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9|回复: 0

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与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6 21: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从介绍本仁约翰(John Bunyan,1628-1688)的《天路历程》,来瞭解「基督徒的人生」。
基督徒的人生是长途旅行,是一个丢掉过去一切,包括丢掉过去的理想、目标、执著、重担等,而改走另外一条路的旅行:「无论什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跟从我),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14:33)这趟旅行难走、险阻多,而且到死方休;但这趟旅行又精彩极了,走的人会在重重失败和煎熬中,因著信心而满有惊喜、祝福、更新,逐渐脱胎换骨、指(不是「止」,因会不断的进步)于至善、臻于美境(天堂)。
许多圣经学者主张,旧约入世、新约出世;这主张不合圣经。离弃世界跟随神的观念,从创世记就有:「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创12:1)神要以色列人离开居住430年的埃及,跟随神僕摩西到流奶与蜜之地。而在流奶与蜜之地已经作王的大卫,以及后来神的儿女,仍有这观念:「我们在祢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与我们列祖一样」(代上29:15)、「你们离开吧!离开吧!不要沾不洁净的物;要从其中出来」(赛52:11)、「门徒们捨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穌」(太4:22)、「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要找一个家乡」(来11:13-14)、他们的家乡不在世界,而是「更美的、在天上的」(来11:16)。
现在的教会和神学家常常忘记这个重要的教训。他们强调人只有一个家,就是这个世界。我们不能跟著他们世俗化。基督徒要荣耀主,在这个世界上作光作盐;越要尽这个责任,就越要弃绝这个世界。愿我们在认识、欣赏《天路历程》的文学优美时,更能学习、效法其中弃绝世界、嚮往天家的神学真理。
《天路历程》卷一
《天路历程》卷一的主角原名无恩(Graceless),信主后称為基督徒。两个原因使他非离开老家不可:一是他被罪恶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而圣经及传道者(Evangelist)告诉他,只有到耶穌的十架下,重担才可脱落;二是他所住的城是将亡城,要被毁灭,像所多玛一样,所以,他应该「从那城出来,免得与他一同有罪,受他所受的灾殃」(啟18:4)。基督徒多次恳求家人同行无效(参创19:14,他们以為他说的是戏言),终于独自背著重担、塞著双耳、边跑边吶喊:「生命、生命,永远的生命!」塞耳是不要听任何牵绊的声音而回头;吶喊是告诉人,他离开的原因,是要到耶穌那裡得生命(约6:40)。
离开将亡城很难,那是进窄门、走小路:「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7:13-14)人生在罪中,活在罪中,虽然受尽罪的折磨,却捨不得罪中之乐。罗得「迟延不走,耶和华怜恤他,拉著他的手」才出来(创19:16);妻子出来了,却念念不忘,回头就成為盐柱。不是十灾,法老不准以色列人走;走了,还派兵追。以色列人更是念念不忘埃及的鱼肉蔬果,动輒想回去重作奴隶。耶穌的门徒不仅有手扶犁向后看的,甚至有临难苟安、卖主求荣的。不信耶穌或半途而废的基督徒,以為将来的荣耀比起现在的苦楚,是不足介意的(参罗8:18)。他们不肯轻看今世的荣辱,不要永恆的福乐,不愿忍受十字架的苦难(参来12:20),被世界的神弄瞎了眼,不知道生命的宝贵:「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处呢?」(太16:26)《天路历程》中耻信(Shame,以信為耻)讥笑尽忠(Faithful),说信耶穌的人,听讲道感动流泪,动不动认罪自责,这都是可耻的。尽忠乍听面红耳赤,也以信為耻,后醒悟,知道世人以為荣,我当以為耻:「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因為他们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这样。」(路6:26)「人所尊贵的,是神看為可憎恶的。」(路16:15)
在虚荣市(Vanity Fair,浮华世界;耶穌在这裡受到万国的荣华的试探)裡,基督徒和尽忠被视為傻瓜、疯子、野蛮人,因為他们不媚俗:「求祢叫我转眼不看虚假,又叫我在祢的道中生活。」(诗119:37)他们只要智慧(侧耳听智慧,专心求聪明。寻找他,如寻找银子;搜求他,如搜求隐藏的珍宝,箴2:2-4)、真理(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林前13:6)和生命,这都是虚荣市没有的。本仁称「只顾眼前蝇头小利,忽略永恆的恩典的人」為「扒粪者」(The Muckraker)。他们被如垃圾、粪土的世界吸引,而不要神所赐的天上冠冕(celestial crown)。(本仁创用此字时,只有负面的意思,指不识货、因小失大。现在指揭发丑闻隐私的记者,有些正面的意思)。
尽忠在虚荣市被烧死;希望(Hopeful)从他的灰烬裡起来。希望看到基督徒和尽忠的见证而成為基督徒的伴侣。殉道者的血是福音的种子,虚荣市裡有人因此被改变了。
《西游记》和荷马(Homer)的《奥德修斯返乡记》(Odyssey)有类似但负面得多的情节:妖魔鬼怪会想尽办法拦阻人到达目的:威迫利诱、温柔乡、无法避免又不能克服的艰难。猪八戒遇难就退、遇诱就从,孙悟空坚定得多,然而师父、师弟太昏庸下流,或敌手太强无法胜过时,他也会要回水濂洞。奥德修斯从来不动摇,但仍碰到「六军不发无奈何」的情形。有一次他们经过一个美丽丰饶的海岛。他知道登岸必遭大祸,想快快划过,但连最忠心的部下也抗议:「你是铁打的,不会疲倦吗?我们已经快累死了,让我们在这裡休息一下吧!」奥德修斯拗不过他们而上岸,结果除他以外,全体丧命。
艰难叫人走不下去;贪睡可能產生同样的恶果;可安歇的水边很好:「得救在乎归回安息」(赛30:15),「要休息」(诗46:10),但也充满危机,所以神使我们的灵魂甦醒,不沉睡至死:「睡著的人当醒过来」(弗5:14)。《天路历程》中的休息凉亭,常產生负面的作用。
环境太坏而想退,肉体太累而想停,这似乎情有可原:「百姓因这路难行,心中甚是烦燥,就怨讟神。」(民20:4-5)但对已经蒙恩的人,只能义无反顾、坚定地走下去:「不要发怨言,神是信实的,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10:10-13)荣耀的目的地,使我们「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来12:12)。
《西游记》和《奥德修斯返乡记》透露了异教徒的悲哀。《西游记》中的仙境(道)灵山(佛)比人间还糟糕,根本不值得追寻。蟠桃九千年熟一次(第5回),人参果一万年结30个(第24回)。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吃一颗果子要等十万百万年。中小仙如福禄寿三星(第26回)及捲帘大将(第24回)永远没得吃,难怪诸仙形同饿鬼要到地上吃人。天上生產力太差,远不如随时都有香甜可口水果的人间如台湾。战斗力也差,孙悟空不过是猴子,居然打遍天上无敌手。可是神仙的家奴家禽家畜,离了天庭,常常胜过孙悟空,真是黄鐘毁弃、瓦釜雷鸣。打败孙悟空的二郎神,就是在人间享祭祀,而不被玉帝重用的人才(仙才)(第6回)。
孙悟空曾问,妖精和菩萨有无差别?观世音答:「仅是一念,皆属无有。」(第17回)如来佛与大鹏妖本是同根生,甥舅关係!大鹏被收编后对如来说:「你那裡持斋把素、极贫极苦;我这裡吃人肉受用无穷,如果饿坏了我,你有罪愆。」(第77回)更坏的是佛门圣地一点都不清净,比较好的三个菩萨都外放,观世音住落伽山(第6回)、文殊住五台山、普贤住峨嵋山(第77回),而如来身边亲信,阿儺和伽叶勒财舞弊,没有红包就不给经,害得唐僧差一点就枉走万里,带著无字天书返国(此处可能在表达佛教最重要的「空」义:去不去西天取经、千辛万苦后得不得经、经有字无字、经是正是邪,皆无分别,皆无意义,皆是空)。后来佛祖授意,贿赂了事,这种经可读吗?这种佛可信吗?难怪「唐僧满眼垂泪道:『徒弟呀!这个极乐世界,也还有兇魔欺害哩!』」(第98回)噯,唐僧先生,您忘了禪宗最有名的偈语「本来无一物」吗?只有那「充满万有者」(弗1:23)才能丰富人生、啟示真经真理,带您到无兇魔的极乐天家。
奥德修斯虽然终于回乡,但家乡充斥暴力、贪婪、淫乱,而他自己说要用抢劫来补偿19年的损失(第23章)!这样的家乡值得回去吗?这样的人是英雄吗?
现实世界无天堂;神话天堂无理想;真实又完美的天家,只有真神能赐下,就是圣经所记载、基督徒所信奉、《天路历程》所见证的。
基督徒第一个同伴叫迎合(Pliable,易迁),他如同耶穌所说,撒在土浅石头地上的种子一样,「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及至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太13:20-21)。迎合掉入绝望沼(The Slough of Despond)后愤而离去。
基督徒也掉入绝望沼,「当罪人认识自己无药可救的状况时,在灵魂深处產生恐惧、疑惑、灰心。」本仁约翰好几年无法摆脱绝望,他怀疑自己有没有得救。
神给本仁丰富的想像力,因此写出《天路历程》这样的巨著。但想像力也可以被魔鬼利用,他常想出各种罪状控告自己。在自传《本仁约翰的信仰生活》(Grace Abounding to the Chief of Sinners)中,他「有时想,為何上帝使我生而為人?万物中最不幸的是我。我不如飞禽走兽,牠们不像我会惹神的怒,不会坠入地狱受烈火焚烧」。
他曾怀疑圣经是不是和可兰经同等?耶穌真的是独一的真神吗?自己经历了神的恩典,又怀疑是不是真的,就害怕不能得救,怕犯了褻瀆圣灵的罪,不得赦免。
本仁觉得:他是犹大,出卖了耶穌;又是以扫,悔改也没有用;他比三次不认主的彼得,和犯姦淫欺骗谋杀的大卫更坏。他有时会因為「我涂抹了你的过犯,像厚云消散;我涂抹了你的罪恶,如薄云灭没,我救赎了你」(赛44:22),这样的话得安慰;有时又被「落在永生神的手裡,真是可怕」(来10:31),这样的话吓坏。有时想到「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裡来;到我这裡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6:37,39),大得安慰;有时又以為自己并没有到主那裡。耶穌的赦免、宝血、应许和安慰只会带给他更大的痛苦。他每怀疑一次,就更觉得自己无药可救,觉得自己像格拉森被鬼附的人,不断的自虐自残。
本仁的自责在许多圣徒身上都有,奥古斯丁、马丁路德、爱德华滋都说过:他们是最坏的罪人,应该下到最深的地狱裡受刑。然而,这些对罪敏感的神的儿女,不但被拯救,而且活得更好,被主用得更美。除了圣经、圣灵直接的安慰,路德因信称义的作品也帮助本仁走出阴影。路德强调,我们的内疚不一定都是罪,有时是撒旦的搅扰,有时是律法攻击软弱的良心。尽忠就曾被摩西律法痛打。反省罪恶时,不要忘了神丰富的恩典,不要上了基督徒的第二个同伴世智的当。
世智建议庸俗人,吃喝玩乐(Carnal Policy);对严谨的人(Civility),则劝他们行律法主义(Legality)、道德主义(Morality)。两个建议殊途同归,都是叫人弃绝十字架的救恩,跟著感觉走或遵著实践理性行。基督徒在晓示(Interpreter)家看到,想靠律法清洁我们的心,只会越来越脏乱,「因律法而生的恶慾,结成死亡的果子」(罗7:5)、「凡以行律法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加3:10)。
神用想不到的办法,拯救本仁脱离这样的控告:当他因传道被下到监裡时,外在的逼迫消除了内疚。「主使我成為祂的肢体(参弗5:30)。我相信,基督是我的义,祂的好处就是我的好处,祂的胜利就是我的胜利,靠著祂起死回生,靠著祂胜过罪孽、死亡、撒但和地狱:『死人要復活,尸首要兴起』(赛26:19 )。」(《本仁约翰的信仰生活》,橄欖,77页)
基于自己的惨痛经验,《天路历程》三次讲到忧鬱与灰心,一次是在灰心沼裡,一次是一个背道者被自己的绝望关在鐡笼(Iron Cage, Weber用这个词形容资本主义)裡;还有一次是基督徒与希望(Hopeful)二人被关在怀疑堡裡,堡主是一对巨人夫妻(Despair and Diffidence,绝望和怯懦。绝望和怯懦是巨人?有没有搞错、搞反?没有,我们领教过这两种巨大、恐怖、难以克服的情绪),常常痛打、凌虐、折磨、挫伤他们,要他们自杀。基督徒和希望在伤痛中彼此勉励、互相劝告而没有上当。走天路时,多麼需要好同伴、好同工、好的教会生活:「天天彼此相劝。」(来3:13)
最后基督徒拿出上帝恩惠的道打开牢门、逃出了山寨。要走出沼泽的沉沦、鐡笼的束缚、城堡的锁链,唯有靠恩惠的道。
基督徒终于在十字架那裡重担脱落,换上新衣。他高兴的唱了一首歌:
罪孽深重,如影随行,
无法可想,无药可救,
唯靠十架,苦尽甘来,
除祂以外,别无幸福,
除祂以外,别无拯救,
除祂以外,别无自由,
荣耀十架,荣耀空坟,
荣耀基督,為我受罪。
神儿女喜欢唱歌。以色列人在红海边(出15:1-3),在旷野井边唱歌(民21:17),摩西死前教以色列唱歌(申32),大卫善唱,希望「全地都向耶和华歌唱!天天传扬祂的救恩」(代上16:23),他派人昼夜歌唱(代上6:31;9:33)约沙法用唱歌克敌(代下20:21),耶穌赴死前与门徒歌唱(太26:30),保罗和西拉被枉打后唱诗讚美神(徒16:25),教会口唱心和的讚美主(弗5:19)。
下面是一位牧童唱的:
谦卑不容易犯罪,弱小比较难骄傲,虚心受教主指引;
不论主给多或少,祂的安排都最好。
但愿我能更谦卑,好使主心更喜悦;
行走天路要轻省,多而无当是累赘,
灵裡富足真有福,永永远远主同在。
奥古斯丁告诉我们,在逼迫中,教会為帮助信徒,不因长期的伤痛而退后,就用唱诗来激励人(《懺悔录》〔Confession〕,9卷7章)。更正教特别是清教徒,把由会眾唱,而非单由诗班唱的传统建立起来。1645年俄国大使抵英国,当时伦敦受清教徒影响已经有4年,令大使印象最深的是,教堂的鐘声及唱诗(Christopher Hill, A Tinker and A Poor Man, Knopf, 1989, P.265)。这符合路德和路益师(C. S. Lewis)的观点:音乐是神给人的恩典。魔鬼的阵营裡没有快乐,也没有音乐。本仁喜欢音乐,从小以敲教堂之鐘為乐,他说人领受恩典,特别用信心克服艰难后,心灵会有属天韵律的激动,用歌声来颂讚上帝,像基督徒胜过魔王亚玻伦的那幕:
魔王控告基督徒五次对上帝不忠:走入绝望沼、靠律法除罪、沉睡忘记主、见狮子想逃、夸大和骄傲。
控告句句真实,幸好基督徒像保罗和路德一样,凭信心、靠真理恩典反击:「我是犯了这些罪,还有许多别的;这些罪恶来自你,使我在重压下呻吟,為此我懊悔不已,但现在我终于明白:我事奉的上帝是慈悲的,祂都赦免了。」
魔王弄巧成拙,恼羞成怒,要杀基督徒,基督徒原本害怕,但想到自己所穿戴的全副军装,只有前面有盔甲,背后没有保护的装备,如果转身逃,必死无疑,要保全性命,只有往前迎敌。
激战中基督徒受重伤,但他用圣灵的宝剑反败為胜:「我的仇敌啊,不要向我夸耀;我虽跌倒,却要起来。」(弥7:8)「靠著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餘了。」(罗8:37)这两句话使魔王落荒而逃,基督徒高唱凯歌。
基督徒赶鬼胜魔和孙悟空不同。后者得靠外力直接介入,而圣经、《天路历程》和教会历史显示,神很少直接除去外在的艰难,而往往是藉著圣灵在人心中的工作,使我们有智力、体力、毅力作战。以色列人进迦南,除了耶利哥城是神使它倒塌,其餘都是以色列人一个一个打下来的,就算耶利哥城,也是以色列人遵命绕城后才倒的。全能神巨细靡遗的治理下,基督徒不是纯然被动的木偶。
天路上充满了假基督徒。有位利徒(By-ends,直译「藉─结果,看─好处」,意思是,这位先生是机会主义者,他不考虑是非真假,凡事只看结果有无好处或利益),从花言巧语市(Fair-Speech)来,他的亲戚朋友包括:识时务(Time-server)爵士、两面人(Looking one way and rowing another)船夫、乡愿(Smooth-man)、投机(Facing-both-ways)、滑头(Anything)先生、饶舌(Two-tongues)牧师、虚偽(Feigning)夫人。
利徒︰「我们的信仰跟严格的人不同。第一,我们从不反抗潮流;第二,宗教流行的时候,我们才热心宗教。」
基督徒︰「你如要跟我们同路,就得反抗潮流,信耶穌得坚定,不论衣衫襤褸、荣华富贵、作阶下囚或座上宾。可是我看你不肯这样。」
后来利徒对他的朋友爱钱说︰「基督徒和希望太严厉、思想顽固、不尊重别人的意见。」
另一个朋友吝嗇说︰「他们行义过份,爱论断,像法利赛人。」
利徒︰「不论什麼天气,他们都拼命赶路;我是见风转舵。他们愿意為上帝冒一切危险;我要利用一切机会保住生命和财產。他们坚持信仰,儘管受人蔑视,所有的人都反对他们;我只在时势安全,衣冠楚楚,受人喝采的时才坚持信仰。」
第三个朋友恋世说︰「我们要灵巧像蛇,你看蜜蜂在冬天伏著不动,只在能得好处和娱乐的时候,才出来。上帝有时赐雨水,有时赐阳光。若是基督徒这样的傻瓜要在雨裡走路,我们就在晴天走。我喜欢使人得到好处的宗教,就像亚伯拉罕和所罗门在信仰中发了财。」
他们后来讨论:牧师可不可為得较高的薪水而迁动?答案:「当然可以,甚至应当,因為敬虔是得利的门路。」(参提前6:5)
基督徒看法相反:「不可以,如果一个人為利而信,他也会為利而不信。」
关于这点,笔者有些补充:
孟子和康德的「义务论」(Deontology),强调人必须尽责任,不论利益如何,考虑利益就错了,因為是「他律」。这话有正确的一面,任何人包括基督徒,不应势利眼、墙头草,见利思迁。另一方面,亚理斯多徳的「快乐论」(Eudemonism)认為,人一切活动朝著幸福而行,也有合理之处。我们找工作、结婚、交友或信主,有利可图、要得好处未必错。工作当然是為了要使生活过得更好、结婚当然是要使生命更快乐、信主当然是因為会得永恆的福乐;但堕落使一切的好,包括律法、理性、道德、理想(美梦)、美丽、美食、美物、和美名都可能带来大恶。只有全心信主,才能尽义务又享快乐。有信心,就能在高薪、低薪、丰富、卑贱中自处自由(参腓4:12)。
基督徒与一位来自自满乡(Conceit)的无知谈话,此人乍看不无知,而是满有知识和道德,可是没有圣灵的光照,对自己的罪恶和神的恩典一无所知,这样的人,始祖是使徒行传和加拉太书中的犹太律法主义者,与第四世纪以来,不信人有原罪,不信神是全能的伯拉纠主义(Pelagianism)者是一脉相传的,更阴魂不散的附在今天新保罗观(The New Perspective)的提倡者身上,他们「靠律法称义,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堕落」(加5:4)。
无知想得永生,但不相信自己是罪人,基督徒问:「你凭什麼进入天城呢?」
无知:「主的命令我都遵行。我总是做好人、禁食、祷告、十一奉献、賙济穷人、不犯法不欠钱,甚至背井离乡走天路;这样还不能进天城吗?」
基督徒:「但你没有进十架窄门,不走信心恩典的路。审判的主会把你当成强盗。」(参约10:1)
无知:「你信你的、我信我的,互相尊重,為什麼要这样批评我呢?窄门离我的自满乡太远了,何况我走的道德路风光明媚、赏心悦目。」
基督徒想到经上说:「你见自以為有智慧的人吗?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箴26:12)
无知下面的话,简直是新保罗观的翻版︰「我相信基督為罪人死,并且由于我遵守律法,祂接纳我,我可免受刑罚。由于祂的功劳,基督使天父满意我的虔诚修行,因此我将蒙恩得以赦罪。」
基督徒︰「第一,你的信仰圣经从没提过。第二,你的信仰错误,因不靠基督的义而靠自己的义。第三,你以為基督使你有可称义的行為,其实我们的行為总不能叫人称义。第四,正确的信仰,不是希望基督赐恩典,使我们行為顺服律法,而是完全放弃藉行為守律法的想法,因為只有耶穌為我们成全了律法,只有藉著相信耶穌為我们行的义,我们才能称义,才能使我们逃脱全能上帝的愤怒。只有披上基督的义袍,灵魂才能平安喜悦、纯洁无瑕地在上帝面前,蒙上帝的悦纳,免于定罪。」
无知︰「什麼,完全不依靠行為而完全依靠基督?这种妄想会使我们放肆纵欲。」
基督徒︰「你不明白,当人知道自己污秽透了,无力、无望、无助,却因基督的死被拯救、被更新,这使人爱基督,爱祂的名,爱圣经,爱祂的律法和祂的子民,而不像你以為的会自甘堕落。」
基督徒谈到敬畏(惧怕)的益处:认识自己的罪而惧怕是正确的惧怕,因惧怕而不敢得罪神、不离开神的道也是对的。很多人以為不当有任何的惧怕,其实惧怕神的人是认识神的。
正确的惧怕是:一、与使人得救的悔改相连。二、使人紧紧抓住基督。三、使人高举神、神的路和圣经,使人谦卑温柔,使人不离开上帝,不作羞辱神和会失去平安的事。
与悔改相连的惧怕是好的,后面要谈到的忧惧先生,就有这个优点。愚昧人不知道,他们认為那种惧怕来自魔鬼(其实是上帝的作為),因此硬著心,排斥惧怕而变成傲慢自信的人。
快过死河时,基督徒与希望谈到為什麼无知会离开信仰?
基督徒︰「他们像法官面前的罪犯,浑身发抖,好像真心悔改,实际上只是怕刑罚,而不是痛恨罪恶本身。」
这话既正确又重要,如果保证不被揭发不被逮住不被处罚,人会主动积极乐意的纵欲、欺骗、贪墨、舞弊等。这不是侮蔑人,而是事实,是主张人性本善者不肯面对的事实。真正神的儿女,就算没有地狱的处罚(当然有),也不想犯罪;就算没有天堂的赏赐(当然有),也喜欢行善。对他而言,犯罪离开神,就像地狱;信靠顺服神,就像天堂。这不是一蹴可几的,这是信靠顺服神的天路客,必然必经之途。
无知等人堕落的步骤是︰
一、否定有关神的震怒、审判和永刑的教义。
二、拋开属灵操练,如祷告、懺悔、攻克己身等。
三、躲避活泼、热心的基督徒。
四、对听道、读经冷淡。
五、在虔诚人身上挑剔找错,把自己的不信,归咎于别人。
六、跟世人為伍。
七、放肆批评信仰。
八、公开地犯小罪。
九、在自欺中灭亡。
《天路历程》卷二
卷二中较多是女人、小孩及弱者,他们更谦卑的依靠神,也有较多的强者来帮助他们,结果更能克服困难,应验了经上的话:「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輭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后12:9)心慈就有这样的经验。
心慈:「你们都进了窄门,我独在外,想到『两个女人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太24:41),我以為被撇下了,便哭号『完了!完了』,也不敢再敲门,后来看到门上有欢迎的字,于是又大胆起来,想不如再敲一下吧,不敲就更没有希望。所以我又敲,那时我已经吓得魂不附体了。」
女基督徒:「你知道你敲门的声音有多大吗?可见你多迫切。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太11:12),你是努力的人!」
心慈:「如果你是我,也会这样拚命!门关得这麼紧,又有一隻恶犬在附近狂吠,令人毛骨悚然!我不能不拚死命敲门!但是我敲门敲得这麼用力,实在没有礼貌,不知道管门的人会不会觉得我很冒失呢?」
女基督徒:「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微笑,可见他很欢迎你呢!」
后来管门的对心慈说:「如果坚决要行天路,纵然有狗咬,也不会奔逃。乞丐沿门求乞时都不怕狗咬;走天路之人的意志岂不应当比乞丐更坚强呢?」
再介绍忧惧。
忧惧总担心自己意志不够坚定,听到任何异意都叫他害怕。一失败就沮丧,但忧惧说绝不走回头路,寧可死也要往天城去。他曾在绝望沼呻吟一个多月,很多路过者愿意伸出援手,他都不敢接受,问题是他脑子裡有个绝望沼!某个晴朗的早上,他竟然壮胆走出泥沼,连自己都难以相信。当他到窄门口,半天不敢敲,让别人先进去,再三说自己不配。他在门口哆嗦、畏首畏尾的、十分可怜,终于鼓起勇气,非常轻的敲了敲,门一开,他又退缩,竟发抖、瘫软、昏厥在地。
这个胆小如鼠的人,虽然受到神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是常常羞愧、徘徊、胆怯、气馁,直到走到十字架和空坟墓前才高兴起来。他的问题是,怕自己最后不被主接纳,倒不怕狮子、艰难山这些外在的难处。
忧惧的缺点,就是太自卑。然而一旦认识救恩,缺点可以成為最大的优点,就是谦卑。他圣洁善良又极柔和,以致就算合法的事,只要可能叫弟兄跌到,他都不做(参罗14:21)。在屈辱谷时,他如鱼得水,因為不在乎自己多麼卑贱。在死荫谷、虚荣市、蛊惑境这些其他天路客容易失败的地方,他都安然度过,但到了生死河边时,忧惧的心又沉重起来,连说:「完了,一定会淹死,千辛万苦会功亏一簣。」然而,稀奇的事发生了。河水从来没有如此浅缓过,因此他极顺当的涉水而过。走近天门时,他也前所未有的坚信,自己必会得到最好的接待。 “I shall, I shall.”(会的!会的!),是《天路历程》中,最感动笔者的句子之一。
与忧惧相反的是任性。
任性是前面提的伯拉纠主义的必然结果。伯拉纠主义以严谨的道德和责任自豪,可是因為它不信人有原罪,结果很自然的演变成,它不信罪恶的真实:既然什麼都不是罪恶,那麼什麼都应当包容。多元主义、后现代、巴特神学都是这样。任性认為,人当率性而行。大卫侵占人妻,所罗门多妻,亚伯拉罕、收生婆和喇合都说谎,雅各用狡诈的手段骗得遗產,他為何不可呢?任性还会為自己的恶行辩驳,说他言行一致,比起心口不一的人更诚实。
任性和他的同僚美化、强化、合理化罪恶,天厌之。「他们应许人得以自由,自己却作败坏的奴僕,因為人被谁制伏就是谁的奴僕。」(彼后2:19)但天路上也有不少像忧惧那样令人爱怜的人物,如弱质(Feeble mind),他承认自己又笨又弱,但总是心存感恩,谦卑受教受助。他知道患难极多极大,但柔和坚定的立志:能跑的时候就拚命的跑;跑不动的时候,要勉力地走;走不动的时候,就算爬也要爬下去!
本仁為在天路上英武勇敢的英勇(Valiant)作了一首歌,但此歌适用于路上所有坚持到底的小人物:
壮哉勇士,风雨无阻;
永不丧志,矫世励俗;
踏上征途,有进无退。
噩耗谣传,不為所动;
眾人皆惑,唯他心坚;
魑魅魍魎,沉著应战。
持守真道,激浊扬清;
拨云见日,正大光明;
勤奋忠心,必得冠冕。
这是因為神会「使软弱的手坚壮,无力的膝稳固,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瘸子必跳跃像鹿,哑巴的舌头必能歌唱,耶和华救赎的民必归回,歌唱来到锡安,永乐必归到他们的头上,他们必得著欢喜快乐,忧愁叹息尽都逃避」(赛35:1-10)。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5-5-1 00: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