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09|回复: 0

教会音乐牧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9 17: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会音乐牧养
2007/12 04
    已有 0 条评论
  • 文章分类: 圣乐文萃,含诗歌掌故等


    在圣经里,大多数的音乐是属于民众的,每一位愿意回应上帝的,都可在主面前欢呼敬拜,因此,教会音乐牧养的对象就不只是诗班员,或对音乐有兴趣、有恩赐的人,而应包括整个信仰群体。昔日愿意回应上帝的以色列民,皆由有恩赐的先知先见、利未人来领导,信众乐于学习,并跟随领导者。因此,从事教会音乐事奉的人,应将音乐归还会众,使敬拜在适切的领导下,情操得以提升,渐趋成熟。
教会音乐不限于星期日在教堂内发生的音乐,也不限于有宗教文字的音乐,[音乐]之能谓教会音乐是因为它见证了信仰的高尚情操,除了艺术价值之外,尚反映人的尊严和价值(这些皆从救恩而来),将人的心意思想提升至崇敬赞美造他的主。
一、在崇拜与献祭上受教育
圣经里最早期的民众赞美记载于出埃及记十五章,此类以色列的崇拜乐章在诗篇的史诗里再度出现。以色列民经历了上帝的大能,脚掌踏在干地上,眼见追兵投于海中,感恩的献祭油然心生,从目睹上帝的作为而认识衪----[有何神像你],是重要的神观发现,也进入了真正深层的赞美。上帝的工作指向衪自己,因着衪的工作,衪的永能和神圣被[看见]了。就如诗篇十九篇1节:[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衪的手段。]人也因高天与穹苍而洞悉了肉眼不能见的上帝。
崇拜以感恩作起点,进入荣耀上帝的生命,[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诗篇五十23)以上帝的工作、奇事归荣于衪。以赞美为祭的,则是以上帝的属性本质为轴心,表达亲密的关系,进见上帝的宝座。(诗二十二3,一○○4)感恩与赞美正反映着信仰的核心神观,这样以音乐表达的祭献不但有神学,其道德性与素质要求,也自然地与献祭人或群体的能力,及所付出的代价相关。因此,祭献本身就是信仰的见证,承载了信仰生命的表达,反映了信仰生命的本质,也是信仰生命的操练方式,这种感恩赞美祭献成了信仰群体生命的具体行动(Work,也是工作),亦即礼仪(Leitourgia)。教会音乐是信众在上帝前以礼供奉,承载着信仰生命的情操,它不但凝聚我们的信仰表达,也提升我们的信心,张天不可言传的信仰空间,模塑信仰的概念,使所望的事具体地成为属灵经历。它不但有强化信仰的牧养功能,而且以艺术、美学文化见证那位缔造文化的创造主。有识之基督徒音乐家应委身事奉上帝,牧养蒙上帝选召的祭司国度,以信仰之歌培养孕育他们的生命,使颂唱感动、触摸心灵深处,深化灵命。因此,事奉的领导:选诗、领诗、领奏皆非常重要,献出恩赐受操练,认真预备,肯付代价,将文字所表达的情操活泼生动地奏出,终必收属灵的果效。
二、圣乐牧养会众化
担当牧养工作需要有牧者的心肠,不求一已之利益,以圣经真理为基础与依归。领诗、领奏、诗班皆可成为会众事奉的好榜样。
领诗的事奉是带领会众透过诗歌进入更深的敬拜,在圣诗里领悟音乐与神学的结合,产生更深的感悟。因此选诗时,要留心诗辞的神学内涵,更要因其丰富而对音乐有相应之要求,选取一些能张开及提升文字的意象和能力的作品,否则,过分甜美和俗套的音乐成了被追棒的(糖衣),中和甚至溶解了神学内容锋利的挑战。选诗时除了要有牧养的方向外,更要注意信众的信仰程途及深度,显浅简短的诗歌,比较适合幼嫩的属灵状况,从本位再作生长及挑战。属灵的状况可参考主任牧者在宣讲真理时的深度和神学反省,相信这是最能道出信徒整体属灵气质的。
三、司琴领导教牧化
同样地,领奏的琴师亦需要有牧者的心肠,以选取的前奏牧养和启导会众,又为圣诗导航和开辟想象空间,为会众选定了诗辞之性格、意绪、能力和语调,因应每节的神学和发展,以悟性弹奏,也以灵性透过指头的技巧敬拜。唯愿人人不以[白得的]献予上帝;不练习圣诗的琴师不但藐视祭司国度的献祭,更将从主而来的恩赐变为虚谎。
四、诗班事奉敬虔化
无人会否认敬虔生命的操练是敬拜上帝的方式,更何况这种操练带来的祭献,代表了全会众向上帝感恩的回应!不断付代价的祭品才是[活祭],同样,不断操练的生命才会理解属灵操练的窍门,诗班以身作则操练才是会众的模范。恩赐在操练时会被尽力发挥出来,会众不但得到激励,也会乐意顺服和跟从诗班的带领。合一的祭品是合一的心志和意态的成果,亦是上帝所等待的敬拜。
缺乏祷告的事奉是软弱的,缺乏生命素质承托的事奉则是短暂及空洞的,诗班事奉的目标不是一次超水准的演出,乃是健硕的属灵生命所发出的持续感染力。丰富活泼的信仰内涵,配合认真严谨的信仰实践,透过诚实真挚的献祭,必有充沛的感染力,甚至震憾力,能够触摸人心灵深处。忠心运用所得的恩赐,透过进修不断求进步,必定带领会众敬拜迈向新的领域与深度,使上帝的心得着满足。
五、传道牧长同工化
华人教会最普遍的现象,是音乐人做音乐的工作,牧长做牧长的工作,彼此缺乏交流和研讨,长短不能互补,引致音乐与神学的割离。多少时候牧长认为自己对音乐的认识不足,有借口不理会音乐方面的事,将华人教会圣乐工作纳入自动操作程序,让其自生自灭。教会里的音乐人不单在神学方面无助,甚至在音乐实践的任何环节上,皆缺乏指引和评估,也没有[预先知会,俾能预备]的优待;反之,[毋需练习],[即兴]竟被视作较[优越]。生命的预备和操练、付代价、不用白得的献主等理念及实践,被贬低和藐视为[次等]技术,甚至有被责难、质询和讽刺的例子。教牧传道需要重新面对和尊重,[预备]是音乐不容置疑的素质,并且是合乎真理要求的素质,需要教牧同工竭力塑造预备的空间,例如:预先三个月定讲道题目及经文,尊重音乐[预备]的素求,视音乐人为同工,共同缔造与准备。此外,还需争取讨论、交流、反省的牧养空间,让教会音乐发挥其独特的连结功能。崇拜以外的跨教会或跨宗派联合音乐活动与讲座、营会及研讨会等,正提供了交流、反省的空间,教会音乐的课题得以扩大,从而也增加了讨论研究的空间,使参考模式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广泛,达到互勉互补,彼此学习的成效。
此外,领导崇拜的事奉需要更多牧长参与,加以勉励、注意、关心,使缺乏技术评估及勉励的司琴、指挥、诗班等,可以得到一些礼仪上的指引。例如对司琴勉励一句:[你今天弹得真好,第三节所转的音色跟那一节的文字正好配合。]对司琴是莫大的鼓舞,因为从这话里知道所做的功夫没有白费,也会加倍努力。若有其它需改进的地方,也乐意谈谈。歌唱的也是一样,有技巧上的改进固然是美,但不是最重要的,牧者在崇拜后可以向诗班说:[今天的献祭配搭得很同心。]这样的牧养非常重要,牧者可从欣赏鼓励中施以教导。多少时候我们事奉感到疲乏,正需要这样的勉励。
六、圣乐系统化
华人教会在教会音乐教育上需要寻求系统化,重新着重诗班及会众的培育和发展。多少时候参与崇拜的人会说:[从未有人教导过崇拜的真义,或对参与崇拜者提出指引、更正和督导。]好些诗班员也不知道诗班除了献诗的功能外,还有其它角色,那么诗班就很难帮助会众崇拜了。有系统的崇拜教导不但能帮助成年会众,也会帮助儿童、少年及青年的崇拜,一方面实践信仰,另方面又成为信仰的见证。
(一)在崇拜献祭中受教育
参与诗班事奉者需要在崇拜、献祭方面受教育,认识祭司的职分、角色,操练技巧和预备。圣经称我们是祭司的国度,诗班就是祭司中的祭司,教导这班祭司怎样牧养、领导会众是非常重要的。在献祭方面的教育,第一要认识献祭的态度必须恭谨认真,这包括练习准备的过程。第二要认识上帝对祭献的定例与要求,明白恩典和恩赐既已赐予人,在回应和回报上便不能松懈,应好好操练所得的,以求尽善尽美,不断长进。以唱歌为例,愈操练愈有声量、声音愈有发展的可能,愈不唱则愈没有声音,这等同一个属灵定律:[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情况华人教会屡见不鲜,可怜的是这些误以为自己没有的人从不起步!圣乐牧者要勉励圣乐事奉的领导,如指挥、崇拜司琴等,而指挥要鼓励诗班员,诗班要勉励会众,使恩赐能以倍数增长。
(二)圣乐课题系统化
由于圣乐的处境是崇拜,因此圣乐的课题要从崇拜开始,以崇拜神学角度探讨圣乐的礼仪角色、牧养和教导、见证和宣告、超越和释放的能力。此外,圣乐的历史素质、历史资源运用、超越时空的能力、其在演艺上对[现在]Now)的掌握、在艺术上对素质的追求,并训练与实践的方法与评估,以及改进的座标和机制都是重要的课题,有待研究、整理、建构,以帮助圣乐事奉的长远发展。
(三)圣乐教育系统化
自圣经时代至今,圣乐已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而至少有一千年间的作品,能够被具体接触、研究、选用的,资源丰富为文化之冠。然而,华人教会仍需极大的努力,能够学习和欣赏,至少不会鄙视国度的历史文化,而能带来更深的教育远见。除了在会众中间有系统地教育圣诗,更应在儿童及少年崇拜里有一定的系统铺排,使他们的见识不限于几十年间的作品,对历史之主有广泛又具体的接触和体会。
华人教会对认识历史,普遍是模糊不清的,尤其是圣乐历史。笔者是受正统音乐训练的人,并不觉得圣乐的内容完全是西方的,因为所有初期教会的[素歌]Plain song)及希腊教会的诗歌,都是由小亚细亚出来的,随着教会历史的发展,圣乐的恩赐得以被发挥;好象约翰卫斯理、慕迪等在圣诗上有很大的贡献。但华人教会在这方面的认识极贪乏,常认为这些都是[西方]的,而不知道这正是自己[]里的东西。我们若不认识家里的财宝,加以贬抑藐视甚至丢弃,还拿外面的流行款式,抄袭一下就使用,这样的情况实在可怜。现在有不相信上帝的音乐家,正努力学习巴哈的马太受难曲,赞叹不绝!他们甘愿埋首研究,只因认识到内里艺术上的卓越。可见,华人教会却不当这为一回事。其实,马太受难曲不只把受难过程传扬出来,除了承载福音外,也诠译、见证福音。内里包含了巴哈的信仰,他丰富的领受不单具启发性,也融合成为我们的属灵领受。我们要问,教会现在的取向会带我们进入更深的悟性敬拜吗?不懂得创作的人,往往只会为华人教会制造很多垃圾!教会不懂得怎样分辨哪些是好的,哪些是有缺乏的作品,贬抑、甚至弃绝客观的善与美标准,这都因华人教会过分高举理性主义,以致信仰与实践出现割裂;美学训练贫乏,又缺乏系统的讨论与教育,导致美学触觉迟钝。还望圣乐教育能平衡而广泛、全面又系统地会众化,使我们在历史上有一定的根基,鼓励创作,平衡地发展。
七、圣乐素质卓越化
成长是生命的特征,十年如一日的赞美,活在数十首诗歌的封闭圈子里,只是逃避[向耶和华唱新歌]的挑战。我们所信的是卓越、美丽的上帝,创造主的创造意欲透过其子民不断地发挥与见证出来。因此,我们在教会音乐上,要追求创意的表达,不断深化情操,提升献唱素质,见证创作能力的来源,在音乐实践上见证基督生命的卓越,恩赐配搭之合一与谐和。因要付艰苦代价而却步,或找借口放弃追求卓越,是绝不能附和与助长的风气。追求卓越的过程代价很大,要放下自己的保护网、骄矜与自我。华人教会太多人着重个人主义,每个人都想巩固自己的山寨,找自己的爪牙、小兵,在自己的圈子里盲干,不准诗班员参加联合活动,或到其它地方学习,认为联合的东西对[自己]教会没帮助,甚至阻碍[自己]教会的事工;这实在阻碍了天国的发展。
个人的山寨主义,对扩张上帝的国度造成很大障碍!圣乐工作者相聚时不知道怎样商讨圣乐的事情,很多时为保护自己而回避这些问题,就是讨论,也带着很强防卫性,不容易听取别人的见解,甚至恶意攻击别人。我们真的需要求圣灵在我们当中清洗洁净,也真的需要圣乐同工在圣灵里复兴,学习全心靠主,提倡一些正面的方法:疲乏灰心的要互相勉励,有异象的就互相分享。共同面对如怎样办儿童崇拜、青年团契应唱什么诗歌、怎样带领会众进入丰富的古典圣诗里面、查考圣诗蕴含的神学等问题,更要付诸实践,寻求心志合一。模式步代可以不一样,但要真诚地追求圣经所教导的合一心志,全面运用恩赐彼此建立。
八、有远见的牧养发展
[没有异象,民就放肆],今天的圣乐景况实在有点放肆!教会只想到下主日要做些什么,很多时不会作整年的计划,也不理会诗班的训练要进展到什么程度。
崇拜的领导者,不论是做主席的、选诗的、指挥的、司琴的,都要求上帝赐下智慧、异象,有智慧地作长期计划,还需要在敬虔上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再追求加倍的敬虔,使教会的音乐事奉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若在崇拜事奉上同心,透过经计划和编排的崇拜,就可以牧养参与的人。在编排崇拜程序时,应招聚指挥、司琴、读经的、启应的、讲道的一起开会,讨论整个崇拜的结构怎样进行;当主席的首句话是否有点题作用,诗班要用什么音色来配搭,怎样才发展到主题高潮等等。如此,参与事奉的人便会开始留意到他们所担任的角色,都能发挥起承转合的作用;若要求司琴在某处有和声的变奏,也要清楚解释变奏为什么要在某一节发生,或因为某一节诗词的关系,和声正配合表达了特定角色。这一切皆帮助所有参与的人,体会自己在崇拜里正担任着有意义的工作。缺乏整体计划和配搭的崇拜,只会表现出一项项由不同人士担任的节目,期间自然显示不协调的情况,也损害、约束了全会众的敬拜。反之,若祷告与颂赞呼应,经文又将敬拜带到高峰,不但将教会合一的事奉具体化,更能帮助会众在情与理中敬拜,在合一同心的事奉中彼此建立。
九、教会需要圣乐牧者
崇拜事奉是牧养整个信仰群体的工作,需要很多人的配搭。当中需要注意灯光、音响、花、布幕等等配搭崇拜的气氛,再加上圣乐----艺术的空间,容纳真理的超越和奥秘。当教会发展到某一阶段时,就要考虑聘请一位音乐牧者,不单牧养诗班,也同样牧养会众。这需要很多[预工],使会众认识崇拜的重要。音乐牧者的工作范围重点在发展、推动信仰群体的敬拜事奉,制订崇拜的进程设计、选材,训练崇拜领导者,整全地配搭教会的各种恩赐,使各肢体按恩赐彼此建立,激励事奉之热心,致力孕育恩赐、联络配搭、训练与评估,这都是非常专门的工作,很多教会并非缺乏恩赐,只是缺乏专门发掘、培训、扶植和激励恩赐的音乐牧者,使发挥恩赐的空间和前路非常陕窄和渺茫,导致埋没和流失恩赐。但愿今日的教牧正视圣乐牧养的工作,从崇拜与牧养神学作起点,反省教会各项敬拜的行动,使圣乐在敬拜里不再是装饰,而是信仰群体全人动态的祭献,使会众成为诚实、不住生长与深化、尽意、尽力的[活祭]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5-5-1 04: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