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13章
我们的救主已经完成公开的讲论,在当中“忍受罪人顶撞”;现在祂让自己与祂的朋友展开私下交谈,在当中定意要安慰众圣徒。从这之后我们看到的是关于祂和门徒之间发生之事的记载,祂到国外去时,门徒受托管理祂家里的事;祂加给他们必需的教训和安慰。祂的时候近了,就让自己整顿好自己的家。在本章,I. 祂为门徒洗脚,1-17节。II. 祂预言谁要出卖祂,18-30节。III. 祂教导他们关于祂自己的死的那重大教义,以及弟兄之爱的重大责任,31-35节。IV. 祂预言彼得要不认祂,36-38节。
约13:1-17
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祂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祂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神出来的,又要归到神那里去,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挨到西门彼得,彼得对祂说:“主啊,祢洗我的脚吗?”耶稣回答说:“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彼得说:“祢永不可洗我的脚!”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西门彼得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耶稣原知道要卖祂的是谁,所以说:“你们不都是干净的。”耶稣洗完了他们的脚,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对他们说:“我向你们所作的,你们明白吗?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得不错,我本来是。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作的去作。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解经家们通常认同基督为门徒洗脚,以及接着这事的讲论,是发生在祂被卖的同一个晚上,与祂吃逾越节的晚餐,设立主餐是在同一期间;但至于这是在这圣节开始前,还是在它完全结束后,或是在吃逾越节的晚餐和设立主餐之间,他们意见不一。这位以收集其他人省略的经文段落为己任的福音书作者,刻意省略了其他人已经记载过的经文,这就让把这些事合并起来有了一定难度。如果这是发生在那时,我们想犹大出去(约13:30),是让他的人预备好,将要在园中拘捕主耶稣。但莱福博士的意见很清楚,就是所有被记载下来,直到14章结束的事情,不是发生在逾越节晚餐期间,因为这里说(约13:1),这是逾越节以前,这而是在伯大尼的晚餐期间,是逾越节前两天的事(我们在太26:2-6看到这晚餐),在当中马利亚第二次用她瓶中剩下的香膏膏耶稣的头。或者,这可能是逾越节前一个晚上的另一次晚餐,不是在长大麻风的西门家,而是在祂自己的住处,在当中除了门徒,不让任何人与祂在一起,好使祂可以更自由与他们相处。
在这些经文中,我们看到耶稣洗门徒的脚的故事;这是一个性质特别的举动;不是神迹,除非我们称它是一个降卑的神迹。马利亚刚刚用膏抹祂的头;现在,免得祂接受此事,这会看起来像是摆架势,祂就马上用这降卑的举动对此加以平衡。但基督为何要这样做?如果门徒需要洗脚,他们可以自己洗;一位智者不出于极好的理由和考虑,是不会做看起来古怪、不寻常的事。我们肯定,耶稣做这件事,不是出于幽默或嬉笑;不是的,所做的这件事非常严肃,祂是带着极大的认真去做;这里表明基督做此事有四个原因 — 1. 为了见证祂对门徒的爱,约13:1-2。 2. 为了举例说明祂自己自愿降卑和屈尊俯就,约13:3-5。 3. 好向他们表明属灵的洗,这是祂在与彼得的谈话中提到的,约13:6-11。4. 为给他们树立榜样,约13:12-17。阐明这四个原因,这要成为对整个故事的解释。
I. 基督为门徒洗脚,为了证明祂爱他们,爱他们到底的那大爱,约13:1-2。
1. 这里立下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就是我们的主耶稣,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约13:1。
(1.) 这对直接跟从祂的门徒,特别那十二位门徒来说确实如此。这些人是世间属祂自己的人,祂的家人,祂的学生,祂的密友。祂没有任何可以称为是属自己的儿女,但祂收养了他们,接受他们作属自己的人。祂在另外一个世界有属自己的人,但祂离开他们一段时间,看顾这个世界属祂自己的人。这些人是祂所爱的,祂呼召他们进入与自己的相交,与他们亲密交往,总是顾惜他们,顾惜他们的安慰与名声。祂容许他们与自己非常自由相处,忍耐他们的软弱。祂爱他们到底,只要祂还活着,就继续爱他们,在祂复活之后也是如此;祂从未取走祂爱的仁慈。虽然有一些高位的人拥护祂的事业,祂却没有把他的老朋友撇在一旁,让位给新朋友,而是坚持与属祂的贫穷渔夫在一起。他们在知识和美德方面软弱有缺陷、消沉、易忘事;然而,尽管祂常常责备他们,却从未不再爱他们、看顾他们。
(2.) 这对所有信徒来说确实如此,因为这十二位列祖是神属灵以色列所有支派的代表。请注意,[1.] 我们的主耶稣在世上有一群属祂自己的人 — 祂自己的人,因为他们是父赐给祂的,祂买赎了他们,为他们付出极大代价,已经使他们分别为圣归给祂自己 — 属祂自己的人,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作为一群特别的子民委身于祂。属自己的人,在讲到那些不接待祂的自己的人的地方,所用的词是tous idiou s— 自己的人 ,如一个人的妻子儿女是他自己的人,他与他们有一种固定关系。 [2.] 基督对世间属自己的人有一种热诚的爱。当祂为救赎他们献上自己时,祂确实用一种善意的爱爱他们。当祂接纳他们与自己相交时,祂确实用一种满足的爱爱他们。虽然他们在这世界上,一个黑暗和遥远,罪和败坏的世界上,然而祂爱他们。祂现在往天上属自己的人,在那里得完全的义人的灵魂那里去;但祂看起来最关心的是地上属自己的人,因为他们最需要祂的看顾:生病的孩子是最得迁就。[3.] 基督爱的人,祂爱他们到底;祂对祂百姓的爱是不变的;祂默然爱你。祂以永远的爱爱(耶31:3),从永远在这爱的旨意中,到永远在这爱的结果里。没有什么能使相信的人与基督的爱隔绝;祂爱属自己的人,eis telos — 直到完全,因为祂要使关于他们的事完全,要把他们带到爱是完全的那个世界里。
2. 基督通过给他们洗脚,显明对他们的爱,正如那位好妇人(路7:38)洗基督的脚并擦干,以此显明她对基督的爱一样。就这样祂要表明,正如祂对他们的爱是不变的,同样这爱也是屈尊俯就的 — 为达成这爱的目的,祂愿意降卑自己— 祂现在准备进入祂得高升状态的荣耀,这根本不会妨碍祂对属祂选民的眷顾;就这样祂要证实祂曾向所有圣徒作的那应许,就是祂要叫他们坐席,自己束上带,进前伺候他们(路12:37),要像主人服事仆人一样,给他们极大和令人惊讶的尊荣。门徒刚刚暴露出他们对祂爱的软弱,为浇在祂头上的香膏抱怨(太26:8),然而祂马上表明祂爱他们的这证据。我们的软弱衬托出基督诸般的慈爱,把它们表明出来。
3. 祂选择此时,在祂最后过的逾越节之前不久做这事,有两个原因 —
(1.) 因为现在祂知道自己时候到了,这是祂长久以来盼望的,祂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在这里请观察,[1.] 那将要发生在我们主耶稣身上的改变;祂必须离去。这始于祂死的时候,但在祂升天时完成。基督祂自己是这样,所有相信的人也是这样,藉着他们与祂联合,当他们离开这个世界,在身外,到父那里去,就与主同在。这是离世,这不善、伤人的世界,这没有信德、险恶的世界 — 这劳苦、苦役和试探的世界 — 这流泪谷;这是到父那里去,去见万灵的父,结果就是以祂作我们的父。[2.] 这改变的时候:祂的时候到了。这有时被称作祂仇敌的时候(路22:53),他们得胜的时候;有时被称为祂的时候,祂得胜的时候,祂一直在盼望的时候。祂受苦的时候是有定时的,祂不断受苦,这只不过是一时之间。[3.] 祂预见到这时候:祂知道自己时候到了,从一开始祂就知道这时候要来,什么时候来,但现在祂知道时候到了。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时候何时到,所以我们为此习惯作预备,所做的一切绝不可停下;而是当我们因着先兆知道我们的时候到了,就必须努力让自己作实际预备,就像我们的主一样,彼后3:14。 因马上预见祂要离开,祂就洗门徒的脚;正如祂自己的头刚刚为祂安葬之日受膏抹,同样他们的脚应当为他们因五十天后圣灵降临而被分别为圣被洗干净,就像祭司被洗一样,利8:6。当我们看到我们的日子近了,就应当尽我们所能向留在身后的人行善。
(2.) 因为魔鬼已将卖祂的意思,放在犹大心里,约13:2。在括号里的这句话可以这样看,[1.] 这就是追溯犹太的背信到它的源头;这罪有如此的性质,显然是带有魔鬼的形象和题名。魔鬼有什么门路进入人心,用什么方法像射箭一样发出牠的暗示,把这些和原本出于人心的想法混在一起,让人无法察觉,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些罪,它们自己的性质是如此罪大恶极,世界和肉体对它们的试探是如此之少,以致很清楚撒但是把这些罪的蛋下在有意作孵化这些蛋的人心里。犹太出卖如此这位主,如此廉价、不经唆使就把祂出卖,如此与神彻底为敌,以致除了撒但牠自己以外,是无人能打造出这想法的。牠藉此想要败坏救赎主的国,实际上却是败坏了牠自己的国。 [2.] 是表明基督现在洗门徒的脚的一个原因。首先,犹大现在定意要出卖祂,祂离开的时候不可能太远了;如果这事已定,就很容易像圣徒保罗一样得出结论,“我现在准备好被浇奠”。请注意,我们察觉仇敌越恶意反对我们,就当越努力为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作准备。其次,犹大现在落入网罗,魔鬼瞄准彼得和其余的人(路22:31),基督就要坚固祂自己的人来抵挡牠。如果狼已经抓住羊群中的一只,那么是时候牧羊人仔细看管其余的羊。感染开始的时候,必须动用解毒药。莱福博士观察说,门徒也经知道犹大对膏耶稣口出怨言;把约12:4,等等与太26:8作比较。现在,免得那些知道他这件事的人学更坏的,祂就用降卑的教训坚固他们,防备他最危险的进攻。第三,现在密谋出卖祂的犹大,是十二个门徒里的一个。现在基督要藉此表明,祂没有打算要因一人的过犯把他们都弃绝。虽然他们同伴中有一个人是魔鬼,是叛徒,但他们最坏的经历不过如此。基督爱祂的教会,虽然当中有假冒为善的人,仍爱祂的门徒,虽然他们当中有一位犹大,祂是知道此事。
II. 基督洗门徒的脚,为要用实例表明祂自己奇妙的降卑,表明祂是何等卑微和屈尊俯就,让全世界知道,祂能何等屈尊来爱属自己的人。这在约13:3-5表明出来,耶稣知道,祂此时确实在思想,可能正在讲论祂作为中保的尊荣,告诉祂的朋友,父已将万有交在祂手里,就离席站起来,让思想祂要做什么的众人极惊奇的是,祂就洗门徒的脚。
1. 这是主耶稣理当的高升。这里讲到作为中保,基督荣耀的事。
(1.) 父已将万有交在祂手里;已经赋予祂一种对万有的所有权,对万有的权柄,得着天与地,实现祂做工的伟大目的;见太11:27。 神人之间一切的冲突,都交在祂手中作调停与仲裁,祂是那伟大的仲裁人和公断人;在人中间神国的治理,它的一切分支方面,都交在祂手里;就这样,所有治理与审判的作为,都要经过祂的手;祂是承受万有的。
(2.) 祂从神出来。这意味着从起初祂就与神同在,不仅在降生进入这世界前,还在这世界本身降生之前,就有一种生命与荣耀;祂到世上来,是作神的使者,有从神而来的使命。祂从神出来,是神的儿子,奉神差遣。旧约众先知是由神兴起使用,但基督是直接从神出来。
(3.) 祂要归到神那里去,得荣耀与祂同在,这是祂从亘古以来与神同有的同一样荣耀。从神出来的,要归到神那里去;从天上生的,要往天上去。正如基督从神出来,作地上祂的代理,同样祂归到神那里去,作在天上我们的代理;想到祂在天上受到何等欢迎,这就给我们安慰:祂被领到亘古常在者面前,但7:13。有话对祂说,“祢坐在我的右边”,诗110:1。
(4.) 这一切祂都知道;不像摇篮中的一位王子,对生来所得的尊荣一无所知;也不像摩西,不知道自已的面皮发了光;不,祂完全看到祂高升状态的一切尊荣,然而却如此俯就卑微。但这知道与此有什么关系?[1.]这是祂现在快快把祂的教导和遗训留给门徒的一个动机,因为祂的时候现在到了,祂一定要离开他们 ,得高升,离开祂现在与他们的亲密来往,约13:1。[2.] 这要在祂的受苦中给祂支持,帮助祂欢喜经过这激烈的冲突。犹大现在将要出卖祂,祂知道此事,知道这事的后果;然而祂也知道祂从神出来,要归到神那里去,祂不退却,而是继续欢喜前行。[3.] 这看来是对祂屈尊俯就的衬托,使之更值得称颂。神施恩典的原因,圣经有时候说是不可思议,令人惊奇的(就像赛57:17-18;何2:13-14的情形);这里也是如此,这里表明的是基督屈尊的动机,这本应是祂取尊贵地位的理由;因为神的意念不同我们的意念。请把这和那些以彰显神的荣耀作为前言,表明最突出屈尊俯就例子的经文,如诗68:4-5;赛57:15;赛66:1-2作比较。
2. 这里讲的是,虽是如此,我们主耶稣仍自愿降卑。耶稣知道作为神祂自己的荣耀,作为中保祂自己的权柄和大能,人会以为结果必然就是,祂离席站起来,脱下祂普通的衣服,命令他们保持距离,向祂臣服;但不是的,与这正相反,祂思想这一点时,就表现出降卑的最大实例。请注意,对天堂和福乐根基稳固的确据,不是让人骄傲自大,而是使他变得非常谦卑,继续保持非常谦卑。那些要与基督形象相符,在祂灵里有份的人,一定要努力在得到最大高升时保持思想谦卑。此时基督使自己降卑要做的事,就是洗门徒的脚。
(1.) 这举动本身是低微卑屈的,是最低级的仆人做的事。亚比该说,“我情愿作婢女,洗我主仆人的脚,” 让我作最低微的服事,撒上25:41。若祂洗他们的手或脸面,这将是极大的屈尊俯就(以利沙倒水在以利亚手上,王下3:11);但基督屈尊做像这样如此的苦工,这就大大激发我们的称颂。就这样,祂要教导我们,在我们能服事神的荣耀,我们弟兄的益处的方面,没有什么是卑微过于我们所能做的。
(2.) 这屈尊俯就更是大得多,因为祂是为祂自己的门徒做这事,他们的光景卑微受人藐视,他们并不关心自己的身体;有可能他们的脚很少洗,所以非常肮脏。在与祂的关系方面,他们是祂的学生,祂的仆人,这样的人应该洗祂的脚,他们是依靠祂,他们的指望由祂而来。很多伟人在其它情况下会做卑微的事,为讨上级的欢喜;他们通过屈尊得高升,通过卑躬曲膝往上爬;但基督对祂的门徒做这样的事,这不会是一件出于谋略或讨好的事,而是完全降卑。
(3.) 祂离席站起来做这事。虽然我们的英文钦定版把约13:2翻译为晚饭结束时,但可能更好是读作吃晚饭的时候,或祂吃完饭的时候,因为祂又坐下来(约13:12),我们看到祂蘸一点饼(约13:26),所以祂是在吃饭中间的时候做这件事,藉此教导我们, [1.] 吃饭的时候被召唤出来对神或对我们的弟兄做任何真正的服事,不要把这看作是打扰,或者不安的正当理由,要看重尽责,胜过必要的食物,约4:34。基督不愿为了听从祂至近的亲属而中断讲道(可3:33),宁愿吃饭的时候停下,向门徒表明祂的爱。[2.] 不要对我们的食物过分讲究。在吃饭的时候洗肮脏的脚,这会让许多胃口过分讲究的人望而生畏;但基督这样做,不是让我们可以学会粗鲁不修边幅(清洁和敬虔并行,那是好的),而是教导我们不要过分讲究,不要沉溺、而要治死精巧的欲望,把美好的风度放在恰当的位置上,但不要过分。
(4.) 祂让自己穿上仆人的装束来做此事:祂脱了祂宽松的上身衣服,好使自己可以更便捷地尽这般服事。我们一定要像那些决意不摆架子,而愿意受苦的人一样让自己来尽责;我们一定要让自己摆脱任何助长我们的骄傲,或者阻挡我们,妨碍我们尽本分的事,一定要像那些热心干实事的人一样束上我们心中的腰。
(5.) 祂做此事,是按照所有当有的礼节,清楚依次做这服事工作的所有部分,对他们一个人也不漏过;祂做此事,仿佛已经习惯了这样来服事;自己一个人做,没有人协助祂。祂拿一条手巾束腰,就像仆人把毛巾搭在手臂上,或者围上围裙;祂从旁边的水缸里(约2:6)把水倒在盆里,然后洗门徒的脚;为完成这服事,把他们的脚擦干。一些人认为祂没有洗他们所有人的脚,只是洗了他们当中四五个人的脚,认为这足以达到目的;但我看不到有任何地方支持这种猜测,因为在其它祂行事有分别的地方,圣经都是加以指出的;祂洗他们全部人的脚,毫无例外,教导我们要对基督所有的门徒施行一种大公和广博的爱,连对最小的也是如此。
(6.) 看起来没有任何相反的证据,而是像洗其余人的脚一样,祂也洗了犹大的脚,因为他在场,约13:26。真为寡妇的人,特征就是她洗圣徒的脚(提前5:10),在这当中有一些安慰;但配得称颂的耶稣洗一个罪人,那最坏的罪人,此时正谋划把祂出卖的罪人的脚。
很多解经家把基督洗门徒的脚看作是代表了祂全部的工作。祂知道自己与神同等,然而祂却从荣耀的桌边离席站起来,把祂光明的衣服放在一边,以我们的人性给自己束腰,取了奴仆的形状,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倾倒出祂的血,将性命倾倒,以至于死,藉此预备了一个洗盥盆,洗净我们的罪,启1:5。
III. 基督洗门徒的脚,好使祂可以向他们表明灵里的洗,洁净灵魂脱离罪污。这是在祂与彼得就此事的谈论上清楚表明出来的,约13:6-11,在当中我们可以观察到,
1. 彼得看见祂的主走动做这卑微服事时的惊奇(约13:6):祂带着手巾和盆挨到西门彼得,要他伸出脚洗。屈梭多模猜测,祂首先洗了犹大的脚,犹大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尊荣,乐意看见祂的主降卑自己。最有可能的是当祂走动开始这样服事时(这是祂随后洗这个说法完全所指的意思,约13:5),祂首先从彼得开始,其余的人若不是听见基督和彼得之间所说的话对此的解释,他们是不会让这事做成的。无论基督是否首先到彼得面前,祂什么时候到他这里来,彼得对于这个提议都是大吃一惊:他说,“主啊,祢洗我的脚吗?”这里有一个强调,是落在人身上的,就是祢和我;词的位置是很明显的,sy mou— 什么,祢,我? Tu mihi lavas pedes? Quid est tu? Quid est mihi? Cogitanda sunt potius quam dicenda— 祢洗我的脚吗?什么,是祢吗?什么,是给我洗?这些是想的,而不是说出口来的。— 奥古斯丁《约翰福音》注释。主啊,什么,是祢,我们的夫子和主,我们知道、相信是神儿子,世界的救主和王的那一位,为我,土中一条无价值的虫子,一个罪人做这事吗? 一摸就洁净了长大麻风的人,让瞎眼的看见,让死人复活的这双手洗我的脚吗?提奥非勒(Theophylact)如此认为,泰勒博士也认同他的看法。彼得会非常愿意拿过盆子和手巾洗他夫子的脚,为得到这尊荣自豪,路17:7-8。“这本来是自然正常的;我的夫子洗我的脚,这是如此有悖常理,是此前从未有过的;这样的难题是我不能理解的。这是人的常理吗?”请注意,基督的屈尊俯就,特别是祂对我们的屈尊俯就,在当中我们蒙祂的恩典得祂的看顾,理当是我们赞美的内容,约14:22。主耶和华啊!我是谁?我的家算什么?
2. 基督直接回答这个表示吃惊的问题。这至少足以让他不再出声提出反对(约13:7):“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这里有彼得一定要顺服基督正在做的事的两个原因 —
(1.) 因为此时他对此事不知情,所以不应反对他不知道的,而应顺服能为自己一切言行提出充足理由的那一位的旨意和智慧。基督要教导彼得绝对的顺服:“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 所以不胜任对此作判断,而是一定要因我做此事,就相信这事做得为好。”请注意,意识到我们是在黑暗里做工,我们没有能力判断神所做的事,这要使我们判断祂的作为时谨慎节制;见来11:8。
(2.) 因为它当中有一些值得思想的事,后来他要明白这事的意思:“你后来必明白,你犯了不认我那滔天大罪时,有什么需要洗的;”一些人如此认为。“你尽使徒职分,被神使用洗去那些在你看管之下的人的罪和爱世界带来的玷污,那时你必明白;”哈蒙德博士如此认为。请注意,[1.] 我们的主耶稣做了很多事,是连祂自己的门徒当时也不明白的,但他们后来必明白。祂为我们成为人时所作的;祂为我们成为一条虫,而不是一个人时所作的;祂活出我们的生命时所作的;祂把这生命舍弃时所作的;这些不到后来是不可能明白的,那时就要显明这些对祂来说是应该的,来2:17。后来的神护理作为解释之前的护理作为;我们后来明白那些看起来最挫折的事情有何好的趋势;我们曾思想,认为这些方法是大概如此的,后来证明是正道。 [2.] 基督洗门徒的脚,当中有一种意义,直到后来,当基督解释它是代表重生的洗濯时,直到圣灵从高处浇灌在他们身上时,他们才明白。在律例和护理之工方面,我们一定要让基督采用祂自己的方法,结果我们要发现,这是最好的方法。
3. 虽然如此,彼得仍断然拒绝让基督洗他的脚(约13:8):“祢永不可洗我的脚;不可,永远不可。”原文是这样说的。这是心意已决的说法。在这里,(1.) 这表明谦卑与谨慎。彼得在此看来极其尊敬他的主,他也确实如此,就像在路5:8那里一样。就这样,许多人自表谦卑(西2:18,23),比如基督既没有命令,也不会接纳的舍己,就被夺去奖赏;因为,(2.) 在这谦卑的外表之下,其实是确实违背主耶稣的意思:基督说“我要洗你的脚”,彼得说,“但祢永远不可,这是不恰当的”,就这样使自己比基督更有智慧。推却福音所传的,仿佛这些太过丰盛,不可能是为我们准备的,或者这消息太好,不可能是真的,这并不是谦卑,而是不信。
4. 基督坚持祂提出的,给了彼得为什么要接受的充分理由:“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 这可以被理解为是,(1.) 对不顺服的严厉警告:“我若不洗你,你若继续倔强,在如此小的事情上不愿顺服你夫子的意思,你就不会被认作是我的一位门徒,而是要理所当然地被抛弃,因着不服命令被革职。”几位古人是这样理解的;如果彼得让自己变得比他的夫子更有智慧,对他应当服从的命令提出反驳,实际上就是抛弃了他的归顺,就像那些人一样说,“我们与大卫有什么分儿呢?”他受的审判就将会是,他与祂无分。让人使用礼貌,不要过于给他带来好处的地步,因为听命胜于献祭,撒上15:22。或者,(2.) 这是宣告灵里的洗必不可少;我认为应当如此理解:“我若不洗你的灵魂脱离罪的污染,你就与我无分了,在我里面没有利害关系,没有与我的相交,没有我带来的益处。”请注意,所有那些、只有那些在灵里被基督洗过的人,才在基督里有分。[1.] 基督徒一切的福,都总结在在基督里有分,或者与基督有分,在基督里有分(来3:14),分享因着与祂联合,与祂建立关系而来的那些无可估量的特权。得着不可少的那一件事,这就是那上好的福分。[2.] 祂洗我们,这对我们在基督里有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所有基督承认和拯救的人,祂称他们为义,使他们成圣,这两样都包括在祂洗他们这事里面。如果我们不在祂的功德和义,祂的灵和恩典中有分,我们就不能在祂的荣耀里有分。
5. 彼得超过的顺服,他热切要求被基督洗,约13:9。如果这是“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这句话的意思,那么彼得的思想改变得何等迅速!当他认识的错误得到纠正,他意志的败坏决心很快就改变了。所以让我们不要在任何决定上绝对化(跟从基督的决定除外),因为我们可能很快看到将它撤回的理由;我们而要在作出会固执己意的决定时谨慎。请观察,
(1.) 彼得多么愿意收回他说的话:“主,我讲这般仓促的话,是何等愚昧!” 现在洗他,这显出是基督权柄和恩典的作为,这是他承认的;但这看来只是降卑的举动时,他就不喜欢。请注意,[1.] 好人发现他们的错误时,不会不愿公开认错。[2.] 迟早基督要使所有好人与祂意念相同。
(2.) 他是多么迫切求主耶稣洁净的恩典,以及这恩典普遍的影响,就是作用在他的手上和头上。请注意,与基督分开,被排除与祂无分,这在所有得光照之人眼中是最可怕的恶,因着对此的惧怕,他们愿意被说服去做任何事。出于对此的惧怕,我们应当恳求祷告神,求祂洗我们,使我们称义成圣。“主,用重生的洗使我不至从祢那里被剪除,使我适合归给祢。啊,不但洗我的脚,洗去粘在它们上面严重的污秽,连我的手和头也要洗, 洗去它们沾染上的斑点,还有从身体本身排汗而出、看不出来的污秽。”请注意,那些真正渴望成圣的人,是渴望彻底成圣,让全人,所有的肢体和能力得到洁净,帖前5:23。
6. 基督对这记号的进一步解释,因为它代表了灵里的洗。
(1.) 对于忠心于祂的门徒(约13:10):凡洗过澡的人,在浴池全身洗过的人(这是那些国家的人常做的事),回家后,手头已经洗过,走路回家只是弄脏了脚,只要把脚一洗。彼得已经从一个极端去到另外一个极端。一开始他不让基督洗他的脚;现在他不看基督在他的洗礼中为他所做,以及这象征的,呼求把他的手和头也洗了。现在基督引导他明白这含义;他一定要让基督洗他的脚,但不是洗他的手和头。[1.]在此请看在称义状态中的人的安慰与特权;他们被基督洗了,全身就干净了,就是说, 他们蒙恩被神接纳,仿佛他们是干净的一样;虽然他们犯罪,却不需要在悔改时重新被放在一种得称义的状态,因为要是如此,他们就要经常受洗了。处于称义状态的证据可能会被遮蔽,它的安慰可能会暂时中止,但此时称义的约不会被取消或除去。虽然我们有理由要每日悔改,神的恩赐和选召却是没有后悔的。人心可能被打扫干净装饰整齐,却仍是魔鬼的行宫;但它若是被洗,就是属于基督,祂不会把它失去。 [2.] 请看那些靠着恩典处于称义状态的人,他们每天需要留心什么,就是洗他们的脚;通过更新的悔改,带着信心应用基督之血的功德,洗净它们,除去每天因着软弱和疏忽沾染的罪责。我们也一定要通过不断警醒防备任何玷污人的事,以此洗我们的脚,因为我们必须遵行,洁净我们的行为,洗净我们的脚, 诗119:9。祭司分别为圣时,是用水洗;虽然之后他们不需要如此全身再洗一遍,然而每次他们进前来服事,都必须在洗濯盆洗脚洗手,免得死亡,出30:19-20。神为洁净我们所作的供应,不可使我们变得自以为是,我们反而要更加谨慎 。我洗了脚,怎能再玷污呢? 从昨天得的赦免,我们应当得出论据对抗今天的试探。
(2.) 对犹大的责备:“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约13:10-11。 祂宣告祂的门徒是干净的,因祂讲给他们的道,已经干净,约15:3。祂亲自洗他们的脚,然后说,“你们是干净的;”但祂不包括犹大:不都是;他们都受了洗,连犹太也是,然而不都是干净;很多人有标记,没有标记意味的事。请注意, [1.] 就连在那些被称为基督门徒,承认与祂有关系的人当中,也有一些人是不干净的,箴30:12。[2.]主认识谁是祂的人,谁不是,提后2:19。 基督的眼睛能分辨贵重和卑贱,干净与不干净。[3.] 那些自称门徒的人后来证明是叛徒时,他们最后的离道反教是他们一直都是假冒为善的确凿证据。[4.] 基督认为有必要让门徒知道他们不都是干净的;好使我们为着自己心生戒备(主,是我吗?我是在干净的人当中,还是在不干净的人当中?)当假冒为善之人被揭露时,这就不会令我们惊奇、跌倒。
IV. 基督洗门徒的脚,在我们面前设立一个榜样。祂做完此事,就对祂所做的作出这解释,约13:12-17。请观察,
1. 祂是何等严肃说明祂刚做完之事的意义(约13:12):祂洗完了他们的脚,说,“我向你们所作的,你们明白吗?”
(1.) 祂直等到完成这作为时才作解释, [1.] 为要试验他们的顺从和绝对的顺服。祂所做的,他们直到以后才明白,好使他们学会,他们不能解释祂的旨意时仍要认同。 [2.] 因为在解谜之前完成这谜,这是恰当的。就这样,对于祂整个工作而言,祂受苦完毕时,当祂重新穿上祂高升状态的衣裳,准备再次坐下时,那时祂开祂门徒的心窍,把祂的灵浇灌下来,路24:45-46。
(2.) 在解释前,祂问他们是否能明白:“我向你们所作的,你们明白吗?” 祂向他们提出这个问题,不仅要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无知,需要受教(就像亚4:5,13所言,“你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我说:“主啊!我不知道。”),还要激发起他们对受教的心愿和期望:“我希望你们明白,如果你们留心,我就要告诉你们。”请注意,基督的意思,就是圣礼的标记应该得到解释,祂的百姓应该明白它们的含义;否则尽管这是如此意义重大,对那些不明白其中所象征之事的人来说,它们就是无意义的。因此神指引人来问,“行这礼是什么意思?”出12:26。
2. 祂是根据什么说祂要说的话(约13:13):“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到我,与我说话的时候,给我这些尊称,你们说得不错,我本来是; 你们与我的关系,你们是学生,我的角色是你们的夫子。”请注意, (1.) 耶稣基督是我们的夫子和主;作我们的救赎主和救主的这一位,为此作我们的主和夫子。祂是我们的夫子,didaskalos — 在所有至关重要的真理和原则上,是我们的老师和教员,像把神的旨意向我们启示出来的一位先知一样。祂是我们的主,kyrios —我们的支配者和拥有者,有在我们之上的权柄,在我们身上的所有权。 (2.) 基督的门徒称祂作夫子和主,这是应当的,不是恭维,而是事实如此;不是出于胁迫,而是带着欢喜。敬虔的赫伯特先生在提到基督的名时常常加上一句,我的夫子;在他写的其中一首诗中表明自己对此的想法:
我的夫子,这听起来何等甜美,我的夫子!
就像龙涎香给试味的人留下芬芳的气味,
我的夫子,这称呼也是内容甘甜,是东方的香气。
(3.) 要领受和留意基督给我们的教训,我们的责任就是称基督作夫子和主。基督要以此一开始就把他们的顺服与一条属血气之人厌恶的命令联系在一起。如果基督是我们的夫子和主,我们自己认同这一点,常常如此称呼祂,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出于忠心和诚实留心祂的教训。
3. 藉此祂教导的功课:你们也当彼此洗脚,约13:14。
(1.) 一些人按字义理解,认为这句话等同于在教会中树立了一条常设的命令;基督徒应当按照一种严肃的信仰方式,彼此洗脚,表明他们彼此屈尊俯就的爱。圣安波罗修这样理解,在米兰的教会如此实行。圣奥古斯丁说不亲手如此行的基督徒,(他希望)是在心里谦卑如此行;但他说,若有机会,也亲手这样行,这就更好,如提前5:10所说的那样。基督已经做了的事,基督徒不应不屑去行。加尔文说,教皇在受难周星期四每年一次行这礼时,不是跟从基督,而是模仿基督,因为所吩咐的,为要顺服基督而当尽的这责任是相互的:彼此洗脚。詹森说,教皇的做法做出来,Frigidè et dissimiliter — 是生硬,不像始初的样式。
(2.) 但无疑这应当按比喻理解;这是一个教导性的标记,但不像主餐那样是圣礼性质的。这是给人眼看的一个比喻;我们的夫子藉此要教导我们三件事 — [1.] 谦卑的屈尊俯就。我们一定要学习我们的夫子,心里谦卑(太11:29),尽一切谦卑行事为人;我们必须轻看自己, 敬重地看我们的弟兄,除罪以外,看没有什么是我们不配去做的;我们必须像大卫那样,对那些看似卑贱,却能倾向于荣耀神、使我们弟兄得益处的事这样说(撒下6:22),我也必更加卑微,自己看为轻贱。基督常常教导门徒要谦卑,他们却忘记了这教训;但现在祂用如此的方式教导他们,肯定的是他们永远不会忘记。[2.] 服事人的屈尊俯就。彼此洗脚,就是为了彼此真正的好与益处,屈身尽最卑微的爱的职分,就像配得表彰的保罗,虽然不亏欠众人,却让自己作众人的仆人;也像配得称颂的耶稣,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我们绝不可吝惜不去关怀,劳苦,花时间,向我们没有任何特别义务当向其行善的人行善,即使他们是我们的下属,以及没有能力向我们作任何报答的人也是如此。在行路之后洗脚,这既是待人有礼,也是让人快活,同样彼此洗脚,这是促进彼此的声誉和安慰,尽我们所能提升弟兄的名望,使他们心得安慰。见林前10:24;来6:10。 这责任是相互的;我们必须既接受弟兄的帮助,也向弟兄施与援手。[3.] 在彼此成圣方面服事:你们当彼此洗脚,洗去罪的污染。奥古斯丁这样理解,许多其他的人也是如此。我们不能为彼此的罪赎罪,这是唯独基督能做的,但我们可以帮助,洁净彼此的罪。我们首先必须洗自己,这爱心之举首先从自己开始(太7:5),但绝不可止于此;我们必须为弟兄的失败和愚昧忧伤,更大大为他们公然的污秽忧伤(林前5:2),必须用眼泪洗弟兄玷污的脚。我们必须忠心地责备他们,尽我们所能带领他们来悔改(加6:1),我们必须劝告他们,防止他们落入泥潭之中;这就是洗他们的脚了。
4. 这里是按照基督现在所行的为榜样,认可和执行这条命令:“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对你们如此行,你们也当彼此这样行。”祂在两方面表明这论据具有说服力 —
(1.)我是你们的夫子,你们是我的门徒,所以你们应当学我的样式(约13:15);因为在这件事上,就像在其它事情上一样,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作的去向别人作。请观察,[1.] 基督是何等好的一位教师。祂既用教训,也用榜样教导,为此目的来到世上,住在我们中间,使祂可以为我们列出一份副本,表明祂的神圣信仰教导的所有这些美德和责任;这是一份一笔错误也没有的副本。藉此祂使祂自己的律法更容易让人明白、受人尊重。基督是一位像基甸那样的司令,基甸对他的士兵说:“你们要看我行事”(士7:17);像亚米比勒,他说:“你们看我所行的,也当赶紧照样行”(士9:48);像该撒,该撒称他的士兵不是milites— 士兵,而 commilitones— 战友,常说的话不是Ite illue,而是Venite huc;不是 去,而是来。 [2.] 我们必须要作怎样的好学生。我们一定要照着祂所作的去作;因此祂这样就是给了我们一份副本,使我们可以照着写,祂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约壹4:17),照祂所行的去行,约壹2:6。在这里,牧师特别要效法基督的榜样,他们身上谦卑和圣爱的美德应当特别显明,通过发挥这些美德,他们可以有效服务于他们夫子的利益,以及他们事奉的目的。基督派祂的门徒出去作祂的代理时,祂是这样吩咐他们,就是他们不应自大,高调行事,而应向什么样的人就作什么样的人,林前9:22。 我向你们肮脏的脚所作的,你们也要向罪人受污染的灵魂同样作:洗。一些人认为这件事是在逾越节的晚餐时作的,认为它表明了一条接纳领餐者来领受主餐的原则,确保他们首先被归正洗了、洁净了,行事为人无可指摘,然后才让他们围绕神的坛。但在这里所有基督徒都受到同样教训,要屈尊俯就彼此相爱,照基督行的去行,不请、不领报酬就去行;尽爱的服事时我们绝不可唯利是图,也不可勉强服事。
(2.) 我是你们的夫子,你们是我的学生,所以你们看了我去行的事,不管那事看起来多么卑微,都不可认为那样行是有失你们的身份,因为(约13:16)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虽然是带着一位使者一切的严肃与权柄)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基督已经强调这一点(太10:24-25),作为他们若是与祂一样受苦,不要以为奇怪的理由;在此祂强调这点,作为他们不应认为像祂那样行,他们就是过分谦卑自己的理由。祂认为不是贬损祂的事,他们就不可认为这事是贬损自己。也许门徒心里厌恶彼此洗脚这条命令,认为与他们期望不久要被提升得到的尊贵不符。基督为了打消这种念头,提醒他们的身份是祂的仆人;他们不能大于他们的夫子,与祂的尊荣相符的事,更是与他们的尊荣相符。如果祂是谦卑俯就,他们骄傲僭越,这就极不应当了。请注意, [1.]我们必须为自己非常谨慎,免得基督施恩俯就我们,让我们高升,却因我们人性败坏,就让我们高看自己,或者轻看祂。我们需要记住这一点,就是我们不能大于我们的主。[2.] 不管是什么,只要是我们的夫子乐意屈尊俯就眷顾我们的,我们就应更加俯就,为要与祂形象相符。基督通过使自己降卑,就尊荣了谦卑,赋予它一种荣耀,促成跟从祂的人除罪以外,不要看任何事是有失他们的身份。我们常对那些不屑于做这做那的人说,你若做了此事,人就不会以为糟;如果我们的夫子做了这事,情况就确实如此。当我们看到我们的夫子服事人,就不能不看到飞扬跋扈,这与我们是何等不相宜。
5. 我们的救主以说明他们顺服这些教训的必要来结束讲论的这部分:你们既知道这事;或者,因为你们知道了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大多数人认为,高升统治的人有福了。彼此洗脚绝不会使人得地位和提升;但基督说,尽管如此,屈身顺服的人有福了。你们如果知道这事(亨利先生使用的圣经版本如此作,译者注),这可以被理解为是表明怀疑他们是否知道此事; 他们对一种现世国度的幻想如此强烈,以致让人怀疑他们是否能接受如此与这幻想背道而驰的责任观。或者,你们既知道这事,把这理解为当然他们确实知道这事;因为他们得着如此美好的命令,这命令得着如此极美的榜样举荐,要使他们得福,相应去行就是必不可少的。(1.) 这可以官方适用在基督的命令上。请注意,虽然知道我们的责任是什么,这是一个极大优势,但若不尽责,我们还是不得福。知道是为了去行,所以,不变成实践的知识是虚空不结果子的;不,这还要使罪和败坏变得更加严重,路12:47-48;雅4:17。证明我们属于基督的国度,是聪明建造的人,见诗103:17-18。(2.) 这要特别应用在这条关于谦卑和服事的命令商 。我们应当谦卑,没有什么比这更为人所知,更为人所承认;所以,虽然许多人承认自己急躁无节制,承认自己骄傲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因为这是一种难以原谅的罪,和任何其它罪一样,令人厌恶 ;然而在他们身上,人几乎看不到真正的谦卑,基督的律法如此大大强调的那种互相顺服和屈尊俯就!大多数人对这些事知道得如此清楚,以致他们期望其他人按此对待他们,服从他们,服事他们,却不够清楚,足以到他们自己如此去行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