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属灵光碟 于 2009-2-18 15:29 编辑
经文:提摩太后书3章16-17节,犹大书17节,以赛亚书40章8节
1782年,英国一小镇,14岁的女孩玛丽,家穷,父母让她去主日学。从此热爱圣经,她渴望有一本圣经随身带着,天天念诵,可是无钱买。
有一人住在离她家六哩处,可让她随时去读。她常常就走十二哩来回去读。另一方面存零用钱想买圣经。两年后,她听说在七十五哩外巴拉城……告别父母去买。到了,说明来意,那里的人说:“我真高兴,你跑这么远来买圣经。可是都卖完了,只留下几本定的,不能卖了。”
玛丽听了,大哭,无法安慰……
以后沙里在一个会议时描述了这个女孩的经历然后说:“我们不如让天下人都能得到神的话更好。”
从那时起开始了圣经公会,也可以说从玛丽追求开始就促使了圣经公会把圣经营销天下。
玛丽老时手里还是那本圣经。
1864年2月28日,八十二岁去世,
墓碑上刻着一本开的圣经,下面写着“草必枯干,花必凋残,唯有我们神的话必永远立定。”
一.为什么读经对我们那么重要?
1.读经使生命得到供应而成长
主说:“我就是生命的粮。”〈约翰福音6章35节〉
圣经劝勉我们“要爱纯净的灵奶,叫我们因此渐长。”也就是说我们不吃(不读神的道)我们的属灵生命就缺乏粮食,就会发生饥荒。
电视八点新闻广告出现一个非洲难民的孩子。没的吃所以肚胀、头大、眼突、手脚小,完全畸形。
弟兄姐妹,我们若不吃神的话(不读经)在神的眼中想必也是这样。
读不懂就可以不读吗?
我们吃饭、菜、鱼、肉、豆、油、盐‧‧。我们对这些食物的化学成份完全了解吗?不。可是还是照样吃!以后食物就被吸收在我们生命的血液中,成为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份。
我们可能不太明白。可是即使不明白,仍旧读,有一天你会发现:生命被改变了,性情被影响了,对生命有新的领受。你被安慰了,且能安慰人。对生命有新的力量。你被鼓励了,且能鼓励人。
这种馨香的气质,品格已经成为你生命的一部份了。所以读神的道是供应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2.读经使生命得着引导。
主说:“我是生命的光”〈约翰福音8章12节〉
诗人说:“神的话是我们脚前灯,路上的光。”
我们的生命觉得黑暗时,神的话能给我们照明。我们都好像在一艘救恩船上。船在海上最怕的就是暗礁,一冲就沉。
什么是我们生命的暗礁:压力、人际、苦难、忧虑。可是圣经就好像照明的灯塔,祂能让我们看见出路。
当达尔文(进化论鼻祖)第一次从南美洲回国时,他以学者的眼光评论那地方的人是世界上最落后的野蛮民族,最没有希望的族类。
他说:“我宁可训练街上的狗,也不愿花时间去教导那儿的人。”
那时有一个名叫Tom Bridges的青年基督徒听了觉得很扎心,他请求教会派他到那里宣教,他立志要帮助达尔文称为最落后的族人,他带了一本圣经去那里工作,每天教他们读圣经。
十二年后,达尔文再一次去该地考察。一上岸就听见礼拜堂的钟声,又见土人扶老携幼去敬拜神。他们的生命不同了,礼貌与文明,他们追求着信心和爱心,神用祂的道把达尔文觉得比狗还不如的族人,引入社会。
3.读经生命更坚强
约瑟先收聚粮食就不怕七年大饥荒,且帮助外来的人。
读圣经是把祂的话存在心里。有了积蓄,有了根基就能得胜困境,且可以为神得人。
主三次胜过撒但的试探。不是用什么法宝,只因祂熟悉神的话。
对主的话有积蓄,对我们的信仰才会坚固。
为什么我们看到一些信徒很热心,可是一下子好像突然冷淡下来,懒懒散散,对聚会可有可无,甚至有一些人很热心,可是突然消失了。为什么?因生命没有积蓄神的话,生命没有扎根。没有根的花,太阳一晒必然枯干凋残。有根,太阳晒,更欣欣向荣。
戴德生在中国面对许多的压迫,压力。但是他每天开始工作的早上都拿两枝蜡烛和圣经,在公交车上读,以致他能在中国完成许多美好的工作。
一个平日对神的话有积蓄的人,能随时抵挡攻击,克服压力、难处。
圣经说“神的话是圣灵的宝剑”可以自卫,更可以攻击敌人。
二.我们要如何读?
我常听弟兄姐妹们说:“我读经总是读了不懂,为什么?为什么圣经似乎像一本封闭的书?
1.眼到:读经不可一目十行,不可敷衍带过。注意每一个单字,每一个标点。神从来没有光照那些对祂的话随便的人。
(参〈路加福音〉15章18-19节,21节)
少了“雇工”。神不要我们作雇工,神永远看我们是儿女
2.口到:朗读能叫我们更投入圣经的描述情景中。
“生命的读经法”一字一句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3.心到:I.为自己读,不是为别人读。
II.要谦卑,俯伏的心,受教的心。
III.耐心,用心多读几次,不要匆忙。
4.手到:把心得写下来。“笔”是我们最好的“记忆”。因为很可能你以后永远也想不到这么伟大的心得。
“神绝不会将宝贝交付给那些对祂的话急躁、敷衍的人。”
如果你不会读字,不认识字又如何能?
1.你借别人的眼、口、心、手。
i.藉别人的分享心得来建立自己的属灵生命。
ii.问:信主的家人、灵性长进的弟兄姐妹、传道人、栽培你的人。
2.决心:有句话说:“不怕慢,只怕站”你可以用一星期背一句金句。
三.圣经对人类的影响。
1.“他在无可指望的时候,因信仍有指望。”
例:电梯。神预先坚固了我。
2.有一个商人要决定是否要展开一项全新的冒险。这冒险的代价有危险,但令他会更成功,成为企业家。他想这事与他的信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有否相违背之处?结果没有冲突。接下来想这冒险是否是神的旨意。他按平日的读经,他读到乔舒亚记1章1-4节。这段经文记载神激励乔舒亚向前去。投靠他,而不看摆在前面的危险。神要让他获胜。结果,他勇敢依靠神开始了新的冒险,果然成了大企业家。
3.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他说要赚更多的钱,所以想到日本去。一个星期内要交机费和手续费两千元,有一天他们来问我们;
他自己灵修也觉得神不要他去。
4. 西班牙国王将太子关进牢(怕造反),太子(桂兰纳达)带圣经进去,“身虽被囚,灵却自由。外面苦小,里面乐大。”
墙上指甲划的痕迹。
主1853次
耶和华6855次
诗篇117篇2节是圣经“中间”的一节。
136节末句同。
以赛亚书37章末节与列王记下19章末句同。
圣经3百50万646百83字。
77万346百93句。
3万143百93节。
1179章。
66卷。
圣经能让人苦中得安慰、喜乐的力量。
5.有一个摩尼教徒专门作淫乱,娶了几个女子,反对基督徒。有一天他在花园中走,听到有人说拿起来读!桌上有本圣经。一翻就看到罗马书13章12-14。神的话大能感动他,责备他。以后他改,为神重用。〈奥古斯丁〉
6.孩子放风筝。
父:“哪里有风筝,它在哪里,指给我看。”
儿:“在上面,在云里,虽看不见可是我知道,因为我感觉它有一股力量正拉着我。”
这个孩子对大人的试探一点也不摇动。
“因为他与它当中有直接联系。”
谨慎读神话的人必然得安慰、鼓励、警戒、引导。
因为神的道“利剑、锤子、种子、镜子、火、光、灯、粮食。”这一切就是一股力量在拉着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