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六:68) 彼得是门徒中说话最多的人,也是说错话最多的人。但有两句最重要的话,他都说对了。而这两句话特别值得留意。
一句是他对基督的认信:“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太一六:16)这是天父特别指示他,认定基督的神性。
另一句话是认识了基督之后,表明坚定的心志:“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圣者。”(约六:68-69)
当主耶稣在世传福音的时候,有好多人听了祂大有能力的讲道,或看了祂所行的神迹,就纷纷聚集到祂那里。特别是因为祂能变化少量的饼和鱼,使上千上万的人群吃饱,真是“民以食为天”,跟随的人风起云涌,不肯放过祂,一定要逼祂作王。
但是,主不是要人只注意物质,而把比较深入的真理告诉他们,他们习惯于用胃思想,认为属灵的事太难理解,而且迂阔不切实际,就纷纷散去,人数骤然减少了。
古时的人跟现在差不多,总认为人多才是好的,人多是才对的。那样,就不必自己独立思想辨别。
“为甚人少了?”
“大概有些不对吧?”一个个散去了。
主体会到热闹惯了的门徒们,有些寂寞无聊,有些难堪,甚至有的信心动摇。
主耶稣不怕人,也不怕人少。祂知道自己的使命和道路,不用取决于民意测验,不用举行公民投票。祂从没有想到用手段拉拢,用方法维持。
祂看着余下的小群,有些像基甸淘汰跟从的人一样,问他们说:“你们也要去吗?”
性情爽直的彼得,立即首先表示了自己忠心不二的立场:“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六:68-69)
主耶稣是全知的神,祂充分知道人的本质;是人的倚靠,却不倚靠人。虽然如此,祂欣赏人出自内心的忠诚。
当然,彼得以后还要经历一些失败。他要三次不认主。他里面有太多的杂质,渣滓,需要经主炼净,才可作成尊贵的器皿。但他的话,还是掷地有声。这是何等的心志!
许多人跟随主,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有利则来,无利则去。但彼得是认定主,跟定主,无论如何,要“跟随祂的脚踪行”(彼前二:21)。
他知道,前面要有艰难困苦,满途荆棘。但他不会变节改行,去归从别人。
因为他知道,惟独主有永生之道,惟独祂是神。
愿圣灵感动启迪,使我们不崇拜自己的肚腹为神,而能看得远,看到永生(腓三:19)。如果人不是要寻求永生之福,只注意今世的,就不会对主有兴趣。寻求永生的人,认定主有永生之道,用不着再东奔西走,靠圣灵坚定不移的跟从主,跟从主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