就是耶穌所说的要「给予」、「要牺牲」、「要付出」的生活,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实的平安,真实的幸福。

所以,我们要告诉别人,也要告诉自已:不要等到你得到了一切之后,才开始学习如何牺牲与奉献,现在就开始分享你现有的一些给别人,帮助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你才会感到满足,觉得人生有意义、有价值。你才会发现到「施比受更為有福」的快乐与福份。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4-4-20 2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