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79|回复: 0

基督教与回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7 21: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亚德勒(Mortimer Jerome Adler, 1902— )被认为现代是最博学的人。他说到从理性路径寻求神的过程:有神比无神合理;一神比多神合理;在一神的宗教中,基督教最合理。他接受了基督教。当然,他不是唯一达到这样结论的人。
  世界上的三大一神宗教:基督教,回教,犹太教,都是出于地中海附近的地区;也都是启示,或自称是启示的宗教;以为他们的信徒,都是各根据一本经典,而有些相同的地方;更是源于同一祖宗—亚伯拉罕。奇异的是,多少年来,他们一直处于强烈的斗争中。
  谁是亚伯拉罕的后裔  圣经记载:神选召亚伯拉罕,应许要作多国之父。亚伯拉罕从他的使女埃及人夏甲,生了以实玛利 (创一六10-16) ,以实玛利生十二族长,是亚拉伯人的先族。但照神的命定,亚伯拉罕照应许从撒拉生的儿子是艾萨克,艾萨克的后裔,才是神特别拣选的;艾萨克从利百加生了双子,以扫和雅各布布布布布布(以色列),惟有以色列和他的后裔,才是神特选的 (罗九4-16)。
  不过,以色列的后裔并没有使多国得福;而是照神藉祂圣先知所预言的,兴起犹大支派的狮子,就是主耶稣基督,使人因信祂,而成为亚伯拉罕信心的子孙(罗四12-17)。
  这样,不仅夏甲的儿女是为奴的,连地上的耶路撒冷,就是所代表旧约下的犹太人,也是为奴的(加四21-31), 因为是在律法下的奴役之子:“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作他的儿女。惟独‘从艾萨克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这就是说,肉身所生的儿女不是神的儿女,惟独那应许的儿女才算是后裔。”(罗九6-8)这话表面看来有些矛盾,实际上是说,人不是凭肉身的血统,而是凭属灵的灵统:只有借着耶稣基督流血所立的新约,因信而得称义的基督徒,才是蒙应许的亚伯拉罕的后裔。
  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犹太人与亚拉伯人之间,有兄弟阋于墙之争,他们在争夺地上的领土,看谁占有那块称为他们家的产业;但因信作神的真儿女,有分于天上基业,才是最重要的事。可惜,他们都不此之图,而基督徒真应许的后裔,竟被夹在中间,受两方面的攻击迫害。
  回教的兴起  牟罕默德(Muhammad, c.570-632)生在亚拉伯半岛的麦加城 (Mecca),出生时,父亲已经离世,六岁又丧母,由其祖父抚养。在二年后,八十多岁的祖父去世,由叔父Abu Talib收养长大, 并随叔父学习经商,也参加过部族间的战争。在二十五岁时,受雇于一名四十岁的富有寡妇Khadijah,为她经理贩运行商货品至叙利亚。在此行途中,他认识了一些犹太人,并基督教的教职人员;所以他不仅获得相当利润,并得到宗教知识。由于他忠诚能干,精富力强,给予他的女雇主Khadijah好印象,竟然垂青于他,主动的向他求婚。婚后,生有二子四女,二子先后夭折;幼女Fatimah,嫁于牟罕默德叔父之子阿里 (Ali), 后为回教Shi'ah一支的继承者。
  婚后的牟罕默德,趋向热心宗教,有时到麦加附近的山洞默想。约在四十岁时,于 610年Ramadan月(回历九月), 牟罕默德开始从加百列得启示。但他是文盲,口授由别人笔录。如此持续达二十余年,于牟罕默德逝世前不久结束,后由他的门徒结集为可兰经典(Qur'an)。
  在其创教及发展期间,自然非常艰难,屡遭迫害,多受挫败。因为那时的麦加,有各种类的偶像崇拜,从岩石,到鬼灵祖先,还有三个女神,“安拉”(Allah)为主神之一,但散居的犹太人,及亚拉伯和犹太基督徒,则称神或耶和华“安拉”。牟罕默德宣称“安拉”为独一的神;牟罕默德为安拉的使者和先知。619年,牟罕默德的妻子和叔父相继去世。
  622年, 迫害益趋激烈,并有暗杀的阴谋。牟罕默德出奔到较容忍的麦地那(Medina)。 在那里,他的教义和礼仪逐渐形成,也开始组织军队。以后,回教定此年为回历元年。

  牟罕默德率领徒众军队,经历大小二十多次战争,有的是防卫,有的是攻击,得胜的时候居多。于630年,终于和平解放麦加;牟罕默德率万人凯旋进城,彻底摧毁三百六十个偶像,净化了麦加。632年三月,牟罕默德率十二万五千信徒,在麦加作盛大的结集,并登坛作最后演讲。在他返麦地那后不久,即崩逝了。
  在牟罕默德开始宣教的时候,亚拉伯人的信仰和道德都极败坏,部族争乱不已;到他去世的时候,全亚拉伯半岛都统一了,成为一神教,道德也进革一新。
  继任的领袖们,以宗教信仰的力量,领导政治和军事,继续扩展。本来埃及和北非,叙利亚等地,居民几全是基督教信仰;在互相争论的时候,回教势力所至,如同破竹,几乎泯除教会存在的痕迹:埃及的科斯替基督教,剩了占全民人数百分之一,黎巴伦减低到一半以下,小亚西亚则“灯台被挪去”,残存无几;波斯,伊拉克,俄罗斯一部,直到中国和印度的边界,并亚洲许多地区。以后的三个世纪,当基督教处于“黑暗时代”,回教文化却发展兴盛,科技,文学,哲学,医学,都有长足的进步。及至西方殖民地主义扩张,鄂图曼帝国衰落,回教才失去光华。不过,二十世纪石油工业的兴起,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的独立,回教和文亚拉伯国家又再抬头。
  回教与基督教的异同  回教信仰一神,他们崇奉的独一神“安拉”,颇似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其先知名单里,有:亚当,挪亚,亚伯拉罕,摩西,耶稣;但他们相信,最后最完全的先知,安拉的使者牟罕默德,是最伟大的“至圣”。
回教的信仰,信独一神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预定,信末日的复活及审判。他们信耶稣是先知,甚至也信祂是童贞女所生(Surah XIX, Mary),听来具备比现代派更基要的信条但问题出在救赎和基督论上:他们不信三位一体,也不接受基督救恩。

  回教的“五功”,或“五柱”(Five Pillars): 1)念功:诵念“除安拉外无别神,牟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称为“诵清真言”。 2)拜功:每天面向麦加跪拜五次。3)斋戒功:在回历九月Ramadan,每天从日出到日落,要禁止饮食。 4)课功:即奉献和施舍。 5)朝拜功:成年教徒每人至少一生中去麦加朝圣一次;完成朝圣归来的人,称为“哈及”(Haji), 是受人尊敬的衔称。如此看来,回教是行为的宗教。到现在正统回教徒能够以其清真夸耀“四反”:反偶像,任何形体的偶像,都绝对禁止。反淫乱,违者可判死刑。反醉酒,包括麻醉毒品。反贪婪,高利贷是罪。种族歧视的情形,在回教世界显明比白人社会进步,因为他们相信可兰经所说的“从一血造出万族”,并信众皆为弟兄,应该彼此相爱;在可兰经中,还有一篇名叫作“Luqman”, 是一名黑人奴隶。
  回教的理想,与今天的世界文化正是相反的,确实在生活上是清洁的,所以能够吸引厌恶混乱污秽的人向往,以为是高尚的理想。我们当然知道,行为品德不能使人得救称义;但缺乏品德,是没有得救称义的标记。
  回教徒对可兰经极为崇敬,认为亚拉伯文的经是神圣的,单其声韵,就能使人感动,所以不能翻译。后来信徒的范围扩大了,为了传播的利便,可以用各国不同的语文“传意”,成为扩展的因素之一。
  他们也注重教育,教寺和学校在一起,孩子们受伊斯兰教育,把教义深植在幼小的心灵中。

  民主国家在喋喋争论政治和宗教分开,回教国家没有这观念,他们主张政教合一,以回教法律统治,支配着生活的各部分;如果可能,以清一色的回教文化为最高理念境界,包括必要的时候,以武力推行他们的信仰。今天我们还没有看见这样作,是因为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或是不是其当政者的利益,而没有这样的决心。他们认为政教分开的想法,不仅不实际,且是愚昧的;他们举西方民主国家的犯罪数字高涨,社会失纪以至解组,认为即是政教分离,以失去道德标准的结果。不过,统计数字的意义,在于其解释;西方国家的客观环境,还有工业发达,贫富不均,人民流动率,和宗教包容等因素,不能完全忽略。如果把西方社会当作是基督教国家,西方的生活方式等于基督教道德,当然是不合理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绝对不能舍弃他们所最珍视的个人自由,而换取一个空幻的理想,“先知的乐园”。
  也许,最使世界注意的,是他们的“圣战”(Jihad)观念,叫爱恋现今生活方式的人战栗。其实,这是误诠滥用。所谓圣战,跟一般宗教说的心灵与肉体的战争类似,指的是个人内心世界的挣扎;也用于国家以宗教为目的的征伐,跟野心分子扩张自己意志和私欲的斗争,不发生关系。今年六月,哈佛大学的毕业礼上,有一个学生使用这个字作为演讲的题目,引致争议,但他认为适足表明他的心意。
  今天的世界上,所需要的,正是灵性与物欲的争战。这是基督教的教训。我们该正确的进行这样的战争,并靠主得胜。没有甚可忌讳的,正该正确宣扬。无厌无止的贪钱,求享受,渴求石油,才出卖灵魂,给人牵着鼻子走。为了现实利益,而背弃信仰,更不是基督徒的作法。
  当然,我们不该争夺地上的疆土。
  耶稣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一八36)
  我们祷告:求主使我们的当政者,知道如何对待回教国家的人民,也赐给我们爱灵魂的心,不是只关心他们的石油,要引导阿拉伯人归向基督。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5-5-1 15: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