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03|回复: 0

不可停止聚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9 21: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可停止聚会
2008/01 25
    已有 0 条评论
  • 文章分类: 信仰装备长短文


希伯来书十章二十五节:「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邻近,就更当如此。」这是神给我们的依个命令,要我们的一个命令,要我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可见停止聚会,到后来就惯了,习以为常,不觉得不安了。因此我们应当彼此劝勉,多多聚会,使冷淡退后的人被圣灵的火再次挑旺起来。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这是指着主来的日子说
的。我们知道,有一个人曾经失去一个礼拜的平安和喜乐,那就是多马,主耶稣从死里复活后向聚会中的门徒显现,说:愿你们平安,门徒看见主就一皿-乐了,但是多马失去了这个宝贵的祝福|平安喜乐,因为他不在他们中间,大家聚会,一直等到第二个礼拜天晚上主在向门徒显现,这时多马在场,才看见主,所以多马就是不聚会的人的鉴戒。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前,有一百二十个门徒,聚集在一个楼房上,达十天之久,他们不停的聚会,不住的祷告,结果带来了五旬节的圣灵降临,开始了有始以以来第一个教会。

请再看希伯来书二章二即:「所以我们当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恐怕我们随流去。」这又勉励我们应当郑重所听见的道理,好好藏记在心,靠主力行。有的人听了道,随即冲掉了,最多只对几个比方或见证留下一点肤浅的印象,至于主要的信息却没有抓住,道在他心中不起作用,没有力量,自然也得不着帮助,这就是随流失去的意思。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每次聚会,是否蒙福,决定于台上台下能否合作,讲道的人和听道的人,灵里能否取得默契,在敬虔的操练上是否完全合一,
如果是的话,神的灵就在找们中间通行无阻,
自由运行,如果不是的话二迢个聚会就是失败的聚会,神得不到荣耀,人得不着恩典。我多次遇见这样问题:请告诉我一个实际的办法,怎样使我灵命长大,使我的软弱变成刚强?我就告诉他一个事盲丁有位弟兄常不来聚会,问他原因,他说,我灵里太软弱了,所以不敢来聚会,恐怕把我的软弱带到聚会里面,感染了会众,使得大家都变软弱。我说,弟兄,你错了,你之所以软弱,就是因为不来聚会,你如果常常聚会,神就有机会来祝福你,改变你的软弱;你不来到神前,神没有机会动工,所以你就永远软弱。把软弱变为刚强的最佳途径,就是常常聚会。这个弟兄就问我,难道神就在教会里面吗?神是无所不在的,何必一定要到教会来聚会?我说是,神是无所不在,你在家里,学校,机关,商店,到处可以与神来往交通,不错的!但是我愿意告诉你,主自己说过,在地上有两三个人奉他的名聚会,他就在我们中问。教会的聚会,是多数人同心合意的敬拜,必然更能享受他的同在。同在即祝福,这是我们的经验所印证的事实。

而且神的作法本是如此,他一切的恩典祝福,是要借着教会流通到每一个基督徒身上。因为耶稣基督是头,教会是身体,信徒是肢体,肢体要想蒙恩蒙福第一个条件,是不能离开身体,才能天天长进,而身体要想兴盛健壮,最要紧的就是必须凡事连于元首基督,所以头需要身体来彰显他的荣美,身体需要肢体,来配搭事奉,荣神益人;肢体也需要身体的照顾和供应,身体更需要头的带领和管治,基督与教会,教会与圣徒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要蒙神的福上,享主的恩,只有活在身体里,活在教会里,活在奉主名的聚会里。因此,我的结论就是一个人灵命所以不长进,主要就是不聚会。西方有两句话化,常被我们所引用,一是;「良好的开始,成功了一半。」另外还有一句:「知道怎么去寻找智慧,已经得到一半智慧。」但愿在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是多马,我们都作那一百二十个门徒,常在主前聚会、祷告、听道、证道、等候、仰望,好让神借着我们这些蒙福的人来祝福全教会和一切圣工。和大家一同来看几种聚会和听道的光景,作我们的榜样和鉴戒:

犹推古无心听道,影响聚会
使徒行传第二十章七至十二节。从三层楼上掉下去,不是一件小可的事,幸亏保罗为他祷告,保守了他的灵魂没有离开身体,仍然活着。这个人是犹推古,代表聚会中间一种无心听道的人,因此一人出事,影响聚会中途暂停,圣工受了影响,像保罗那样有恩赐的人,他讲道时,还会有犹推古,那么今天一般教会中有打瞌睡的人,似乎也不足为奇了。但我愿意提醒诸位知道,像犹推古这种人,不但他自己来到聚会中间得不到帮助,甚至影响了聚会,败坏了教会。

在哥林多前书六章里面有一句话,保罗说食物是为着肚腹,肚腹也是为着食物。这话很有意思,吃的东西是为着肚子预备的,而肚子也是为着食物预备的。讲台上供应的灵粮,是为着众圣徒预备的,假如没有好胃口,任何山珍海味,也将无福消受,食物是为着肚腹,肚腹也是为着食物,台上(食物)是为着台下(肚腹),台下也是为着台上,如果因为缺乏胃口拒绝了食物,这个食物就收不到应有的果效,而那个肚腹也就得不着必须的满足,结果两面落空,徒然枉然,真是可惜。一个站在台上的人是最敏感的,只要台下稍微有点动乱,立刻灵里就受打岔,所传信息往往不能释放,难收荣神益人之旨,请大家记住,要从我们中间去掉犹推古这样的光景,不是去掉犹推古这个人,犹推古这个人,应当用爱心去包容,而犹推古所犯的那个错误应当用更大的爱心去改正,让犹推古变成一个真正爱慕一具道的人,在保罗为他祷告,恢复了生命之后,仍然成为一个正常的基督徒,这是一种光景。

腓力斯晓得真道,无心接受
请再看使徒行传二十四章二十二至二十七节。腓力斯这个人,应当成为我们一个严重鉴戒,因为圣经说他详细晓得这道,可见他已经知道耶稣基督是生命的主了,但后来他找保罗来讲道,却又不肯谦卑领受,保罗向他讲什么?讲公义,因为这人是个不义的官,他希望保罗送他钱财,向他行贿,同时保罗又向他讲节制,因为这个人又是个淫荡的人,在生活上缺乏规律自约,保罗讲公义指着他的工作,讲节制指着他的生活,然后又讲将来的审判,这是指着他的前途说的,因为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九:27)。今天他审问保罗,明天主要审判他,保罗是为着主耶稣的缘故,披带锁炼的一个福音使者,他自己受捆绑,却要释放那样被罪恶捆绑的人,感谢主,这是主的恩典!可是腓力斯听了以后怎样呢?「甚觉恐惧」。我第一次读圣经读到这里,看见他甚惧怕,我想这人有盼望了,因为惧怕将来审判的人有福了,他必然渴望在今天解决他的罪,那一定会找到主耶稣。可惜这个人虽然惧怕,圣经下面怎么说呢?「你暂且去罢」,怕尽管怕,还是不要,「等我得便再
叫你来」。

「得便」这两个字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现在我不要信,我太忙,等我得便,有机会再
来,现在我还年青,还要享受享受这个世界,等将来年老再说,或者说我现在的职业不便,我做买卖,不能免于诡诈权术,没有办法,等将来得便再说。多少人就这样一口同音的推辞,要等得便再信,他们以为有很多方便的机会,可惜机会不是操在人的手里,有一天神把你最后的机会拿去了,你没有明天了,那个时候你想要信都不可能了,人一死,就决定了终生命运,信与不信立分两途,天堂地狱成为两个不同的归宿。所以千万不要轻看神给你的机会,趁着还有今天,赶快悔改接受救主!不要像腓力斯,圣经没有记载他后来的情形,可能这个人从此就注定沈沦的命运,没有盼望了。腓力斯不但不接受主,他还时常把保罗叫来和他谈论,希望向他行贿,这也启示我们,在聚会中间有一种动机不纯正的人,来到教会听道,不是存着渴慕真道的心,乃是别具用心,希望企图属世的好处,到教会拉关系,找
背景,谈生意,交异性朋友,这都可以用腓力斯这个人作代表,应当把他赶出教会。感谢神,我可以这样说,来到我们中间的,每一位弟兄姊妹,我信大家都存着一个单纯敬拜的心,我们不是来向人要求什么,人也不能有什么,好像可以给我们,我们的好处,不在神之外(诗十六:2),各样全备的赏赐和各样美善的恩赐,都是从上头来的(雅一:17),我们是得那上面来的,我们在地上是一无所有。我们都明白这样道理,因此在我们中间,我想不应该有像腓力斯这样的人二一垣是神的恩典。
希律有心听道,无意悔改

请看马可福音第六章十七至二十节。如果圣经只写到这里,没有下面那一段,我们一定认为这个希律是个了不起的人,他懂得敬畏神的仆人施洗约翰,愿意保护他,乐意听他讲论,并且更难得的是就多照着行,这比刚才那两人强得多了,犹推古是不听道的,腓力斯是晓得这道而不接受,然而这个希律王不同,他是听道行道,一般来说很不错。可惜以后就不对了,我们知道,当希律王被酒色所迷的时候,他就忘记了他所听的道,他失去信心与他所听的道调和(来四:2),后来就把约翰杀了头,因为他要满足他那不法娶来的妻子的要求,答应他所宠爱的女儿的心愿,就把他所敬畏的人杀了。你看这个人先后光景转变是何等的大呢?这转变的关键在那里呢?实在说是因为施洗约翰指责希律的私生活不对,说他娶了他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这是他最不爱听的话,但是,施洗约翰不能讨人喜欢,他乃是神的仆人,他只讲神要他讲的话,他宁可得罪人,他不能违背神。他虽然因忠心于神而被人所杀,却留下一个鲜明的鉴戒,给我们看见,希律这个人,代表今天若干信徒的光景,你讲各样的道他都愿意听,但是不能指责他的私生活,一旦提到他的弱点就讨厌,他不能听扎心的话,只愿意听一些好听的话,听一些不关痛痒,听了舒服的话,但是施洗约翰就是照着希律的弱点讲,他没有惧怕,也没有顾忌,这才是神的仆人的本色。

约翰福音四章所记载的撒玛利亚的那个妇人,她向耶稣要活水喝,耶稣说,你的丈夫在那里?这个丈夫就是她最大的弱点,主一说到这个,我有理由相信,她脸就红了,心就跳了,但是一个人想要蒙恩,必须听到扎心的话才肯幡然悔改接受救主。她说我没有丈夫,耶稣说对,你说你没有丈夫你这话是对的,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所有的,还不是你的丈夫,这一下把她的隐衷给揭穿了,虚伪的面具一拿掉,人就照着本相来到主的面前,这就是蒙恩的开始。你不能一方面把罪恶保留在身上,一方面又要做一个蒙恩得救的人,罪恶必须彻底对付,敞开承认,不然的话,宝血就洗不到你那个遮盖罪恶的地方。我们应该知道一个真正懂得蒙受聚会听道之益的人,就是每次来到主前接受扎心的道,所谓「挨了骂才舒服」,实在是经验之谈。可惜有的人落到希律的光景之中,实在要求神怜悯!.我们看了以上几个都是败坏的情形,有没有好的榜样呢?

哥尼流诚信道,领人归主
请看使徒行传第十章一至二节:「在该撒利亚有一个人,名叫哥尼流,是意大利营的百夫长,他是个虔诚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赒济百姓,常常祷告神。」像这样一个好人,他还需要得救!因为他还不认识耶稣基督,他还没有真正得救,所以神就感动彼得到他家里去传道给他听。请再看二十四节:「又次日,他们进入该撒利亚,哥尼流已经请了他的亲属密友,等候他们。」再往下去第三十节至三十三节:「哥尼流说……所以我立时打发人去请你,你来了很好,现今我们都在神面前,要听主所吩咐你的一切话。」这是每一个人来到聚会中应当有的一个基本态度,我们都在神面前,要听讲台传讲神的话,我们当用这一节经文来预备我们的心,我们能有这样一个预备,便是聚会蒙福的开始。
我们来聚会听道是件蒙福的事,不要像犹推古那样睡觉;也不要像腓力斯那样,不要主只要钱;我们也不要像希律王,一讲到扎心的道就不听了。哥尼流的光景,才是我们的榜样,他能够在那里安静等候,把他的亲戚朋友找来了,要听彼得传讲耶稣基督,认识这位又真又活的神,虽然他已经懂得敬畏神,可是他不认识这位神到底是谁,彼得告诉他说,这位神就是耶稣基督,她是神的儿子,他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流血舍命,死后三日复活升天,将来还要再来,这一位神的儿子耶稣基督,就是哥尼流平素所敬拜的神!听信了这篇道,哥尼流这才得救了,哥尼流是这样好的一个人,但是还需要听福音,还需要真正悔改得救,接受耶稣作他个人的救主,哥尼流所持的态度,我们应该效法,我们来到聚会中间,并不是来欣赏什么人演讲,我们乃是怀着虔诚的心来敬拜神。

台北有一个非基督教的大学,不能公开布道,他们就用专题演讲的方式,邀我去传福音,我说我不会演讲,他们说不要紧,名义是专题演讲,你尽管布道好了,所以演讲是属世的,证道才是属灵的,来到教会,不是来听人演讲,不是来欣赏传道人口才和学问,乃是一同安静在神的面前,要领受神借着讲台所释放的一切话,这才叫做祇见耶稣,不见一人。如果讲台的道扎在你心,就更当赞美感谢神,那总是于你有益的。其实,在聚会中间,圣灵感动人说出神的话,常常是人所不由自主的,里面感动就说,如果没有恩膏的涂抹,就是说了也没有用,也起不了作用。所以千万不要错怪了传讲神道的人,像希律待约翰那样,那是非常愚昧可耻的事。让我们记住这两句话彼此勉励:神要我们不可停止聚会,并且要我们郑重所听见的道理。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5-5-3 0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