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32|回复: 0

神学教育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4 2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的著名诗剧浮士德Faust)中,有一段对话,论到神学的研究:
  我不愿把你引入歧途,
  这科学中所教导的,将是
  那么难以避免错误,容易迷路;
  里面藏有那样多的毒素,
  以至你不能分辨哪是药物。

  I would not wish to lead you so astray,
  
In what this science teaches, it would be
  
So hard to shun the false, misleading way;
  
So much of hidden poison lies therein,
  You scarce can tell it from its medicine. (Faust I, 1883-1887)

  这话是魔鬼莫费斯托非(Mephistopheles)说的。不过,这番话是对的,至少部分是对的。它说:神学中混有邪说,极难分辨是非,那么不要去研究。只要读圣经,不求甚解的读。
  你我可能都听过这样的话。
  
  莫费斯托非的话,部分是真的。它说:神学界的理论中,有些含有毒素,混杂在药品里。那些东西是哪里来的?当然不是生命之道原有的;其实,正是它的工作,来“把稗子撒在麦子里”(太一三:25)。而他提示的“药品”,是纯正的神学,就是那能够救人灵魂的道。魔鬼来把会害死人毒品,和能救人的药品混杂,叫人难以分辨;然后转过来说,有弄错的危险,是何居心?它是叫人连药品也远避不用,岂不比因噎废食还糟?结果如何?还不是使人有良药而不敢用,陷入死亡!
  因此,我们要弄清楚:神学中被混入毒品,并不就是神学是毒品;相反的,我们要深入研究,才可以去毒而取药,用药以救人。这样,神学研究的目的,不就清楚了吗?
  
  神学(Theology)是甚么?
  Theo是神,和Logos是学问,道理,话,思想的意思。合起来是“神之道”,就是求认识,了解神的学问。如果我们说:知神之道,是从“神之道”(基督耶稣,启一九:13),该不算是在故意玩弄文字吧?实际上,那太初就有的道(Logos)基督耶稣,成为肉身的目的,就是为表明神,使人借着祂,得以认识神(约一:14,18)。
  因此,神学是属神的人,更深认识祂的学问。因为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林前二:12,13)
  这样说来,神学不仅是由于人理性的一般启示,或自然启示,而必须由于神的特殊启示。也就是说,先成有圣灵内住在心里,才可以研究神学。合于这样的条件,人对了,在方法上才会对,就是用预设论法。
  在另一方面,神学到底是要用理性钻研的学问,因此,被称为“哲学之后”。必须使用清晰的分析,思考,不能偏于情感,更不能为了一己的利益,而偏断妄论。这不仅因为学术上必须有的诚实,更是为了所研究的是神启示的话,要求我们用敬慎的态度,去处理一切的问题。
  
  神学所研究的,是神启示的真理为中心,因此,必然有其特性:1)超越性,不同于任何宗教及学说;2)普及性,不因地区文化分别而差异;3)永恒性,不因时代的进展而改变。可惜有些人喜欢牵强附会,不知自己无知,把神的真道与文化相混和,而造成“本土神学”,或说基督教和某宗教有融会相通之处;或说各地各时都有神的启示,或狂言自己得新的启示,结果,都是引人陷入异端,迷失救道,而至灭亡。更有些人望文生义,说中国所说的“道”,就是圣经的道,而不管“道成肉身”的事实,和道的位格,也就失去了救恩的可能性,不仅是亵渎,更把神启示的真理,弄成了自然宗教或理神论,那是何等的危险!
  那么,该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好好研究神学。
  
  自从理性时代以来,有人把旧的异端,披上新衣;并且到十九世纪,更为激烈。因为知识增加,而更向狂傲,把人的理智代替神的启示,称为“新神学派”。一时各神学学府,纷纷失陷。有持守基要真理的人,就起而倡办圣经学校,不重其它知识,而只重圣经。当时造就了许多神合用的工人,把福音传扬到远近各地。不过,那一代的人,缺乏学术上的追求,忽略神学的根基,不能把“心中盼望的缘由回答各人”;而致在教育造就继起的人才方面,至为贫乏,结果,在那一代的人过去以后,形成真空现象,坐视新派神学得势。等教会觉悟,已经为时已晚,损失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幸而神的怜悯,现在福音派教会已经觉悟,起而重视学术研究,在各著名学府中,渐渐取得了神学上的主导地位。
  
  华人教会在二十世纪,历经战乱。逃难中,当然不是重视神学的时候。因此,缺乏神学教育的人才;而幸能召聚一些信徒,成立教会的,领袖既不曾深思明辨,研究神学,也就只好说神学不重要,并不鼓励信徒重视神学。而有些到西方神学院修读的人,只看见人家的缺点,就夸张西方只重学术,不顾灵性的情形。其实,说这样话的人,往往也不见得注重灵命;而自己也只是抱着西方神学院抄来的旧讲义,占住讲台混时间而已。看今天华人神学院,有多少晨昏聚集祷告灵修?有多少是教导并实践信心生活?如果这些基本的教导都没有,比西方神学优越又从何说起?
  
  华人向以不合作著称,“三人有二党”。不幸,在神学教育上表现也是如此。
  环顾现有的华人神学院,除了少数几所还算有规模,多数是学生不上二三十人,更有的教师比学生多,教室比教师多。如此,师资就难以整齐;更大的问题是,以每年所用经费计算,平均在每一学生身上所花的费用,数目相当惊人。美国大部分的公立中等学校,每一学生每年的费用,平均约在五六千美元之间。大学则较为复杂,不易估计。而一所小神学院,造就每一学生每年的费用,可能需要五万至十万美元或更多。相比之下,显得颇不经济。这数字不能不说是巨大的耗费!即使是有钱,也不是主忠心管家该有的作法。况且学校规模既小,图书,设备,教员,就难以全备,这在教学上自然会受影响,所出产的毕业生,也难有高水平。给人家的观感,都不过是些三家村学校。
  
  话说到这里,要挑神学院的毛病,真是不患无辞:从缺乏上面来的信息,到教会不复兴,都可以归咎于神学院;而且近代的异端,还不是从神学出来的?再如学生没有生命,毕业生不传福音,以至个人品德问题,说都说不完。但在另一方面,神学院该能解决这些问题:信息和兴旺教会,都该由神学院开始;如果读了系统整全的神学,可以避免异端,纯正的神学正是传生命之道所必需的,而了解伦理和神学,是蒙恩并产生正当行动的道路。这样,神学是教会成败兴衰的关键。
  那么该怎么办?
  我们应该把几所神学院,集合在一起,合作办成一个有规模,有水平的神学院,更要注重属灵生命的增长,和品德的养成。如果一时不能这样作,先试行校区制好不好?就是把在哪一方面较强的师资,集中在一个地方,谁要有兴趣在那方面学习的,就到那里去;不要每地每院都开一样的课,实际上除了商标不同外,内容只是重复,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只要肯相爱合作,可以交换开课,多大的人力物力浪费,何必继续下去!
  没有神学教育不好,不好的神学教育更不是好事。那么,理想的神学教育该是怎样的内容?
  简单说,就是ABCDE。
  Applied Theology 应用神学
  Biblical Studies 圣经研究
  Christian Doctrine 基督教义
  Discipleship Formation 门徒训练
  Ecclesiastical History 教会历史
  也就是实践神学,圣经神学,教义神学,灵修神学,历史神学。需要加以说明的是,灵修神学不止于沙漠教父一般的独处,狭义“灵修”;而是修整灵命,取法先圣的见证,以达于均衡的健全成长。实用神学则从伦理学,讲道学,释经学,宗教教育,文字宣道,以至家庭辅导等。
  乍看起来,这似乎涵盖太广,没有完成的可能。不过,这只是要建立健全的基础,再随学者志趣和需要去进深,钻研,以期明体达用。
  
  曾听有人说:宋尚节,王明道,倪柝声,这些人,都没有进过神学院,却是神所用的仆人。但这只能证明一项事实,就是缺乏好的神学院。另外还有一项可能,就是如果他们进神学院,可能进而作神重用的仆人。不过,这绝不是说,他们不读神学是被神用的途径。倪柝声不仅聪慧过人,博览群书,他也受过和受恩,安汝慈,贾玉铭等人的教导。王明道绝不是不明道理的人;看灵食季刊里他翻译的文章和短文,就知道他不仅深读圣经,也对神学有研究,否则如何能够分辨是非?宋尚节的讲道常别出蹊径,少露神学旧套的痕迹;但他参考神学著作,特别是受到司可福的影响,因为时地背景,不必来自直接的启示。
  连圣经的作者,也是如此。路加写给他福音书的第一个读者说:“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使你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路一:3,4)他治神学的方法,不仅有启示,还要有背景的详细考察;这也是他神学教导人学道的途径。
  再看近代教会的伟大教师:达秘(John Nelson Darby, 1800-1882),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 1832-1905),司可福(Cyrus Ingerson Scofield, 1843-1921),茂根(George Campbell Morgan, 1863-1945),陶恕(A.W. Tozer, 1897-1963),这些人都没有受过传统的神学教育,有的连所受正规教育也极有限;但他们不是不读神学的人,而且对于教会,和在神学上,都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力。

  我们且来思想“百年树人”这句话。植树不能忽略根。如果只顾花的好看,瓶中之花,没有能结果的机会。
  神学教育也何尝不是如此?神学不是训练不学有术的讲道匠,善于逢迎处人,而是造就见证人。所以,不仅要注重如何讲,还要知道所讲者何,信仰如何,行动如何,是何等人。新约时代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不但熟于圣经,还精通希伯来和希腊原文;但他们作的是何等的事!只有知识,而佞口一张,血手一双,对神对人是没有益处的。所以神学教育是整全的教育,不可偏废。
  愿主提醒教会:不仅要有神学,还要有好的神学;有今天健全的神学教育,才有明天健全的教会。这是我们的期望。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5-5-1 2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