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牧书信看传道人的榜样生活
2007/06 12
已有 0 条评论
文章分类: 信仰装备长短文
作者:陈保罗
引言
教牧书信是神的仆人保罗晚年写给个人的几封书信,是谈及有关教会与教会牧养方面的内容,故称为教牧书信。在这些书信中,保罗就像一个即将离休的老人,把注意事项、工作要求一一地托付自己最贴心的接班人;同时,他亦像一个将要离世的老父亲,把自己的儿子叫在身旁,语重心长、推心置腹地把要说的话,也是末了的话,毫不隐瞒地告诉他们(未来作教会领袖的年轻的属灵儿子提摩太和提多)。仿佛是说,要作教会领袖必须要有成熟的生命,否则,别人会小看你(或者不会尊重你),更会不服你。
成熟的生命不是抽象的概念,乃是很具体的生活表现。这些表现就是就自己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这五件事情虽然不能包括基督徒灵性生活的全部,但却包括整个灵性生活的主要部分。特别是教会作牧者的,若我们真能在这五件事上作信徒的榜样,就已足够叫我们得到人家的尊重了。
甘本多玛说:“有其牧人,就必有其会众。”有什么样的传道人就有什么样的信徒,榜样的力量是大的。所以,传道人的所行的过于他所讲的。本文就以教牧书信为研究范围,以提前4:12为主线,从五个方面来探讨传道人榜样的生活。
一、在言语上作信徒的榜样(4:12)
言语lo,gw|,名词,直接受格,阳性,单数词。“言语”这词除了(提前4:12 )之外,在提前、提后、提多书里共出现了七次之多,其中有五次是涉及到传道人的言语。如:(提前3:8)不一口两舌,(提前3:11)对女执事的要求是:不说谗言,(提前4:7)要弃绝那世俗的言语,和老妇荒渺的话,在敬虔上操练自己;(提后2:14)保罗讲到不可为言语争辩,因为这是没有益处的。(多2:8)言语纯全,无可指责。
保罗对年轻牧者提摩太的劝勉,要他过一个榜样的生活。在这里共提到了五件事情,问题是为何保罗会把言语放在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之前呢?通常我们总以为行为、爱心、信心、清洁等会比言语更重要,但是,保罗却把言语放在第一,因为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说话比做事多,我们说错的话也比做错的事多;所以我们能够在言语上作信徒的榜样,也就能在其它的事上作信徒的榜样。言语应该在生活上占重要的地位。(提前3:保罗曾经告诉提摩太,那些作执事的不要一口两舌,执事的妻子也要不说谗言,执事夫妇应该在消极的言语方面没有过失。但在此,保罗还提醒提摩太,作主仆人的不但不一口两舌,要在言语上作信徒的榜样,成为人的模范。不仅不去说谎话、恶毒的话、世俗人的言语、咒骂人的言语,同时更是要说诚实的话、温柔的话、谨慎的话,能在言语上叫人觉得我们所说的是可信的,是实在的,叫人得益的。
我们要十分小心,有时为着要争取别人替我们做事,便很容易随便许下诺言,但等到事情过了之后,却把它完全忘记了。这样的结果,会叫人觉得我们所说的话是不可信的。作传道的人,有时难免有信徒会把他和别人的事告诉你,或是把他所看到关乎第三者的事告诉你,这些事如果我们自己不谨慎,随便听来就随便说出去,往往无意中极容易成为搬弄是非的人;所以不但说话要小心,听话也要小心。
二、在行为上作信徒的榜样(4:12)
所说的话如果不行,就是等于说谎话,所以言语之后总要有行为。保罗在此所提的行为avnastrofh/,名词,直接受格,阴性,单数词,意思是行为、操行,指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或者生活习惯或者是指整个人的生活为人。年轻的提摩太,并不一定在学问上能作多人的师傅,或是在属世的地位上作叫人羡慕的对象,可是保罗劝勉他在行为上作信徒的榜样。许多时候,我们不能在行为上作人的榜样,常常在作事时没有责任心,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不可靠,一般说来,年轻人的行为总容易流于轻浮,不够庄重,但是作主的仆人就应该在行为上显出与一般人有分别。最少有三方面的要求:
1、要光明
不要偷偷摸摸、鬼鬼祟祟。保罗所责备的假师傅就是这样,偷进人家,牢笼无知妇女(提后3:6)。保罗既然称我们是光明的子女,那我们就应该有光明的行为,离开各样暗昧的事,结出光明的果子。
2、要诚实
传道人如果不诚实,那是不可原谅的。在保罗时代,就已经有不少徒有敬虔外貌,却背了敬虔实质的假传道人(提后3:5),保罗不但要求我们要防备,而且要我们躲开。行为要诚实,还表现在我们替人办事,与人来往,不要用弯曲的手段,而要诚诚实实的做人。不但要诚诚实实地做人,还要诚诚实实地传主的道。
3、要做正经事
“正经事”kalw/n在教牧书信中出现了两次(多3:8、3:14 ),都是形容词,在句子中作属格,中性,不及物,复数词,意思是“好事、慷慨行为、好处、利益、正当的、适合的、更佳的、可敬的、更好的、宝贵的”等等。作为教会传道人,毫无疑问对如此之事情,要积极参与、乐于去行。除了这些,就是要传好道。所以,保罗说:“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提后4:2)也要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2:15)。
三、在爱心上作信徒的榜样(4:12)
我们所需要的行为,是爱心的行为。“爱心”希腊原文是avga,ph|名词,直接受格,阴性,单数词,意思是从神而来的爱,是基督徒特有的爱。在教牧书信中,这个词除了(提前4:12)外,又出现了六次之多:(提前1:14)、(提前2:15)、(提前6:11)、(提后1:13)、(提后3:10)、(多2:2)。
爱是从神而来的恩赐,爱是最妙的道(林前12:31)。就像一个神的仆人所说:“教会是神的家,教会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一个教会传道人他需要服侍的恩赐,他更需要有从神而来的爱。一个人如能在爱心上作信徒的榜样,也就是在爱心上比普通的信徒更愿意牺牲,更愿意为别人劳苦,更愿意为别人服务,他能为着爱主的缘故而伺候别人,体贴人的需要,扶助软弱的人,他才有资格喂养和牧养主的羊群。
主耶稣曾三次查问彼得的爱心,然后叫他喂养祂的小羊,可见所有喂养主羊群的牧人都需要爱心。如果主也查问我们的爱心,我们能够像彼得那样说:“主阿,你知道我爱你吗?”在爱心上作信徒榜样的,就是在灵性上作大人。小孩子是需要大人疼爱的,提摩太虽然年轻,但是他在灵性或爱心上比信徒更长大,那么他在灵性上就好像父母一般。年轻的提摩太可以在爱心上像父母对儿女一样来爱护那些比他年老得多的信徒,这实在是一件奇妙的经验。这种经验,也是今天侍奉主的人所最需要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