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真义
2008/01 23
「重生」这个名词是大多数称为基督徒的人所熟悉的。但是真明白它的意义的人究竟有多少?真明白它的意义而且有过这种经验的人又究竟有多少?这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了。谈到重生的道理,我可以将所有称为基督徒的人分作四种:
第一种是明白重生的道理而且有过重生经验的。这种信徒是最好的。他们知道自己所站的地位,明了他们所得的恩典。他们的人生是满有指望的。他们毫不疑惑他们自己得救的事。他们度著一种与世人不同的生活。他们向别人有可作的见证,也能清楚指导别人蒙恩得救。
第二种是有过重生的经验,但不明白重生的道理的信徒。这种信徒在以往的一个时期已经得蒙重生,不过他们不明白重生的道理,他们不知道自己曾有过的那种经验就是重生的经验。一旦有人问他们是否已经得了重生,他们或是完全不知道怎样对答,或是以为自己未曾得蒙重生。他们自己虽然有过重生的经验,但他们因为不明白的缘故,自然不免常常怀疑自己得救的事,因而不能得著充分的平安与喜乐,也不能有坚强的盼望。他们常感忧虑,恐怕自己不能得救。他们度著一种战栗惧怕的生活。其实他们本来不必-且不应当-这样,因为他们已经有过重生的经验,他们已经得了救。他们应当因所得的救恩欢欣,应当靠主常常喜乐。可惜他们因为不明白重生的道理,所以白白吃了许多无谓的苦。
第三种是明白重生的道理,但却未曾有过重生经验的信徒。(这种人本不应当称为信徒,因为真信的人必定有过重生的经验。未曾有过这种经验的人便是未曾真信。不过他们曾加入一个教会,自以为是信徒,别人又承认他们是信徒。我们在这里姑且称他们为信徒好了。)他们听过一些人清清楚楚讲过重生的道理,或是读过甚么讲解重生的道理的著作,因此明白了重生的道理。但是他们自己并未曾有过这种重生的经验。「重生」这一件事在他们身上不是事实,乃是理论。他们明白,他们也会讲述,但他们自己总得不著其中实在的好处,也不能了解这种道理的真意思。他们不能帮助别人,这不但是因为他们在重生的事上是门外汉,也因为别人在他们身上看不出一点重生的证据来,所以亳不羡慕他们所讲这种亳无实用的理论。
第四种是不明白重生的道理,也未曾有过重生经验的信徒。(这种人本来也不应当称为信徒。不过他们曾加入一个教会,他们自己和别人都承认他们是信徒,我们也在这里姑且称他们为信徒就是了。)
在这四种信徒中,无疑第一种是最好的,我们都肯定他们是信徒。第二种信徒虽然不及第一种,但他们究竟是重生了的人,是神的孩是蒙恩得敉的。不过他们因为不明白的缘故,失去许多信徒当享的权利,也不能多帮助人就是了。他们只要有一日明白了重生的道理,便可以与第一种信徒完全相同。第三种却与前两种大不相同。他们虽然明白重生的道理,但未曾有过重生的经验。他们是未曾得救的人,未曾得著新的生命。他们所明白的道理不但与他们亳无益处,而且反倒很容易使他们自满自欺。他们以为明白了重生的道理便可算已经得了重生,这种错误的观念或者竟致使他们不再追求重生的经验,这还不如不明白重生的道理更少了一些危险。第四种与第三种人所差无几,这两种人同是未曾重生的人,也站在同一的地位。所不同的不过是前一种人,头脑里多有一些圣经里的知识,后一种缺少这一些知识罢了。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固然是要帮助读者明白重生的道理,但更要紧的乃是希望读者明白了重生的道理以后,用这种道理来测验自己的经验和生活,看看自己究竟是不是重生的人,如果这本书能帮助一些有了重生的经验却未明白个中道理的读者去明白,又帮助一些未曾有重生经验的读者,不但明白重生的道理而得著重生的经验,著者写本书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一、 重生是甚么意思?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约三3)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 (约三5)
「重生」是甚么意思呢?「重」就是「再」的意思。一个人以前作过一件事,现在他再作,我们就说重作。比方说一个人在若干年前曾到过一个地方,现在他又来到这个地方,我们就说他「旧地重游」。「生」这一个字在中文有许多的意思,就如「生产」、「生长」、「生命」、「生存」等等,但这里所说的「生」,乃是「生产」的意思。那样,我们把「重生」这两个字放在一处,就是「再生产一次」。每一个人都曾经过一次的生产。当他乍出母腹呱呱落地的时侯,那是第一次的生产。每一个人都必须经过这第一次的生产,然后方能进入这个世界,方能成为一个人。但他要进入神的国,要成为神的孩子,却非经过第二次的生产不可。因为主耶稣的话明明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
必有人在听见这话以后要十分惊异的问道:「人怎能再生产一次呢?这样大的一个人还能回到母腹中再生一次吗?」人问这样的问题不是不足为奇的,当日与耶稣谈话的尼哥底母听见耶稣讲论重生的道理,也曾问过这个问题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重生」的道理本是我们从来未曾想到的,乃是神的一个大奥秘,若非主耶稣清清楚楚的解明,无论甚么人听见「重生」这句话都不能不如同落在湖里雾中一样。
主耶稣怎样回答尼哥底母这个问题呢?他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风随著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三5-file:///E:/doc/christ/博客文章/image.taobao.com/forum/smiles/icon_cool.gif他叫尼哥底母知道,重生并不是进到母腹中,然后从母腹中再生产一次。这样的生产纵使再有几十次几百次,仍是毫无补益,因为「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重生不是从肉身生,乃是从「水和圣灵」生。
这里所说的水不是物质的水,乃是指著神的道。我们都知道一切有生命的物都不能离了水;照这样,属灵的生命也不能离了神的道。我们又知道,水能洁净一切污秽的东西;照这样,神的道也能洁净我们心身一切的污秽。圣经中用水代表神的道真是最合宜的(参弗五25-27;约一五3)。圣经中又有两段说话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这里所说的水是指著神的道:
「我亲爱的弟兄们,不要看错了。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们,叫我们在他所造的万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雅一16-1file:///E:/doc/christ/博客文章/image.taobao.com/forum/smiles/icon_cool.gif
「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藉著神活泼常存的道。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谢;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彼前一23-25)
第一次的生产是从肉身生的。肉身是污秽的、必朽坏的,所以凡从肉身生的也是污秽的、必朽坏的。第二次的生产是从神的道和神的灵生的。神的道和神的灵是圣洁的、是不朽坏的,所以凡从水和圣灵生的也是圣洁的、不朽坏的。「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
有人说:「重生这种说法并不是说真有一次生产的事实,不过是一个比喻,表明一个人悔悟以前的罪恶,决定心志要作一个好人,并且他真能洗心革面,痛改前非,这种心志和行为正好像一个人又重新生产了一次一样。先哲所讨:『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就是这个意思。」
说这种话的人明显有两个极大的错误:第一,他们擅自更改了主耶稣所讲的话。主耶稣未曾说重生是个比喻。他以第二次的生产为一件事实,如同第一次的生产是一件事实一样。如果我们以第二次的生产为一个比喻,那样第一次的生产也必是一个比喻了。请问这样的说法通不通呢?假如有人告诉你说,你的一个朋友在昨天晚间生了一个儿子,你便问她说:「这是一个比喻呢,还是一件事实呢?」你想这个问题是何等没有理性又是何等可笑呢!再比方说有一次你向人述说你的履历,你述说你在某年某月某日生在某某地方。听见的人便向你发问说:「那是一个比喻呢,还是一件事实呢?」请问你要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你一定要哂笑那个发问题的人,说他是患神经病的。好了,你既承认第一次的生产是一件事实,怎么能说第二次的生产是一个比喻呢?
说这种话的人的第二个错误,就是他们完全弄错了「生」的意思。一个小孩子生出来,乃是被他的父母所生。他不能生他自己。这样,一个人被重生也是如此,他是被神所生,他完全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若照上面所提的那种说法,说一个人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就是重生,那便是说他重生了自己。我们走遍天涯地角也不会找出「一个人生他自己」这种怪事来。不错,一个人必须痛心悔改,信靠耶稣,才能得重生。但我们当知道那是得重生的条件。一个人履行这个条件,神方能藉著道和圣灵生他。痛心悔改这件事是我们作的,生我们这件事乃是神作的。若说痛心悔改方能得重生,这话是对的。若说痛心悔改就是重生,这话便全盘错误了。
必有人说,我们承认第一次的生产是一件事实,因为我们看见了那件事实。我们看见一个产妇在产房里生育,又看见一个几磅重的婴儿呱呱落地;但我们从来未曾看见过一个人怎样得重生,也未曾看见过从水和圣灵生的那个人。没有看见过的事怎能说是事实呢?
真的吗?没有看见过的事便不能是事实吗?我们中间有谁看见过神呢?有谁看见过 主耶稣呢?有谁看见过圣灵呢?有谁看见过天使呢?又有谁看见过魔鬼呢?我们虽然未曾看见过神,但仍确信有神;虽然未曾看见过主耶稣,却仍信有耶稣;虽然未曾看见过圣灵,却仍信有圣灵;虽然未曾看见过天使与魔鬼,却仍信有天使与魔鬼;就是因为这些都是属于灵界的。物质界有许多的事实,灵界也有许多的事实。不过因为我们现今处在物质界内,我们的身体和眼睛也都是属于物质界的,所以不能看见灵界的事实。圣灵是确实有的,一个人从水和圣灵生也是一件真确的事实,不过这都是我们属物质的眼睛所不能看见的罢了。
又有人要问说,重生既是一件事实,那样必定有一个新生出来的人了,但是那个人在哪里呢?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是,实在有一个新生出来的人;圣经中称这个人为『里面的人』,同时称那第一次所生的人为『外面的人』。」容我们读经上的话:「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四16)
这一节经文在中文的译本里有两个错误:第一,这一节经文的希腊原文有一个「人」字,中文的译本却把它译作「体」字;第二,中文的译本加了一个「心」字,是原文里所没有的。这一节经文在原文是说:「所以,我们不丧胆。我们外面的人虽然毁坏,里面却一天新似一天。」前一句说「外面的人」,后一句是说「里面的」。后一句虽然没有「人」字,但对照上面的意思,也可以清楚看出它的意思是说「里面的人」。所以英文的译本就在后一句当中「里面的」以后加上一个「人」字,在这一节中我们清楚看出信徒的两个人:一个是「外面的人」,是从肉体生的,是显于外的、看得见的;一个是「里面的人」,他是从灵生的,是隐于内的、看不见的。可惜在中文的圣经译本里竟把这「外面的人」译作「外体」;又把这「里面的人」译作「内心」,以致这一节中很重要的一样真理竟被掩藏起来。
除去以上所提的一节经文以外,还有两处经文提到这「里面的人」,可惜这两处经文在中文的译本里也都没有按著原文的意思译出来。其中一段经文是罗马书七章二十二节,这一节中「里面的人」在中文译本译作「里面的意思」;另一段是以弗所书三章十六节,这一节中「里面的人」在中文译本译作「心里的力量」。其实「内心」、「里面的意思」和「心里的力量」这几个名词在原文都是「里面的人」。这「里面的人」是神所生的,所以他「喜欢神的律」(罗七22)。他与那「外面的人」是绝不相同的,所以「外面的人」虽然因为经过种种苦楚患难而渐渐毁坏,「里面的人」却因此一天新似一天(林后四16)。
但这「里面的人」也能因著种种原因变为刚强或软弱,所以使徒求神「按著他丰盛的荣耀,藉看他的灵」,使信徒「里面的人刚强起来」。(弗三16)
二、为甚么人必须重生?
「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约三7)
我们当注意主耶稣在这里所说的一句话:「你们必须重生」。重生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也不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它是「必须」的事──要见神的国「必须重生」;要进神的国「必须重生」;要到神面前来「必须重生」;要作神的儿子「必须重生」。
可惜多少称为基督徒的人轻忽了这事!
多少称为传福音的人也轻忽了这事! 他们看重「考道」,看重「记名」,看重「受洗」,看重「坚振」,以为这些都是「必须」的。以为一个人经过这些步骤以后便可以蒙神的悦纳,进神的国,却将耶稣所看为重要,并且要我们也看为重要的事看为无足轻重。传道的人不讲「重生」的道理,信道的人也不追求「重生」的经验。这是何等可叹的事啊!
然而「重生」的道理和经验不会因人的轻看、忽略便减轻它的价值。传道的人可以不讲重生的道理,也可以告诉人说重生不重生无关紧要,信道的人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不急需讨论的神学问题;但主耶稣的话──「你们必须重生」──却永不能改变。除非一个人不要作神的儿子,不要进神的国,若不然,我就要对他说:「你必须重生。」
为甚么人必须重生呢?我们要明白这个问题,必须先彻底认清人类在神面前的真面目。但这件事却是我们最难明白的,若不是有神的话清楚将这件事指示我们,恐怕我们至死也不认识自己的真面目。没有镜子我们总不能看见自己的脸,没有神的话我们也是照样总不能看见自己在神面前实在的情形。
按我们自己的性情,不但看不见自己的真相,而且也不愿意看见。我们愿意奉承自己,谄媚自己,歌自己的功,颂自己的德,同时还愿意别人也这样待我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人类更没有指望能认识自己了。
感谢神,他不欺骗我们。他爱我们。他爱我们远胜于我们爱自己。他毫不隐讳的把我们的真相向我们显明。听他的话说:「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神的没有。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诗一四2-3)
「在你面前,凡活著的人没有一个是义的。」(诗一四三2)
「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没有。」(传七20)
「我们已经证明:犹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恶之下。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神。」(罗三9-1file:///E:/doc/christ/博客文章/image.taobao.com/forum/smiles/icon_cool.gif
这就是我们的真相,这就是全体人类的真相。「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没有一个是义的。」「犹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恶之下。」这些话是神说的。这是「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所得的结论。他从天上垂看世人几千年之久,看世人在外面有种种的不同-老少的不同、男女的不同、贫富的不同、贵好的不同、好坏的不同、智愚的不同、文野的不同、美丑的不同-但在一件事上他们却毫无分别-「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
「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这几句话如果是出于人的口,我就不敢确信。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知道世界上所有人实在的状况。全世界的人多得不可胜数,我们所认识的能有多少人呢?普通人所认识的不过只有自己一家的人,自己的亲族、朋友、同人、邻舍,和一些与自己常相接触往来的人。有些人因为职业和环境的关系,认识的人比较普通人所认识的更多一些;但无论如何,我们决不信世上有一个人能认识全世界人类的百分之一,不用说百分之一,就是能认识全世界人类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人,也不会寻出一个来。在我们所认识的那少数的人里面,我们能彻底认识的又有多少呢?许多人是我们所认识的,但我们不过认识他们的面貌、知道他们的姓名。有些人我们认识比较深,但也不过认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街市中怎样行走、遇见友人怎样谈话、在办公室里怎样办事、在宴会中怎样酬酢──这一部分是显露在人面前的,至于他们自己家庭中的生活究竟怎样、他们自己独处的时候所作的是甚么事,我们就都不知道了。许多人是这样诡诈,在别人面前作出很诚实清洁、公义端正的样子来,别人看见他们以为他们真是品行端正的人,其实在别人看不见的时侯,他们的生活和他们所作的事真是卑鄙龌龊到极点。我们若只看他们显露在人前的那一部分生活,怎么能认识他们呢?有些人虽然不至坏到这种地步,可是我们也不能单看他们显露在人前的那一部分生活,就断定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人。或者有些人我们认识得更加清楚,我们和他们在一处同住过几日,我们可以看见他们生活的大部分,但他们的心究竟如何,还不是我们所能知道的。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们对于世上的人所认识的既是这样有限,自然不能断定人类实在的状况是怎样了;但神却不是这样,他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耶一七10)。他知道人一切的言语行为,他也知道人心中所存一切的意念(诗一三九1-4)。世界上没有一种隐藏的事是他所不能看见的。他从天上垂看世人几千年之久,留意世界上每一个人;他细心寻找一个行善的人,结果竟使他大失所望,因为他们「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神。」他不但告诉我们世人都是罪人,他也把世人的罪状一一的宣布出来,使世人再没有为自己辩护的余地。真的,我们若能毫不自欺,容让神用他的光照亮我们,我们一定会看出自己在神面前真是「从脚掌到头顶没有一处是完全的」。神并不欺骗我们。他说世上的人都是罪人,因为他们实在都是有罪的。因为神是全知的,所以我信他所说的话;因为神是信实的,所以我对他的话更毫无怀疑。
世人都有罪,这事我们已经看清楚了,再进一步的问题就是「罪是起源于人的外面呢,还是起源于人的里面呢?」我们若是向人徵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有许多人要回答说:「罪是起源于人的外面。人本来是好的,只因社会不良,所以那本来良好的人便被恶劣的社会变坏了。」请详细想一想这种说法通不通呢?人是好的,社会是坏的,因此坏社会把好人变坏了。世界上能不能有这种不合理、不可能的事呢?社会是甚么?社会不是一所房屋,不是一座城市,也不是一块地土;社会是人群的集合。若每一个人是好的,他们所集合而成的社会怎能会是坏的呢?因为人是坏的,所以他们所集合而成的社会才是坏的。不是社会把人变坏,乃是坏人组成了坏的社会。这是合理的解释,也是百跌不破的事实。
罪恶不是从外面来的,我们已经证明了。那样它是从哪里来的呢?神的话清楚回答了这个问题:「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能污秽人;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讟、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可七20-23)啊! 这真是十分清楚、十分彻底的答案! 世界上的罪虽有千百种,但无一不是从人的心中发源。因为人的心充满了自私、诡诈、贪婪、邪淫、嫉妒、恼恨,以及种种的恶念,所以他们的口才吐出各种的恶言,他们的手才作出各样的恶 事,因此社会中才充满了争权夺利、损人利己、营私舞弊、贪脏受贿、欺诈偷盗、抢夺拐骗、绑票勒赎、拆白渔利、家庭勃溪、兄弟鬩墙、结党纷争、排挤倾轧、嫉妒恼恨、流血杀人、奸淫苟合、纵欲**、挑拨争端、布散谣言、假公济私、倚势凌人、卖主卖友、负义忘恩、倚大欺小、恃强凌弱;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以及种种述不胜述的各样罪恶。真的,世界上再没有别的地方比人心更污秽,再没有别的东西比人心更邪恶。「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一七9)神所说的这两句话真是确切不移的了。
我们再往下讨论一个问题──「人从多大年岁才有罪?」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要回答说:「从十几岁。」也有人要回答说:「从七、八岁或四、五岁。」圣经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恶人一出母胎就与神疏远,一离母腹便走错路,说谎话。」(诗五八3)「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侯就有了罪。」(诗五一5)神的话告诉我们,人不是长大以后才变坏的,乃是本来就是坏的。人犯罪不是学习的,他们本来就有罪,本来就会犯罪。从前我不明白这理,我以为小孩子是清洁无罪的,及至他们长大以后,常看他们的父母、家人、邻舍犯罪,他们才渐渐学会犯罪。后来我留意观察儿童的生活动作,我才明白事实并不是这样。我看见小孩子本来就有犯罪的倾向,还不很会说话的小孩子就知道自私;就知道夺取别的儿童的玩具;就知道动手打人;就知道贪得无厌;就知道向别人索取东西,却不肯把东西给别人。我们多少次看见小孩子向他们的父母索取食物或玩具,是那样的贪得无厌,要了还要,及至他们的父母向他们索要一点,或是叫他们给他们的弟弟妹妹一些的时侯,他们总是不肯给,就是给也不过极少的一点,或是拣选不好的、很小的拿出来给他们,自己却把好的、大的存留起来。这种贪心,这种自私,这种忘恩负义的罪恶,并不是从人学来的,乃是他们生来就有的。这也不足为奇,父母既是有罪的,他们所生的儿女又岂能没有罪呢?黄种人所生的孩子总是黄种人,白种人所生的孩子总是白种人;孩子生出来一定像他的父母,有罪的人所生的孩子又岂能没有罪呢?
我们现在认清楚人类的真面目了吗?都是罪人! 都是从里面坏到外面的! 都是生下来就有罪,而且一生常常犯罪的! 人类在神面前完全败坏了! 他们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有些人要藉著「普及教育」去挽救这种败坏的状况;有些人要藉著「提倡道德」去挽救这种败坏的状况;又有些人要藉著「改良社会」的工作去挽救这种败坏的状况。但是结果怎样呢?力气用了不少,结果竟使人大失所望。他们很惊奇的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想教育的力量能改善人的思想品行,怎么现在竟没有多少功效呢?我们想一般人那样败坏,是因为少有人提倡道德的缘故,如今我们这样努力提倡,怎么人类仍是照常的败坏呢?我们想人犯罪作恶是因为社会不良的缘故,若是能将社会改好,人一定可以不再犯罪作恶了,怎么我们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竟不能将社会改得比从前好一点呢?」其实这有甚么希奇呢?人是从里面败 坏的,从外面下手修理一下,怎么能希望有功效呢?树根若是乾了,修理树叶有甚么用处呢?泉源若是浊了,要帮助河水变清岂不是徒然的吗?神不作这愚笨的事,他所采用的是「正本清源」的办法。他知道若叫一个从里面到外面完全败坏了的人去学作好、学行善,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他知道一个人的行为败坏,是因为他的生命先败坏了。他知道人不能作好事是里面的问题,不是外面的问题;是生命的问题,不是行为的问题。因此他不教训我们藉著人的方法去改良我们这已经败坏的旧生命,他只是对我们说:「你们必须重生。」他的意思是说:「你们的旧生命就是一切罪恶的起源;你们的旧生命永远不能修理得好,永远不能行善,永远不能使我满意。我现今给你们一个彻底的治疗方法,我要你们得著一种新生命以后,你们必定喜爱善良,恨恶罪恶;有了这个新的生命以后,你们方能行善,方能作好,方能得我的喜悦,方能进入我的国;因此我对你们说,你们必须重生。」
三、人得了重生有甚么表现?
「风随著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三file:///E:/doc/christ/博客文章/image.taobao.com/forum/smiles/icon_cool.gif
风是人人所明白的一个名词;刮风是人人所懂得的一件事情。我们说某日天气炎热,一点风也没有,某日略有一点凉风,某日刮了半夜大风,到了次日早晨风才止息。又说某日所刮的是西北风。但如果我们问说,某日所刮的大风究竟有多大?那日所刮的风是几丈高?几丈长?几丈宽?是方的还是圆的?是红的还是绿的?大约听见的人都要笑著回答说:「风是看不见的东西,你怎么问这个问题呢?」那样我要反过来问他说,「风既是看不见的东西,你怎么样知道某日刮风,某日没有飓风,某日刮微风,某日刮大风,某日刮东南风,某日刮西北风呢?」我知道听见的人都会回答说:「风是看不见的东西,然而刮风的时侯必定有看得见的现象。几时我们看见那些因著刮风所发生的现象,我们便知道那是刮风了。」
是的,风是眼看不见的东西,刮风是眼看不见的事实。但甚么时侯发生这件事实,同时必有许多眼可看见的现象来为这件眼看不见的事实作见证。没有风的日子,地上的尘土都停留在地面上,林间的树枝与树叶也都静止不动,旗杆上所悬的旗子直垂在杆子顶上,海中的水像镜面那般平坦,没有少许的波浪。但一到刮风的时候,一切便全改变了,地上的尘土扬到空中,树枝与树叶一齐摆摇不止,旗杆顶上的旗子在空中不住的飞舞,海中的水起了极大的波浪,停留在密室中的人虽然看不见室外这种种现象,但也能听见呜呜的巨响,报告给他们说,现在外面刮起了大风。
一个人被圣灵所生是一件事实,但它正如刮风一样,是一件眼看不见的事实。我们未曾看见圣灵怎样来到他的身上、怎样在他里面作工、他怎样获得重生;也未曾看见圣灵所生的那个里面的人是甚么形状,这些都是隐秘的事,是眼看不见的。但他一得了重生,立时就显露出一些特别的现象,他的心思、意志、愿望、生活、言语、行为都与以前大不相同,他的人生有了一种空前的改变。这种改变他自己看得出来,认识他的人更看得出来。这种改变,就是他得了重生以后所必有的一种现象。我们看见这种特殊的现象显在一个人身上,便知道在他里面必是已经发生了一件事实 - 他得了重生。
一个人平日在思想、言语、行为上充满了罪恶,非但不以为苦,反觉十分高兴。他以为损人可以自己得利,弄诡诈可以发财,这真是可庆幸的事。一旦之间,他忽然完全改变了态度,他深深的痛恨罪恶,他以犯罪为世上最苦的事。他看弄诡诈损人所得来的利益如同蛇蝎,如同毒药,必须立时弃掉方能安心。以前罪恶好像他的好友、他的情人,但现在他看罪恶好像不共戴天的仇敌,他恨不得立时与罪恶完全断绝了关系,永不再见面。我们看见这种现象必要感觉希奇,其实这并不是甚么希奇的事,这乃是因为这个人得了重生,得了神的生命,所以有这种奇异的改变。
一个人平日总是遮掩自己的罪恶,显扬自己的善行。听见人讲道论到罪恶,责备犯罪的人,立时掩耳疾走,甚至攻击逼迫那讲论罪恶的人。如果有甚么人把他的罪说出来,劝告他、规责他,那更了不得了。他要立时老羞成怒,挺身起涌,以为别人是有意羞辱他、反对他,他总不肯承认自己有甚么罪恶。一旦之间,他忽然完全改变了态度,他极乐意听别人将他的罪恶告诉他。他看这样的人是他的好友;他不再遮掩自己的罪,他承认自已是极坏的人。他不再吹捧自己、夸耀自己;他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我们看见这种改变便知道这人是得了重生。
一个人平日总是自私自利,他存心、说话、行事、作工,总是要求自已的好处;凡事为自已谋求、富贵、荣华、安逸、宴乐。他的眼中没有看到他人的痛苦、缺乏、伤心、眼泪,他以为那是与他毫无关系的事。叫他去爱人、帮助人,那真无异乎与虎谋皮。一旦之间,他忽然完全改变了态度。他的心似乎充满了爱,他似乎忘记了他自己,事事想要帮助别人,使别人得益处。他甘心为别人的缘故舍弃自己的利益、金钱、安逸、宴乐、名誉、尊荣,有时甚至损伤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毫无顾惜。他看见别人缺乏就尽力济助他们;看见别人伤心就设法安慰他们,看见别人跌倒就伸手将他们扶起;看见别人没有得著他们应得著的好处,就尽心竭力的帮助他们,要叫他们也能得著。这种改变也是一个人得重生的一种表现。
一个人平日总是醉心于物质方面的事物,他所追求的不外乎金钱、享用、安逸、娱乐、名誉、尊荣,你若对他讲天上的事、灵界的事,他非但掩耳不听、闭眼不看,他简直要说你迷信,骂你愚腐,笑你是世上第一等笨汉。你若约他去看电影、观剧、喝酒、赛马,他不但毫不推却,并且乐而忘返;你若约他去听道、查经,或与一位热心虔敬的圣徒谈道,他一听见就无异乎送他到刑场那样可怕。一旦之间,他忽然改变了态度。他将世上一切的名利、宴乐、财产、享受都看作粪土,专心追求灵界的事。他看天上的事比地上的事贵重千百倍。他忽然绝迹于电影院、跑马场、戏园、酒馆,却踊跃参加讲道会、查经班。他素日所喜爱的现在变成了所憎恶的;从前所憎恶的现在变成了最喜爱的。他似乎换了一个新的心境、新的性情,这种改变也是证明这个人得了重生。
一个人平日不信圣经、厌恶圣经,轻看笑骂那些信圣经、读圣经的人。他一位热心爱主的朋友,有一次特意买了一本圣经送给他,请他抽暇看看。他因为情面的关系,不得不收下。但他把这本圣经拿回家中以后,连翻也没翻过一次,便把它扔在堆煤的屋子里。若不是因为这本圣经是他朋友送给他的,他早已把它丢到火炉去了。一旦之间,他忽然完全改变了态度。他笃信圣经,更喜爱圣经;他看圣经比世上任何书籍更宝卖。他翻开圣经去读的时候,觉得有无穷的意味,以致他每逢读的时候总不肯释卷。他觉得圣经里的言语真是「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他回想自己以前对圣经的态度,再想到现今是怎样爱慕圣经,连他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这也是一个人因得重生所发生的改变。
一个人平日喜欢亲近酒肉世俗的朋友,稍有暇时,便大家聚在一处,嬉戏宴乐,说些污秽的言语,唱些市井的歌曲,行不循轨,言不及义。一见虔诚有德行的信徒,好似遇见毒蛇猛兽一般,尽力远避,惟恐因亲近他们而受损害。有时偶然遇见虔诚的信徒,不及走避,勉强敷衍几句,赶快告辞就走。似乎虔诚的信徒身上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是他的鼻子所不能忍受的。一旦之间,他忽然完全改变了态度。他毅然决定离弃旧日的匿友,他不再愿意同他们在一处放荡饮宴,也不再去寻找他们,他们来寻找他的时候,他飨他们以闭门羹。同时他开始亲近那些从前他所鄙视、所远离的圣徒。他不惜低首下心的去访谒他们,喜欢与他们谈话,喜欢听他们口中所出智慧的言语,他甘心接受他们的责备和劝诚。他巴不得终日与虔诚的圣徒同处,他看这是荣幸无比的事。这种改变也是告诉我们这个人是得了重生。
一个人平日眼中不怕神、远离神、弃绝神、辱骂神、亵渎神,看热心事奉神的人为迷信、为愚腐、为时代的落伍者。他看见信徒祈祷便批评他们疑呆,他断定祈祷乃是对空气说话,以为这真是一种最无意识的举动。他以为世上只有愚昧无知的人才信神。一旦之间,他忽然完全改变了态度。他笃信神、寻求神、敬拜神、热心事奉神。他常常祈祷,而且非常恳切诚挚。他看那些不信神的人不但十分愚昧,而且可怜至极。他巴不得能帮助每一个他所接触的人都来与他一同信靠神、事奉神。他以亲近神为最快乐的事,他看远离神为最大的损失。这种非常的改变就是由于这个人得了重生才发生的。我不能一一细说一个人因得重生所发生的改变。一个自己得了重生的人,必能述说这些现象。我们在那些得了重生的人身上也能看见这种种的改变。总括来说,一个人得了重生以后的生活与心境,与他得重生以前的生活和心境必是完全不同。他似乎变了另一个人,别人也看出他与从前的不同。他对于自身的改变也感到惊奇。认识他的人或者称赞他,说他从甚么人学好了,或者讥笑他,以为他患了神经病。他自己或者明白这是他蒙了神的恩,得了重生,或者一点不晓得这是怎样一回事。无论别人了解不了解,他自己明白不明白,我们看见这种种的现象和改变,都可确知他是重生了。
我说到这里也许有些人要误会我的意思。他们说,是的,我们已经作基督徒许多年,但我们从来不确知是否得了重生。今日你说一个人得了重生必定有甚么改变,必定与从前不同。好了,现在我们晓得我们是得了重生,因为我们已经与从前不同。我们从前一点不知道圣经是怎样的一本书,它的内容是甚么,更不用提了。现今我们知道旧约共有三十九卷,新约有二十七卷。我们也能将各卷的名称从创世记背诵到启示录,并且熟习每卷书中的大意,这是何等大的改变呢?我们从前不会祈祷,不会唱赞美诗,更不到礼拜堂中敬拜神,也不肯在教会中捐钱,现在我们会作私祷,也会作公祷。我们知道怎样谢恩,怎样认罪,怎样为自己、为教会、为世界祈求。我们会唱几百首赞美诗,也常到礼拜堂中敬拜神,并且常在教会中捐钱。我们真是与从前不同了。我们从前抽烟、喝酒、赌博、骂人,现在这些不良的嗜好都戒除了,这不也是奇异的改变吗?
我要回答这些人说,是的,你们有这些改变诚然是好的。但你们所有的改变只是这些吗?还有许多更重要的改变你们有没有呢?爱罪一变而为恨罪,喜欢人的称赞一变而为喜欢人劝责;自私自利一变而为爱人如己;贪恋世界宴乐一变而为追求天上应许,厌恶圣经一变而为爱慕圣经,喜爱结交世俗朋友一变而为喜爱亲近圣徒;不信神、远离神、亵慢神,一变而为信靠神、敬爱神、热心事奉神。这些乃是更重要的改变,乃是里面的改变,乃是生命上的改变,唯独这些改变方能证明一个人真正得了重生。明白圣经、唱赞美诗、祈祷、捐款、到礼拜堂去敬拜神,这些事是可以学习的。无论信的人或是不信的人,得了重生的人或是未得重生的人,稍用一些工夫都可以学会,这些都只是属于外面的。所以只会这些事并不足证明一个人是得了重生。唯独有了那些生命上的改变,方能证明一个人是得了新的生命,是被圣灵所生。
如果一个人作了基督徒许多时候,学会了祈祷、读经、唱诗、讲道,也戒除了几样不良的嗜好,又常聚会、捐款帮助一些教会的工作,但是他的心思、意志、性情、生活、所喜爱的、所憎恶的,都与从前没有分别:从前喜爱犯罪,现在仍是这样;从前不愿意人说他的过失,现在仍是这样;从前一味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现在仍是这样;从前对人没有丝毫的爱心,现在仍是这样,从前专一追求、贪恋属物质的好处,厌恶天上的事,现在仍是这样;从前不爱圣经、不愿意读圣经,现在仍是这样;从前远离虔诚的人,亲近世俗的朋友,现在仍是这样;从前远离神、轻慢神,现在仍是这样。这样的一个人,就是他能把全本圣经从第一章到末章都背诵得烂熟,能将他的家产捐上一半,能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断、长篇大论地讲道,就是他作过几十年的基督徒,作过执事、长老、牧师、会长、监督、主教,他自己告诉我说他已经得了重生,别人也为他作见证说,他是重生的人,我仍不能信他们所说的事实,因为他没有新生命的表现。
自然我不是说一个人一旦得了重生,立时就成为一个完全人,也不再有丝毫的过失、缺欠、软弱、失败。一个人得了重生以后,需要日日长进,渐渐达到完全的地步。一个重生的人或者有许多缺欠过失,也可能陷在大罪里,但无论如何,他一定有过生命上的改变,这种改变就是他得了重生的确据。 一个春天的早晨,我同一位朋友坐在一座小山上向四面眺望,看见湖面的水平静得像镜面一般,树叶和青草都一点不动,远方一座楼顶旗杆上所挂的旗子直垂在杆上,完全看不出是甚么旗子,大道上没有丝毫的尘土扬起。除去几只吱吱乱叫的小鸟以外,全地都是十分的寂静,听不见一点声音。忽然我的朋友开口对我说道:「哎呀!风刮得怎么这样大啊!」我听见这话不禁十二分的惊奇,我想我的朋友若不是在那里说梦话,便是他的神经有甚么毛病。风固然是人的眼睛所看不见的东西,刮风也是人的眼睛所看不见的事,然而刮风的时侯一定有因刮风所引发的现象,方能使我们确知那时正在刮风。一个人从圣灵得著重生也是这样。看不见一点刮风的现象,我决不能信刮过了风。照样,看不见一点重生的表现,谁能信他是得了重生呢?
四、怎样方能得重生?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弛的都得永生。」(约三14-15)
在这一段话中主耶稣指示尼哥底母得重生的方法。他引用了一件古时以色列人所经历的事实,来阐明重生的要道。我们要清楚知道这一件事实,所以容我们先读这一段旧约的记载:
「他们从何珥山起行,往红海那条路走,要绕过以东地。百姓因这路难行,心中甚是烦躁,就怨讟神和摩西说:『你们为甚么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死在旷野呢?这里没有粮,没有水,我们的心厌恶这淡薄的食物。』于是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蛇就咬他们。以色列人中死了许多。百姓到摩西那里,说:『我们怨讟耶和华和你,有罪了。求你祷告耶和华,叫这些蛇离开我们。』于是摩西为百姓祷告。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摩西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这铜蛇就活了。」(民二一4-9)
我们要注意这一段事迹的起源。以色列人被火蛇所咬,乃是因为他们怨讟神。他们所以怨讟神,乃是因为他们走过一段难走的路。神使他们走过这一段路不是害他们,也不是苦待他们,正是为他们的益处,要把他们领进那流奶与蜜的迦南地,叫他们承受那地为业。请看神待他们的恩典是何等浩大。他先从埃及为奴的地方和凶残的法老手下把他们拯救出来,又应许领他们到那迦南乐土。他们得著这样大的恩典,应当怎样感谢神、怎样顺服神才合乎理?就是在路上遇见一点难处,也应当忍耐片时,盼望快些走到迦南地,这些困难自然都没有了。谁想到神待他们这样好,他们竟发出怨言来,说神把他们从埃及领出来,要使他们死在旷野。领受这样大的恩典,不知感谢已经是忘恩,如今还更进一步向神发出这种负义的怨言来,这些以色列人的罪大到了甚么地步?请问神预备火蛇咬死他们是不是他们应得的分呢?然而神还怜恤他们,垂顾他们的苦情,盼咐摩西为他们预备一种救法,叫他们看铜蛇得著医治。
注意每一个被火蛇所咬的人的生命已经断绝了。虽然被蛇咬以后的几小时或是一两天以内他还活著,照常动作,像常人一样,但蛇的毒已经进入他的血脉,他已经列入死人之数。再说得清楚一点,他已经是死人了。但他听了摩西的话去望铜蛇以后又活了。我们当确实的知道,他望铜蛇以后的生命并不是以前的那个生命,乃是重新得了一个生命。换一句话说,那个被火蛇所咬的人,在望铜蛇的时候无异乎又被生了一次,成为一个新人。他望铜蛇以后的身体仍是以前的身体,面貌也仍是以前的面貌,但生命却不是以前的生命了。他以前的旧生命在他被火蛇所咬的时侯已经完结了,他现在所有的新生命乃是在他看铜蛇的时候重新得著的。
主耶稣就是用这件事来教导尼哥底母,将一个人得重生的方法指示他。他告诉尼哥底母说:「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他告诉尼哥底母说,世上的人类同古时的以色列人是一样的犯了罪,一样的触动了神的震怒,一样的丧失了生命。虽然世人现在还照常活著,实际上他们已经列入死人之数。但神却向他们大发怜悯,正如他在古时向以色列人大发怜悯一般。他为他们预备了一个救法,不是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乃是一位圣洁无瑕疵的羔羊挂在木头上。他吩咐那些丧失了生命的以色列人去看铜蛇好得生命,他也吩咐现在世上一切丧失了生命的世人来信耶稣好得生命。丧失了生命的以色列人在望铜蛇的时候怎样重新得了生命,丧失了生命的世人也照样在信耶稣的时候重新得著生命。因此我们的问题 - 怎样方能得重生?- 在这里便得了一个清楚的答案 - 信耶稣基督。
必有人说:「得重生的方法既是这样筒单,那么所有基督徒必是都已经得重生了。但照前一章所提的一个人得重生以后所有的改变看来,却证明在基督徒当中有许多人是未得重生的,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从来未曾有过那些改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要明白这事,须先清楚明白「信耶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以为一切称为基督徒的都已经信了耶稣吗?不,在那些人里,实在有一部分已经信了耶稣,但其中还有许多人离信耶稣不知有几千万里呢!容我们仍从以色列人看铜蛇这件事上说起吧。
一个被火蛇所咬的以色列人来望铜蛇是十分容易的事,然而这件十分容易的事却包含了几个重要的步骤: 第一,那个被蛇所咬的人必须知道他是被蛇咬了,然后他方肯来望铜蛇。假使有一个以色列人在睡觉的时候被蛇咬了,他睡醒以后并不知道有一条火蛇曾咬了他,并且也没有别人看见这事来告诉他,请问他要不要去看铜蛇呢?自然不要去的。第二,那个被蛇所咬的人必须知道他被蛇咬的结果是何等可怕。因为被蛇所咬不是疼痛几日,也不是红肿多少时候,或是受一些别的苦楚就完了。被蛇所咬的人是必定要死的。假使有一个以色列人被蛇咬了,但他想这并无关紧要,请问他要不要急忙去看铜蛇呢?自然他也不要去的。第三,那个被蛇所咬的人必须知道他自己没有一点方法能救自己。假使他想他手中有一种善治毒虫咬伤的良药,或是他想他精通医术,可以治疗自已的创伤,或是他想他的朋友曾介绍一种消毒的良药给他,现在可以取来应用,这样他也不要去望铜蛇了。第四,那个被蛇所咬的人必须深信神的话。他信神藉摩西所传达的消息,信他照神所指示的去望铜蛇就必得医治,必得存活。这样他方会去望铜蛇。假使他不信神的话,我想他也必不去望铜蛇了。
一个因罪而失去生命的罪人来信耶稣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这件容易的事也包含了相同的四个步骤。第一,一个罪人必须知道自己真是犯了罪。第二,他必须知道犯罪的必要死亡。第三,他必须知道他毫无方法可以救自己。第四,他必须信神的话,仰望那挂在木头上的耶稣基督。一个被毒蛇咬了的以色列人有了以上四步经验怎样立刻得了医治,照样一个罪人有了以上四步经验也就立刻得了拯救,得了重生。
现今各地称为基督徒的数目诚然不少,但实在有过以上所提的四步经验的人究竟有多少呢?许多称为基督徒的不用说信神的话、仰望耶稣,甚至他们从来就未曾有一次真实彻底的知道自己有罪,更从来未曾想到罪人的结局是如何的可怕,如何的危险。不是有许多人加入教会是因为生计困难,找事不易,想在教会或教会附属的机关里谋一个瞰饭的地方,所以作了基督徒吗?不是有许多人因为在教会学校里教授,在教会的医院里服务,或是教外籍宣教士学习华语,或是在牧师、教士的宅里当佣工,为要巩固自己的差事起见,所以作了基督徒吗?不是有许多人无力供自己的孩子入学,但看见信徒的孩子可以在教会的学校里免费读书,为了分沾这一种利益起见,所以作了基督徒吗?不是有许多人因为看见在礼拜堂中有风头可出,有尊荣可得,所以作了基督徒吗?不是有许多人想要娶女信徒为妻,或是想要嫁给男信徒,但对方因他们不是基督徒不肯允许,他们为要达到目的所以作了基督徒吗?不是有许多人并不清楚认识耶稣是谁,也不明白为甚么要信基督,更不知道信耶稣可以得著甚么好处,只是盲目的随从别人的劝导,糊糊涂涂的就作了基督徒吗?比这些较好一点的,有些人是因为想耶稣的教训可以造成伟大的人格所以作了基督徒。有些人以为人必须信宗教,但各宗教中最好的首推基督教,所以作了基督徒。有些人想耶稣的道理可以帮助人齐家治国,改造社会,所以作了基督徒。有些人想耶稣的道理可以给人精神上的安慰,所以作了基督徒。以上所说的这些作基督徒的动机虽然各不相同,但在几样最要紧的事上却毫无差别,就是他们都未曾知道自己有罪,都未曾知道罪人的结局,都未曾知道自己不能救自己,都未曾信神的话,来仰望那被挂在木头上为人赎罪的主耶稣。这些人自己说他们是基督徒,其他人也有承认他们是基督徒,称呼他们为基督徒的。这些人中甚至有一些还自称是为神作工的,是传道士,是牧师,是长老,是执事。别人也这样称呼他们。但用圣经中所讲的「信」作标准来衡量这些人,便知道他们实在未曾真信耶稣。他们既然未曾真信耶稣,自然未曾得著重生,这是毫无可疑的事了。我们切不要以为每一个加入教会自称为基督徒的人便是真信耶稣的人,便是真得了重生的人。唯独那些真有过上面所提的四步经验的人才是真信了耶稣,真得了重生的人。许多称为基督徒的人根本就未曾信耶稣,未曾得重生,这些人从未有过前一章所提的那些改变本是当然的事,又有甚么希奇呢?
称为基督徒的人中有许多已经得了重生,这是毫无可疑的事实,但不是所有称为基督徒的都是得了重生的人。一个人得重生并不在乎他在哪个教会记名,在哪个教会受洗,到哪个礼拜堂去聚会,也不在乎他帮助过多少传道的事工,在教会里捐过多少金钱,或是他在教会里任过甚么职分。一个人得重生唯一的方法就是知道自己有罪,知道自己的危险,知道自己无法拯救自己,听见神的福音就信从,就来仰望被钉十字架的耶稣,未曾得重生的人走这条道路立刻就能得重生。走过这条路的人就已经得了重生。
在这里我们又看出得重生是很快的一件事。那个被蛇所咬的以色列人「一望铜蛇就活了」。注意「一望铜蛇就活了」。那个望铜蛇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因信得了生命。他来的时候还是必死的人,他回去的时候已经成为活人了,五分钟以前还是绝望的人,五分钟以后便出死入生了。一个罪人因信耶稣基督而得重生也是这样。只要这个人真认识了自己,真知道了自己的污秽、不义、痛苦、绝望,愿意笃信神的话,信靠那为罪人舍命的基督,甚么时候他这样作,神就在那时藉著他的灵和他的道重生了这人,使他得著新生命,使他成为神的儿子。昨天他还是死人,今日他已经得了生命,昨天他还遍体污秽,今日他已经像雪一样的洁白,昨天他还是神的仇敌,今日他已经成为神的儿子。第一次生产是很快的事,一个小孩子未出母腹的前十几分钟有人到产房里来,还看不见小孩子的形迹,过了十几分钟再进来,便看见呱呱而啼、活活泼泼的婴儿卧在那里。第二次生产(重生)也是这样的迅速,所不同的就是第一次的生产是一件眼能看见的事实,第二次生产是一件眼不能看见的事实罢了。
按圣经所讲的道理来说,一个人的罪无论怎样大,,他的境况无论怎样可怜,只要他真知道自己有罪,真有诚恳悔改求救的心,笃信神的话来投靠耶稣基督,他立时便得赦罪,便被称义,便得重生,便有永生,便成为神的儿子。不知道甚么缘故,这宝贵的福音竟被人讲得乱七八糟,以致多少人以为得救是极困难的事,重生是最不易得的经验,永生总须等到死后才能得著。因此许多已经真实悔改的信徒仍是常存著畏惧战栗的心追求要得救,迫切呼求神重生他们,盼望死后或者能有永生,每逢祷告的时候总是满口「罪人不配祷告,不敢祷告」这一类的话,许多被罪压伤痛苦绝望的罪人满心想求救,但他们听说得救是这样不易,求永生是这样艰难,他们因此裹足不前,徘徊歧途。要挽救这种可怕的现象,最要紧的就是使人明白真诚悔改信靠耶稣,立时就得重生,就有永生,就蒙拯救。讲明这种根本的要道,真是今日急不容缓的事啊!
是的,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已经完成了救工,不用我们再设甚么方法去救自己,也不用我们再在这种救工上加添甚么。只要真诚悔改,承认自己的罪,全心信靠那为我们舍命的主耶稣,立时就得拯救,立时就得重生,立时就有永生。你还未这样信吗?现在就信,现在你就能得著重生,得著永生。你已经这样信了吗?你当知道你已经得了重生,有了永生了,因为主耶稣绝不欺骗我们。他的话是可信的。他说:「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都有永生。」
五、得了重生的人还能犯罪吗?
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问题并不是「得了重生的人还可以犯罪吗?」圣经对于这个问题已经给了一个很清楚的答案说:「断乎不可!」(参罗六1-2)我们的问题也不是「得了重生的人还愿意犯罪吗?」没有一个得了重生的人还愿意犯罪。一个人若愿意犯罪就足证明他未得重生。我们的问题,更不是「得了重生的人还应当犯罪吗?」这个问题简直不成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应当犯罪。我们的问题乃是「得了重生的人还能犯罪吗?」换一句话说就是「得了重生的人还有没有犯罪的可能性?」
许多虔诚的信徒因为不十分明白这一件事,以致自取了多少无谓的惧怕、忧愁、失望和痛苦。这些人是真实信主得了重生的人,他们在悔改信主的时候是那样的为自己的罪忧伤懊悔,那时他们恨罪到了极点,他们定意一生与罪断绝关系。他们决志再不犯罪,他们想他们既然这样恨恶罪恶,决志离弃罪恶,一定可以毕生不再犯罪了。不料过了一些日子,他们竟然犯罪,或老所犯的还是在人眼中看为重大的罪。他们在那时或者因此怀疑到他们自己重生的问题,恐怕自己还未得重生,不然,怎么会又犯罪了呢?如果他们听过甚么人讲道说:「得了重生的人一定不能再犯罪。」他们更会信自己是未曾得重生了。他们既然以为自己未得重生(其实他们已经得了重生),自然要再去追求重生的经验。他们再去悔改,再去信主,再恳切的在神面前为罪自卑。他们想现在他们得重生了,今后可以不再犯罪了。不料过了一些日子他们又犯了罪。到这时他们真觉得莫名其妙。他们想自己到底有没有得了重生呢?若说没有,自己真有过重生的经验,若说有,怎么到如今还能犯罪呢?一个信徒走到这种地步是最容易失望跌倒的,或者他竟会完全疑惑他所信的道理来也未可知。
还有些信徒弄出一种比这个更危险的错误来。他们在得了重生以后偶然又犯了罪,便以为他们从此灭亡了。他们以为现在犯的罪再不能盼望得赦免。他们想现在犯罪乃是明知故犯,现在所作的乃是亵渎圣灵(其实亵渎圣灵是甚么意思他们还不晓得)。他们以为已得重生的人如果再犯罪便不能再得赦免。这种错误的观念不知道害了多少信主的人。他们并未被神弃绝,但他们以为他们已经被弃绝,所以他们一生度著畏惧、绝望、痛苦、悲观的生活。他们自己的境况既然这样困苦可怜,自然更不能帮助别人、引领别人了。
圣经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一8-9)
这段经文中的「我们」是甚么人呢?约翰这封信不是写给未得重生的人,乃是写给已经得了重生的人的。而且他不是说「你们」,乃是说「我们」,那是连他自己也包括在里面了。大概总不会有人说写那封信的老使徒约翰未曾得重生吧。他说:「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如果得了重生的人不能再犯罪,这两句话又怎样讲呢?往下他又告诉我们一个得洁净的方法,「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这里约翰叫我们知道我们有罪,但不必绝望,不必畏惧,只要我们能认自己的罪,就必得著赦免和洗净。同时我们在这一节经文中又可以看出得了重生的人仍能犯罪,正因为得了重生的人能犯罪,所以他们须要认罪,好得著赦免和洗净。容我们往下再读约翰所写的几句话:
「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约壹二1-2)
这一段话也是写给已经得了重生的人的。约翰说他写这话给他们是要叫他们不犯罪。既须要写这话给他们,叫他们不犯罪,可见他们是能犯罪的。正因为他们能犯罪,所以用得著约翰写这话给他们,帮助他们、提醒他们,叫他们不犯罪。但不幸有人犯了罪将怎样呢?约翰往下说甚么呢?他说:「若有人犯罪,就显明这人不是属神的,这人未曾得著重生」吗?或说:「若有人犯罪,他就是明知故犯,再不要指望得赦免」吗?或说:「若有人犯罪,神必要取消他得救的资格,除掉他所得儿子的名分」吗?不是这样。约翰未曾这样说。这些说法是后来的人发明的。约翰所说的乃是:「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
啊!这是何等宝贵的话!这话是怎样能帮助那些被罪打伤的信徒?怎样能安慰他们,使他们不致绝望,不致灰心?如果神的每一个孩子都清楚记得这话,将要有多少无谓的痛苦、畏惧、忧愁、失望都被消除?将要有多少被罪打伤的信徒立时就得著医治?
但也许有人以为圣经中有这一段教训真是极不好的,他们想这段经文岂不要使许多信徒有恃无恐的犯起罪来。他们想我们应当极严厉的警诫信徒说,若是得了救的人再犯罪,他们就是将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他们再没有得赦免的指望,这样方可以帮助信徒不敢犯罪。他们想如果讲得救的人犯了罪仍能蒙赦免,必要有许多信徒放胆去犯罪。那是何等可怕的事呢!
上面所说的这种思想是由于不明白圣经的道理而发生的。若是一个信徒真明白重生的道理,而且他自己也有过跟随主的经验,他必不会说这种话,也决不再有这种顾虑,他不但不说这一段经文有害,他正要因著这一段经文感谢神、赞美神了。
比方说我有一次住在一位朋友家中,一天早晨我用剃刀刮脸的时候失手将脸割破了一块。那一位朋友家中本来备有许多医药用品,他一看见我割破了脸,便立刻拿一瓶创伤药,取出一些来涂在我的伤处,并且他将一瓶创伤药送给我,又告诉我无论甚么时候割破了脸,或是割伤了手,都可以随时涂一些在伤处,免得有甚么毒物从伤口进去,以致染毒,发生危险。我的朋友又应许我,甚么时候用完这一瓶药,他还要再送给我。我因为得了这样有用的东西可以避免受伤中毒的危险,便十分感谢我的朋友。以后我回到自己屋里打开这个瓶子一看,其中的药不少,我计算这瓶药总可以用一百几十次,于是我便拿起刮脸的剃刀来,向脸的左边右边横著■著连割了好几刀,以后再取些药出来照著伤口的数目一一涂上。我喊叫说:「现在好了,我有创伤药了。我可以时常割破我的脸、我的手也无所顾了。」请问如果我这样作起来,看见我的人要说我甚么呢?我知道他们一定要说我疯了。但我不会这样作,我决不会这样作。创伤药是有用处的好东西,我感谢著领受我的朋友的馈赠,我要保存这瓶药,以备我失手割破皮肉的时侯使用,但我泱不肯因为有药的缘故就任意去割破我的皮肉。割破自己的皮肉自己要受伤害,要感痛苦,除非是神经有病的人,试问谁肯这样作呢?
约翰壹书二章一、二节的话正像神给他的孩子们的一瓶创伤药。他看见他们有时因不留意以致受伤-犯罪,他恐怕他们因受伤而染毒-失望跌倒,所以给他们这瓶药,叫他们在受伤的时候拿来涂上。创伤药是为人失手割破皮肉的时候用的,但没有人因为有了药便任意割破自己的皮肉,因为割破自己的皮肉自己要感受痛苦的。神给他的孩子们的这一段恩惠的言语是为信徒□弱犯罪的时候用的,但没有信徒因为有了这段恩惠的言语便去任意犯罪,因为犯罪在一个得了重生的信徒身上是最痛苦的事,比一个人割破了他的皮肉还要痛苦许多倍。我要将这瓶属灵的创伤药介绍给一切信主的人,我不怕他们因为听了这段教训去犯罪,因我知道真得了重生的人一定不肯故意犯罪。或者有一些并未真实悔改信主,并未得著重生的教友(注意我称他们为教友,却不称他们为基督徒),因为听了这一段经训就有恃无恐的去犯罪,但这并不足顾虑,因为没有得重生的人无论如何总是喜欢犯罪,就是没有这段经文,他们所犯的罪又何尝少一些呢。神的应许是为他的孩子们(已得重生的人)预备的,未曾得重生的假信徒若去妄用神的话,那就不是我们所能禁止的了。
一个信徒犯了罪,正如一个人受了伤一样。人都不愿意受伤,然而人都免不了受伤。我们应当嘱咐我们的小孩子小心自己不要受伤,同时我们也当为他们预备治疗创伤的药品,使他们在偶然受伤的时候不至惊惶失措。我们可以将受伤的痛苦和危险告诉他们,使他们因此怀著戒心,谨慎自己,免得受伤。但我们万不可告诉他们说,人一受伤就立刻会因伤身死的。如果我们想必须这样警诚我们的小孩子,他们才不敢伤害自己,那样有一日他们偶然受了一些伤,那种伤并不致危及性命,但小孩子因惊恐过度却已吓得患了神经病,成了废人。那是何等愚昧的办法呢!
真得了重生的人都不愿意犯罪,然而他们却难免犯罪。我们那位有智慧又有慈爱的天父一方面在圣经中警诫我们不要犯罪,将犯罪的害处都指示我们,一方面又为我们预备了一些救急的药品,使我们在偶然犯罪的时候可以应用,免得我们陷入更大的危险中。可怜许多无知的信徒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一种道理,竟说信徒得了重生以后如果犯罪必定再不能被赦免,连他们所得的救恩与生命也要失去。其实犯罪的害处本来还没有这样大(自然犯罪是有许多害处的),这种错误的道理却把那些偶然犯罪的信徒吓得心灵患了重病,有的经过多日才得痊愈,有的一生差不多成了废人。这是何等可惜的事呢!
现在我们离开约翰壹书,来读哥林多前书中的几段话:
「奉神旨意,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同兄弟所提尼,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林前一1-2)
「你们仍是属肉体的,因为在你们中间有嫉妒、纷争,这岂不是属乎肉体、照著世人的样子行吗?」(林前三3)
「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林前五1_2)
「你们中间有彼此相争的事,怎敢在不义的人面前求审,不在圣徒面前求审呢?……你们竟是弟兄与弟兄告状,而且告在不信主的人面前。你们彼此告状,这已经是你们的大错了。为甚么不情愿受欺呢?为甚么不情愿吃亏呢?你们倒是欺压人、亏负人,况且所欺压所亏负的就是弟兄。」(林前六1-file:///E:/doc/christ/博客文章/image.taobao.com/forum/smiles/icon_cool.gif
「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坏。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因此,在你们中间有好些□弱的与患病的,死(原文是睡)的也不少。」(林前一一28_30)
请问哥林多的信徒是不是得了重生的人呢?在这封信的起始保罗称他们为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我们能说在基督耶稣里成圣的人还未曾得重生吗?未曾得重生的人能称为「圣徒」吗?从保罗所写的话中可以看清楚哥林多的信徒确是得了重生的人。但在这一封书信里,我们看见在这些信徒中曾见「嫉妒纷争」、「淫乱的事」、「彼此相争」、「弟兄与弟兄告状,而且告在不信的人面前」、「欺压人、亏负人」、「吃喝自己的罪」等等的事,这些明显的事实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得了重生的人还能犯罪,而且有时还能犯很大的罪。
容我们再读另外一封信里的几段话:
「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写信给在以弗所的圣徒,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有忠心的人。」(弗一l)
「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从前伦窃的,不要再伦,总要劳力,亲手做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你们原是受了他的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一切苦毒、恼恨、愤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四25-32)
保罗称以弗所的信徒为圣徒,为基督耶稣里有忠心的人,足证这些人不但已经得了重生,而且他们属灵的程度还很高。就是对这些人保罗写了上文所引的一大段教训。他劝他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给魔鬼留地步」、「不要再伦」、「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不要啡神的圣灵担忧」。他父劝他们除掉「一切苦毒、恼恨、愤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如果得了重生的人不能犯罪,保罗写这一大段教训不是完全没有意思了吗?我们不用劝诚一个哑巴儿童说:「不要说谎,不要骂人。」因为哑巴不会说话,他不能说谎,也不能骂人。我们也不用劝诫一个瞎眼的人说:「不要看诲淫的小说和引人犯罪的电影。」因为瞎子甚么都看不见,根本不能看小说和电影。如果得了重生的人不能犯罪,保罗写这一大段教训不是和教训哑巴不要说谎、骂人,教训瞎子不要看诲淫的电影、小诡一样的毫无意义了吗?
岂单在以弗所书中有这一类的教训呢?在别卷书信里不也有许多这一类教训吗?使徒所写的书信没有一封是写给不信的人的。如果得了重生的人不能犯罪,这些教训不都成了毫无意思的「废话」了吗?不用说普通的信徒,提摩太是保罗所倚重的同工,保罗称他为爱的儿予,就是这样的一位圣洁忠心的神仆,保罗还是教训他「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后二22)若是提摩太还须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得了重生的人还能犯罪的真理,不是更加显明了吗?
容我們現在再看一段保羅自己的經驗:
「我們原曉得律法是屬乎靈的,但我是屬乎肉體的,是已經賣給罪了。因為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做,我所恨惡的,我倒去做。若我所做的,是我所不願意的,我就應承律法是善的。既是這樣,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裏頭的罪做的。我也知道在我裏頭,就是在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若我去做所不願意做的,就不是我倣的,乃是住在我裏頭的罪倣的。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侯,便有惡與我同在。因為按著我裏面的意思(原文是人),我是喜歡神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七14_24)
無疑的,保羅這一段話是述謝他重生以後所經過的一種戰爭的經驗。他已經得了重生,他裏面有一個新人。那個由神而生的裏面的人喜歡神的律。「因為按著我裏面的人,我是喜歡神的律。」但他「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他「心中的律交戰,把他擄去」,叫他「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他陷在一種非常苦痛的境況中,這種境況是他在未得重生以前所未曾經歷過的。他定意要為善,但是竟做不到,他決心離棄惡事,但他竟離棄不了,他不願意隨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但他竟被它擄去。他失去了自由,他感到不可名狀的苦痛和失望,以致他呼喊說:「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多少真實得了重生的信徒都能從心中響應保羅所說這段話。他們經驗過這種戰爭,遭遇過這種失敗,惑受過這種痛苦。他們中間也有許多人因為不明白這是新舊人的交戰,竟誤以為自己未得重生,所以才有這種苦況,如果再有人教訓他們說得了重生的人必不能犯罪,他們更要想自己是未曾得重生了。其實這種經驗正是一個證據證明一個人得了重生。未得重生的人不喜歡神的律,罪的律也不會擄他,因為他根本是完全服在罪的權下。每一個得了重生的人都有過這種戰爭的經驗。有許多得了重生的人也長久茹苦含辛的在這種苦況中度生活。這種苦況是得了重生的人必定經歷過的,然而他們不當長久在這種苦況當中生活。聖靈在聖徒身上的工作,就是要使他們經過這種戰爭而得著一種勝利的生活,正如保羅在羅馬書第八章裏所?述的:「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裏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羅八2)
有一段經文常被人誤解,被人引用作為得了重生的人不能犯罪的證據:
「犯罪的是屬魔鬼,因為魔鬼從起初就犯罪。神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減魔鬼的作為。凡從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原文是種)存在他心裏,他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神生的。」(約壹三8_9)
有些人引證這段經文說,這裏不是明說「從神生的,就不犯罪了嗎?不是又說「他也不能犯罪」嗎?那樣這倒真希奇了!我們在上面所查的一切經訓裏,已經看見重生的人能犯罪,這裏怎麼又說不能呢?有些批評聖經的人又在那裏振振有辭了。他們說:「啊,我們早就說聖經是不可信的,聖經中有許多彼此衝突、互相歧異的地方,這不是一個鐵證嗎?不用說新約與舊約有許多彼此不合的地方,也不用說不同的兩卷書中有許多互相矛盾的地方,就是在同一卷書中,就有這樣彼此衝突的說法。約翰壹書第一、兩章中明說得了重生的人還能犯罪,第三章中又說『從神生的就不犯罪,… 他也不能犯罪。』這不是清清楚楚的顯明聖經中有許多錯誤嗎?」不,聖經沒有錯誤。若有錯誤,不是聖經本身的錯誤,乃是人弄出來的,或是譯聖經的譯錯,或是解聖經的人解錯,若是我們誤解了約翰壹書三章八、九節的意思,我們就難免說這兩節的話與別的經文互相衝突了。但我們若明白了這兩節的真義,就曉得這兩節與其他各段實在仍是相合不悖的了。
「凡從神生的,就不犯罪」,「他也不能犯罪」,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神不犯罪,所以神所生的人也不犯罪。我篤信這事沒有少許的疑惑,但我們要問神所生的人是甚麼樣式?我們這個看得見的外面的人是不是神所生的呢?自然不是。這個外面看得見的人是父母生的,是從肉身生的。「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一個人得了重生以後,他裏面有了一個新人,這個人是被神所生的,是像神的,是有神的性情的,這個人不犯罪,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神生的。但那個外面的人卻是從肉身生的,是能犯罪的,也是傾向罪的。一個人得了重生以後,那外面的人並未曾死去,乃是仍然存在那裏,不過他裏面卻多了一個被神所生的「裏面的人」。兩個性情相反的人住在一處真是一件不幸的事。他們常常惹起爭端,常常吵鬧,這就是保羅所說:「因為按著我裏面的人,我是喜歡神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一個得了重生的人是有兩個人的- 一個是外面的,一個是裏面的。外面的人是從肉身生的,是污穢的、喜愛犯罪的,裏面的人是從聖靈生的,是聖潔的、恨惡罪的,正是因為這個緣故,許多得了重生的人常感到保羅在羅馬書第七章所說的那種困難:「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
許多實在得了重生的人因為不明白這個極大的真理,便陷在一種懷疑失望的苦境裏。他們在悔改信主的時候,是那樣的為罪憂傷痛悔,是那樣破釜沈舟的定志要永遠與罪斷絕關係。他們想自己既然得了重生,有了新生命,並且又立定這樣堅決的心志,從此一定可以完全脫離罪的束縛,作一個自由自在、聖潔無疵的人了。誰想到過了不多時竟遇著這樣劇烈的戰爭,而且屢屢的遭遇異常苦痛的失敗,這時他們真好似陷在五里霧中。他們心想若說自己未曾重生呢,卻清清楚楚的有悔改得救的經驗,若說自己得了重生呢,怎麼現在竟會有這種劇烈的戰爭,而且又遭遇這種苦痛的失敗呢?當他們陷在這種苦境中的時候,極容易受撒但的攻擊,或是失丟信心,或是跌倒退後。只有真理的光能幫助他們看明白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若明白這新人舊人交戰的事,便曉得信徒有這種劇烈的戰爭不但不足以證明他們未得重生,反倒證明他實在是得了重生。他們遭遇苦痛的失敗就是因為他們那「裏面的人」力量微弱,不足勝過那「外面的人」。他們已經得了重生,不該再懷疑到重生的事,他們現在所須要的就是求神「按著祂豐盛的榮耀,藉著祂的靈」,叫他們「裏面的人剛?起來」(弗三16)。如果他們那「裏面的人」能剛?起來,制服他們「外面的人」,他們便要度著一種聖潔得勝的生活了。
或有人說,得了重生的人既然也能犯罪,並且有時還能屢次陷在罪中不能自拔,那樣他們與未得重生的人不是完全一樣了嗎?我要回答這問題說,不是的。未得重生的人與得了重生的人固然都能犯罪,但他們對於罪的態度和犯罪以後的感覺卻是完全兩樣。未得重生的人不但犯罪,而且喜愛犯罪。他們活在罪中非但不感覺痛苦,反倒引為幸事。他們願意活在罪裏,得了重生的人也犯罪,但他們卻恨惡罪。他們不願意犯罪,但他們卻難免陷在罪中。當他們陷在罪裏的時候,他們感覺到一種不可名狀的痛苦。他們巴不得立時有人將他們從罪中救拔出來。他們喊著說:「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
大約我們都看見過羊與豬這兩種家畜吧。這兩種家畜中間有一種極顯見的分別-前者喜愛潔淨,後者喜愛污穢。因為羊的性情喜愛潔淨,所以祂願意住在潔淨的地方,吃潔淨的食物,喝潔淨的水。因為豬的性情喜愛污穢,所以祂願意住在污穢的地方,吃污穢的食物,喝污穢的水。羊固然是喜愛潔淨的,但他們如果不謹慎,也難免落在豬所喜歡居住的泥坑中,以致弄得全身都是污泥,看見他們的人若不仔細分辨,也許會拿他們當作了豬。雖然這樣,羊總是羊,我們決不能因為看見他們落在泥坑中,弄得滿身是泥,便說他們是豬,因為他們雖然落在泥裏,但是他們並不喜歡在那個地方,他們雖然弄得滿身是泥,但是他們並不願意這樣。當他們落在泥坑中的時候,他們感到一種深切的痛苦,他們發出求救的呼聲來,巴不得有甚麼人快來,將祂們從這種污濁困苦的泥坑中救拔出來。豬卻不是這樣了,他喜歡在泥坑裏,因此他們四處尋找泥坑,及至遇見這種污穢的地方,便立刻跑到裏面去,在那種臭不可聞的泥水裏找些污穢的東西,吃下去、喝下去,滿足他們那種喜愛污穢的慾望。他們在那種污穢的地方不但不呼求人的救助,反得意洋洋。若有人想要將他從泥坑裏救拔出來,他們倒要恨惡那人,用他們的利齒咬傷那人的手。
得了重生的人與未得重生的人所有的一個大分別就是這個。一個得了重生的人好像一隻羊,他有神的性情,所以他喜歡潔淨,不過,他住在這樣一個處處都是泥坑、陷阱的罪惡世界中,稍有不慎,便會落到罪惡的泥坑裏,沾染上一些罪惡。但一個得了重生的人落在罪惡裏正像一隻羊落在泥坑裏一般,他會感到不可名狀的痛苦,不住的從裏面發出求救的呼聲,他渴望從罪惡中得著釋放和解救。一個未得重生的人就不是這樣。他尋找機會去犯罪,以犯罪為樂。他在罪惡中正像一隻豬在泥坑裏一般的得意,如果有人哀憐他,設法救他脫離罪惡,他不但不樂意受那人的幫助,反倒以為那人要害他,是要羞辱他,是要損害他的利益和名譽,因此怒目相向,與那人為敵。這種情形我們不是屢汰的看見嗎?
我在不明白這些真理的時候,以為凡品行好的基督徒才是基督徒,品行不好的就是假基督徒,現在我才明白這種判斷有時是對的。品行不好的基督徒誠然有許多果真是假的,然而其中也有一些正像落在泥坑中的羊,陷在罪裏,但是不願意在那裏。他們犯了罪是我們看見的,我們卻未曾看見他們是怎樣的感到痛苦不安,其實他們為此不知道落過多少滴眼淚,發過多少次嘆聲。他們盡力掙扎,要想脫離罪惡的束縛。他們幾次的勝利我們未曾注意,但他們幾次的失敗卻都被我們看見,因此我們便說他們是假基督徒,是未得重生的。請想他們冤屈到了甚麼地步!請問我們這種武斷是不是合理呢?
察驗一個人是否得了重生,不要只看他是否犯罪,更要緊的是看他對罪的態度如何。得了重生的人能犯罪,然而他們斷不能喜愛犯罪。未得重生的人不但能犯罪,而且喜愛犯罪。這就是這兩種人中間最大的一個分別。
不引領人到基督面前使他悔改信主得看重生,只去改良一下他的環境,幫助他去掉一些外面的壞習慣嗜好,盼望他從此以後,可以作好人不再犯罪,這正像把一隻豬從泥坑裏拉出來,為他用淨水洗浴,然後預備一間清潔的屋子,叫他住在裏面一樣。當這隻豬住在這間清潔的屋子裏的時候,他的外面實在變清潔了。但有一日看守的人忘記將門關好,這隻豬便立時逃出去,一直跑回他從前所躺臥的泥坑中,恢復了祂從前的污穢生活。裏面的性情沒有改變,只改變一些外面的事,是沒有多少益處的。現在許多傳道的人,所講的那種「改良社會、提高人格」的道理就是為豬洗澡的辦法。這種辦法永遠不會收甚麼真實的效果,惟有傳揚基督耶穌的福音,指示人悔改得救的道路,幫助人信主得重生,才是徹底的辦法。
得了重生的人仍能犯罪,不單是因為他們處在污穢邪惡的世界中,隨時有試探和陷阱,也是因為他們裏面有兩個絕對相反的性情:一個是屬地的,一個是屬天的,一個是污穢邪惡的,一個是聖潔良善的,一個是在第一次生的時候得著的,一個是在第二次生的時侯得著的。這兩個性情也就是我們以前所說的兩個人-外面的人和裏面的人。外面的人強過裏面的人,裏面的人便被外面的人制勝,裏面的人?過外面的人,外面的人便被裏面的人克服。裏面的人得勝掌權的時候,這個信徒就度著聖潔、高尚、快樂、滿足的生活,外面的人得勝掌權的時候,這個信徒就度著污穢、墮落、痛苦、煩惱的生活。正是因為這個緣故,保羅寫信給以弗所的教會說:「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祂得名。)求祂按著祂豐盛的榮耀,藉著祂的靈,叫你們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弗三14-16)這是保羅為教會所奉獻的禱告,這也應當作為我們每個信徒在神面前所發的呼求。
屬神的人在世界上生活的時侯,常常遭遇三種仇敵的攻擊。一個仇敵是他們的肉體,或說外面的人,一個仇敵是空中掌權的惡魔,還有一個仇敵就是這伏在撒但權下的世界,或說這污穢邪惡的社會。從人事一方面看起來,我們真是毫無得勝的指望。這三個仇敵中的一個就足能制服我們而有餘,何況三個仇敵聯合起來向我們進攻呢?這罪惡的世界在我們四面包圍著我們,撒但從空中向我們進攻,找們的肉體在裏面起來響應。這種情勢拿現代戰爭來形容,正可以說四面被海陸軍包圍,空中又有飛機的轟炸,裏面還加上第五部隊的擾亂。可憐的基督徒!保守陣地尚且辦不到,那裏還提得到勝利呢!
感謝神,我們現在藉著祂的話,確實的知道我們雖然處在這種四面受敵的境況中,卻仍有得勝的指望,因為我們的元帥基督已經戰勝了一切的仇敵。祂永遠活著,祂要扶助我們,增加我們的力量。祂要率領我們與那些兇猛的仇敵作戰。我們靠著祂不但能得勝,而且能得勝有餘。只要我們信祂、靠祂、親近祂、聽從祂的命令,我們必能看見祂的恩典是夠我們用的,祂的能力是在我們的?弱上顯得完全。那時我們必要像保羅那樣說:「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頓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因我甚麼時候頓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一二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