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19|回复: 0

耶稣神学今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8 21: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02 29
    已有 0 条评论
  • 文章分类: 信仰装备长短文


    信仰、礼仪、和法律为基督教要理来说均是重要的,然而,这些事项都是以耶稣基督为中心。耶稣的生平、教诲、临在、和他的权力构成教会建立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至今仍继续支持着教会。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看看神学上有关耶稣基督的四个层面,神学家们被其吸引,在这些领域里作一些特别的探讨。这些层面也值得要理老师及宗教导师们付予关注。以下我们将讨论吾主耶稣的:1.历史性生活;2.对女性的独特关切;3.对受造物的爱;4.他为救世主及释放者的角色
1.历史性生活
1.1耶稣的史实
    过去有许多关于「耶稣的生活」的著作,作者如Fulton Qusler, Giuseppe Ricciotti及Fulton J. Sheen。他们所描述的耶稣生活是假设福音对耶稣所言所行的记载是确凿无误的。当然,这些作者也承诺在四部福音中,有许多关于耶稣生活细节上的异同,他们将这些不同的描述以「对照」的方式将四部福音融成单一的耶稣传记。教会在1943年,经由教宗批准,接纳了现代圣经学者的学说,认为四部福音并非耶稣的自传史。学者的研究断定四部福音是写在公元70-80年之间,主要为针对不同的基督徒团体在 信仰上需要。固然,我们知道四部福音是根据耶稣的所言所行产生的,但是这四部福音所描述的故事中又交织了许多日后信徒们的信理和神学。因此,要从福音故事里发掘「耶稣的史实」便不是一件易事。每一个故事必须详细考察它的内容、来源、文学的风格,以及其他可能的因素。学者对究竟四部福音故事里所能把握的确实资料的多少各有歧见。一位顶尖的上帝教神学家,Edward Schillebeeckx,深信经由圣经的研究可以发掘关于耶稣史实的丰富宝藏。然而,圣经监定并非是了解耶稣在世生活的唯一途径。现在,有许多对耶稣同时代的犹太宗教及社会风俗的研究供我们参考。考古学家的发现,以及对耶稣时代的政治及文化背景的研究都引导出一些有趣的寻思:第一世纪的巴勒斯坦时空里,耶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从我们所了解的加利利乡村生活到耶路撒冷的城市生活,或是当时的一个木匠的生活,我们均可一窥耶稣生活的情景。这样的研究同样帮助我们了解其他与耶稣当代的一些人物的生活。我们已知道爱色尼人是一群有别于传统犹太教的犹太僧侣们;法利赛人与耶稣一样关切犹太人及服务贫苦者;撒都该人为控制耶路撒冷一带圣殿及会堂的一群贵族。其他的研究包括在耶稣时代有学识的经师;掌管当时部份巴勒斯坦的声名狼藉的希罗德家族;以及祭司长和其他当时的罗马领袖。所有这些资料都有助我们将耶稣的生平背景前后连贯,并与当时其他人物有所比较与对照。   
1.2耶稣肖像的呈现
    经由研讨圣经及其文中上下衔接关系,和耶稣时代社会、宗教、及政治等方面背景,一副历史人物耶稣的肖像自然可清晰描绘。耶稣是一有血有肉之躯,在巴基斯坦北部的加利利渡过他三十多年的生命。他是名虔诚的犹太人,研读犹太法,上圣殿,每临节庆至耶路撒冷朝圣参与祭礼。耶稣在马利亚和约瑟的薰陶教诲下成长,在他的农村故乡拿撒勒森林中做工多年。由于耶稣多年在户外工作,造就他一身强壮的体格及黝黑的肤色。三十岁那年,耶稣开始公开传教,约有一年多的光景,他扮演为人师、传教师、和治愈者的角色。耶稣以施洗约翰为良师,直至施洗约翰被杀,他才开始他在世上的真正任务。耶稣的圣训与约翰及当代教师的教旨雷同。然而,纳匝肋耶稣有他独特的风格和要传达给世人的讯息,他并以那与生俱来的权威特性授道。耶稣亲自挑选他的门徒,女人和被弃者也被视为其接班人。他并没有建立一学校体制,他以四处传教的方式讲学。他总是在公开的场合,有时是在湖边,有时是在餐会中,向有兴趣者训言。耶稣常称上帝为「阿爸」(慈爱的天父),和讲论上帝的国。耶稣告诉众人在天国中充满慈爱及宽恕。他召叫每人彻底改善自身生活,在良善品德的生活内回应爱我们的天父。耶稣特别关切罪人和被弃者,他称自身与受迫害者相合一,他努力改善他自小认知的犹太宗教观 念,他反对当时宗教领袖所表现的伪善和依循空泛的律法。耶稣不但教导世人认识慈爱救世的天父,他将上帝的大爱显示于他的生活和传教中,尤其是在他显奇迹时。在耶稣传教的初期,人们对他满腔热情及大力支持,可是逐渐地,反对者相继而起,以至要将他置于死地。耶稣在耶路撒冷被捕,在这城外被判刑和钉死。他死时一如他在世时,仍忠于他在世的任务和宽恕敌人的心态 。耶稣死后,他的门徒开始经验到耶稣由死者中复活及升天的事实。他们由此坚定耶稣是上帝子、默西亚、和救世主的信仰。门徒们随之在犹太人团体中建立新的团体,这些新组织的团体在不久后与犹太团体分开成为基督宗教的教会。
2.对女性的独特关切
2.1耶稣和妇女
在耶稣所一向熟悉的希伯来经文中,反应了对妇女多样化的态度。创世纪中两个上帝创造宇宙万物的故事来自不同的出处:创世纪1(较晚记述的故事)中,女人和男人是依上帝的肖像造成的。创世纪2中,女人是由男人的肋骨所造,为男人的伴侣和帮手。在其他的希伯来经文中,圣经作者同时用男人和女人的形象来形容上帝。上帝有时被描写为勇士、父亲和配偶。有些时候,上帝被视为为人缝衣的女裁缝师、照顾孩童的护士、助产士、或一个有爱心的母亲。在智慧书文献里,上帝所造的智慧是被描述为女士,它具有神性的特质。希伯来的经文里有时把女人描述为软弱的诱惑他人者,有时则视她们为尊贵的女先知和忠实的爱侣。耶稣时代的社会和宗教架构是「族长制」的。耶稣时代的犹太社会观是男人的世界,女人常被视为其财产。女人有极少的法律权利,离婚法多半有利于男人。女人经常被隔离,特别是在会堂和圣殿中。在犹太教的礼仪中,女人不容许担任要职。经师、法利赛人、厄色尼人、撒杜塞人。司祭从不将妇女视为他们的跟随者。耶稣没有明确的批评族长制度, 但他以诸事去推翻这系统许多的定论。他批评被滥用的离婚法的不公平。在一个故事中,耶稣为一个犯奸淫罪而将被众人用石头击死的女人打抱不平,因这女人的男伴似乎可免于罪罚。耶稣没有认同当时视女人为不洁或劣等的观点。他常常在公共场合中和妇女谈话,并教导妇女和解决她们的苦恼。耶稣到玛利亚和玛尔大的家中拜访,他与玛利亚玛达肋纳为友,并视其他的妇女为朋友和姐妹。福音中有很多故事描述耶稣如何接触社会上各界妇女,并教导她们人性的尊严。耶稣教诲她们说每个人都是上帝子。对耶稣而言,不论是年轻或年老;女人或男人;单身或已婚;犹太教或外邦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神圣的。
2.2女性的跟随者
耶稣对女性的尊重最好的例证是接受女性跟随者。当时没有任何犹太辣彼或老师会选女性去执行他的任务或宣扬他的教义。然而,我们在福音中看到很多女性,譬如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玛尔大及她妹妹玛利亚、玛利亚玛达肋纳、约安纳、和撒玛黎雅妇人,在耶稣当时的团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福音中记述妇女跟随耶稣上加尔瓦略山,在空坟旁,并为耶稣复活时最早的见证人。这种种例子不仅说明耶稣以他的方式使女性在他的传教中有公正的地位,并且显示女性在产生福音的早期团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耶稣对女性的 尊重影响至圣保禄时代的团体,在那时女性在教会团体中亦占一席之地。
3.对受造物的爱
3.1耶稣对受造物的爱
现今许多人关切环保问题,并向基督信仰及价值寻求解决之道。学者专家遂由福音、基督教义及道德观中寻找可适用于社会运动的教诲。有些人认为耶稣本人对大自然怀有热爱,及他在比喻中大量引用自然界例子的榜样 ,可以此来指导我们对生态应有更多的关注。身为犹太人,耶稣深信所有受造物皆由造物主所创造和眷养。他认同创世纪第一章所记载:「上帝看了他造的一切,认为样样都很好」。耶稣无疑地以圣咏祈祷,在圣咏中明确描述大自然乃彰显上帝的荣耀。耶稣本人是「大地之子」,以双手为生,并深深喜爱大自然。在教诲中,耶稣告知慈爱的天父看顾空中的飞鸟及田间的百合花。在他的比喻中,耶稣常引用庄稼、葡萄园、果树、花朵、 太阳、风、雨来教导天国的启示。耶稣有「圣事理念」,他相信在圣洗圣事中可体验造物主的临在,人也能聆听来自天国的赞许声。耶稣走上山顶向天父祈求,进入沙漠受试探,亦在风浪中依恃上帝的护佑。耶稣告诫我们天国或是慈爱救世的上帝即将来临。无论在人群、在自然、在所行的奇迹中,耶稣都能体验上帝的大能。对他而言,现世即是上帝的国,而每一个人都是神圣的。耶稣为救世界而死,因他的复活,我们被召叫成为「新的受造物」。这些神学的反省明白指出,耶稣基督和今日社会运动有密切关连。从他的身教及言教中,我们当学习珍惜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并受召去保护及维持造物主赐给我们的一切所有。
4.为救世主及释放者的角色
4.1耶稣是具有上帝性的救赎者及释放者
早先教会宣称耶稣是救世主、上帝的受傅者、默西亚、及救赎者。耶稣早期的门徒经验到的上帝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也哭、也笑、被关爱、也被背叛,像一般人一样工作、生活、死亡。初期基督徒亦认为耶稣具有上帝性,是上帝子。圣保禄宣称耶稣是「不可见的上帝肖像,是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哥1:15)。在西元初期,人们对耶稣同时具有人性及上帝性有争议。唯识主义派错误地认为耶稣好似具有人性。亚略派则认为耶稣只是一个受造物而不具上帝性。这些争议在西元325年的尼西亚大公会议中有了定论。会议的决定宣告耶稣是「出自真上帝的真上帝,是圣父所生,而非圣父所造,与圣父同性同体」。西元451年的加采东大公会议也宣称耶稣基督是「真上帝也是真人」。教会明确且一致地宣示耶稣基督同时具有人性及上帝性。
4.2耶稣是全人类的救赎
教会并未明确制定救赎的教义,因此对耶稣为救世主的角色有不同的描述。玛窦福音描述耶稣是「新梅瑟」,领导众人脱离罪恶的奴役(玛2:15)。路加福音描述耶稣来是为解救迷途的羔羊,并训示门徒要「丧失生命以救得生命」(路9:24)。马尔谷福音则提到耶稣舍身以「为大众作赎价」(谷10:45)。而若望福音告诉我们上帝派遣自己的独生子降世「为叫世界藉著他而获救」(若3:17)。其他的新约书信描述耶稣基督舍身以补偿世人的罪过(罗3:24、若一4:10)。圣保禄也训示格林多教会基督死于我们的罪过。伟大的伦理神学家海因牧师(Bernard Haring)曾解释,所谓救赎是耶稣拯救世人于罪恶、死亡、自我憎恨及绝望。同时耶稣也将我们提升到爱、彼此服侍、希望、及永生的境界。
4.3耶稣是释放者
耶稣曾对他的门徒说:「那么,如果上帝子使你们自由了,你们的确是自由的」(若8:36)。在路加福音里,他自己是位先知,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路4:18)。观看整个受压迫的历史,无论它是发生在古罗马时代,十九世纪的爱尔兰,或是二十世纪的苏联或南非,被受压制者均求助于耶稣,要求给予他们忍受痛苦的能力及克服所遭受的不公平的力量。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中,教会再次宣告在传统上全世界应与贫穷及受苦者合一。此宣告推动了许多的宗教领袖,特别是在中美洲及拉丁美洲地带,他们对贫穷者关怀,及积极的反对暴力与不公义的事。「解放神学」因此产生,此神学中心谓耶稣他本身是一位边际人物,在他的时代他维护支持被遗弃者及受压迫者。许多的基督徒认清耶稣的这一形象,他们请求复活的主赐予力量,帮助他们为正义与自由奋斗。Romero总主教因之成为此一解放运动的代表,他在萨尔瓦多对抗他的政府,谴责以暴力对待人民,呼求军队违抗以恐怖手段杀害良善百姓的命令。结果,Romero在举行弥撒时被人暗杀。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将这位有圣德的主教,当做是耶稣为释放者的一个强而有力的代表。总结我们已经了解耶稣基督如何成为我们信仰的中心,现代圣经研究及神学提供了上帝教信徒非常有价值的资源,使我们更能领会历史人物耶稣,他对妇女的独特拥护,对大地的热爱,以及对所有人们的救援与释放的承诺。还有更多需要学习的题材,但更重要的是,上帝教信徒们应如何应用所知面对当今的各种挑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5-5-2 16: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