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事奉七个总纲
2008/01 26
从诗篇第一百篇七个“当”
看信徒事奉七个总纲何卫中
这篇诗是总结“耶和华作王”的一组诗。诗篇第九十三篇为小引,第九十四篇论耶和华为审判的主,第九十五篇至九十九篇均预言基督为王,本篇则以“称谢”为结束。有人认为本篇是在圣殿落成时,民众结队游行,进入圣殿时所唱的诗歌。以前犹太人差不多每日在会堂敬拜时唱这诗。后来有人根据本篇诗写成圣诗(参普天颂赞第16与17首),成为历代以来教会所常唱的圣诗。英国讲道王子司布真说:“当人数众多的会众同唱这首诗的时候,天下没有比此种歌声更叫人感到雄伟了。”
这篇诗共有七个“当”字,是七个命令。这些是信徒事奉的总纲,也是信徒事奉的原则。我们事奉神如果有原则,事奉就有果效;有果效的事奉,才能真正的荣耀神。
一.当向耶和华欢呼(1节) 当一个人在最高兴的时候,他就会欢呼,在得到一件心爱的东西的时候会欢呼,球赛拿到总冠军的时候会欢呼,失业者得到工作的时候会欢呼,拿到博士学位时会欢呼,得到升职加薪时会欢呼。但这都是很个人的,而且欢呼的原因多属物质的。这里所说是“普天下”的人向耶和华神欢呼,因为祂是无限的,充满恩典的。这是
事奉的范围─普天下。
二.当乐意事奉耶和华(2节上) “当乐意事奉耶和华”是一种事奉生命的流露,不是出于勉强,而是出于甘心;不是被迫的,而是理所当然的。
乐意事奉,是以事奉为一种享受,不是一种责任,不是一种工作或职业,只有享受才能持久,才能乐意;而事奉的对象是耶和华神,不是人,不是机构,故我们要搅对事奉的对象,否则会灰心失望。这是
事奉的对象─耶和华神。
三.当来向祂歌唱(2节下) 歌唱是一种事奉,歌唱带出信息,而信息能帮助人,能带给人安慰和盼望。诗歌一定要有内容,而内容就是信息,一首有内容的诗歌,往往令人百听不厌,好像韩德尔的弥赛亚神曲,莫扎特的荣耀颂等,这些诗歌的信息使人振奋,鼓舞,因为内容充满着信息。这是
事奉的方法。
四.当晓得耶和华是神(3节) 就是认识祂是创造之主,是生命之主,是供应我们一切需要的主,我们是祂草场的羊,是属祂的子民,故要完全顺服祂。外邦人也敬拜神,但他们却不晓得他们所敬拜的神究竟是谁?而我们却“晓得耶和华是神”,晓得我们神的名:祂称为耶和华。这是
事奉的知识。
五.当称谢进入祂的门(4节上) 称谢进入祂的门,表示谦卑,当你进入祂的门的时候,敢大摇大摆的进去吗?是必须毕恭毕敬的进去,这是谦卑的态度,并且是带着感谢的心进到神面前的,这是
事奉的态度。
六.当赞美进入祂的院(4节中) 在神的院宇中有安息,安息是一种享受。大卫王说他只求一件事,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就有永远的安息(诗二七:4)。他用赞美的心进入神的院。赞美是一种能力,保罗在马其顿监狱中赞美神,地就大震动,监门全开,赞美带来了无比的能力,也带给我们内心的安息,这是
事奉的享受。
七.当感谢祂,称颂祂的名(4节下) 称颂祂的名,也即要宣扬神的名,高举神是我们事奉的最高目标。是要叫人人知道神的名,晓得只有藉着祂的名我们才能得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保罗对那些传福音存不纯正动机的人有另外的看法,他说:“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分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腓一:15-18)这是
事奉的目的。
我们为什么要如此事奉?
因为耶和华本为善,
祂的慈爱存到永远,
祂的信实直到万代。(5节)
因此我们必须这样事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