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知网

 找回密码
 注册(欢迎注册神知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69|回复: 0

我有一个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9 21: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有一个梦
2007/06 29
已有 0 条评论
文章分类: 信仰装备长短文

我有一个梦!

这句话你们熟悉吗?这是马丁·路德·金牧师的名言。他是美国一位黑人人权运动领袖。在一个反对种族歧视的行动中,他发表了一篇以此句为题的讲话,使人心振奋。为了他的梦想,他献上了一生。后来也是因着他的观点和立场,遭人暗杀丧身。你有梦吗?你的梦是甚么?你能像马丁·路德·金一样准备为自己的梦而不惜一死吗?

每当我在美国各处旅行时,我注意到许多城市都有一条以马丁·路德·金为名的街道。看来,他的梦对美国人有着强而有力的影响。他已经成为美国人希望的象征,成为他们的偶像。 他的梦已经开花结果了,使今天的美国黑人能够拥有较平等的社会地位。明显地,他的死促进了他梦想的实现。但这是一个值得为之而死的梦吗?

你需要有梦

你的梦将会决定你的生命方向。如果你没有梦,这就意味着你生命中毫无方向。如果你的梦只是要拥有一幢漂亮的房子和一辆豪华的汽车,那么这些东西就会成为你生命中的一切。 要是你得到了所渴想的房子和汽车,你当然不会再迷醉在那些梦中。你的梦已经完结了。

我现在要谈谈你们所拥有的各种各样美梦。我也要谈谈严峻的现实,现实生活往往把你们的梦变成了噩梦的。

每个基督徒都应该是个作梦者。神的应许是把圣灵赐予我们,也同时使我们成为作梦的人。「以后,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老年人要作异梦,少年人也要见异象。」(约珥书2:28,使徒行传2:17。)令我感到忧心的是甚少基督徒作过异梦或见过异象--神所赐的梦。 没有甚么比一个个毫无异象、异梦的基督徒更死气沉沉的,那是没有圣灵的基督徒。《圣经》里说,没有异象,民就灭亡。

为甚么我们的梦未能实现?

然而,严峻的现实却能使梦变为噩梦。今天许多国家,都是毫无异象的。领袖曾经在国民面前以不同的主义、思想来作过一场场乌托邦的梦。但现在,这些梦都破碎消失了,变质了,成为一场噩梦。

接着,我们必须保持一个坚定的立场。我们要成为一个作梦者,必须对现实有清楚的认识,这样我们的梦才能有实现的机会。?

为甚么我们的梦不能实现呢?往往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罪,罪使我们的梦未能通过严峻的现实生活考验。罪总是把梦变为噩梦。这一点我们是可以从个人的经历来体会的。例如在婚姻生活中,一对对新婚夫妇抱着美丽的梦来开始新的生活。你看,他们交谈时他们是怎样地凝视着对方,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微笑。 教堂里的婚礼,动人的旋律,鲜艳的花球, 新娘子披着轻柔皎洁的纯白婚纱、新郎穿著笔挺潇洒的礼服?多美丽的一个梦! 我主持过许多婚礼,我在婚礼中总是这样祷告:「我希望这个梦能永远持续。」然而,转瞬间他们好像从梦中骤然惊醒,开始争呀、吵呀。再过不久,这两人又回到我这儿来寻求婚后辅导。

梦是怎么变成噩梦?

本来应该是一场美梦,但现在却变成噩梦,这究竟是怎么的一回事?有一次,一对夫妇深夜请我为他们的婚姻来辅导。我花了整整两个小时听着他们的事?已经变成了噩梦的梦。其间,那妻子哭个不停。这是多么可怕的一场噩梦呀!

但有人说:「基督徒的生命已经够是一场噩梦了。生命中还有甚么可梦想的呢?我们有这位可畏的、圣洁的、公义的神,祂整天在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旦我们失足犯错,祂便会立时惩罚我们。」我们每天都是与罪争斗,但得胜的却没有多少。倘若这还不算是一场噩梦,至少也颇够我们头痛了。 每天晚上我们不得不爬到主的面前,一遍又一遍地说:「主啊,抱歉,很对不起,我真是十分难过……」似乎在整个基督徒生命中,我们总是不断地在负疚道歉。所以,当我们在前两次讲道中读到腓立比书4:4和提摩太前书6:17,保罗谈到「喜乐」和「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神」的时候,他仿佛是在描述着另一种我们毫不认识的信仰。

我们的梦被罪摧毁

罪实在能把我们的梦毁灭。当我们看「罪」这个名词,我们不能带着「上帝总是在提醒我们只是个罪人,并且以恐怖的地狱来威胁着我们」的观念。有时候我们把上帝想象成为一个非常严厉,且是个无可理喻的严父。但上帝并不是那样子的。 反过来,我们必须带着「神爱我们」的观念来看。 祂是想把我们从罪中拯救出来。祂要我们明白祂的爱,祂慈爱地对我们说:「我爱你们,愿你们能认识我的爱。」

罪每时每刻都在摧毁我们的生命质素。罪即使能给你短暂的喜乐,但最后总会夺去你所有的喜乐(参看 希伯来书11:25)。 若罪不是能带给人们片刻的喜乐,没有人会愚蠢到甘心自愿去犯罪的。人往往追求自以为是更好的生命素质。所以,犯罪既能给人那算是极短暂、极小的喜乐,那又何乐而不为呢?但你必须好好地想一想其后果。我们渴想得到的是永恒喜乐,而不是短暂的、罪中的快乐。

许多人在商店里偷窃,是为了「无需付钱而能得到财物」所带来的快乐。单单在加拿大,冒充顾客而在商店里行窃的贼已造成了每年高达廿四亿元的损失。你可以想象这是多少钱吗? 我们不是在谈论一百万元。我们说的是廿四亿元。十亿,就是在「1」字后加上九个零!廿四亿元!真是让人吓一跳。平均来算,加拿大的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孩子就要多付83元。这意味着你、我每年都要因商品被窃而要多付83元啊!(若再加上孩子们的那份便更不止此数了!)因此,罪不是只在教会里才谈论的东西。在商店行窃当然是犯了罪,我们却因罪而要多付钱。偷窃的人若被抓到,他们的前途也会因犯罪纪录而被毁了。对每一个人来说,罪是能够使梦变为噩梦的。

罪也是在破坏着婚姻的关系。破裂的婚姻只会给夫妻、孩子和整个家庭带来痛苦。那么,为甚么婚姻的关系还是常被破坏呢? 这是出于一种自私的、单单索求的态度,若再加上别的罪便被引发破裂了。正如我刚才提到的那对夫妇,那妻子哭了两个多小时,她丈夫却不断地宣称:「我有权!我是丈夫,我有主权!」我听这句话听得厌了。所以我告诉他问题所在,就是他那份令人难以想象的私心。在他眼里,妻子不再拥有任何权利。我不能理解这种夫妻之间为了权利而争斗的心态。

这是个甚么样的梦?

这是个甚么样的梦?我是一个很实际的人。当我们谈到要建立教会,我们必须有一个梦、一个概念。确实我们必须好好工作,但为了甚么呢?如果我们要建造一所美丽的楼房,在我们脑海里必须先有个构图,心中必须先有个鲜明的意念。

我们被上帝呼召,是要把教会建立成为一个新社会。不幸的是,今天当我们一想到「教会」,我们单想到一座座的建筑物或一群群的人,但我们却不会把她看成一个由上帝所设立的新社会。

举个例子,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梦,她就会没落。人民不再有生命方向或任何意识,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心里总该还有一点理想吧?但我和许多学生交谈过,他们似乎全都看不见读书能有甚么前途。没有前途是从多方面来说的。首先,对年轻人而言,国家也是没有方向,人民不知道何去何从。其次,一个大学毕业生,赚的钱却往往不够生活所需。倒是那些做小买卖的个体户,甚至在街上卖T恤的都能赚大钱。这样,读书还有甚么意义呢?

再说,似乎也没有人再会关心为国家做点甚么事。严重的腐败把你残余的梦全都摧毁了。也许那些国家领袖也曾有个要建立新社会的梦想;但现在他们已经把那个梦拋了。大家都在利用自己的权位来敛财致富。如果这情况继续下去的话,可想象国家将会变成甚么样子?

你也许会说:「无奈。」但这不该是无望的。只要我们有梦的话,我们还是可以做点事的。这就是为甚么我说 「上帝是赐予我们梦的神」。

你们看到异象吗?

约珥书2章所说的 「圣灵的浇灌」,在五旬节实现了。(使徒行传2章所引证的)。你自己曾接受圣灵吗?你看到异象吗? 有了异象,你才有能力来忍受各式各样的苦难。

这便是有异象的重要之处。基督徒知道现实是严峻的,他却能加紧把困难一一克服。 若一个基督徒每碰到一点问题便垮下来的话,我们准知道他是没有异象的人。 不幸的是教会里有太多此类的人。 要作一个基督的精兵,便要能忍受苦难,你必须有「准备为之而不惜一死」的梦。

我祈祷,求圣灵降临在你身上,你便会得着这个梦。苦难总是会有的,因为不管你去哪里,罪和那些犯罪的人总会敌挡反对你。 若你有梦,心里当有所准备,最大的敌人可能是别的基督徒。 那可能成为你生命中最大的震惊。有梦的人总是会被没有梦的人所反对。他们会嘲笑你。他们会反对你。在《旧约》中有个约瑟,一个伟大的作梦者。因着他的梦,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想要杀他。只有神的干预才救了他的性命。好让人惊讶啊,是吗?

当人们还有梦的时候,他们甘心忍受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万水千山只等闲。许多许多人会为着一个梦甚至牺牲性命。 一旦梦消失得无影无踪,却再也没有人愿意忍受任何东西, 余下的只有腐败。 同样,若教会不再有梦,教会也照样会腐败的。她便缺乏爱,甚至反对真理。这就是每个作梦者都要面对的严峻现实。

罪的势力

罪不断在这个世界中运行。罪的力量是多么的可怕!在最近的新闻中,我听到有一个儿子,为了想要立时继承财产,竟然雇了杀手来干掉自己的父母。 他为了要得遗产,好去享受罪中的欢乐。 到后来,他没有机会去享用这笔钱财,因为他的余生都得在监牢里度过,他有的是时间去思想这谋杀的事。贪求欢乐的自私欲火使他连父母亲也不放过。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和尊重是我们的梦所要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则,但罪却在破坏每一个原则和生命的素质。 你还认为罪仅仅是《圣经》中的神学概念吗?不是的,罪是真实地在生命里出现的:孩子杀害父母,父母杀害孩子……真是可怕啊!

因此,为了建立一个梦,我们必须要有能力来胜过罪。首先,罪必须在我们的心里被制服,因为罪躲藏在我们每个人里面。 让我实际一点来说, 如果连自己的婚姻都出问题,那么我们怎能还有可实现的梦? 我认识的人中,不多人拥有和谐的婚姻生活。对许多夫妇来说,有的是没完没了的压力。 若婚姻只是有烦恼,又怎会有美梦所带来的喜乐呢?若上帝的大能不能帮助你去克服婚姻里的问题,你还会有余力去建立一个新社会么?难道这不是在发白日梦么?

我是一个作梦者,但我也是一个实际行动者。对着面前的各种困难,我不只是在幻想。我知道罪的问题是个现实,但我们是有力量去征服它的。

梦的内容

我们的梦是甚么呢?让我们看看这个梦的内容。 甚么是新社会的原则? 我们要建立的是甚么呢? 让我们从 罗马书15:1-5节,举出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如经上所记 『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但愿赐忍耐安慰的神,叫你们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

注意在这段经文中「喜悦」这个词的用法。在第一节中出现了: 「不求自己的喜悦」;在第二节中:「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在第三节再重现:「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 然后在第四、五节中出现 「安慰」 这个词。这就帮助我们理解「互相喜悦」就是要安慰、建立别人。

应用到婚姻关系中

试试把这道理应用在你们的婚姻生活上。为甚么婚姻会破裂呢? 为甚么在恋爱期、蜜月期开始得那么好的婚姻,却能飞快地变成一团糟呢? 道理很简单, 其秘密就在这儿,简单且是实在的。 我们不要误以为真理必须很复杂。真理伟大的地方可能就在于它的简单;这也并非说真理是容易实行的。

在结婚之前,我们都是尽力地讨对方的喜悦。我们总爱问: 「你喜欢做甚么? 你喜欢去哪儿? 我们要买这个东西吗? 你喜欢这个还是那个?」 双方都是尽力取悦对方。 你们一起踏上教堂里的红地毯时是多么的甜蜜啊!

但结婚后又怎么了?蜜月过后才不久,便开始出现了基本的变化。 「现在你必须讨我喜悦!」 在这种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关系都会受到破坏。 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上这也是一样。 我们美其名曰:「代沟」;但问题却是相当明确的。父母坚持孩子要讨他们的高兴,单单因为「我们是父母」。 另一方面孩子们想: 「如果你们不先让我高兴,我为甚么要让你们高兴呢?」 就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十分紧张。

如果我们遵从 「互相让对方高兴,讨他喜悦」为原则,这又会怎样呢?当一双男女要结婚的时候,他们应该共有相同的梦。 如果只是以「幸福的二人世界」为目标,这根本算不上是个甚么梦。 若他们有着一致的目标和方向,那么他们就会一起为上帝做点事。这样的婚姻就有了目标和梦想。 但这个目标必须是共同拥有的。 若只是其中一个人有梦想,而另一个没有,那也起不了甚么作用。 使别人高兴并不等于麻木地讨好人, 不是光说他们喜欢听的话来「取悦」他们,而是互相鼓励,朝着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努力。

让我们想象这样的一个新社会,人人都不求自己的喜悦,而是思虑怎样去安慰、鼓励和建立别人。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你都应把这个原则活用出来。

教会里雷同的问题

在教会中往往也会产生上述的问题。我们对别人总是会有一些期望。 「你也是基督徒,你该知道你当做甚么,可惜,我看你是不够属灵的。我了解上帝的标准,你没有达到!」 这种期望便成为彼此施加的压力。

梦的原意是用来鼓舞人心的。如果有了梦,人们就会齐心向着它。一有了动力,你不需要催促他们, 他们也会自发地努力。 梦一旦消失了,就算每天斥骂他们,也起不了甚么作用,只会使问题更糟。

我曾经是一支球队的教练。作为一个教练,你可以强逼队员,也可以鼓励队员。 你可以向他们大发雷霆,逼他们做得更好的;你也可以鼓励他们,说:「大家的努力很是不错,我知道你们可以更进一步……让我示范怎样能做得更好,能嬴得胜利。」 你要给他们看清楚面前的目标,然后鼓励他们去努力争胜。 在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中,鼓励是具有奇妙的果效。

对我个人而言,此方面我也要更多的学习。我是不常表扬别人的。 去年,某次教会崇拜之后,我对一位同工说他讲道讲得很好,他惊讶得张大嘴巴,说:「得你说出此话,真是难能可贵。」后来,我回想他所说的,我感到很内疚,我意识到近几年来,我是很少赞扬别人的。 也许是因为我想把同工的事奉水平更提高一点。 但我的失误是在于没有给别人充分的鼓励。

新社会--以关心为基础

试想想一个以上帝所赐的梦为基础而建立的新社会。譬如说,这个新社会将会怎样照顾当中的贫穷人呢? 在香港,我们教会是尽力依着这想法来实际行动的。 在许多西方国家里,尤其是在那些所谓基督教国家里,(但实际他们极其量只是名义上自称为基督徒而已),社会福利多是由政府提供的。他们把《圣经》关于新社会的想法照着引用,这包括了昔日教会为了照顾不同需要而做的各种善工,如开办医院、孤儿院、老人院等,许多国家都是大力地照样推行。 但在香港,社会福利还未完善,所以在教会里,我们照顾当中贫乏的人和长者,也帮助有困难的人和寡妇等。在我们教会中是没有人会挨饿的。

所以,这个新社会不是渺茫的。我们关心每一个有需要的人。 曾经有学生不够钱交学费,我们便帮助他们。 病人也会得到探望和照顾。 教会中的每一个有需要的人都得到帮助。 在《使徒行传》第2章,圣灵降临在耶路撒冷的早期教会。 新社会就立即发挥作用。 富户慷慨地保障了贫穷人的生活,使人人都没有缺乏。 每人都有充足的生活条件。

「使我们的邻舍喜悦」的意思是要分担别人的担子,无论是病、孤独或别的困难,正如加拉太书6:2所说:「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 这种互相关怀就是这个新社会的意义。 当你属于这个新社会,关键不是在于你能得到多少,而是在于你能奉献多少。如果大家都愿意奉献、拿出来,我们便丰富有余了。

做这一切必须先有复活的大能

要做这一切,必须在内心里经历神改变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复活的能力。 就如 以弗所书1:19-20所说的:「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大能大力,使他从死里复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

这浩大的能力就是使耶稣复活的大能,亦是能把我们从死中复活过来。保罗所说的不仅仅是指着将来,并且也指着现时。 要实现一个梦,你就必须经历上帝的能力,是祂把我们的心从「要别人使我喜悦」改变成为「满足别人的所需」。

一些基督徒曾接触我,他们想为神的国度而捐出钱财, 说的可不是小数目,总数达到十多万加拿大元。 这若不是神把人改变,又怎会如此呢? 这说明了神的奇妙大能:把人从「能得到甚么?」改变成为「能给予甚么?」。这些基督徒再也不在乎甚么豪华汽车或漂亮衣服。 他们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梦,复活的能力已经把他们改变了。

但是你呢?你的梦又是甚么?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神知网 ( 黑ICP备09004198号 )

GMT+8, 2025-5-1 03: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